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降水对贵州喀斯特地区高背景值土壤镉的释放影响
2022-01-06朱平崔姗姗李占彬朱雪铜何锦林谭红
朱平 ,崔姗姗 *,李占彬 ,朱雪铜 ,何锦林,谭红
1. 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14;2. 贵州省检测技术研究应用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1
降水作为水文循环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王书敏等,2015)。湿沉降(大气降水)是对气体和颗粒物最有效的净化方式(王璟,2012),也是水溶性重金属元素传输的重要途径(林静等,2016)。随着贵州省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交通、建筑等行业蓬勃发展,大量重金属元素被带入大气,吸附到气溶胶中,给环境造成污染。大气重金属污染物具有极高的迁移活性,大量人为污染物质进入大气后,最终沉降回到地表环境(Wongc et al.,2003)。这些污染物进入土壤或水体,产生交叉污染,且输送量巨大。
贵州是典型的燃煤大省,根据贵州省统计年鉴,贵州省年燃煤量为 1.20×1010—1.36×1010t。大气中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以及一些颗粒物在影响降水的化学特性、降水酸化和中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多的酸性物质在大气中累积则会降低大气降水的pH值,使雨水的pH值下降至5.6以下,形成酸雨。贵州省酸雨类型主要是 SO42-型,酸雨污染主要是煤烟型酸雨污染。此外酸雨污染季节性明显,冬季酸雨出现频率高,影响范围广(费越,2011)。
贵州地处喀斯特高原山区,自然地质地理条件特殊,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而极为脆弱,水土流失、石质荒漠化、耕地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1.9%,而石质荒漠化面积占全省面积的12.8%(何邵麟等,2004)。土壤中的粘土、有机质对水体中的镉离子有强烈的吸附作用,而镉的沉淀主要通过碳酸盐的形式。镉元素易被土壤吸附,一般吸持率在80%—95%之间(赵晓军等,2014)。
为充分掌握贵州喀斯特地区大气降水和土壤镉的污染现状,解决因为经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通过对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土壤镉污染特征的分析,明确土壤镉污染的重点区域;通过对大气降水中镉污染特征的研究,阐述大气降水中镉污染的程度;并模拟降水对土壤镉进行淋溶,揭示大气降水对土壤镉分布、释放、形态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介于 103°36′—109°36′E 与 24°37′—29°13′N 之间,东靠湖南、西毗云南、南邻广西、北接四川与重庆,东西长约595 km,南北相距509 km,全省国土面积176167 km2(何兴潼等,2018)。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 m左右。
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年均气温在16 ℃左右,多年年均降水量约为1142 mm。贵州年降雨量分布为南多北少,山脉迎风面多而背风面少。西区(黔西南州大部、六盘水市东部、安顺地区西部)年降雨量达1300—1500 mm;东区(黔南州东部、黔东南州西部)年降雨量达 1300—1400 mm(王亮等,2019)。
贵州土壤面积共15.9×104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0.4%。土壤的地带性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还有受母岩制约的石灰土和紫色土、粗骨土、水稻土、棕壤、潮土、泥炭土、新积土等土类。山地多、平地少、土体浅薄、中低产田土所占比例高,后备耕地资源严重缺乏,全省耕地中,旱地为 3.072×107hm2,稻田仅为 1.442×106hm2,稻田与旱地的比例为 1∶2。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贵州土壤资源数量明显不足,可用于农、林、牧业的土壤仅占全省总面积的83.7%。
1.2 采样点分布
