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肯尼亚Anza盆地东南部重力场及构造特征

2022-01-08青袁炳强黄小宇李君梅陈浩丁成艺孙帅覃

地质力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北西导数基底

陈 青袁炳强黄小宇李君梅陈 浩丁成艺孙 帅覃 雯

1.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地球物理系,重庆 401331;

2.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331;

3.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4.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油气勘探公司,陕西 延安 716000;

5.重庆市二零八地质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 400700;

6.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重庆 400700

0 引言

Anza盆地位于东非大裂谷肯尼亚段之中,早期的基础地质 (Morley et al., 1999)和地球物理勘探(Dindi, 1994;Morley et al., 1999)的证据表明,它是一个中—新生代陆内强反转裂谷盆地。Anza盆地东南部与Luma盆地相邻,具有叠合盆地的性质,且因受多次海侵的影响,发育厚1~11 km的中—新生界沉积盖层 (Winn et al., 1993;Bosworth and Morley, 1994; Foster et al., 1996),形成了较好的油气藏。

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在该地区进行了一定的地球物理工作,基于重力数据揭示了Anza盆地构造走向的总体趋势(Greene et al., 1991;Dindi,1994),利用地震资料分析了盆地地下结构和断裂形态 (Greene et al., 1991; Morley et al., 1992,1999; Bosworth and Morley, 1994; Benoit et al.,2006)。此后,受勘探工作失利及国际油价回落的影响,该地区的勘探工作几乎停滞(刘桂和和陈全红,2014)。

Anza盆地东南部所处的东非裂谷系是全球陆上形成时代最新的裂谷系,目前仍处于构造活动期,且断裂发育,火山岩分布广泛(温志新等,2012)。近年来,该盆地的油气勘探潜力再次受到关注。然而,该地区是全球勘探程度最低的地区之一,虽然已经对构造特征取得了一定认识,但对区内重力场的分布特征、基底界面深度、断裂构造对盆地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还缺乏深入研究,从而制约了对Anza盆地构造体系的认识及油气远景的综合评价。因此,系统研究该区域断裂构造体系和基底界面深度,划分构造单元,探讨其对局部构造发育的控制作用,显得极为重要。

文章通过研究区重力数据的处理及分析,结合相关学者在地质、地球物理方面的研究成果,确定了研究区的断裂构造体系和基底埋藏深度,揭示了研究区的构造区划,从而为深入认识研究区构造特征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也为肯尼亚Anza盆地油气勘探潜力评价及进一步勘探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Anza 盆地位于肯尼亚的中北部,西邻东非古近系—新近系裂谷盆地,东南、东北侧分别与Lamu盆地和Mandera盆地相接(图1),是一个北西—南东向展布的、不活跃的中生代大陆裂谷盆地 (Ebinger et al., 2000; Corti, 2009)。Anza盆地经历了Karoo期裂陷、白垩纪—古近纪裂陷,以及新近纪坳陷沉积,形成了明显的下部断陷、上部新近系广覆式坳陷的双层沉积充填模式(刘桂和和陈全红,2014)。Anza盆地在中非剪切带右旋剪切应力背景的拉张作用下形成,因此,盆地的结构、构造和形成演化均受到冈瓦纳板块的裂解和东非裂谷作用过程的影响 (Greene et al., 1991;Winn et al., 1993; Bosworth and Morley, 1994; 杨俊生和朱筱敏,2008; 刘桂和和陈全红,2014; Boone et al., 2018)。侏罗纪时期,马达加斯加板块与非洲板块分离,Anza盆地开始接受沉降(Greene et al., 1991; Bosworth and Morley, 1994; Foster et al., 1996)。早白垩世,受中非剪切带右旋剪切应力的影响,盆地形成裂谷雏形。古近纪末,由于东非大裂谷的出现,中非剪切带活动逐渐停止,盆地裂陷作用减弱,沉积厚度逐渐减薄(Ebinger et al., 2000; Vetel et al., 2005; Benoit et al.,2006;刘桂和和陈全红,2014;Brune et al.,2017)。Anza盆地基底为前寒武纪变质岩系,沉积盖层于晚侏罗世开始发育并延续至新近纪(杨俊生和朱筱敏,2008;刘桂和和陈全红,2014)。盆地广泛出露第四纪沉积物,几乎完全覆盖了中生代的沉积。北部区域基本为玄武岩所覆盖(Dindi,1994;Vetel and Le Gall, 2006),这可能与Marsabit周围存在的大量火山锥有关 (Hackman et al.,1990;Guiraud and Bosworth, 1997)。北西—南东向展布的Anza地堑是该区域的主导构造,反映了与地堑形成相关的拉张作用,而西南部的北东—南西向构造则可能是由于挤压作用导致的隆起(Morley et al., 1999; Vetel and Le Gall, 2006)。Anza地堑北部的南北向构造可能与肯尼亚裂谷的演变和发展有关。

