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脑癌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01-07张萍萍
张萍萍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长沙 410000
脑癌即称为恶性脑肿瘤〔1〕,脑瘤生长于颅腔内的神经系统肿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最为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脑肿瘤。脑梗死是源于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2〕,而导致局限性、弥漫性及持续性的脑功能受损,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复发率及病死率,据有关数据显示,脑梗死占脑血管疾病的70%,致残率更是高达75%〔3〕。脑癌合并脑梗死患者最为常见的功能障碍为偏瘫、认知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及生活自理能力障碍,其临床表现为口舌歪斜、偏身麻木、半身不遂及言语不利等〔4〕,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舒适护理以迅速、务实、易懂等护理特点〔5〕,采取科学、专业的手段,主动关注并针对患者不舒适的原因进行研究探讨,让患者在疾病期间心理、生理及精神方面处于最轻松、愉悦的状态。该护理模式已得到各大临床实践应用,并取得患者一定满意度及认可度〔6〕。本文拟探讨舒适护理在脑癌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脑癌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经确诊为脑癌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②首次发病患者;③意识清楚、能沟通交流者;④知晓并自愿参加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失语、痴呆患者;②严重肾、肝、心功能不全者;③病情恶化,继发性脑出血患者;④不愿配合者。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35~67岁,平均(48.91±11.43)岁;病情类型:左侧偏瘫12例,右侧偏瘫20例;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21例,高中及大学11例。观察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37~65岁,平均(47.09±12.38)岁;病情类型:左侧偏瘫15例,右侧偏瘫17例;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18例,高中及大学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类型及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协助患者翻身、按摩患者不便患侧及密切关注患者病症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2.1成立舒适护理干预小组 由专科主治医师1名、专业临床经验的护士长及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共同组成。主治医师负责分配小组人员协调工作及对护理计划的整体进行把控;护士长该改组护理人员进行舒适护理实践培训及理论教育;组内人员共同查阅并借鉴各大文献中有关舒适护理应用于各临床的研究效果。结合该院患者个人信息及不同病情资料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最终制定并实施干预计划。
1.2.2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当天带其熟悉院内环境,热情接待患者及家属以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医师对患者一对一的询问病情,了解患者的疾病心理与疾病认知,如:“你现在最害怕的是什么?”“你的日常生活需要哪些帮助?”“在疾病过程中你有哪些困扰与顾虑?”,经交流之后,针对不同患者心理因素,主治医师态度和蔼、耐心的根据不同患者文化水平及认知能力,采取看图式、视频解说、情景模拟等不同方式为患者讲解有关病情的正确观念,以及卧位管理的重要性〔7〕。并着重为患者举例说明其他成功病例,疏导其负面与消极心态,让患者保持乐观心理,以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利于病情康复。
1.2.3镇痛护理 由于肿瘤浸润转移与颅内压升高引起患者神经、皮肤及内脏疼痛,医护人员密切关注患者倾诉与需求,并及时记录患者疼痛持续时间、疼痛部位、强度及疼痛规律性,了解患者疼痛部位、程度与规律后,采取个体化、针对性,疗方案。可根据癌性疼痛的阶梯治疗法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现象,针对轻度疼痛患者给予水杨酸、阿司匹林等非阿片类药物治疗;当患者对第一阶段药物治疗方法并无法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时,可联合第一阶段药物并使用可待因等弱阿片类药物,据不同患者个体情况,也可适当加以辅助药,以达到患者舒适效果;对于重度脑癌疼痛患者,可使用适量吗啡等强阿片类镇痛药,并同时根据不同患者需求,酌情增加辅助药,帮助患者舒缓疼痛。
1.2.4偏瘫侧肢舒适训练 为保护患者关节,防止患者出现痉挛姿势,护理人员在保持患者瘫痪侧肢体的良肢位同时给予患者肌肉按摩,平均每2 h之后便可更换卧位1次。针对伴有全身血液循环障碍患者可采取30~60 min更换一次体位〔8〕,为避免患者骨隆突处出现过分受压现象发生,采用透气减压圈垫于患者易受压处,以防止压疮形成、透气防潮及舒缓局部压力。医护人员针对不同患者的患侧肢体功能与偏瘫程度,开展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引导患者做好无痛范围内的外展、内旋、伸屈等舒适训练,患者若无法自行锻炼,护理人员可协助患者完成。
1.2.5仰卧位管理 指导患者采用仰卧位,头部抬高约15°~30°,保持患肢靠近下方,并且保证上肢舒展,肩关节保持外旋,免受挤压。指导或者辅助患者打开手指,并在两下肢之间相隔一个枕头,将双膝微微弯曲;将患者头部抬高约30°,保持其头部动脉和下肢动脉置于同一水平线上。在保持患者仰卧位的基础上进行按摩,为防止出现压力性损伤并促进血液循环,保证患者每隔2 h更换体位。
1.2.6患侧、健侧卧位管理 患侧卧位:引导患者以患侧朝下、健侧朝上的舒适体位,上肢、上臂前伸、肩胛骨于前方姿势,以防止肩关节后缩及压迫感;患侧下肢呈稍屈髋、屈膝或稍伸髋状态,健侧下肢则呈迈步位,在枕头的支持下,呈稍屈髋、屈膝状态;并协助患者拉直腿部,促进其髋部伸直,以缓解患者的腿部痉挛现象。健侧卧位:指导或协助患者将健侧朝下,患侧朝上的舒适体位,拿取枕头放于患者胸前,口头引导患者将上臂、肩部前身重心落于枕头上;慢慢将自身肘关节微屈,随之缓缓伸展开,手掌张开并让手指保持伸直状态,再拿取一个枕头放于患侧腿部,指导患者将髋骨处于内旋屈曲位;引起患者紧张性颈反射,以发挥良好的抑制作用。
