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用建筑火灾中的人员疏散与逃生

2022-01-08泽仁平措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22期
关键词:火场烟雾救援

泽仁平措

(昌都市消防救援支队新城联络路特勤站,西藏昌都 854000)

0.引言

按照使用性质,民用建筑可以划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居住建筑又可以分为住宅建筑和非住宅建筑,其显著特点就是人口集中,而且呈现出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的趋势特点,当发生火灾时,易造成群死群伤。根据火场实践和科学试验,80%的人员死亡是由吸入有毒烟气窒息导致的。火场浓烟、高温缺氧、心理负担、人群拥挤等因素,严重威胁着火场人员的安全,有研究表明,在发生火灾最初的5min~6min是人员安全疏散和逃生的最佳时期,然而,由于人们保护自身安全的本能,往往会错过最佳逃生时机[1]。这时候,掌握科学的安全疏散与安全知识显得至关重要。

1.影响人员疏散与逃生的因素

1.1 心理因素

(1)恐惧心理。当人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遇见火光、烟雾之际,会联想到火灾的危害,继而惊慌不安,甚至惊慌恐惧,产生一种不能面对伤亡的强烈惧怕感,这种强烈的惧怕感会严重的干扰正常思维,减弱理性判断能力,失去与火灾拼搏的勇气,丧失抗争能力。(2)从众心理。在失去自我判断能力的情况下,他人的决心和判断成为自己的追随目标,别人向哪里跑,自己也跟着向哪里跑,放弃了自己原来的判断而盲目追从他人。(3)向隅心理。在发生火灾时,人们习惯性地向狭窄角隅奔跑,以躲避烟熏火烤,主要表现为:钻床下、躲在狭窄死角处。(4)返回心理。很多人为了抢救财物或寻找家人、朋友,在离开火场以后又重新返回火场,将自身再次置身于危险之中。

1.2 烟雾因素

一般情况下,民用建筑中会有大量可燃物,其主要成分是化学合成材料,这些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而这些烟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其他,这些气体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在燃烧后期,这些烟气还消耗大量的氧气,不利于人员逃生。根据人体健康情况,一氧化碳在浓度0.2%时,会造成人员死亡,经试验表明,在着火10min~15min,起火区一氧化碳就会达到危害浓度[1]。此外,浓烟还会影响逃生人员视线,造成人员恐慌。一栋100m的建筑物30s左右就能窜到顶部,在房间内,烟层降到床的高度(大约0.8m)的时间大概1min~3min,对人员安全危害巨大[2]。福建长乐拉丁酒吧重大火灾、深圳龙岗舞王俱乐部火灾、广东中山老虎吧火灾等,都是由于聚氨酯海绵装修材料的燃烧,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造成群死群伤。

1.3 疏散距离

在民用建筑中每一层基本采用袋形走道即只有一个安全出口的走廊,人进入袋形走道后,会加大逃生难度。在民用建筑中,随着建筑楼层的增加,必然会导致疏散距离加长,从而导致疏散时间的加长。根据《中国消防手册》介绍,民用建筑内的人群通过1.1m宽的楼梯,疏散到楼外所需要的时间如表1所示[3]。

表1 民用建筑内人员疏散到地面所需时间(min)

从表1中,可以看出随着楼层的增加、每层人数的增加,疏散时间逐步加长,而疏散时间越长,逃生人员危险性就越大。因此,在人员疏散过程中,可以有效选取便捷疏散通道,利用最短的距离,组织人员逃生,减少人员伤害。

1.4 人员拥挤

在民用建筑中人群集中是一个显著特点,当建筑发生火灾时会造成人员恐慌,疏散逃生时容易引起拥挤堵塞,甚至可能会发生踩踏事件,从而降低人员疏散逃生效率,使得原本很短的通道要走好长时间,尤其是当前方有障碍物时,由于后方的推挤大大增加了逗留时间。

2.提高人员安全疏散与逃生效率的措施

2.1 拟定疏散计划,组织有序进行

对于像民用建筑这样的人员密集场所,有关部门应配合消防部门,拟定疏散计划,制定相关预案,根据场所实际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火情与人员被困假设,提出稳定群众情绪的措施,对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简单任务人工,按照地域情况提出不同要求,规定疏散路线和疏散出口,并规划出疏散人员示意图,做好协调交接。与单位人员进行联系,定期进行消防疏散演练,操作过程中必须要严格听从指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完成任务,并要求单位人员进行配合。在发生火灾时,联系物业等知情人员,询问了解火灾建筑内部被困人员情况、消防设施情况等,展开救援预案,高效展开救援。

2.2 言语引导,克服心理不利因素

民用建筑火灾发生火灾,由于逃生心理作用,可能会出现现场混乱的情况,这时现场引导显得至关重要,有相关研究表明,言语引导可以为疏散人员产生心理上安慰,一般而言,疏散过程中的言语引导主要分为建筑语言引导和口头语言引导。建筑语言引导主要是指建筑物内部指示性标识,具有醒目作用,提醒并告诉人员建筑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防烟楼梯间、避难层、剪刀楼梯等,由于恐慌心理作祟,人们往往会忽视这些标识,就算已经在安全区域附近,依然惶惶不安,乱逃乱窜;口头语言主要是指疏散人员在疏散过程中利用广播等媒介进行的指挥与安慰,口头语言可以帮助逃生人员稳定情绪、坚定信心,积极配合,按指定路线有条不紊地安全疏散。

