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汉朝堂上的另类奇才

2022-01-07墨香满楼杨爽

现代阅读 2022年1期
关键词:昭平东方朔馆陶

墨香满楼 杨爽

汉武帝的朝堂上,有一位刚正不阿、直言纳谏的大臣汲黯。

汲黯是濮阳县(今河南省濮阳市)人,在汉景帝时期,曾经担任太子的侍从官。汉武帝即位后,将他提拔为谒者。

汲黯是道家学派弟子,做事往往只讲大原则,而不太注重小细节。在担任谒者期间,闽越地区爆发了战争,汉武帝派他前去视察,结果他还没抵达目的地就返回了。汉武帝自然勃然大怒,责备他不认真工作。

汲黯回答说:“越人生性野蛮,天生就是好斗分子,不值得我们大汉浪费时间和精力。”

还有一次,河内郡发生了一场大火灾,汉武帝派他前去视察。他仔细调查后,向汉武帝汇报说:“火灾是一户百姓不小心失火造成的。由于当地的房屋建得过于密集,所以导致火势蔓延了开来。偶然事件,陛下不用担心。但是我路过河南郡的时候,发现当地百姓饱受水灾之苦,不少人被活活饿死,于是拿出了陛下授予的使者符节,命令当地官员开仓放粮,救济百姓。陛下,我假传了圣旨,您想处罚我,就处罚我吧。”

汉武帝一听,虽不开心,但也打心底佩服汲黯,认为他十分贤良,就免了他的罪行,并将他调任为荥阳县令。汲黯认为这次调任是对他的羞辱,于是以身体不好为由,向汉武帝提出辞职。汉武帝何其聪明,立马知道他话里有话,就将他召了回來,任命他为中大夫。但他多次直言劝谏,导致汉武帝常常在朝堂上下不来台。当时,汉武帝接见大臣时经常不修边幅。但是只要听说汲黯来了,汉武帝就如同老鼠见了猫似的,赶紧进入帐内,把衣服穿好,把帽子戴好,然后一本正经地走出来。不然,汲黯见到汉武帝仪态不端,就会气不打一处来,训斥道:“陛下,您是什么人?您可是天子,您必须高高在上,让世人景仰、膜拜。您说您这样像话吗?”

窦太后刚去世不久,汉武帝下令广纳贤才,并经常在文武百官面前大谈理想抱负。汲黯说道:“陛下,您心里那么多欲望,表面上却说得像要施行仁政似的,如此表里不一,想要做一个尧舜那样的君王,难于上青天!”

此话一出,汉武帝脸色铁青,一句话也不说,直接拂袖而去。

某次,朝中有官员说自己得到了一匹神马,要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十分开心,立马叫来了大才子司马相如,让他作赋,谱上曲子,再由乐工演奏。

正当歌舞升平之际,汲黯出现在汉武帝面前,像是要故意给汉武帝添堵似的说道:“陛下,音乐的作用是圣人用来教化百姓的,您竟然让司马相如谱成曲子在宗庙里唱,万民苍生知道他唱的是什么吗?”

汉武帝装作没有听见。

汲黯又说道:“微臣还有话要说,陛下求贤若渴,不惜代价征求人才,但这些人才只要犯下一丁点儿错误,陛下就毫不留情地将他杀掉。陛下啊,您把人才杀光了,谁来替您治理天下啊。”

汉武帝见汲黯停了下来,便抬起头来,说道:“汲黯,朕的这双眼睛最能辨认人才,哪个时代都有人才,并且多得是。但才得用在正途上,不用在正途上,跟没才有什么区别?杀掉也就不可惜了。”

汲黯被反驳得无话可说,他不满地说道:“臣无德无才,只会拍马屁,但这点道理还是明白的,请陛下不要欺负老臣愚昧无知。”

汉武帝立马接话道:“听听,这个汲黯竟然说自己只会拍马屁,这才是正儿八经的胡说。他说自己愚昧无知,还真是恰如其分呀。”

有大臣私底下劝汲黯,让他不要与皇帝抬杠。他回答说:“陛下为何要设置百官公卿,难道只是为了让大家拍马屁吗?我不这样认为,现在我位列九卿,就不能因为害怕丢了小命而忘记自己的职责,损害朝廷的利益。”

