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书院”系统构成要素和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

2022-01-10张志标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2期
关键词:通识书院要素

张志标,徐 哲

(广东财经大学,广东 广州 510320)

书院制是高等院校以学生宿舍为平台的一种本科生教育管理模式,高校把实行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的社区称之为书院。有学者认为[1,2],中国部分高校实行的书院制是在吸收继承中国古代传统书院制度和借鉴英美大学住宿学院制的基础上,构建的师生共处的新型育人平台或新型学生管理体制。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3]。面对高校兴起的书院制育人新模式,图书馆人也应积极探索图书馆和图书馆人在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中的作为,以发挥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知识社会学的创始人Max Scheler认为[4],大学的使命在于尽可能把知识和文化的最好遗产忠实地维持并传递给后代,促进人格的多方面发展,提高国民学识和文化教养。图书馆具有保存、提炼、完善和传播知识的功能,它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是对大学使命的践行。

Pierce Butler指出[5],社会知识远远超过学校课程所教授的知识,导致年轻人离开大学时不是成年人,而仍是个孩子。他所指的原因,与高校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原因非常相似。高校实施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被认为是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和人才培养改革的有益探索,书院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6]。高校图书馆的目标之一,是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综上所述,图书馆和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本质关联。

1 高校“图书馆+书院”研究现状

“图书馆+书院”的正式提法始于2014年。2014年5月12日,山东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发文启动全省开展“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7],着力打造山东省为全国文化强省、中华民族的文化“首善之区”和“世界东方的儒学重镇”[8]。至今,山东省公共图书馆普遍完成了尼山书院建设,在全省范围建成了“图书馆+书院”系统网络,在创新服务方式、扩大服务范围、带动古籍保护、古籍研究开发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成效显著[9]。

目前,关于“图书馆+书院”的研究多见于公共图书馆,而此书院并非高校书院制所指的书院。截至2020年12月,通过在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发现,以图书馆和书院为篇名关键字的论文数有76篇,探讨高校图书馆和书院制书院关系的研究有3篇。郭海明分析了书院制教育模式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提出大学图书馆应该创新服务内容,融入书院制教育改革过程,为书院教育提供教学帮助与文献保障[10];吕俊杰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学知书院为例,介绍了图书馆在书院制育人模式中的作为,提出可以进一步建立图书馆导师服务制度等创新服务内容[11];刘然和李鑫等通过对书院的内涵、特征与服务方式的剖析,发现书院与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具有相似之处,进而探索了图书馆以学习共享空间为纽带,融入书院开展信息与知识服务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现途径[12]。

关于高校图书馆与书院制书院相互关系方面的研究还不多,现有研究局限于探讨图书馆创新书院服务内容方面的研究,研究视野不够宽广。高校图书馆和书院制的书院都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旨在通过第二三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两者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具有很多共同点。通过借鉴“公共图书馆+书院”的研究模式来探讨高校“图书馆+书院”模式,既有利于图书馆在参与人才培养中创新服务,也有利于图书馆自身的发展。笔者拟从系统论的视觉,研究高校“图书馆+书院”系统构成要素和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

2 高校“图书馆+书院”研究意义

2.1 有利于突出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和地位

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阅读推广、信息素养培训、学科服务等方面服务学校人才培养[13];李玉兰等认为,图书馆在人才培养支撑体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空间服务、学科服务、个性化服务和虚拟社区服务四方面[14]。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图书馆的身份正渐渐地从“辅助”角色向“主要”角色转变,从辅助性的“第二课堂”上升为学习的主课堂[15]。“图书馆+书院”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为图书馆助力文化育人提供新平台,有利于突出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的作用。

2.2 有助于学校决策者重视图书馆并支持图书馆事业发展

高等教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管理活动;另一类是学术活动。赵文华认为,高等教育不应该把两类活动割裂开来而局限于教学活动的主客体之争[16]。郭俊指出,高校里一直存在教务处“管理”的8小时和学生处“管理”的16小时哪个更重要的争论。他认为,目前素质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理念落实缺少相应的制度设计[1]。而与此相反,图书馆在淡化“8小时和16小时”界限和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长期的作用。“图书馆+书院”系统有利于管理活动主体和学术活动主体的结合,把“图书馆+书院”视为高校新型育人模式,有利于学校决策者重视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和地位。