根据贵州省无公害农业基地选址的有关规划,在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依据国土空间规划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村庄规划,在保护耕地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前提下,用好自然资源、农业、林业等各类政策,按照设施建设方案,综合施策,合理确定设施建设用地位置、范围。在区域布局上建设辣椒、马铃薯、油菜、反季节蔬菜等优质发展区以及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并结合土壤重金属分布的空间变异性特点,样品采集采用非均匀性布点方法。所采集的表层土壤样品覆盖全省各地州市近 46个县(市、区),共有 1820组。研究区域位置示意图及土壤样品采样点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区域位置示意图及土壤样品采样点位置示意图Fig.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and the location of soil sample sampling points
土壤采样点选在被采土壤类型特征明显的地方,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的地点。坡脚、洼地等不设采样点,城镇、住宅、道路附近等处人为干扰大,失去土壤的代表性,不设采样点,不在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土被破坏处设采样点,不在多种土类、多种母质母岩交错分布、面积较小的边缘地区布设采样点。
大气降水采样点设在贵阳市、安顺市、毕节市、遵义市、都匀市、盘县,采样点尽可能远离局部污染源,四周无遮挡雨雪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
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1.3.1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各组土壤样品采用梅花型采样,即在10 m×10 m正方形4个顶点和中心共5处各采集1 kg表土(0—20 cm深度内)组成混合样,充分混合后用四分法反复取舍,最后保留 1 kg土样作为该点混合样品。按土壤发育层次在土壤剖面采集耕作层、心土层和母质层土壤样品,采集28个土壤剖面样品,3层共84组土样。
采集后的土样按编号分别倒入有编号的清洁塑料盘内,在半干状态下把土块压碎,并除去残根、石砾等杂物,均匀铺开,置于风干室内自然风干。将风干土样放在清洁塑料板上,用木棍辗压,使样品全部过20目分样筛,除去2 mm以上杂物。将过筛后的土样经玛瑙研钵研细全部过 100目尼龙网筛,充分混合均匀供分析测试用。
1.3.2 大气降水样品采集与处理
大气降水用洗净的树脂玻璃采雨器收集,取每次降水的全过程样(降水开始至结束)。若一天有几次降水过程,可合并为一个样品测定。每次取混合样。采集的样品应用0.45 μm Millipore 微孔滤膜过滤,移入洁净干燥的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封后在4 ℃冰箱保存。
1.4 样品分析
1.4.1 仪器与试剂
超纯水Spring-S60i+S60i+PALL系统(广州誉维生物科技仪器有限公司);WHY-2A水浴恒温振荡器(金坛市天竟实验仪器厂);TD5Z低速离心机(金坛市金城春兰实验仪器厂);ICP-MS(型号:7800,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型号:240Z AA,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Phs-9V型酸度计(杭州高新电子有限公司);PHS-3S型精密pH计。H2SO4、HNO3、30% H2O2优级纯;HF、HAC、MgCl2、CH3COONa、CH3COONH4、NH3OHCl分析纯。
1.4.2 土壤样品分析方法