图1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据Dindi, 1994修改)Fig.1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of the Anza Basin (modified after Dindi, 1994)

2 研究区重力场特征及地质意义

2.1 研究区密度特征

岩石密度是重力资料解释的基础资料。然而,研究区因勘探程度较低,缺乏岩石密度统计资料。在1988—1990年期间,该区域实施了3口钻井(Ndovu、Duma和Kaisut井;图2),但因钻井数量有限,所测密度数据在深度上存在不一致性,无法建立明显的密度分层(Dindi, 1994)。同时,3口井均未穿透沉积层,故无法计算得出可靠的密度—深度函数。因此,文章主要采用Dindi(1994)基于钻井和地震等资料,通过重力模型计算得到的密度界面。

图2 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图(1 mGal=1.0×10-5 m/s2)Fig.2 Contour plane map showing the Buoguer gravity anomaly in the study area (1 mGal=1.0×10-5 m/s2)

重力模型揭示,研究区地层宏观可划分为3个主要密度界面(Dindi, 1994):第一个最大厚度不超过8 km,平均密度为2.4×103kg/m3,沉积层重力异常主要由该界面引起,其产生的异常幅值较小;第二个为沉积层以下至20 km的深度范围,为基底变质岩系,平均密度约2.7×103kg/m3,该密度与Anza地堑以西地区暴露的变质岩测量密度一致(Swain,1979),该密度层是研究区主要密度界面,大范围的重力高与重力低由该层引起;第三个密度界面即为莫霍面,深度约40 km,但在Anza地堑中部深度约35 km,该层平均密度为2.9×103kg/m3,该密度界面以下,岩石密度跳转到3.2×103kg/m3(Sheriff, 1973)。

2.2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研究区的布格重力异常数据来源于Swain和Khan编辑整理的肯尼亚不同年代的地面重力测量数据,重力异常数据精度为1×10-5~5×10-5m/s2。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平面等值线宏观呈北西向(图2),重力场值变化大,整体表现为南西高北东低,最大值位于研究区西南Matasade附近,幅值约-30×10-5m/s2,最小值位于Randele东北部,幅值约-102×10-5m/s2。研究区主体呈现重力高与重力低相间分布的特征。Randele和Matasade以东地区有一北西向展布、幅值约-102×10-5~-80×10-5m/s2的带状重力低,推测为一北西—南东向的长条形凹陷,其两侧可能为断层接触,凹陷中间平缓。Marsabit与Madogali一线为一北西向展布、幅值约-70×10-5~-30×10-5m/s2的不规则形重力高,该重力高两侧为梯级带,推测该区为基底隆起,两侧为断层接触。Marsabit西南与Kaisut井一线为一宏观呈北西向、幅值约-92×10-5~-80×10-5m/s2的细长条状重力低,推测为一凹陷区,但与东北部重力低值区相比,该凹陷区范围小、幅值低,因此推测其盖层厚度应小于东北部凹陷。研究区东南角Ndovu井东发育一等值线没有封闭的重力高等。

此外,与研究区地质图(图1)对比发现,该区域Marsabit以北地区重力低与火山岩分布区相对应。分析原因认为,虽然较高密度的火山岩会产生重力高效应,但和沉积层产生的重力低效应相叠加,其总体重力效应仍为重力低,这也可能说明中—新生界沉积层厚度很大,而在此期间发育的火山岩厚度远远小于盆地内非火山岩沉积地层的厚度。

