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活动性疼痛评估对改善外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作用

2022-01-07郭清王燕红林银萍冯彬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23期
关键词:外伤性舒适度骨折

郭清 王燕红 林银萍 冯彬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骨科十一区,宁德 355000

外伤性骨折是指由外部高应力作用导致的创伤性骨折类型,骨折发生后患者需尽快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可有效复位、固定骨折断端,对创面进行清理,有利于促使骨折愈合。但在外伤性骨折患者手术后,由于受到骨折断端及手术切口的影响,患者术后往往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感〔1〕。术后疼痛是由手术操作导致患者生理、病理改变后带来的不适症状,影响到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应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活动性疼痛评估对改善外伤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选取我院创伤骨科收诊的外伤性骨折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纳入标准:①经X线、CT检查,加之具有外伤史,确诊外伤性骨折,拟行手术治疗;②年龄≥18岁;③术后无意识障碍,神志保持清醒。排除标准: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基础疾病;②合并严重感染;③存在精神障碍;④术前存在原发性疼痛病变。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0~76岁,平均(57.34±12.68)岁;因交通事故48例,高空坠落10例,暴力殴打致伤2例。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21~78岁,平均(57.65±12.39)岁;因交通事故47例,高空坠落10例,暴力殴打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做好记录,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观察组根据患者活动性疼痛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疼痛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将术后活动性疼痛控制目标设定为VAS评分≤4分。护理措施:①疼痛教育:为患者详细讲解外伤性骨折手术后出现疼痛的原因,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并告知患者术后疼痛可通过镇痛措施进行减轻,重点讲解物理镇痛、药物镇痛等具有可操作性的镇痛措施,避免患者对术后疼痛过度担忧。②心理干预:面对面与患者交谈,对患者的倾诉认真聆听,在聆听过程中分析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出现不良情绪的具体原因,对其进行开导、安抚,并及时为患者提供准确的病情信息,消除患者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③音乐干预:为患者挑选一些舒缓轻松的音乐,在舒缓动听的音乐氛围中,使患者尽可能平静下来,同时采取读书、交谈等方式来分散患者注意力。④环境干预:对患者病房环境进行改善,定期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将室内光线调整至柔和状态,避免太阳直射;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在室内墙壁张贴温馨的宣传画,为患者创造独立的空间,安装围帘,使患者隐私得到保护。

1.3 观察指标

两组在术后疼痛及舒适度评分、不良情绪评分、睡眠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术后疼痛评分:术后12~48 h每隔12 h评估1次,评估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0~10分,得分与疼痛程度呈正比。术后舒适度评分:于术后12 h、24 h、36 h、48 h,患者舒适度采用一般舒适度状况量表(GCQ)评估,量表28~112分,得分与舒适度呈正比〔2〕。不良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进行评估,SAS、SDS的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越严重〔3〕。睡眠状况指标包括入睡潜伏期、实际睡眠时长、睡眠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估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分0~21分,得分与睡眠质量呈反比〔4〕。生活质量采用WHOQOL-BREF量表评估,该量表由世界卫生组织制订,量表包含生理、心理、环境及社会关系4个领域,单个领域0~100分,得分越高越好〔5〕。护理满意度应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满分100分,>80分很满意,60~80分一般满意,<60分不满意,总满意率=很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

术后12~48 h,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分,

2.2 两组术后舒适度评分

术后12 h~48 h,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明显增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舒适度评分(分,

2.3 两组不良情绪评分

两组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SAS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情绪评分(分,

2.4 两组睡眠状况指标

两组的入睡潜伏期、实际睡眠时长、PSQI评分在护理后均较护理前改善(P<0.05);入睡潜伏期在观察组中短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时长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SQI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睡眠状况指标

2.5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均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分,

2.6 两组护理满意度

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外伤性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骨折类型,主要是指在外部高能量作用下发生的骨折类型,这类骨折发生突然,患者骨折后其肢体功能往往会受到影响,给其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6-7〕。临床上主张对外伤性骨折采取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操作复位和固定骨折断端,可促使骨折断端逐渐愈合,但患者受到伤情和手术操作的影响,其术后易出现疼痛感,往往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况、睡眠状况,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8-10〕,还需采取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

以往外伤性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多为生命体征观察、药物指导等,其护理措施相对欠缺针对性,尤其是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关注不足,无法对患者术后疼痛起到有效缓解作用。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活动性疼痛评估的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活动性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合疼痛评估结果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实时调整护理干预措施,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术后疼痛,且其护理方案专门针对患者术后疼痛感而制定,与常规护理比较,基于活动性疼痛评估结果实施的护理方案针对性更强〔11〕。本研究发现,术后12 h~48 h,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更低,舒适度评分更高,这主要是因为疼痛教育可使患者具备对疼痛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术后镇痛工作,环境干预可提高患者在病房中的切身体验,提高患者舒适度,而心理干预、音乐干预均可通过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间接提高了患者躯体方面的舒适度。另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SAS、SDS、PSQI等评分均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总满意率均增高,这主要是因为观察组根据活动性疼痛评估结果制定了综合性的护理方案,护理方案中的心理干预措施可帮助患者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节,解决其心理问题,加上各项护理措施减轻了术后患者躯体疼痛感,从而间接提升患者躯体舒适度,减轻对患者心理状况、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

综上所述,基于活动性疼痛评估结果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外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其舒适度,有利于减轻不良情绪,改善睡眠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外伤性舒适度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外伤性歪鼻的手术矫治
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疗效观察
外伤性肩关节后脱位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