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养支持治疗对于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1-09吴秩珊肖珮徐燕珊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对症危重症日龄

吴秩珊 肖珮 徐燕珊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新生儿科(523320)

营养是影响新生儿身体机能与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危重症新生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机体基础代谢会比健康新生儿多,且患儿多伴有肠胃功能障碍,无法正常摄入营养物质,常处于营养供给不良或缺乏状态,该状态下患儿机体会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动用储存的蛋白质、糖原、脂肪来提供热能,造成机体组织分解,降低机体组织修复力与抵抗力,从而影响原发病的治疗[1-3]。低血糖是新生儿危重症之一,机体长期处于血糖过低状态,严重状态下会对患儿大脑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影响患儿健康成长发育[4-6]。有效的营养支持对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患儿的生命安全及健康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提高患儿救治效果,本研究中笔者将2018 年1 月至2021 年3月50 例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患儿纳入研究,探讨分析对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患儿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将2018 年1 月至2021 年3 月50 例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患儿纳入研究。所有患儿符合WTO 低血糖诊断标准,日龄≤28d,研究征得患儿家属同意,完整参与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营养组(n=25),对症组(n=25)。营养组中,日龄2-28 d,平均日龄(16.05±2.18)天;男性16 例,女性9 例。对症组中,日龄2-28 d,平均日龄(16.31±2.45)天;男性15 例,女性10 例。两组患儿基础资料比较(P>0.05)。本研究方案经过松山湖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18021),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对症组患儿实施常规对症护理干预:患儿入室后对原发病予以对症治疗,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予以配方奶或母乳喂养,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当患者出现低血糖时,通过鼻饲或是口服或静脉推注方式给予患儿10%葡萄糖溶液,2 mL/kg,确保患儿每日营养充分,监测患儿血糖水平,观察其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同时根据患儿恢复情况,适当给予氨基酸治疗,另外,注意做好患儿保暖工作。营养组患儿在对症组基础上实施营养支持护理干预:(1)环境护理:应注意患儿所处室内湿度需保持在60%,温度应保持在23℃-28℃之间,每日对室内进行紫外线消毒,保证环境的干净与安静;(2)防感染护理:患儿抵抗力低下,在护理工作中需做好隔离防护措施,特别需注意对患儿皮肤、臀部、脐部部位的护理,另外,合理限制探视频率与时间,预防感染;(3)营养支持护理:动态监测患儿的血糖水平,2-4 h/次,直至患儿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尽早对患儿进行配方奶或母乳喂养,并将10% 葡糖糖混在母乳或配方奶中,观察患儿有无不耐受情况发生;对存在喂养不耐受患儿,可通过静脉滴注葡萄糖、矿物质、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方式纠正患儿血糖水平。

1.3 观察指标记录并比较营养组与对症组患儿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治疗天数、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疗效评判标准:(1)显效:治疗后,患儿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促进原发病治疗,患儿呼吸暂停、苍白、多汗、嗜睡、喂养困难等症状基本消失;(2)有效:治疗后,患儿血糖有所改善,原发病病情稳定,患儿呼吸暂停、多汗、嗜睡等相关症状明显缓解;(3)无效:治疗后,患儿血糖无明显变化,原发病病情不稳定,患儿相关症状未能好转。

1.4 统计方法运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低血糖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低血糖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比较

2.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低血糖是危重症新生儿常见并发症,其症状多不明显,易被漏诊,少数患儿在出现低血糖后可能会出现嗜睡、面色苍白、惊厥、哭声异常、喂养困难等非特异性症状。反复发作或持续的低血糖会使机体细胞失去重要能量来源,影响生理活动与脑代谢的顺利进行,加重缺血性脑损伤、脑缺氧程度,若未能及时予以干预纠正,则会造成永久性脑损伤。对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患儿需给予合适的护理干预以配合原发病的治疗,改善患儿预后。

营养是机体从外界所吸取的维持患儿组织修复功能、正常生理代谢、健康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营养支持可以为患儿机体补充营养物质,有利于维持患儿肠道黏膜功能的完整性,改善患儿胃肠道功能,降低肠道细菌移位发生风险,同时,其可以调节机体肠道黏膜血液循环,改善其通透性,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李娜在相关研究中发现,对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应用营养支持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症状表现,确保患儿生命安全。本研究中,笔者以常规对症护理作为对照,探讨分析了对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患儿应用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营养组低血糖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比对症组短(P<0.05),这说明了,和给予常规对症护理干预相比,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可以快速纠正患儿血糖水平,同时,其有利于原发疾病的治疗,可以加快患儿康复速度。另外,研究结果还显示,营养组总有效率比对症组高,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症组低(P<0.05),这说明了,和常规对症护理干预相比,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其疗效与安全性明显更好。

综上所述,对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患儿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可以快速纠正患儿血糖水平,改善患儿营养状态,加快患儿康复速度,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疗效,确保患儿生命安全,其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对症危重症日龄
危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标准化护理实施效果研究
初配日龄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初配日龄对丹系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中药泡茶要对症 体质差异方不同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对症”下药不一定对
老人穿衣也要“对症”
蛋鸡合理投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