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系杂交中稻华两优2824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2022-01-10杨洪勇徐正猛牟同敏余为仆徐国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24期
关键词:精米穗数全生育期

文 举,杨洪勇,徐正猛,牟同敏,余为仆,许 晖,柳 冕,徐国华

(1.荆州农业科学院,湖北 荆州 434010;2.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武汉 430070)

华两优2824(区域试验名称:两优1724)是荆州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共同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稻新品种,该品种于2021年4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21009。其具有产量高、生育期短、抗病性强的特点,适合在湖北省除鄂西山区外作中稻种植。现将该品种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对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品种选育过程

1.1 恢复系R1724的选育

2011年春在海南省用HR1128作父本、恢复系华占作母本进行杂交,系统选育至F4代,于2013年春在海南省再与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的恢复系R1246为母本进行杂交,2013年夏季在湖北省荆州市种植杂交F1代(HR1128/华占//R1246),以该F1代为母本与亲本(HR1128/华占)F5代作父本回交,当年在海南省种植回交B1F1代,于2014年混收B1F2种子在湖北省荆州市种植筛选,经过几年的南繁北育,不断优选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期转色好、米质优良的单株,到2016年选育至F6代基本稳定,开始用于测交配组及小组合种子生产,2017年得到1个稳定的株系M-24,其表现优异,其株叶形态好,株型较紧凑,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定名为R1724。

1.2 杂交种配组及审定

2016年用恢复系R1724与两系不育系进行组合测配,所配制的组合普遍优势比较明显,表现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米质较优。2017年所配组合华1228S/R1724,在品种比较试验中优势突出,同年进行了该组合的种子生产。2018年参加湖北省中籼筛选试验,顺利进入正式区域试验,2019—2020年参加湖北省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2020年同期进行了生产试验,2021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21009。

2 品种主要特征特性

2.1 父本R1724典型性状

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分蘖力一般,叶片绿色,叶片较大上挺,稃尖、茎秆基部无色,主茎叶片数15~16叶,株高110 cm左右,单株有效穗7个左右,穗总粒240~280粒,结实率83%左右,千粒重28.4 g左右,稻谷细长型,部分有芒,外颖浅黄色,糙米浅棕色,纺锤型,长宽比3.1。5月上旬播种,播始历期90 d左右,全生育期126 d左右,米质较优,中感白叶枯病,中感稻瘟病。

2.2 母本华1228S的典型性状

该不育系株高85 cm左右,株型集散适中,分蘖性强,叶片中长,叶色较深,地上部伸长节间5个,总叶片数14~15片,每穗总粒数145~170粒,千粒重25 g左右。在湖北省5月下旬播种,播始天数75 d左右,中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

2.3 杂交种华两优2824典型性状

该品种株型适中,生长势强,分蘖力中等,群体整齐;叶色绿,剑叶中宽、斜挺;粒直背型,稃尖无色,部分有短顶芒。株高122.6 cm,有效穗数235.5万穗/hm2,穗长24.3 cm,每穗总粒数203.3粒,实粒数171.0粒,结实率84.1%,千粒重28.33 g,后期转色中。全生育期130.7 d,比对照短3.9 d。稻瘟病综合指数3.4,中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中感纹枯病和稻曲病。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华两优2824出糙率为81.3%,精米率为73.1%,整精米率为64.7%,垩白粒率为32%,垩白度为6.5%,直链淀粉含量为14.0%,胶稠度为72 mm,粒长6.9 mm,长宽比3.2,透明度2级,碱消值6.4级。

3 历年试验结果

3.1 品种比较及筛选试验

2017年参加中稻品种比较试验,华两优2824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10.46%,达到极显著水平,田间抗病性强。2018年参加湖北省品种筛选试验,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2.34%,中抗稻瘟病,顺利晋级湖北省区域试验。

3.2 区域试验

2019年区试试验中,华两优2824平均单产为10.39 t/hm2,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4.17%,增产不显著。11个试验点中,9个试验点增产,2个试验点减产,增产点数占比82%。全生育期131.8 d,比对照短2.2 d。稻瘟病综合指数为3.5,中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中感纹枯病,中感稻曲病。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出糙率81.3%,精米率73.1%,整精米率64.7%,垩白粒率32%,垩白度6.5%,直链淀粉含量14.0%,胶稠度72 mm,粒长6.9 mm,长宽比3.2,透明度2级,碱消值6.4级。株高124.1 cm,株型适中,生长势较强,分蘖力较强,穗层较整齐,穗长25.1 cm,穗基部结实较差;叶色绿,剑叶略宽、直立;粒直背型,稃尖无色、无芒。每公顷有效穗数237万穗,每穗总粒数205.2粒,实粒数168.3粒,结实率82.0%,千粒重28.41 g,后期转色好。

