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地名的语源渊源与乡村聚落分布研究

2022-01-07王爱嘉赵明阳

安徽建筑 2021年12期
关键词:吉林命名吉林省

王爱嘉,赵明阳

(1.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学院,英国 伦敦;2.吉林建筑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1 聚落地名的地域性

地名作为地域的符号,属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自然存在或人文主体的专有名词,一直被赋予人们对具有指定方向位置以及地域的特定范围在地理实体的具备专用属性的名称。乡村聚落地名承载着固定区域内生产与生活的共同记忆,常常代表了最初始时间段的自然环境或者人文环境的特点。地名的命名、演变体现人与环境的协调、社会发展的融合以及历史文化的记忆。

乡村聚落地名是历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东北著名的历史学家金毓黻先生多年的研究证明,吉林省地域从古至今呈现多个民族聚集状态,是东胡、肃慎、华夏、秽貊这四个大族共处之地。通过战争、移垦所形成的多次人口流动和迁徙,外来移民逐步进入吉林腹地区域,带来当时较先进的中原地域语言、生产生活技艺、原住地的风俗习性、生存习惯和与宗教相关的种种内容,中原农业文化与边疆游牧文化的融合使得迁入人口利用自身中原地域汉族人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及手工业技艺,从游牧特点草原生存文化向着中原区域农耕文化方式演变。在吉林省乡村聚落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通过战争、移垦所形成的多次人口迁徙和流动,逐步形成了汉族、朝鲜族、满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互相交叉聚集居住的格局。

2 聚落地名的研究方法

近年来的研究是在对吉林省不同民族聚居区建筑与村落进行全面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吉林省426个镇,193个乡和263个街道,1704个社区,9204个村的地名数量统计分析,可以直接体现吉林省村镇地域名称景观基于东北黑土地和长白山脉地域特色的自然地理特色和人居文化地理特性。通过探究聚落地名的产生和演变,系统分析地域文化类型和特征,不仅是研究历史沿革和朝代变迁、民族迁徙、语言交融、聚落发展、交通建设等方面,更主要是通过吉林省域内人类活动分布及活动轨迹概况的研究,揭示吉林省乡村聚落的空间演变过程、演变特征、影响因素与基本规律。研究中借用乡村聚落的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物等空间五要素进行互相重叠和贯通研究,以地域实体为依托,具有尺度较大、类型多样的特征。

3 乡村聚落地名的语源渊源

研究中将吉林省内主要市县地名按照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进行分类梳理,结合在农业社会中通盘考察水资源、耕作的田地、道路交通的通达性等自然社会因素,选择定居点逐步构成聚落性质并且开发农田开展农业耕作,从而导致土地的覆被发生了变化。研究表明吉林省不同规模的聚落在不同历史时期,聚落的形成及演变与地理环境、农业开垦和环境变迁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表1)。

主要市县地名按要素分类统计表 表1

吉林省地名的得名原因和历史沿革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征,除反映地理实体本质的属性,也能反映出与之衍生的地名信息,大致包括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和技术要素。为研究吉林省域内的聚落乡村地理名称与其环境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采取了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及GIS系统中空间要素分析方法等,对地域名称开展分类处理,对于乡村空间的分布以及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聚落名称是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吉林区域内部,较多的地名是以山脉、河流、丘陵以及植被等自然生态环境的实体存在来命名,通过分析这些地名不但能够反映出生活区域中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更能够反映出先民们对其环境的认知特点(图1-图4)。吉林省区域内的先民依据其居住地所处的地理环境特点,命制了大量反映地形、水文、植被、矿产等的地名。吉林的每一个地名都镌刻着吉林文化的符号,一片片地域就是一段段生动而鲜活的历史文化。