2.3 有利于增强图书馆员参与度与提升图书馆话语权

1977年H.Falk[17]、1978年美国图书馆学家Lancaster[18]基于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都曾宣称未来“图书馆可以消失”。英国雷丁大学前图书馆馆长Thompson认为,如果图书馆只满足于档案功能,那么他们的衰落将是不可避免的,图书馆员和不接受变革的图书馆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变革的牺牲品[19]。现实证明并非如此,但是图书馆界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不转变角色调整发展思路,不主动作为,将难以获取社会认可和掌握话语权。国际图联15年(2010-2024年)间的3次战略方向演变也体现出图书馆主动参与的社会功能是未来发展趋势:“从注重用户信息平等获取”,到“提升能力建设,使图书馆成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的主要参与者”;再到现在的“提升图书馆的全球话语权”[20]。国际图联的宏大愿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落到微观处就需要每一个图书馆单元提升服务社会的参与度和在增强自身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实现话语权的提升。研究高校“图书馆+书院”系统,既能提高图书馆人在人才培养上的参与度,也能提升图书馆在学校中的地位,从而提升话语权。

3 高校“图书馆+书院”系统要素分析

系统论1937年由奥地利的生物学家Bertalanffy提出,后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经过发展,其基本内容主要是指系统由不同要素组成,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系统具有层次性,围绕着一个中心与外部系统交互互动,主要包括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和目的性[21]。基于系统论的视觉,高校“图书馆+书院”系统是以高校为主要外在环境,以学生为中心要素,以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为主要人员组织要素,以知识输入为内容要素,通过资源整合为路径要素,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的要素的新型育人模式(见图1)。

图1 “图书馆+书院”系统

3.1 目的要素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也是首要职能[22]。“图书馆+书院”系统是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图书馆和书院两者的育人理念、目标和方式具有先天的契合,都是主要通过第二三课堂培养文理兼修、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图书馆+书院”系统的目的要素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开放性特点。全面性一方面是指该系统具有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特点;另一方面是指系统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整体性是指在该系统中,图书馆与书院是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系统的一个育人组织。在培养人才效果方面,系统整体性发挥的优势,超过图书馆与书院各自单独发挥的效果之和。开放性是指该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环境,系统在与社会评价反馈互动中不断得到提升演进。

3.2 中心要素

以生为本是“图书馆+书院”系统的中心要素。“图书馆+书院”系统以学生为中心,调动校内一切资源,特别是图书馆和书院的资源,服务学生培养学生,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系统运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图书馆+书院”系统尊重教育客观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人的个性发展特点,“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自身成长成才的环境。中心要素是系统的核心,注重协调以下方面: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②注重学生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③注重学生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等。

3.3 人员组织要素

人员组织要素是“图书馆+书院”系统的主体,离开这一要素,系统就失去驱动力和目标,不能正常运转。人员组织要素主要由高校导师团队、学生和管理人员组成,它整合了高校教学管理服务部门人员、教师和学生资源,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导师团队一般由学术造诣较高且德高望重的教授、教学部门负责人、图书馆馆长和学生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他们主要负责规划系统方针、信息素养和通识课程设置、实践能力训练项目和制定规章制度等。人员组织要素因构成完备,有利于沟通交流、达成共识,进而消除“8小时和16小时”之争,落实系统目标。

3.4 内容要素

知识是大学教育的客体,是系统的内容要素。“图书馆+书院”系统支持知识的深度学习,融合学习。从表现形式来分,知识类别可以分为通识教育类和能力教育类。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判断以及分辨各种价值的能力,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逻辑起点和理想目标,培养具有能够创造美好世界素养的社会公民[23]。能力是指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能力教育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接受方式来分,知识类别可以分被动接受类、参与接受类和主导接受类。被动接受类是指学生通过图书馆或书院开展的学术讲座、文化论坛、读书沙龙、读者荐书评书等活动获取知识的方式;参与接受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化互动等方式获取知识的方式;主导接受类是指学生通过由自己组织策划并实施的活动获取知识的方式。