2020年区域试验结果中,华两优2824平均单产达到10.53 t/hm2,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6.71%,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9个试验点全部增产。全生育期129.6 d,比对照短5.5 d。稻瘟病综合指数达到3.4,中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中感纹枯病、稻曲病。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华两优2824出糙率81.3%,精米率71.4%,整精米率62.7%,垩白粒率40%,垩白度10.6%,直链淀粉含量14.3%,胶稠度74 mm,粒长6.6 mm,长宽比3.0,透明度2级,碱消值6.3级。株高121.0 cm,穗长23.5 cm,每公顷有效穗数234万穗,每穗总粒数201.3粒,实粒数173.7粒,结实率86.3%,千粒重28.24 g。

两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华两优2824平均单产达到10.46 t/hm2,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5.43%。20个试验点中,18个试验点增产,增产点数占比90%。全生育期130.7 d,比对照丰两优4号短3.9 d。稻瘟病综合指数为3.5,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中感纹枯病、稻曲病;耐热性综合抗性达到5级,耐冷性鉴定为耐冷型。出糙率81.3%,精米率73.1%,整精米率64.7%,垩白粒率32%,垩白度6.5%,直链淀粉含量14.0%,胶稠度72 mm,粒长6.9 mm,长宽比3.2,透明度2级,碱消值6.4级。

3.3 生产试验结果

2020年在湖北省范围内开展9个试验点的生产试验,华两优2824平均单产达到10.19 t/hm2,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7.06%,9个试验点全部增产,增产点数占比100%。全生育期128.9 d,比对照丰两优4号短5.9 d。田间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未发,对纹枯病的相对抗性优于对照丰两优4号;该品种株型适中,田间生长势较强,分蘖力中等,穗层整齐;叶色浓绿,叶片长宽适中、直立;谷粒为长粒型,稃尖无色,无芒。每公顷有效穗数246万穗,每穗总粒数189.1粒,实粒数158.6粒,结实率83.8%,千粒重28.0 g,后期转色好。

4 华两优2824栽培技术研究

2020年进行了华两优2824的3个不同播期试验。试验按不同播种时期设3个处理,每20 d播种一期,处理Ⅰ于4月15日播种、处理Ⅱ于5月5日播种、处理Ⅲ于5月25日播种。每播期种植100 m2,3个处理并排种植,不设重复,小区四周设1 m以上保护行。

2020年同时进行了华两优2824的3个不同施肥量试验。试验按不同施氮肥设为3个处理,第Ⅰ处理每公顷用纯氮量150 kg、第Ⅱ处理每公顷用纯氮量180 kg、第Ⅲ处理每公顷用纯氮量210 kg,3个处理并排种植,不设重复,每小区面积为100 m2,小区四周田埂做防渗处理,小区四周设1 m保护行。

4.1 不同播期对华两优2824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3个播期处理对华两优2824的主要经济性状影响明显,处理Ⅰ播种早,营养生育期相对较长,分蘖期时间长,最高苗数最多,有效穗数也最多,达到264.0万穗/hm2。处理Ⅰ华两优2824全生育期135 d,处理Ⅲ全生育期仅119 d,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明显缩短,说明该品种感温光效应特征比较明显,在栽培上要合理安排播种期,实现茬口的合理衔接以及种植效益的最大化(表1)。

表1 不同播期对华两优2824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4.2 不同播期对华两优2824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

不同播期对华两优2824的产量具有较明显的影响,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有效穗数逐步降低;处理Ⅰ抽穗期处于高温时段,结实率相对略低,灌浆期处于高温时段,千粒重低于后2个处理;每穗总粒数以处理Ⅱ为最高,可能与孕穗期气温比较适宜有关;稻谷产量方面,处理Ⅰ和处理Ⅱ相差不大,只相差0.91 t/hm2,处理Ⅲ比处理Ⅰ、Ⅱ单产分别减产1.16、2.07 t/hm2,减产明显。综合试验结果分析,处理Ⅱ(5月5日播种)生育期适中126 d,产量较高,经济和产量性状优良,为最适宜播种期(表2)。

表2 不同播期对华两优2824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

4.3 不同施肥量对华两优2824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3个不同施肥处理对华两优2824的影响明显,随着氮肥用量增加,生育期不断推迟,其中处理Ⅲ施氮肥量最大的生育期最长,为130 d,比处理Ⅰ生育期长6 d。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大,最高苗数和有效穗数也相应增大,但成穗率相应降低,氮肥用量大有利于增加分蘖,增加有效穗数,但不利于田间通风透光,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表3)。