2.3 剩余重力异常特征

剩余重力异常是从布格重力场中分离出区域重力场所剩余的部分,反映了局部密度不均匀地质体的特征信息。研究区的剩余重力场特征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Kaisut井、Duma井至Ndovu井一线的局部重力异常呈现重力低、重力高相间分布,它们反映了局部凸(隆)起与凹陷构造。已有资料表明(西安石油大学,2007):Ndovu井深4268.72 m,其中0~150 m为上新统、150~750 m为中新统、750~1475 m为古近系、1475~1750 m为上白垩统、1750~4267 m为下白垩统(未穿透);Duma井深 3332.99 m,其中0~800 m为古近系、800~1950 m为上白垩统、1950~3333 m为下白垩统(未穿透);Kaisut井深1449.33 m,其中0~500 m为上新统、500~1000 m为中新统、1000~1420 m为古近系。因此,根据研究区钻井资料结果,结合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推测,Kaisut井和Duma井以东的重力低是由于中—新生界地堑引起;Ndovu井以东的重力低则是因为中—新生界向南东向逐渐加厚;Matasade以西的重力高是地垒构造导致,其中—新生界明显减薄,而Ndovu井西部的重力高是由断层上升盘引起。

图3 研究区剩余重力异常图(1 mGal=1.0×10-5 m/s2)Fig.3 Contour plane map showing the residual gravity anomaly in the study area (1 mGal=1.0×10-5 m/s2)

研究区的其他局部重力异常,因所处的区域不同而具有不同成因。研究区西南部,Merti附近表现为重力高,而其地表为第四纪的砂岩,但其南部附近出露前寒武纪变质岩,因此推测该重力高为前寒武纪基底隆起引起。研究区东北角的重力高,地表为第四纪的火山碎屑岩,但其北部则有零星前寒武纪变质岩露头,故认为该重力高也是由前寒武纪基底引起。Marsabit东部的重力高,地表也为第四纪的火山碎屑岩,该异常在布格重力异常上反映为等值线的鼻状扭曲,位于反映为凹陷特征的东部重力低的边缘,推测该重力高是由断鼻构造引起。

总体来看,研究区局部构造发育,走向北西向,且具有明显的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特征。发育于研究区内部的正向局部构造一般可能由凹中隆或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引起,负向局部构造一般为凹陷的沉积层厚度在中、新生界加大引起。

3 断裂构造及基底结构的重力解释

3.1 断裂构造特征

3.1.1 识别方法

断裂构造通常是利用重力场变化的一般特征来识别。垂向二阶导数和水平总梯度图中显著的异常轴线是断裂构造识别的一般标志。但是,断裂标志常因地质结构差异、演化历史以及地质、地球物理条件的不同而不能明显的表现出来(陈青等,2013)。因此,基于导数法的重磁位场边界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数值类计算方法,如倾斜角相关算法和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法,都能快速地提取或增强异常场中的微弱信息,反映构造位置以及场源体的边界范围,达到确定地下深部地质体和断裂构造的目的(王万银等,2010;许文强等,2020)。文章即采用水平总梯度倾斜角法(TAHG)、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法(NVDR_THDR)对研究区重力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传统的垂向二级导数及水平总梯度图中的异常特征,提取断裂构造。

(1)水平总梯度倾斜角

为了增强埋深不同的场源体信息,Miller and Singh(1994)提出了倾斜角法 (Tilt Derivative),该方法定义为总场强f的垂直梯度(VDR)比水平总梯度(THDR)的绝对值的反正切角度:

其中,∂f/∂x、∂f/∂y和∂f/∂z分别为总场强沿x、y和z方向的一阶导数。由于反正切函数的性质,倾斜角的振幅被限制在-π/2和+π/2之间,且零值为场源边界位置,正值位于场源上方,负值则在场源外部 (Miller and Singh, 1994;Verduzco et al., 2004;王想和李桐林,2004)。相较浅源异常,深源地质体引起的异常曲线较平缓,VDR和THDR振幅都较小,而其比值可以很大,因此,该方法受场源埋深的限制较小,可以较好地突出深部弱异常的信息。但是,倾斜角反演结果的零值位置会随着深度的增加发生扩散(Cooper and Cowan,2006),故被突出的深部异常也会偏离真实边界,因此,反映出的深源地质体边界位置会偏向于地质体外侧。

Ferreira et al.(2013)提出水平总梯度倾斜角法(TAHG),其表达式为:

其 中,∂THDR/∂x,∂THDR/∂y和∂THDR/∂z分别为水平总梯度THDR沿x、y和z方向的一阶导数。同理,TAHG变换范围也为-π/2到+π/2,其最大值位于场源边界。该方法继承了倾斜角的优势,可以有效均衡来自浅源和深源的异常信息。与传统倾斜角法相比,该方法不易受到噪声的影响,并为叠加源提供了更清晰的细节信息(Ferreira et al., 2013)。

(2)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法

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法(VDR_THDR)定义为总水平导数峰值(PTHDR)与水平总梯度(THDR)的比值(Wang et al., 2009;王万银等,2010):

其中,PTHDR为水平总梯度(THDR)的垂向梯度中大于零的部分,即(周蒂等,2006):

上式中,水平总梯度峰值在垂直导数计算中更加尖锐,有效提高了其水平分辨率。同时,剔除了结果中小于零的信息,使得图像更为清晰、场源边界位置更易识别(周蒂等,2006;Wang et al., 2009;王万银等,2010;Chen et al., 2013;马杰等,2019)。

在此基础上,归一化的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法(NVDR_THDR)定义为(Wang et al., 2009;王万银等,2010):

3.1.2 断裂划分

断裂构造的发生往往使得地层密度、磁性在空间分布不均匀,而地层密度的不均匀性则会导致重力场的变化。因此,通过对重力场转换参数的变化特征分析,可推断断裂构造,达到地质解释的目的。由图4可以看出,研究区断裂构造发育、规模不一,主要发育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断裂。

北西向主要断裂特征:断裂规模大,延伸距离长。F1断裂位于研究区东南角,为构成东部重力低值区的边界断裂。F2、F3断裂延伸距离大,是研究区东部重力低值区西边界的主控断裂。这两组断裂的重力场标志非常明显,布格重力异常图上反映为密集的重力梯级带,在剩余重力异常图及垂向二次导数图上均表现为明显的重力高与重力低的过渡带,在水平总梯度图、TAHG图和NVDR_THDR图上均表现为异常的极值连线。F5、F6断裂是研究区西部重力低值区的东、西边界断裂,为倾向相反的一组断层。该组断裂类似于F3,在重力场上断裂标志明显,在布格重力异常图、剩余重力异常图、垂向二次导数图等图件上均表现为明显的断裂构造特征;在水平总梯度图、TAHG图和NVDR_THDR图上也表现为明显的异常的极值连线。北西向主要断裂在上述重力场转换参数图件上反映出明显的线性构造特征,与布格重力图中密集的重力梯级带走向一致,这些梯度带反映盆地内发育大规模的北西向断裂。地震反射剖面 (Greene et al., 1991; Bosworth and Morley,1994)揭示盆地内发育的北西走向断裂截切基底,控制了盆地的地层发育及基底隆、凹格局。此外,区域构造背景也揭示北西向展布的地堑系是该区域的主导构造,是控制盆地边界的主控断裂(Morley et al., 1999; Vetel and Le Gall, 2006)。 因此,推断北西向断裂为控制盆地构造单元边界及盆内隆、凹发育的基底断裂,限制了盆地沉积层的厚度和范围。

a—垂向二阶导数;b—水平总梯度;c—TAHG;d—NVDR_THDR图4 研究区布格重力异常处理结果与断裂划分Fig.4 Processing results of gravity data and fault struc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study area(a) Vertical second derivative; (b) Horizontal total gradient; (c) TAHG; (d) NVDR_THDR

北东向主要断裂特征:断裂规模相对小,一般切断北西向断裂。F11断裂位于研究区东南部,布格重力异常图上反映为明显的重力梯级带,在剩余重力异常图及垂向二次导数图上表现为两重力低鞍部,西南段在水平总梯度图、TAHG图和NVDR_THDR图上均表现为清晰的异常极值连线。该断裂切断走向北西的F2、F3和F4断裂,故推测其形成时间可能晚于北西向构造。F19位于研究区东北部,在布格异常及剩余异常图上体现为两重力低鞍部,在水平总梯度、TAHG图和NVDR_THDR图上表现为断续的极值连线。该断裂切断走向北西的F3断裂,故推测其形成时间可能也晚于北西向构造。重力异常水平轴的明显错动,以及异常带宽数和延伸长度较小等特征揭示北东向断裂为构造活动发育的次级断裂,规模相对较小,切断北西向基底断裂,为盆地内沉积盖层内部的断裂。地震反射剖面 (Greene et al., 1991;Bosworth and Morley, 1994)也揭示出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之上发育大量的次生断裂,控制盆地沉积盖层的发育。因此,推断该组断裂是盆地内沉积盖层内部的次生断裂,可能构成盆地内局部凹陷与凸起的边界。

