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职场社交恐惧症
2022-01-07李世强
李世强
有礼的称呼,是办公室社交的开始
很多年轻人刚进入职场时,每天都害怕和同事打招呼,更害怕遇到无法叫出名字的同事时不知怎么办。久而久之,除非工作需要,开始躲避同事,也不和同事来往,最后成为办公室“孤独”的人士。其实,这些年轻人恐惧办公室的社交,主要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同事,不分年龄资历大小的称呼,怕引起同事不愉快,而又不知道如何有礼地称呼同事。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称呼呢?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称呼的名称。其实对于同事的称呼并不是绝对化、固定化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同事要采用不同的称呼。身为职场新人,要留心周围的同事相互之间是如何称呼的,特别是资历和自己同样不深的人。在职场中,应该明白,得体的称呼不仅能拉近上下级关系,让同事的关系变得亲近,更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烦恼。
曾坤刚参加工作,在见到同事的时候总老师长、老师短地去求教,大家对他的这个称呼并不在意,没过多久,他就和周围的同事混熟了。
但曾坤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于这个称呼。每当他称呼一位姓吴的同事“吴老师”时,对方总是会皱起眉,对他的招呼也爱搭不理的。曾坤很是纳闷,自己并没有什么地方得罪他啊!后来经过侧面打听,曾坤才明白原来老吴不管是在学历上还是工资待遇上都不如自己,至今还是一个普通的办事员。因此在听到曾坤称呼他为老师的时候,认为曾坤是在故意讽刺他,所以心里大为恼火。
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文化。而同事间的称呼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代表。企业中同事相互间的称呼往往与企业的管理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若是不懂企业文化,无法熟练掌握得体的称呼,在企业中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
在那些基本上由学者创办的企业里面,比如报社、电视台、文艺团体、文化馆等,喜欢用“老师”这个称呼。这些单位普遍文化气息浓重,而“老师”这个称呼最能体现对一个人的学识的尊重,因此最为合适。在国企或政府部门中,最好以行政职务来称呼。例如李局长、张社长、刘书记等。
而在办公室以外的私下聚会中,则应该显得更加亲密随意一些。年长的可以在姓后面加个“哥”或者“姐”。但有时也需要注意分寸,别引起对方的反感。
职场社交,最忌讳的就是“童言无忌”
我们了解到,很多人说话都喜欢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有的人更是以怼人为自己快乐的源泉。而因为是学生,没有会和他们计较。但当他们步入社会、步入职场,开始职场社交后,会慢慢地发现,那些从前在课本里学来的心直口快、仗义执言、直言不讳等行为,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显得那么不成熟。因为,那些口无遮拦的人,总是轻易地就得罪了某些人。
小萍为人热情,多次帮助公司的女同事介绍对象。但结果是成的少,无疾而终的多。在公司里,有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同事,小萍多次给她介绍对象都没成。小萍一时心急,就在闲聊时大发感慨:“三四十岁还不结婚的人心理肯定有问题。”语毕,那位女同事很生气地说:“我怎么就有问题了,你这么说话合适吗?”
小萍也觉得自己说话过分了,连忙补充道:“对不起,我不是说你,我是说男的。”说完,方想起来办公室里还有一位快到40岁的男同事至今未婚。最后我们办公室一片静默,好好的气氛就这样被破坏掉了。
年轻人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别像我前同事小萍那样,什么话都不经过思索,脱口而出,这样很容易伤害到别人,而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信任度就会直接下滑,最终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步入社会以后,你就没有童言无忌的豁免权了,如果你继续口无遮拦,那么只能让你处于朋友不待见、同事不喜欢的尴尬境地,最终导致交友失败、事业失败。所以年轻人一定要先明白这个道理,然后在社交时,牢牢把握好说话的尺度,避免口无遮拦。
职场之中,并非谁都可以推心置腹
在职场的社交中,我们可以跟任何同事和平相处,但不可能跟所有同事都成为朋友。所以,在与同事社交时,我们完全不必推心置腹地跟所有人交流。
这是因为,不是所有同事都可以跟你以兄弟姐妹相称。就算有的同事是你的朋友,我们也要先经过慎重的选择,找到真正可以掏心掏肺的人,然后敞开心扉地交谈。
小贝在公司干了两年多,他觉得现在所在的部门没啥发展,打算年后跟公司申请调去市场部,如果公司不批准就辞职。那天,小贝在食堂碰见申请调换部门的大森,他们俩平时关系不错,小贝就把心事告诉大森了。可没想到,大森转身就把这些话告诉总经理了。
总经理听了气不打一处来,说:“他以为自己是谁啊,要走就走呗!”
下午主管找小贝谈话,他开门见山地说:“小贝,你没有负责市场信息的经验,公司不可能以你现在的薪酬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我听大森说,如果申请不成功,你就要辞职,有没有这回事啊?”
小贝赶紧说:“没有。”
可主管却下达了逐客令:“如果要走的话,提前一个月申请;如果想留下来公司也欢迎,但是你要想办法提升自己的能力。”
主管走后,小贝气得火冒三丈,他怎么也没想到大森会出卖自己!后来小贝觉得继续留在公司也没意义,便辞去了这份工作。
我们在与人推心置腹时,往往袒露的都是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或秘密。如果对方人品有问题,就会给自己带来惨重的后果。比如,你的秘密会成为对方利用你的把柄,甚至出卖你。
而选对了人,你就可以畅所欲言,得到对方的安慰和帮助,并加深你们之间的感情。反过来,对方也会把心底的秘密告诉你,你们就会因此而成为知己。
你一定要找你信任的人作为倾诉对象,不要跟表里不一、暗中傷人者表露情感。这样的人往往表面上对你好,背地里是想利用你,伤害你。
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同事,也不是推心置腹交谈的对象。这样的人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很少真正顾及别人的立场与感受,跟他们深交,最终牺牲的就是你自己的利益。
对于那些心态灰暗、处事消极、悲观厌世的同事,你也要敬而远之。这种人只能给你的生活带来负能量。他们也许不会出卖你,但不会带给你好建议、正能量。与他们交往,你的生活不会有阳光。
由此来看,你的身边真正可以深交的同事少之又少。所以,切记,要想与同事推心置腹地相处,要慎之又慎。
(摘自天津人民出版社《社交恐惧:你到底在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