1.2.7舒适环境护理 医护人员定期为病房采用氯消毒剂对病房地面进行清理消毒进行消毒,病房内每日定时开窗通风,室内温度及湿度调控在患者感到舒适的最佳范围内。可根据患者喜好播放轻音乐、电视、广播、京剧等可营造轻松的氛围设备,以缓解患者的身体不适。
1.3 观察指标
①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9〕:该量表共有包括10个条目,分别为0分、5分、10分、15分4种评分标准。本研究选取其中进餐、可控制大便、穿衣、可控制小便这4个维度对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进行对比。≤20分:完全需要依赖他人;40~21分:重度功能障碍,明显需要依赖他人;60~41分: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一定的帮助;>60分:生活自理良好,具有基本自理生活能力;100分:不需要依赖他人。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能力越好,反之,分数越低则代表生活能力越差。②心理弹性量表(CD-RISC)〔10〕: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弹性水平,该量表共有25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通过量表中的坚韧性、自强、乐观这3个维度进行评分对比。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越好。③选取生活质量评分量表(GQOLI-74)〔11〕,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该量表由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态4个维度组成,共20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总分为20~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④采用该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以100为满分制,<60分:不满意,61~90:满意,>90分:非常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心理弹性评分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弹性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n(%)〕
3 讨论
脑癌属于神经系统中常见的脑恶性胶质瘤,肿瘤发自于脑膜、脑血管、脑垂体、颅神经及胚胎残余组织者,是极为致命的颅内脑瘤。近年来,颅内肿瘤发病率已逐渐呈上升趋势。据相关数据表明,头部肿瘤发病患者为40/10万人,占全身肿瘤的5%,且患者头部一旦占据脑内空间时,最终压迫脑组织而导致中枢神经受损,已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安全。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为中老年人中最常见的多发病,主要因全面神经功能及猝然发生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的缺损,导致患者出现卒然昏仆、视觉缺陷、吞咽困难、偏瘫及麻木无力等临床表现〔13〕。脑梗死致残率极高,据有关数据表明,在存活的患者当中就有60%~80%患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5%患者丧失自我生活管理能力〔14〕。偏瘫在脑血管类疾病中是较为常见的后遗症〔15〕,患者因此引发一定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随着医学科技发展,临床上针对脑癌治疗分别以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及手术治疗,患者往往在治疗过程由于身体障碍、疼痛、经济状况等个体原因,产生消极、焦虑等负面心理因素,从而影响病情恢复。舒适护理是由美国学者Kolcaba〔16〕率先提出的将个体化与整体相统一的护理模式,起初是对病房条件、空气、环境的早期舒适护理标准,在医学科技发展下,逐渐以让患者达到轻松、愉快的心理、缓解患者生理不适及环境舒适要求为护理准则〔17〕。基于此,本研究由专科主治医师1名、专业临床经验的护士长及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的护理人员共同组成舒适护理干预小组,组内人员共同查阅并借鉴各大文献中有关舒适护理应用于各临床的研究效果。并结合本院患者个人信息及不同病情资料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探究舒适护理在脑癌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现将研究成果呈现如下。
由于肿瘤浸润转移与颅内压升高引起患者神经、皮肤及内脏疼痛,本研究医护人员采取密切记录患者疼痛持续时间、疼痛部位、强度及疼痛规律性,针对不同患者个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镇痛药物治疗。据相关研究表明,脑癌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由于自身肢体动作障碍,导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18〕,因此本研究采取偏瘫侧肢舒适训练、患侧、健侧卧位护理及仰卧位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减少因长期卧床引起的肩手综合征、足内翻、压疮等不良并发症现象〔19〕。并采取心理护理及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当天热情接待患者及家属,医师对患者一对一的询问病情,主治医师根据不同患者文化水平及认知能力,采取看图式、视频解说、情景模拟等不同方式为患者讲解有关病情的正确观念,疏导其负面与消极心理,使患者保持乐观心理,以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利于病情康复;根据患者喜好播放轻音乐、电视、广播、京剧等可营造轻松的氛围设备,并将室内温度及湿度调控在患者感到舒适的最佳范围内,以缓解患者身体不适。本研究结果表明,对脑癌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以上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显著提升患者自我生活能力与生存质量,此结果与刘桂艳〔20〕的研究达成一致。
综上所述,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脑癌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生存质量,并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