土壤pH分析:按照HJ 962—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土壤pH值的测定 电位法》标准进行分析。土壤样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141—199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是末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称取土壤样品 (0.1000±0.0005) g于50.00 mL聚四氟乙烯坩埚中,用水润湿后加人5.00 mL盐酸于通风橱内的电热板上低温加热,使样品初步分解,当蒸发至2—3 mL时,取下稍冷,然后加人5.00 mL硝酸、4.00 mL氢氟酸,2.00 mL高氯酸,加热至冒浓厚高氯酸白烟时,加盖,使黑色有机碳化物充分分解,待坩埚上的黑色有机物消失后,开盖驱赶白烟并蒸发至内容物呈粘稠状,定容至25.00 mL,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分析过程加入国家标准土壤样品(GSS-2、GSS-5)进行分析质量控制。大气降水样品中镉元素质量分数用ICP-MS测定。
1.4.3 模拟大气降水淋溶
模拟大气降水淋溶装置如图2所示:
图2 淋溶装置示意图Fig. 2 Schematic diagram of leaching device
在石英玻璃柱(内径4 cm,高30 cm)管底部铺一层慢性滴定滤纸,并铺上一层200目尼龙布,然后再铺上0.5—1 cm厚石英砂,再将土样均匀装入土柱中,每5 cm夯实一次,将表面划毛,接着装填下一层,为防止流失,在土柱上表层也同样覆盖0.5—1 cm厚石英砂,保证淋溶能够均匀地渗透。
贵州省酸雨 pH值范围为 3.57—5.95(刘广深等,2004;黄进,2006),考虑到酸雨的边界极值条件,以及考虑到降水酸度分为强酸性(pH值<4.5)、中度酸性(4.5≤pH 值<5.0)、弱酸性(5.0≤pH值<5.6)3个等级,实验将模拟酸雨 pH值设计为3.5,4.5,5.5。采用 SO42-、NO3−物质的量浓度比为4∶1的硫酸、硝酸混合液,用去离子水稀释。计算模拟柱内一年降雨量:贵阳年平均降雨量约1200 mm,为方便设计计算,设定年平均降雨量为1214 mm,去掉30%的地表径流,剩余70%确定为模拟年平均降雨量(何江等,2003)。年降水淋洗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P—— 一年降水淋洗量(mm3);
S——土柱内面积(mm2);
Pa——年平均降雨量1214 mm。
以一定流速将模拟降水滴入土柱,淋出液由土柱底部渗出,共6次,共600 mL,累积相当于贵阳一年降雨量的模拟降水淋溶实验。每天加液一次,最大程度地模拟大气降雨的土壤干湿交替状态。每淋完100 mL降水量,装置底端的烧杯收集淋滤液(淋滤液是模拟降水淋溶土柱后流入到烧杯中的液体,不是模拟降水的淋溶量100 mL),步骤如下:
(1)向已装填好的土柱内均匀地喷洒少量水,使土样含水率大约达到10%,盖上保鲜膜,使其均衡12 h;
(2)用去离子水将士柱自下而上饱和,饱和过程中需要慢慢抬高土柱,同时观察土柱中土样的含水率,使土柱充分饱和;
(3)土柱饱和后用烧杯控制水头,向土柱供水,待形成稳定流场后,将进水中的去离子水瞬时置换为所配置的模拟降水,并按时取样,每次淋滤液全部收集;
(4)将淋滤液进行上机测定,淋溶完成后,取土柱上层与下层土样,将其烘干,并用改进 BCR法分级提取各形态Cd。
2 结果分析
2.1 贵州省农业土壤镉分布特征
贵州省农业土壤按纬度从高到底,经度从低到高对1820组土壤样所涉及到的46个县(市、区)进行排序,检测结果统计见表1,可以看出,Cd质量分数高低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在六盘水Cd质量分数有局部范围普遍较高的趋势,六盘水是贵州省的煤炭资源主要基地,煤矿资源开采过程中造成镉污染。总体上,贵州省农业土壤Cd质量分数呈现出非均匀分布的特征。
表1 贵州省土壤镉质量分数检测结果统计表Table 1 Statistical Table of the Test Results of Soil Cadmium Content in Guizhou Province mg·kg-1
土壤样品中 Cd质量分数最大值为 4.99 mg·kg-1,最小值为 0.008 mg·kg-1,平均值 0.322 mg·kg-1。有580组样品超过二级土壤标准,超标率为32%。46个县(市、区)中,有28个县(市、区)样品Cd平均质量分数超过二级土壤标准,超标率61%。从Cd的单因子指数来看,贵州省农业土壤属于清洁级的县(市、区)有8个,属于轻污染的有17个,属于中污染的有4个,属于重污染级别范围的有 17个。可见,各县(市、区)农业土壤已不同程度受到了Cd的污染,被污染县(市、区)所占比例达到80%以上。贵州地区农业土壤镉污染问题已不容忽视。
从表 1看出,贵州省 Cd变异系数平均为103.95%,Cd质量分数变化幅度较大,尤其是贵阳开阳、黔南平塘,分别达到了144.63%和145.31%。各地州市 Cd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排序为:黔南>贵阳>六盘水>安顺>毕节>黔东南>遵义>铜仁>黔西南。变异系数除了黔西南的为26.60%外,其余地州市都普遍在60%以上,最高达到117.71%,说明各个地区土壤样本中Cd质量分数差异较大,反应了Cd非均匀性分布的特征。至于黔西南变异系数较小,可能是由于样本数较少的原因。
