APP下载

单转子压缩机在2P柜机空调上的研究

2022-01-10殷辉荣晓明王宏超朱标张永良

家电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四通管口排气管

殷辉 荣晓明 王宏超 朱标 张永良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1 引言

近年来,空调行业不断地向着小型化发展,尤其是空调柜机。压缩机作为空调器的核心部件,其小型化应用越来越迫切。由于单转子特有的转动惯量,在大冷量系统中,对管路冲击大,运行和停止时,管路应变大,存在断裂风险[1],其弊端被限制广泛应用;同时,柜机室外机四通阀管路多为12.0 mm管径,成本偏高。因此,设计一种振动抑制控制方式和四通阀管路组合的方案,尝试解决以上问题。控制方式方面:多种多样[2-5]。现提出一种计算扭矩补偿曲线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曲线随着工况进行变化,从而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控制,取得更好的补偿效果。四通阀管路方面:2 P柜机空调多使用外径为12.0 mm四通阀管路及2 P四通阀体,成本较高;设计更具成本竞争力的外径为9.53 mm四通阀管路及1.5 P四通阀体进行管路应力实验。为验证上述组合方案下,单转子压机在2 P柜机空调上应用可行性,以压缩机吸气管口和排气管口处应力值作为衡量指标,从如下方面进行研究:在不同环境工况下(常规制冷工况、常规制热工况、大负载制冷工况、大负载制热工况),对室外机运行过程中吸气管口和排气管口进行应力测试;在不同环境工况下(常规制冷工况、常规制热工况),设定不同频率下关机,对关机过程中吸气管口和排气管口进行应力测试。所有应力值为实验测试最大值,并与极限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可行,为单转子压机在柜机空调上应用提供一种参考方法。

2 控制方式简述

学者纪历[6]、王宗良[7]对电机控制进行了相关研究,在控制原理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力矩曲线计算控制方式,根据转子压缩机的力矩模型以及压缩机电磁转矩模型,计算扭矩补偿电流,前馈到q轴Iref进行实时控制[8]。控制方式如图1所示。前期已经对该控制方案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本阶段主要通过该控制方案和相关管路组合设计,以管路应力特性为指标,研究单转子压缩机在2 P柜机空调应用可行性。

图1 自适应振动抑制控制方式图

3 四通阀管路设计

四通阀管路对单转子压机能否应用于2 P机上起到关键作用,借助仿真软件选定四通阀管路方案。设计了2种四通阀管路方案(吸气管管径、冷凝管管径、蒸发管管径全部为9.53 mm,四通阀体为1.5 P小四通阀体),两者区别在于吸气管形状不同。为快速确定较优方案,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建模,然后进行管路模拟,根据模拟结果,最终选择较优的四通阀管路方案,与控制方式一起作为组合方案,进行实验。四通阀管路方案1和方案2如图2所示。

图2 四通阀管路方案

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对以上两种方案模拟分析,模拟管路受压机激励时的应力问题,固定约束吸排气口等,如图3所示,在回气排气管位置各加载1 N的力模拟压机对管路的激励,结果如图4。

图3 吸排气管模拟受力示意图

由图4模拟结果可以看出,方案2排气弯在65 Hz附近应力值很大,方案1整体表现优于方案2,因此,选取管路方案1进行实物实验测试。同时,还可以看出,50~70 Hz区间,应力值普遍偏高,说明此方案管路固有频率大多集中在此频率段,需要重点关注此频率段应力测试情况。

图4 两种管路方案受力模拟对比

4 实验研究

4.1 实验步骤

4.1.1 运行测试

(1)制冷工况下,研究不同频率下(16~84 Hz,每隔2 Hz)吸气管口和排气管口应力变化情况;

(2)制热工况下,研究不同频率下(20~102 Hz,每隔2 Hz)吸气管口和排气管口应力变化情况;

(3)制冷大负载工况,研究压机自由运行过程中吸气管口和排气管口应力变化情况;

(4)制热大负载工况,研究压机自由运行过程中吸气管口和排气管口应力变化情况。

4.1.2 停止测试

(1)制冷工况下,设定不同频率(20~70 Hz,每隔10 Hz),关机,研究不同频率关机下吸气管口和排气管口应力变化情况;

(2)制热工况下,设定不同频率(20~100 Hz,每隔10 Hz),关机,研究不同频率关机下吸气管口和排气管口应力变化情况。

注:制冷工况(室内27℃/室外35℃)、制热工况(室内20℃/室外2℃)、制冷大负载工况(室内34℃/室外45℃)、制热大负载工况(室内27℃/室外24℃)。

4.2 实验样机及应力测点描述

吸气焊点、吸气弯、排气焊点、排气弯四处应力测点示意图和应力测点实物图见图5,实验用单转子压缩机结构简图见图6。

图5 应力测点示意图及实物图

图6 压缩机结构简图

4.3 应力极限值简述

(1)运行:空调室外机管路应用可行性,主要取决于压缩机吸气口和排气口处管路应力值表现,在压缩机长时间的抖动下,此处管路最易发生应力疲劳损伤,本次实验应力极限值取13 MPa。

(2)停止:极限值选取50 MPa。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从图7可以看出,所有应力测点值均低于极限值,50~70 Hz频率区间,应力值普遍偏高;从图8可以看出,制热工况,整体表现的趋势与制冷工况相对一致。表明低频40 Hz下,振动得到很好的抑制,50~70 Hz频率区间,应力值偏高,与模拟结果吻合,说明此现象与管路模态强相关,后续可以根据模拟仿真,继续优化管路设计,或者在上述管路上增加配重,解决该频率段应力值偏高问题。

图7 制冷工况不同频率下排气和吸气测点实测应力

图8 制热工况不同频率下排气和吸气测点实测应力

从图9可以看出,制冷工况下不同频率点停机后,各个测点表现的应力也不相同,排气焊点和吸气弯分别在60 Hz及70 Hz表现最差,但测试值与极限值相比,余量空间较大。从图10看出,制热工况下,各个测点测试应力值远低于极限值,其中,50 Hz应力值表现最差;以上同样表明,低频40 Hz下,振动效果很好,应力值表现较差的频率,与管路模态强相关,优化方法可同上。

图9 制冷工况不同频率下压机停机排气和吸气测点实测应力

图10 制热工况不同频率下压机停机排气和吸气测点实测应力

猜你喜欢

四通管口排气管
基于ANSYS的压力容器管口载荷施加方式的研究
140MPa井口压裂四通管道冲蚀分析
煤化工变换设备在改扩建项目中利旧的可行性分析
汽轮机高压内缸的制造工艺研究
排气管周围温度场分析
“压强”易错题练习
空调四通换向阀的检测与更换
路虎揽胜车左侧排气管冒浓烟
双排气管车辆排气取样检测研究
采用三换热器和四通阀的两种车用热泵系统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