汲黯性格耿直。在他担任主爵都尉时,王太后的弟弟田蚡当上了丞相。田蚡当时的权力可谓一手遮天,朝廷中的文武百官见了他,莫不行跪拜大礼,按照交往的礼仪,田蚡也应该回大礼,以示尊重。但田蚡十分高傲,经常不回礼,只是偶尔会点头示意。所以,汲黯见到田蚡时,也没有行大礼,而是经常学他的样子,大手一挥,敷衍了事。

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在对抗匈奴的战役中屡战屡胜,汉武帝要求朝中的文武百官见到卫青要行跪拜之礼。只有汲黯不理睬,依然与他行平等之礼。有人劝他说:“陛下想让群臣居于大将军之下,大将军现在受到了陛下的尊敬、器重,你需要行跪拜之礼。”

汲黯一听,立马反驳道:“卫青的荣耀都来自陛下,没有陛下,卫青什么都不是。”

某次,汲黯因为刚直得罪了汉武帝,汉武帝将他派到东海郡当太守。在担任太守期间,他只管大事,不管小事,像挑选官员这种事情,他十分严格。等官员上任后,他便选择放权,任由他们发挥。一年之后,东海郡被管理得井井有条,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当地百姓纷纷夸赞汲黯。

汲黯体弱多病,有时一请假就是几个月。某次,他病得下不了床,于是让一个名叫庄助的大臣帮他向汉武帝请假。见到庄助,汉武帝问:“你觉得汲黯这个人怎么样?”

庄助说:“我认为汲黯在才能方面比较平庸,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他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如果让他辅佐幼主,他一定会矢志不移,坚持到底,既能够抵挡得住诱惑,又不会因为幼主的驱赶而离开,更不会因为武力而屈服。”

汉武帝听完,面带微笑地说:“是啊,汲黯就是古人口中那种安邦定国的大忠臣。”

看来,汉武帝对汲黯是又爱又恨,他恨汲黯不给自己留面子,但又喜欢他的忠心耿耿,刚正不阿。汲黯之于汉武帝,如魏徵之于唐太宗。

在汉武帝的朝堂上,除了刚正不阿的汲黯,还有一个另类奇才,这个人便是东方朔。

东方朔祖籍山东,身材矮小,相貌古怪。北方人大部分魁梧强壮,东方朔很难被人注意到。他也自怨自艾过:“老天给了我才华,却夺走了我最基本的身材相貌。在这以貌取人的社会上,我该怎么活呢?”

汉武帝登基后,下诏书广招天下贤能之人。东方朔为了吸引汉武帝的注意,参赛文章不谈国事,不谈政治,而是吹捧自己。“草民东方朔,爹妈死得早,身世可怜;由哥哥养大,懂得报恩。十三岁读书,贫贱不忘上进;喜好文章,志在追随圣人。十五习武为报国,十六学经能济世。二十二万字的经书倒背如流,二十二万字的兵法烂熟于心,因为我喜欢。年方二十二,身高九尺三,眼睛亮得像珍珠,明察秋毫;牙齿白得赛贝壳,人格高洁。若问我是何许人,兼有子路之侠、孟贲之勇、庆忌之敏捷、鲍叔之奉献、尾生之诚信,真是古人的光辉品质集于一身,堪称皇帝的臂膀、国家的栋梁!”

狂妄的家伙汉武帝见过很多,但狂妄到这种程度,还挺少。汉武帝觉得好玩,便留下他,给了他一个待诏公车署的职位。

汉武帝一觉得无聊,就会召见他。凭借着自己的搞笑天赋,东方朔很快就升职为常侍中。

如果东方朔只是一个“段子手”,那么历史上是不会留下太多关于他的传说的。在史书记载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东方朔。

汉武帝登基初期,从奶奶窦太皇太后手中夺权失败后,他整天无所事事,寄情于游乐。某天,他想扩建上林苑,用于打猎。汉武帝计划把宜春(蓝田县城)、阿城(长安县城)以南,包括整个终南山,一律划为皇家的私有财产。

东方朔在这个时候跳了出来,坚决地对汉武帝说“不”。

“陛下,这可万万使不得啊,这么多百姓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陛下您一句话就剥夺了他们的土地,毁掉了他们的房屋、坟茔,让他们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无法继续生存下去,这对国家不利啊。”

汉武帝听了,一脸惊訝地看着东方朔,过了一会儿,才说道:“东方爱卿,你的建议太好了,朕能得到你这样敢于谏言的臣子,是大汉的福分。传旨,封东方朔为中大夫,赏黄金百斤。”

东方朔说道:“微臣谢陛下隆恩,替天下百姓感谢陛下。”