3.5 路径要素

资源整合是“图书馆+书院”系统的路径要素,是系统的方法。“图书馆+书院”系统充分体现了“1+1>2”的系统整体性优势,它不仅仅整合图书馆和书院的资源,还带动整合利用了学院、学生管理部门(教学、学工团委、后勤等部门)和社区(宿舍)资源,实现系统全员育人、全时段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空间育人。资源整合能够避免重复建设与投入,能够避免学生素质教育“多头领导”的现象。资源整合能够把目前分散在高校各部门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节约人才培养投入成本,提高人才产出的效益。资源整合主要涉及系统中的人财物三方面。人即系统中的人员要素,只有组建完整的人员队伍,才能有效指导人才培养。财主要指投入的经费,目前人才培养经费主要分散在院系、教学和学生管理部门。物主要指物质资源,包括有形无形实体虚拟资源。图书馆掌握着高校书籍、信息文献资源,书院、社区掌握着建筑空间资源,而教学、学工团委、后勤等掌握着管理服务资源。“图书馆+书院”系统对各种资源进行综合、调整、重构、再配置,达到优化资源的目的。

4 高校“图书馆+书院”系统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4.1 融合信息素养教育和通识教育

信息素养教育的性质与通识教育的理念、目标有着先天的契合,它在帮助学生获取通识性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方式,提高交流合作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提高学生学术及人文修养,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载体[24]。学者对“图书馆+书院”融合信息素养教育和通识教育已有一定的探索实践。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图书馆主任是书院通识教育委员会成员,并直接参与书院通识教育课程《图书馆及信息科学导论》的教学工作[25];复旦大学图书馆开设的《信息素养与科学发现》课程,从通识的视角重组了教学内容体系,以科研选题为基点,让学生初步体验学术探究,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融入通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24]。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依托自身优越的教学环境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以通识教育课程的理念为纲,全方位对文献检索课程进行了拓展,开设《信息素养与实践》校际通识课程,成为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项目[26]。东南大学图书馆建设通识教育经典文库,通过“阅读”与“导读”方式嵌入学校通识教育的实践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27]。

4.2 整合知识获取方式

“图书馆+书院”系统中,图书馆与书院通力合作,成为一体,以生为本,共同打造基于构建学生多元知识体系和提升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各类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被动接受、主动参与或主导学习活动的方式将知识内化,与自身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形成一体。信息素养教育课、通识教育课、国学讲堂、学术讲座、文化论坛等主要通过灌输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图书馆和书院也注重特色学习空间的构建,力图营造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文化氛围,并通过打造基于情景化学习的服务内容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例如,经典舞台剧就是把经典作品排演成舞台剧,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在舞台上借助各种道具和辅助背景将情节生动形象地演绎出来,从而获取知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提出“参与式小课堂”模式的服务方式,即利用创意文化空间,以开放的互动模式提供情境化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8]。学生主导活动的形式最能激发学习热情,获得的知识也最深刻。例如,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里举办的四大活动:迎新营、“逸夫里”游艺晚会、书院院庆和书院歌唱比赛都是由学生自己主导的活动[2]。充分发挥“图书馆+书院”系统提供的平台给学生赋能,能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驱动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创新力。

4.3 培育实践能力

“图书馆+书院”系统注重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和田野调研活动等,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例如,台湾东海大学让学生在劳作教育和各项社会服务活动中获得能力知识[2]。其第一任校长曾约农阐释了劳作教育的意义:“东海大学之劳作制度为教育性的,主要宗旨为使学生体验手脑并用之实际意义……[29]”上海交通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实践活动:社会实践》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从而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思辨和探索实践能力[26]。内地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挑战杯”、创新创业等项目,都可纳入“图书馆+书院”系统的能力教育类。

5 结束语

目的、中心、人员组织、内容、路径构成了高校“图书馆+书院”系统的五要素,各要素既有不同的功能、特点,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五要素中,目的要素是方向;中心要素是核心;人员组织要素是主体;内容要素是客体;路径要素是方法。“图书馆+书院”系统模式的构建,是基于人才培养的需要,是一种新型育人模式设计。作为图书馆人,应该从中看到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教育功能和主动作为的机遇,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通识书院要素
朵云书院黄岩店
江南书院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