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皮血管肉瘤1例报道

2022-01-08林财辉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肉瘤免疫组化血肿

林财辉 龚 进

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福建 龙岩 364000)

头皮血管肉瘤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血管内皮细胞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最近刚好收治1例此种病人,现将该病人在我院的诊治情况进行总结,以提高对该病的再认识。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8岁,以“左额部头皮淤血、肿痛不适2个月”为主诉于2020年8月20日入院。自诉缘于入院前2个月打乒乓球时头部不慎撞伤桌缘致左额部头皮擦碰伤,当时轻度头痛、头晕,此后左额部受伤处头皮淤血、局部肿痛不适(可能之前就有瘀斑未发现)。40d前分别到我院普外科、神经外科拟“头皮血肿”住院治疗,左额部头皮淤血斑扩大,中央区变黑,伴渗血水,病情无改善,经会诊,转入烧伤整形科,专科情况:左额头顶部一5.5cm×5cm大小(图1)局部皮下淤血斑病灶,边界清晰,稍肿胀,轻压痛,未触及博动感,未见明显渗血、渗液,眼睑无浮肿,耳后、颈部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颜面五官及心肺腹部检查无特特殊异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

2 治疗方法

开始时仍考虑外伤后头皮血肿愈合不良,分泌物细菌培养(-),给予负压吸引换药等治疗15d后,创面仍然无法愈合(图2)。换药见左额部病灶皮瓣增生、淤血、海绵状、局部坏死,病灶仍然有血水流出,同时右颞顶部头皮又新出现的淤斑病灶,中央变黑小破溃,范围逐渐扩大(图3)。

考虑不排除血管肿瘤病变,经过三次沟通,给予取病理活检,报告:考虑(左额头):(左前额病灶上、中、下三处活检组织):血管源性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伴异型性,局部见坏死组织,高分化血管肉瘤不能排除。免疫组化:CD34(+)、D2-40(+)、Vim(+)、SMA(-)、HMB-45(-)、S-100(-)、Desmin(-)、Ki67(约25%+)。病理结果见图4~6。诊断明确后,建议给予手术等综合治疗,但病人及家属担心病人年龄较大,术后所植皮片坏死等手术并发症,要求保守治疗。选择先行局部放射治疗,放疗方案:头皮病灶6 MV-X线(DT 2.0 Gy×25 f,5f/w)。

图1 左额部头皮入院时病灶图片。图2 负压吸引换药治疗15d后时病灶图片。图3 右颞顶部头皮出现的新病灶。图4~图5 HE染色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伴异型性。图6 免疫组织化学(SP×400)、CD34(+)。

3 讨论

头面部血管肉瘤是血管肉瘤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主要累及头、面部皮肤[1]。以单发为主,大小通常为1~4cm,有结节状或瘀血斑块,偶有浅表血管扩张,少数表现为良性,边界清,发展缓慢;而恶性者浸润快,另外一些可以转移,肺最易受累,一些病例,在皮肤病灶切除几年后,还能出现转移,主要通过淋巴管或血行。该肿物应与卡波氏肉瘤、血管球瘤相鉴别。局部病理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方法,但初次病理活检往往可出现假阴性,部分病例需要多点位多次活检才能确诊[2]。血管肉瘤主要通过免疫组化确定血管标志物来确诊。内皮特异性免疫标记物包括CD31、CD34和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vWF显示高特异性,灵敏度相对较低;而CD34和CD31显示出高度特异性和灵敏性[3]。头皮血管肉瘤免疫组化常见CD31、CD34、Ⅷ因子及抗波形丝蛋白(vim)阳性[4]。本研究例免疫组化提示CD34(+)、D2-40(+)、Vim(+)、Ki67(约25%+)阳性,符合血管肉瘤诊断;血管肉瘤治疗上早期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部分切除不彻底者可加放射治疗,但此肿瘤复发率仍较高,约有半数患者引流区可有淋巴肿大,手术常需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此肿瘤发病率低,对化疗是否有效,尚不肯定,目前还没有标准的化疗方案[5],而且缓解期短。该疾病早期诊断比较难,经常误认为包括与创伤有关瘀血斑、血肿和脓肿等而延误病情。结合本病例,该病人入院时自诉头部外伤,局部淤斑、肿痛,症状、体征确实像外伤导致的血肿,误导医生一味往年纪大,创面愈合不良考虑,再加上该病发病率低,临床罕见,医生缺乏经验,后期病人又拒绝两次相关病理检查,才导致病人在拖延2个多月后才明确诊断及治疗,今后须吸取教训。

猜你喜欢

肉瘤免疫组化血肿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肉瘤和癌,一对性格习性迥异的兄弟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脂肪肉瘤,早发现才可能有好预后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病理科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肺尤文肉瘤1例报告
硬膜外血肿“T”管引流效果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