总的来说,由于受东非裂谷作用的影响,研究区内一方面形成北西向拉张断层,另一方面沿构造软弱带发育北东向断层。北西向构造与北东向断层共同作用,形成了研究区构造“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格局。

3.2 基底结构特征

基于研究区重力数据,利用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部分地区已有的地震剖面和钻井的分层数据作为约束,选取平均深度6 km,密度差0.2×103kg/m3,采用Parker-Oldenburg界面反演算法,得到了前寒武纪基底界面深度图(图5)。从图5中可以看出,研究区基底深度差异较大,基底埋深较浅处位于Ndovu井东南地区,这些地区中—新生界盖层较薄,基底深度在1~2 km以内。最深处位于Randele东北地区,最大深度约10 km,反映了研究区发育的凹陷中沉积了巨厚的中—新生界。此外,研究区总体呈“两凹夹一隆”的特征,东部Randele东北地区是一北西走向、南北长、东西窄,且范围较大的凹陷;西部Marsabit西南至Kaisut地区也为一北西走向的凹陷,只是和东部凹陷比较,其范围小,盖层厚度薄,凹陷中心盖层沉积厚度约7 km;而这两个凹陷中间所夹的区域则为隆起区,其盖层厚度约3 km。

图5 研究区基底界面深度图Fig.5 Contour plane map of basement depth in the study area

4 构造单元划分

根据研究区重磁场特征、断裂构造体系,以及基底界面特征的分析,结合研究区区域构造背景,对研究区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图6)。

图6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Fig.6 Structual units in the study area

东部凹陷:东部凹陷是研究区的主要构造单元,为Anza盆地在区内的主体。东部凹陷在研究区Randele-Ndovu地区,断续分布的F1断裂构成其东边界,F3断裂则为其西边界。以断层为界、沉积厚度大是东部凹陷的主要特征,凹陷内中—新生界尤其白垩系和古近系、新近系发育,且具多个沉积沉降中心。

南部隆起:Marsabit到Merti地区为南部隆起。南部隆起重力场值高,盖层厚度1~2 km,中—新生界不整合于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上,且Merti西南附近前寒武纪变质岩出露地表。

中部凸起:中部凸起位于南部隆起西北部,Marsabit和Randele之间。由于边界断裂的控制作用,中部凸起实际为一地垒构造。中部凸起大部分为第四纪火山岩覆盖,盖层厚3~4 km,而基底界面起伏不大。

西部凹陷:西部凹陷位于Marsabit与Kaisut一带,呈北西向长条状分布,其东西两侧分别受F5、F6断裂控制。与东部凹陷相比,沉积体系相似,但该凹陷面积小,上覆盖层厚度薄。同时,该凹陷沉积层中火山岩相对不发育或很少发育。

5 讨论

根据拟合的沉积盖层厚度和构造单元发育特征,结合该区区域构造演化的5个主要阶段,对断裂形成和沉积层厚度发育过程进行了讨论。

(1)二叠纪—三叠纪——断陷1期

二叠纪初,随着东冈瓦纳大陆的解体,前寒武纪基底开始断陷,逐渐形成东北部Mandera和东南部下Lamu盆地。至三叠纪,在马达加斯加板块拉张作用的影响下,北东—南西向陆内裂谷开始发育,前寒武纪基底之上不整合发育海相沉积,局部发育断陷湖泊,可能发育湖底扇和小型三角洲沉积 (Yuan et al., 2012)。

(2)早侏罗世——断陷2期

早侏罗世,受东冈瓦纳大陆裂解的影响,海侵开始,盆地整体接受沉积,形成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的较厚的沉积体系。三叠系—早侏罗统,以砂岩为主的Mazeras组地层厚度达2.0 km。