图1 吉林省以“大”字命名的村落分布图

图2 吉林省以“家”字命名的村落分布图

图3 吉林省以“山”字命名的村落分布图

图4 吉林省以“沟”字命名的村落分布图

3.1 地形地貌

通过系统研究,发现地名大概率是以大黑山作为分界限,吉林省域内可分为东部山地区域以及中西地带的平原地区两大类型地理地貌区域,其中以"山""沟"等作为通用名的乡村居住聚落群大多数集中在东部的山地区域,其中以"山"命名的村落就达402个,其他涉及"岗""岭""岔""湾""洼"和"坡"的村落名称也较多。

3.2 水文地质

吉林省地理位置处在东北区域主要水系的上游、中游地段,吉林省省内直接流入近海的河流水系包括鸭绿江、图们江、辽河、绥芬河、松花江共五个水系。现在的吉林省境域在商周时期就已有肃慎等民族聚居,吉林省乡村聚落以傍水处的"河""江""海""水""甸"等字为最佳村落命名,其中以"河"字来命名的乡村就达280个,地名中体现出独特的聚居文化。

3.3 经济生活

吉林省内最具有自身特色的代表性地域名称的形成来源于渔猎农耕等基本生活生产因素。吉林省内主要聚落群地域名称多在其建成的最初时期被命名,从它们的通用名命名方式来看,可以显现出文化和历史的脉络。这之中"马架"和"窝堡"是吉林省比较特殊的通名,"马架"和"窝堡"也称为"窝棚",是用来睡觉休息而搭建的简陋的小屋子。在"闯关东"时期,大多都是首先在荒原之上,利用大小树木和树枝、树叶搭建起简单的窝棚(也称马架)聚集居住,逐步形成了聚落形态,其通常是由几户人家集中一个山沟里。"马架"和"窝堡"是吉林省历史上移民的形象标志,也能够反映出当年"闯关东"的艰难生活。吉林省域内乡村中的聚落构成要素以"家""屯""户""荒""棚""房"等字为最佳村落命名,其中以"姓氏+家字"来命名的乡村就达863个。当时的满族人口长时间在白山松水地域生息、劳作,以采集渔猎经济为主,在聚居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反映经济活动的满语地名。

3.4 移民历史

吉林地域内具有移民特色的地名绝大多数形成于清代,通过历史梳理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发现其与当时的封禁政策紧密相关联。1644年,清军进入山海关之后,统治者为了保护其大清的龙脉,就在东北的辽河流域地区以及吉林境内的一部分地域修建总长约1320km的柳条边隔离带。这些标志着禁区范围边界的柳条边隔离带,用于禁止汉族、蒙古族等种族穿越进行放牧、打猎、挖采人参资源等活动。吉林省区域先前都在柳条边隔离带界限以外,新界限把吉林省区域分成东部西部两个区域,东部是用于保护满族的"龙兴之地"的山脉和丘陵区,西部则是为蒙古族等游牧民族放牧的平原区域。

清朝末年,山东、河北等地区的受灾民众"闯关东"到达吉林境内之后,大多沿着辽宁、吉林两个省份的中部山区地带和平原地带的交界区域的柳条边界墙居住下来,并利用附近的边界台编号为地点命名。这些地名中通常所用的"台"字,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时清朝政府的政治手段,现在的九台在当时是柳条边界第九个边台,还有三台乡、五台乡、六台乡的命名都是利用了边台号名称,比如现德惠县的"五台乡"。

3.5 土地开发

清政府为强化封禁修筑柳边墙的大量土地皆为官地,清代在初始时期推行"京旗还屯"措施,按照旨意招录民众开展"伯都钠屯田"活动,以"治本于务农滋稼稿"这八字作为编屯的序号,在每个字下面再编制巧号,之后以"号"来著册并立档,直到现在在地名之中还能经常见到以"号""井子"作为地名的情况。1926年,张作相按中国古代"井田制"的格局,利用《千字文》内容,按着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为之前的井方来命名,从东北指向东南,再由"天地玄黄"开始,一律都用"X字井"作为通名。而设置的招垦机构及其他的部门则常常用"局"和"局子"作为通名地名。