2.3 合理利用建筑消防设施,减少烟雾危害

在人员疏散与逃生过程中,危害性最大的是烟雾,由于其毒害性、不可视性等原因,给人员逃生造成了很大阻碍,可以从建筑消防设施着手,提高疏散与逃生效率。(1)利用烟气报警系统,提醒人们及时知道有烟雾的产生,做好及时撤离的准备,拉长应急反应时间,同时,为管理人员提供督促指挥时间。(2)利用排烟设施,有试验表明,在某高层的一个标准间自然排烟的作用下,人员允许疏散时间为90s,使用机械排烟以后,火场出现微负压,减缓了烟气蔓延速度,人员允许疏散时间增加到120s,并且烟雾浓度降低50%[2]。(3)适当关闭喷淋系统,随着火灾的发展,打开喷淋系统,会打乱烟气流动的正常流动,降低烟雾浮力,导致烟气聚集在降低的区域,影响人员视线,因此,在疏散过程中要根据现场烟热之间的关系,适时开启或者关闭喷淋系统[4]。

2.4 明确疏散途径,高效逃生

在疏散中应遵循“宜直不宜弯,宜短不宜长”的原则,快速高效地完成人员疏散与逃生,在逃生过程中,由于恐慌性、习惯性等原因,人们可能会习惯性地使用经常走的路,当这个道路被封闭时,慌不择路,比如阜新艺苑歌舞厅发生特大火灾,许多人争相从北侧出口逃生,造成人员拥挤,226人死亡;哈尔滨市“天鹅饭店”火灾中,丧生10人,同居住的还有7名日本人,由于他们在到来时,先熟悉了饭店的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情况,而全部逃生。

一般情况下,人们惯用的疏散路线如图1所示[5]。

图1 人员常用疏散路线图

做过这样一个疏散演练,一所学校通过制定预案,科学的组织指挥,选择合适的疏散路径,全校2000名学生,在3min时间,全部集结在操场[4]。可见,在人员疏散与逃生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疏散途径,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救生可能,提升安全疏散效率。

3.民用建筑火灾中的人员安全疏散与逃生注意事项

3.1 加强个人防护

在人员疏散过程中,救援人员一定要严格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尤其是在浓烟的情况下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隔绝式防毒面罩、氧气呼吸器等防护装备,此外,还要携带毛巾、照明灯具、排烟机、破拆工具等备用器材。

3.2 关注特殊群体

在民用建筑火灾中,对于远离火区和神志清醒者,指明疏散方向和路线即可,对于距离火区较近或者需要穿越着火区或者行动不便者,尤其是受重伤、儿童、老弱病残者,应采取抬、背、抱等方法,并适当予以毛巾、头盔等防护装备,进行重点照顾,有必要时应当请求队友进行专门逃生。对于呼吸困难的被困者,可以利用他救面罩,共享空气呼吸器,并寻找疏散通道,及时撤离。对于一些患有试听障碍的人员,救援人员应当着重做好引导,尤其是心理上的安抚及行动上的指导,平复突发事故带来的影响,令其配合救援疏散行动,最快逃离救援事故现场,减轻救援压力。

3.3 注意语言技巧的使用

民用建筑火灾中的人员疏散与逃生还要注意语句的使用,尤其是涉及当事人,救援人员应及时登记此类人员基本信息,集中看管,做好防控和思想引导,防止他们冲动进入现场;及时向当事人说明情况,说明救援过程,救援困难得到他们理解[6]。面对新闻媒体记者时,救援人员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出现敏感词汇,并组织人员及时公布现场情况,减少媒体的负面猜测,造成不良影响[6]。

3.4 必要的紧急措施

在疏散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人身上着火,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或帮助其将着火外衣脱掉,或就地打滚,用身体压灭火焰,或用毛毯,湿麻袋等包裹使其窒息。发现在疏散过程中有人倒地应及时扶起,防止踩踏事件发生。发生拥挤应及时疏导或选择其他的辅助疏散方法路线,减轻单一通道的疏散压力,当出现无法分流,必要时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对于一些突发状况,一定要有平静的心态,利用过硬的素质和专业的技能、器材化解危机,掌握快速逃生技巧,疏散救助被困人员,在逃生通道堵塞的情况下,利用水带、云梯车、绳索、梯子等器材多途径开辟救援通道,引导疏散被困人员。

4.结语

民用建筑发生火灾,人员疏散是贯彻“生命至上”指导思想的重要举措。对于突发火灾,无论是人们异常心理的主观本能,还是烟雾等的客观危险,都会阻碍人员疏散。消防员在疏散人员中,要熟悉着火建筑内部情况、人员被困情况和疏散预案情况,利用建筑内部消防设施、移动逃生装备辅助人员逃生,掌握疏散逃生技巧,稳定人员情绪、现场秩序,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实现内部人员的快速逃生与转移。在人员疏散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个人防护、关注特殊群体、注意语言技巧的使用以及必要的紧急措施,保证被困人员的安全快速的逃生。

猜你喜欢

火场烟雾救援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基于无人机进行火场搜救设备的研究设计
咸阳锁紧烟雾与尘土
前方火灾,超人出动!
救援行动
会下沉的烟雾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