(3)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漂移期

中—晚侏罗世时,受马达加斯加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快速分离的影响,东西向扩展作用使盆地内发育一系列断裂构造,形成Anza裂谷的雏形。这一时期,广泛的海侵引起边缘海岸到开阔海沉积。早白垩纪时,盆地快速裂陷沉降,发育北西—南东向正断层,Anza地堑系开始形成;同时,由于受中非剪切带右行剪切活动的影响,盆地内发育北东—南西向的右行走滑断裂。该时期为控制盆地构造单元边界的北西—南东向基底断裂的主要发育时期,它们同时控制了盆地内凹陷和隆起的发育,将盆地划分为2个凹陷、1个隆起和1个凸起,且控制了凹陷内的沉积层分布和构造发育。利用横穿研究区的一条二维地震反射剖面(T86-180测线,位置见图5)进行重震拟合,结果显示盆地自西向东呈现隆起与凹陷相间分布的格局,白垩系底界深度变化较大,深度大致在0.5~6.3 km(图7)。该时期,被动边缘盆地开始形成,发育一套厚度约2.3~4.0 km的湖泊—三角洲相体系(刘桂和和陈全红,2014)。

图7 研究区二维地震反射剖面T86-180测线的重力异常解释剖面Fig.7 Interpretation profile showing the gravity anomaly of the two dimensional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on line T86-180

(4)晚白垩世—渐新世——断陷3期

晚白垩世,中非剪切带的右行走滑活动停止,裂谷活动也逐渐减弱,Anza盆地进入缓慢裂陷阶段。据盆地东部凹陷Ndovu井钻遇煤层来看,该时期主要发育河流相沉积,厚度为1.2~2.0 km。晚白垩世晚期,东非裂谷开始活动,Anza盆地受到左行剪切挤压的影响,发生整体抬升。直至始新世,盆地再次接受沉积,但沉积厚度仅为0.6~1.0 km(刘桂和和陈全红,2014)。因此,钻井资料显示,Anza盆地的上白垩统和中新统之间为不整合接触(Morley et al., 1999),而镜质体反射率数据表明,厚约2.4 km的上白垩统—古近系可能是在中新世之前被剥蚀 (Morley et al., 1999)。同时,相关研究也表明,晚白垩世—古近纪时期,盆地总体沉积厚度较小,仅在东南部相对较厚(Bosworth and Morley, 1994; Morley et al., 1999)。

(5)中新世—上新世——裂陷4期

该阶段,东非裂谷形成,Anza盆地普遍发育火山岩沉积,新近纪沉积以砂泥岩互层为主,不整合覆盖于上白垩统之上 (Morley et al.,1999)。新近纪晚期,盆地再次抬升,在东部凹陷、南部隆起及西部凹陷区接受了第四纪沉积。

综上所述,构造运动控制了盆地的发生和发展。由于Anza盆地断裂活动晚,导致古近纪—新近纪沉积了较大厚度的盖层。盆地构造演化的多旋回性以及断裂活动产生的掀斜断块运动,尤其是过早发生海侵作用,对盆地沉积过程产生影响,使盆地整体呈现“两凹夹一隆”的特征。

6 结论

(1)受中非剪切带右旋剪切应力作用,研究区一方面形成北西向拉张断层,另一方面沿构造软弱带发育北东向断层。重力异常场及其转换参数反映的线性构造特征,以及地震反射剖面所揭示的断裂展布特征均表明,研究区北西向断裂与区域构造走向一致,发育规模较大,延伸距离长,控制着Anza盆地的边界及盆地内部地层发育,为基底断裂;而北东向断裂发育规模小,一般切断北西向断裂,构成盆地内局部凹陷与凸起的边界,是盆地内沉积盖层内部的次生断裂。

(2)受盆地构造演化的多旋回性,以及断裂活动性的影响,基底深度差异大,总体呈“两凹夹一隆”的特征。基底较深的东部、西部凹陷区沉积了巨厚的中—新生界盖层,尤其是白垩系、古近系和新近系发育较好。

(3)Anza盆地的构造演化受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的共同控制,形成了研究区隆起与凹陷相间分布的格局。以两组断裂的为界,将研究区分割为东部凹陷、中部凸起、南部隆起和西部凹陷4个构造单元,整体呈现“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征。

猜你喜欢

北西导数基底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解导数题的几种构造妙招
关于导数解法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北西”系列爱情类型片的创新方式和本土化价值实现
过夜
《北西2》瞄准华语爱情片新纪录
导数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
论黑龙江右岸北西向构造带的确立及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