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比赛战术运用研究
2022-01-10钟宗锵甘振彬
钟宗锵 甘振彬
(广州体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00)
近年来世界跳高水平不断提高,在激烈的竞争中,运动员想要获得最好名次,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除了需要进行科学的运动选材与长期的艰苦训练以外,正确且合理地运用比赛战术也是必不可少的。实践表明,跳高比赛的战术运用主要是根据比赛的临场情况,运动员在教练员的正确指导下所采取的行为准则。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胜利,单靠身体素质技术水平是不够的,必须运用各种科学且合理的战术才能取得胜利。
本文从起跳高度、试跳成功次数、免跳战术等三方面对广东省田径锦标赛的男子甲组跳高运动员进行一系列数据统计分析,揭示跳高比赛战术运用特点,以期为提高教练员、运动员战术运用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2020年广东省田径锦标赛跳高决赛男子甲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利用CNKI系列数据库、广州图书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国内几大文献资料数据库以及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查阅文献相关资料。
(2)数据统计法。
利用Spss、Excel等数据统计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3)观察法。
现场观看2020年广东省田径锦标赛男子甲组跳高决赛,并通过影视录像进一步观察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对2020年广东省田径锦标赛男子甲组跳高决赛中排名前10的运动员的跳高起跳高度、成功率、免跳次数等与最终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2.1、运动员起跳高度选择与最终成绩比较分析
跳高比赛时间较长,对于体能的消耗较大,合理的选择起跳高度是至关重要的,起跳高度需要根据自己的竞技能力与竞技状态来选择。起跳高度选择过高,虽然能给对手施加压力,但失败的机率也就更高。起跳高度选择过低,对于体能的消耗过大,不利于后面高度试跳。合理的选择起跳高度不仅能保存体能,减少体力消耗,而且能保证决赛时有充分的体力,更能给对手施加压力。
根据表1,我们可以看出前两名起跳高度均为1.83m,最终成绩为2m,起跳高度的选择均高于后面的运动员。且运动员一般会选择与自己低于最佳成绩距离15cm左右的高度进行试跳。
表1 广东省田径锦标赛起跳高度与最终成绩
2.2、运动员试跳次数与成功次数比较分析
(1)运动员前5次高度升高试跳次数与成功次数分析。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前4名的运动员在前5次高度升高时试跳次数均为一次,成功次数也为1次,说明运动员在前五次高度升高的试跳中均为一次性试跳成功。第5-7名的运动员试跳次数均为3次成功试跳次数皆为3次。第8名成绩的运动员试跳次数为5次,成功次数为4次。第9名运动员试跳次数为10次,成功次数为3次。第10名运动员试跳次数为7次,成功次数为2次。从表中不难看出,名次为第1-4名的运动员对于前5跳的体能保持较为重视,均在合适的高度上一次性试跳成功,为后续高度做充分的准备。名次为第5-7名的运动员在前五次高度升高上试跳3次,成功次数为3次,试跳次数较多,对体能带来一定的消耗。第8-10名的运动员,试跳次数过多,对于体能的消耗相当大,不利于后续比赛的进行。
表2 广东省田径锦标赛男子甲组跳高决赛前5次高度升高的试跳次数与成功次数
(2)运动员后5次高度升高试跳次数与成功次数比较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运动员后5次高度升高的试跳次数明显增多,第一名试跳次数为7次,成功次数为5次;第二名的运动员试跳次数为6次,成功次数为4次;排名第三与第四的运动员试跳次数为9次,成功次数为4次;第五名A运动员的试跳次数为8次,成功次数为3次;第五名B运动员的试跳次数为5次,成功次数为3次;排名第七与第八的运动员均试跳3次,成功次数为0次;排名第九与第十的运动员已被淘汰。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前两名运动员后五次的高度升高试跳明显增加,但试跳成功率高;第三至第五名的运动员试跳高度与成功率较低;第七与第八名的运动员在后五次高度升高的第一个高度三次试跳失败,均被淘汰;第九与第十名的运动员均在后五次高度升高前被淘汰。通过对比表2、表3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运动员在后面的高度都尝试着冲击自己的最佳运动成绩,前五次高度升高的试跳的次数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后五次试跳成绩。
表3 广东省田径锦标赛男子甲组跳高决赛后5次高度升高的试跳次数与成功次数
2.3、跳高免跳战术运用分析
(1)运动员使用免跳总次数分析。
跳高比赛进行时间较长,且随着横杆的不断升高,难度也相应增加,运动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竞技能力来选择是否免跳,科学的运用免跳战术不仅能合理的保存体力,而且能避免体力过多的消耗,同时还能给对手施加压力。高水平运动员一般需要在6-8次达到或者超过自身最佳运动成绩,所以对于免跳战术的使用就更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图1我们可以看出,前4名的运动员采取免跳的次数较多,均在四次及以上,名次第5-10名的运动员采用免跳的次数较少。除运动员自身竞技能力外,战术的运用也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制胜武器。
图1 广东省田径锦标赛男子甲组跳高免跳总次数
(2)前五次高度升高运动员使用免跳的次数。