表3 不同施肥量对华两优2824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4.4 不同施肥量对华两优2824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施肥量试验对华两优2824产量有明显影响,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单产也随之增加,其中每公顷施纯氮量210 kg的处理Ⅲ产量最高,为11.37 t/hm2,每公顷施纯氮量为10 kg的处理Ⅰ产量最低,为10.56 t/hm2,两者相差0.81 t/hm2;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最多的是处理Ⅱ(每公顷施纯氮量180 kg),处理Ⅰ的结实率最高,为86.8%,处理Ⅲ的结实率最低,为83.8%。氮肥用量增加而增产的原因是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的增加所至,但处理Ⅲ与处理Ⅱ之间产量相差不大,从经济环保和整体效益核算,每公顷用纯氮量180 kg是华两优2824较理想的氮肥用量。

表4 不同施肥量对华两优2824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

5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5.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鄂北4月中下旬播种,江汉平原及鄂东南在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秧田每公顷用种量120~150 kg,大田每公顷用种量18.0 kg左右,泡种时用咪鲜胺浸种[1]。秧田基肥要施足高效复合肥(含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各15%或16%)600 kg/hm2,培育带蘖壮秧。在秧苗二叶一心时追施断奶肥[2],施用尿素60~75 kg/hm2,秧苗三叶一心时施分蘖肥,追施尿素60 kg/hm2左右。根据扯秧时间的早晚,适时施用送嫁肥,送嫁肥施用时间为移栽前4~6 d,为满足秧苗生长的需要,撒施尿素37.5~60.0 kg/hm2。

5.2 合理稀植,保证有效穗

叶龄5~6叶、秧龄25~30 d时开始移栽,华两优2824是大穗型品种,应充分发挥个体优势,适当稀植,大田栽插规格采用18 cm×24 cm或16.7 cm×26.7 cm的宽窄行栽培,插植20~22万穴/hm2为宜,保证插足基本苗90~120万株/hm2。

5.3 科学管理肥水

每公顷施用纯氮量180 kg左右,氮磷钾比例为1.0∶0.5∶1.0,氮肥应当分期施用,不宜一次性施入,基蘖肥约占60%,穗粒肥约占40%;钾肥60%作基肥,40%作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底肥施用高效复合肥500 kg/hm2,早施大田分蘖肥促早发,移栽后6 d左右,施用分蘖肥,一般撒施尿素150 kg/hm2,瘦田和肥田应酌情增减;为了发挥该品种壮秆大穗的优势,需要施用保花肥,在晒田复水后施入尿素37.5 kg/hm2+氯化钾90 kg/hm2;在齐穗期最好施一次粒肥,施用尿素7.5 kg/hm2,以促进灌浆,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

在水分的管理上,秧苗移栽后,深水返青,在有效分蘖期间,以浅水层灌溉为主,期间适当地断水露田;当群体茎蘖数达预期穗数的80%左右时,即断水晒田,晒至泥面有裂缝,下田不陷脚,叶色褪淡,即“落黄”[3];幼穗分化期采取湿润灌溉方式,田面基本不建立水层,保持湿润状态,每次灌2~3 cm后,落干保持3~4 d;抽穗期保持浅水层,如遇高温天气,宜灌深水降温;灌浆期干湿交替,后期切忌断水过早[4]。

5.4 合理防治病虫害

华两优2824中抗白叶枯病、中抗稻瘟病,生产上重点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在分蘖盛期、孕穗期对纹枯病进行防控,用15%井冈霉素600 g/hm2或30%爱苗乳油300 mL/hm2进行叶面喷雾;在破口期和齐穗期防治稻曲病各一次,同样用15%井冈霉素300 g/hm2或30%爱苗乳油300 mL/hm2进行叶面喷雾,也可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300 mL/hm2进行喷施[5]。

虫害的防治提倡预防为主及绿色防控,应根据当地病虫测报情况科学防治,秧苗期主要防治稻蓟马,用20%吡蚜酮300 g/hm2进行喷施;大田用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 000 mL/hm2、20%康宽150 mL/hm2、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1 500 mL/hm2等多种农药轮换防治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对稻飞虱的防治,用10.6 g/mL的三氟苯嘧啶240 mL/hm2和20%的吡蚜酮500 g/hm2两种药剂轮换进行喷施[5]。

猜你喜欢

精米穗数全生育期
碾米加工技术对长粒型优质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不同播期、收获期和储存期对优质长粒籼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勘误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湖南省2016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川南杂交中稻收割期与干燥技术对整精米率的影响
湖南省2015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