汉武帝说道:“你要谢就谢自己,不用替天下百姓感谢朕,天下百姓与你又没有什么关系。”

东方朔听完,回答道:“陛下,您肯听微臣的建议,不把他们赶出世代居住的地方,这是多大的恩德,所以微臣要替天下百姓感谢陛下。”

汉武帝一听,乐了。

史书上记载的第二件事是东方朔称赞汉武帝杀女婿。

昭平君是汉武帝的姐姐隆虑公主的儿子,他娶了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昭平君飞扬跋扈,隆虑公主身患重病后,担心自己的儿子有朝一日惹下杀身之祸。在临死之际,她拿钱预先在汉武帝那里赎了一个死罪。

隆虑公主死后,昭平君更加肆无忌惮。在一次喝醉酒后,他将妻子夷安公主的下人杀死了。按照当时的法律,他需要拿命来抵罪。由于昭平君是汉武帝的女婿和亲外甥,廷尉将他缉拿归案后不敢判决,便向汉武帝上奏。汉武帝一向执法严苛,但面对这种事情也是左右为难。杀了他吧,对不住姐姐,女儿也成了寡妇;不杀他吧,这些皇亲国戚更加肆无忌惮,无法无天。

文武百官认为,既然隆虑公主已经提前为昭平君赎了死罪,那就饶了他。

汉武帝觉得不能破坏自己一手制定的大汉律法,最终还是判处昭平君死罪。

判处昭平君死刑后,汉武帝悲伤不已。这个时候,东方朔又跳出来说:“陛下您做得实在太好了,但凡圣明的君王,在执政的时候都严于执法,对待百姓和王公贵胄一视同仁。陛下这是在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啊。”说完,他还给汉武帝献上了一杯酒。

汉武帝没有想到东方朔出来捣乱,退朝后把他叫过去,质问道:“朕失去了女婿、亲外甥,你这是故意在朕的伤口上撒盐,是吧?”

东方朔跪下谢罪道:“陛下,天底下只有酒能消除忧愁。今天,陛下如此伤心难过,我为陛下献上美酒,既恭贺陛下秉公办案,也希望陛下能一醉解千愁。是我太蠢笨了,不应该在朝堂上向陛下献酒。”

汉武帝立马就明白了东方朔的意思。他哪里是蠢笨,而是担心自己反悔,放了昭平君。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献酒,那么他汉武帝想收回成命就难了。

第三件事情,是东方朔阻止馆陶公主刘嫖的内宠入室。

馆陶公主是汉武帝的姑母,女儿陈阿娇是汉武帝的皇后。她的丈夫早亡,五十多岁的时候,公主喜欢上家奴董偃。在西汉权贵心目中,家奴地位低下,如同猪狗一般。馆陶公主此举,无异于自降身价,为世人所不齿。

为保护董偃,馆陶公主把自己的长门园献给了汉武帝。等时机成熟后,馆陶公主安排董偃和汉武帝见面,把事情说明了。汉武帝表示不追究她和董偃之间的事情。

董偃常陪汉武帝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备受宠信。某天,汉武帝准备设宴款待董偃和馆陶公主。东方朔见到董偃立马将其拦住,说什么都不让他进去,还历数董偃的罪状:“作为家奴,却与公主私通,这是第一条罪行;两人没有结婚就同居,伤风败俗,这是第二条罪行;蛊惑皇帝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这是你犯下的第三条罪行。”

无奈之下,汉武帝只好更换了聚会的地点,并奖励了东方朔三十金。从此之后,汉武帝便慢慢疏远了董偃。

从史书上记载的这3件事情可以看出,东方朔是一个正直而有原则的人。他虽然是一个天生的“段子手”,但敢于直言劝谏。

东方朔感觉自己命不久矣时,曾向汉武帝作了最后一次进谏,他说:“陛下,您一定要远离小人,千万不要相信他们搬弄是非的话语。”

几天后,东方朔病逝。

东方朔一辈子没有当过地方官,几乎一直跟随在汉武帝身边,但他总在不经意之间提醒汉武帝。在汉武帝时期,他是一道最为另类的风景线。

(摘自现代出版社《汉武帝的用兵之道》)

猜你喜欢

昭平东方朔馆陶
东方朔的自夸式检讨
东方朔智答汉武帝
灵魂不等式及其应用
春天的省会是馆陶
馆陶四月
“一分为二”:破解一次复合型函数问题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2017年高考三角热点考向预测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馆陶到底有多馆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