通过图2我们可以看出,前四名的运动员在前五次高度升高上使用的免跳次数较多,体力保存较好,有利于后续高度升高试跳。而名次较后的运动员采用免跳次数较少,体力消耗较大,不利于后续高度的比赛。
图2 广东省田径锦标赛男子甲组跳高前五次高度升高免跳次数
(3)后五次高度升高免跳次数。
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后五次高度升高中,运动员几乎没有使用免跳,说明运动员都在以最大的努力冲刺最好的成绩。
图3 广东省田径锦标赛男子甲组跳高后五次高度升高免跳次数
2.4、影响跳高战术的运用因素
影响运动员战术运用的主客观因素有以下几点:
(1)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良好的场地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性,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比赛动机,有利于运动员比赛的正常或超常发挥。相反如果场地器材较差,对于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2)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运动员的比赛发挥具有重要影响,温度适宜的天气不仅有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常发挥,还有利于运动员体力的保持。寒冷的天气势必会延长运动员热身的时间,对体力的消耗也较大,同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的心理,对运动员技战术的发挥也带来一定的影响。
(3)运动员比赛经验。
一个具有丰富比赛经验的跳高运动员是不会在每一轮次都去跳的,他会根据情况选择性地去选择跳跃高度。选择跳跃的高度具有两个意义,第一是较好地保存自身体力,以利于有足够的体力去冲刺后续升高的高度;第二是给对手施加压力,选择免跳或者起跳高度在一定程度上能给对手施加压力。同时有经验的运动员会在比赛的间歇时间中进行合理的活动、这有利于肌肉保持兴奋状态,而缺乏经验的运动员则是静坐着或者是观看其他运动员的活动,这种都不利于运动员后续比赛的进行。
(4)运动员竞技能力。
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是决定运动员成绩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因素。如果运动员本身的竞技能力很强,在比赛中采取一定的战术,那么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运动员本身竞技能力较差,那么在比赛中采取再好的战术也很难取得比赛的胜利。
(5)对手的竞技能力。
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的名次和胜负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对手的影响,当运动员在某一轮次与强劲的对手较量时,如果对手的成绩比他最好的成绩还要好的话,那么运动员很难在比赛中取得胜利。同样如果对手在比赛中采取一定的战术行为,那么运动员在心理上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6)外界条件干扰因素。
运动员采取战术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观众的助威呐喊,裁判员的判罚等都会影响运动员战术的使用,如果运动员不能很好的适应比赛变化的话,就很容易导致比赛的战术行为发生混乱。
(7)战术的合理性。
战术的合理性是整个比赛战术使用的关键,例如,运动员在试跳高度的选择,如果试跳高度选择过低,那么对于体力的消耗也将更大,如果试跳高度选择过高,虽然能给对手时间压力,但也容易导致试跳的失败,面临淘汰,所以战术的合理性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挥是非常重要的。
(8)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
比赛过程中,比赛环境及周围因素的变化,都会给运动员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保持情绪的稳定成为运动员发挥体能、技能、战术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比赛的结果。比赛也是对运动员心理能力进行的一次高强度,甚至是极限强度的训练。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跳高比赛中,运动员所选取的起跳高度与运动成绩呈正相关,名次靠前的运动员所选取的起跳高度高于后面的运动员;
(2)前四名的运动员在前五次高度升高上均一次试跳成功,名次靠后的运动员在前五次高度升高中试跳次数较多,且成功率较低;
(3)名次靠前的运动员在前5次高度升高的免跳次数明显高于名次靠后的运动员,说明在前5次高度升高中运动员体力保持较好,为后续高度比赛做充分的准备;
(4)在后面五次高度升高中名次前四的运动员试跳次数明显增加,且成功率高于名次靠后的运动员;
(5)运动成绩靠前的运动员采取免跳的次数明显高于运动成绩靠后的运动员,免跳次数与运动员的成绩呈正相关。
(6)运动员在比赛中一般起跳高度选择在低于自己最佳成绩的15cm左右进行起跳,每名运动员的试跳次数在3-6次;
(7)合理的运用战术不仅能减少试跳次数,节省体力,而且能使运动员集中全部精力到比赛中去,为夺取比赛优胜奠定良好的基础。一般来讲运动员对于战术的运用能力取决于战术的合理性、心理能力、比赛经验及运动员自身的竞技能力等。
3.2、建议
(1)运动员在比赛中必须合理的选择起跳高度,一般来说运动员选择起跳高度距离自己最佳成绩约15cm左右;
(2)在前面的高度升高中,运动员应选择最佳试跳高度,减少试跳次数,且确保一次试跳成功;
(3)运动员在前面高度升高中应合理采用免跳战术,充分保存体力,为后续高度创造最佳成绩做准备;
(4)运动员在比赛前应提前了解比赛当天天气情况,提前做好热身和休息时间计划,以最好的状态参加比赛;
(5)运动员应多参加各类比赛,丰富比赛经验,同时加强心理稳定性训练;
(6)教练员应提高战术意识,带领运动员学习比赛规则,运用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