3.6 行政管理

清代实行驿站制度,一般以一日行程为一站,遗留下来形成多以“站”字来命名的地名。军队的驻守情况多以"营"字来命名,"营"作为通名还有"参园子"之意,"团"为通名的就是历史上军事情况的反映。

3.7 生态环境

“窝集”的意思是"丛林",为满语"窝集"的汉化音译,在吉林省用"窝集"的地方很多,显示出吉林省内生态森林植被繁茂的环境特色。地处吉林省境内西北地区的松原市是由松嫩冲积平原和松辽分水岭台地平原两部分组成的,松原地名来源自松花江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其中"松"指的是松花江为主的江河和湖沼水系,而"原"则指宽广的平原地区,有着肥沃土地,松原是靠近松花江水系的平原沃土。

3.8 地域文化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施立学2006年撰写了《吉林地名与地域文化》,在文章中他指出,吉林地名的命名折射出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吉林境内的原住民包括高句丽人、夫余人、勿吉人、抱娄人、肃慎人、女真人、鞋鞍人、满州人,他们都曾先后在吉林地域内建立了各自民族的政权,包括高句丽国、渤海国、大金国、夫余国、后金国,后来建立了全国统一统治的大清朝政权,创立了灿烂辉煌的历史与文化。

吉林境内现有很多朝鲜语和蒙语的地名转变为语音相接近的汉语的发音的地名,而并不是原封不动采用音译方式。在历史上也留下较多的民族印记,由于渤海国的历史和文化而命名的有其国都敖东,它为满语,意思是位于大风口的城市、村镇,即今天敦化市。安图也是满语,汉语译作山之阳的意思,是地处长白山的阳坡,和龙的满语和龙峪就是山谷。

白城地区是在清代最早建立起行政建制的,历经百年的不断完善,白城也被俗称作白城子,这是由蒙古语"查干浩特"也就是"白色的城"翻译而来,而"吉林乌拉"的命名则源于明清交汇时期,是满语的汉字注音,吉林则是"靠近"或者"沿"的意思,乌拉则是"川"或者"江"的意思,也即是"靠近江边的地方"或"沿江之地",是清代造船抵抗外来入侵的"靠近江边或沿江之地"的满语地理名称。

4 研究结论

各个民族在其各自生存的土地、山川以及气候条件下劳作、生息、繁衍,也形成各具特色的物产、风俗、习性,进而创造出适合自身的不同规模、不同特点的聚落空间。吉林省地域所具备的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寒地区域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的环境,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之下形成了多种民族文化融合、文化多元性共存共生的状态格局。

①乡村聚落名称所承载的土地上的人类活动内容与自然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对密集的中部地区乡村聚落具有沿交通线和水系走向分布的特点;东部地区乡村聚落主要集中在铁路和公路沿线,呈线状散落分布特征;西部地区乡村聚落布局松散,呈沿交通线和水向走势分布特征。

②乡村聚落的形成及演变与农业开垦和环境变迁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活动在吉林省内的乡村聚落空间扩张,呈现中部的平原-丘陵台地-西部平原和东部山区扩散的过程。

③通过战争、移垦所形成的多次人口迁徙和流动,居民的认同感及历史感在聚落和社区的形成以及演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中原农业文化与边疆游牧文化的综合体,语言、民俗、宗教信仰乃至群体属性尤为突出。近代以来东北地区移民对于移入地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大规模移民的涌入,开垦了大片荒地,促进吉林省乡村聚落分布的密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

④在吉林省的乡村聚落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汉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等多民族相互交错聚居的格局。乡村聚居文化在独特的地域环境下孕育、发展和演变,满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特点和各自的民族文化及居住文化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吉林聚落地名在人文地名上呈现出姓氏的族群性和意愿期盼等,自然类的地名上呈现出地形地貌等特征,乡村聚落同时还保留外来文化特征,对传统本土文化都产生了较大冲击,在客观上混合文化逐渐成为吉林区域乡村聚落的主流。

猜你喜欢

吉林命名吉林省
登泰山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吉林卷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我是我自己的许多孩子〔外一首〕
反腐
吉林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