2.2 土壤镉背景值统计分析
按Sturges提出的经验公式(K=1+(lgn/lg2))来确定分布组数(贾俊平,2004),对数据进行频数分布统计,数据总数为1820组分为12组进行分布频数统计,土壤Cd质量分数均不符合正态分布,经过对数转换后,Cd质量分数符合正态分布,因此用几何平均值和几何标准差来表示其质量分数。剔出异常值后得出有效统计数据1534组,数据剔除率为16%。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得出贵州省镉背景值的范围,并与其他地区土壤背景值进行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有关Cd背景值的统计比较1)Table 2 Statistical comparison of Cd background value mg·kg-1
导致不同研究中土壤重金属背景值质量分数差异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如采取的土壤样品的数量及其覆盖范围,测量分析方法以及分析仪器的不同,有效样点的选取方式等。本研究中原始土壤样品有 1820组,剔除异常值后的有效样品为 1534组,分布于贵州省各个地区近 46个县(市、区),样品覆盖范围较广,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个别样点污染而导致背景值偏离的问题,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此外,从标准差的比较也可以看出,本研究中的标准差大大低于以前的研究结果,这说明本研究中所取样点的重金属质量分数变幅范围较小,不同样点的元素质量分数比较均匀。与国内其他几个省的Cd背景值质量分数相比,本研究中Cd背景值质量分数偏高,是全国土壤Cd背景值的3.4倍。
2.3 镉在土壤层次中的质量分数特征
土壤剖面样品分布于贵州省内 11个县(市、区),数据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
心土层和母质层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能近似地反映原生环境元素分布、赋存状态,而耕作层是20 cm浅层土壤,与生态环境联系密切,受人类干扰最严重,研究表明大气沉降会明显增加表层土壤重金属的质量分数(黄春雷等,2011)。由图 3可知,Cd在耕作层的质量分数范围是 0.307—1.375 mg·kg-1,均值为 0.576 mg·kg-1,在心土层质量分数范围是 0.079—0.527 mg·kg-1,均值为 0.344 mg·kg-1,母质层质量分数范围为 0.058—0.435 mg·kg-1,均值为 0.324 mg·kg-1。各层均值大小顺序是耕作层>心土层>母质层,Cd质量分数从上到下递减。总体来说,Cd在土壤剖面中质量分数都有耕作层>母质层的现象,两层之比值范围为1.1—7.7,最高为清镇的7.7倍,其次是威宁(4.1倍)、开阳(3.8倍)。可见贵州省土壤已受到了明显的Cd污染,污染物Cd大部分富集在土壤表层,即耕作层,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图3 各个土壤剖面中Cd质量分数分布图Fig. 3 Distribution of Cd content in each soil profile
贵州省表层土壤镉元素存在一定程度的积累,一方面说明人类活动是其重要来源,土壤母质作为内源是贵州省土壤镉质量分数的次要来源(韩玉丽等,2015);另一方面,土壤重金属的表聚性与土壤中存在着的有机胶体、无机胶体和有机-无机复合胶体有关,它们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吸附和螯合能力,限制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李梦红,2009)。大气沉降中的镉迁移到土壤中具有较强的吸附力,吸附率在85%—95%,一般停留在表层0—15 cm的土壤中,15 cm以下质量分数显著减少(赵晓军等,2014),土壤重金属可以随水分的流动而进行迁移,土壤水分主要受到降水的影响,进而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布。
2.4 大气降水中镉分布特征
各地区降水量和降水pH分别如图4所示,研究区各采样点年降雨总量略有差别。都匀年降雨总量最大,为1260.1 mm,遵义年降雨总量最小,为615.1 mm。从空间分布看降雨量呈现由南到北依次减少。从季节分布看,各采样点降雨量均表现为夏季最高,其次为春季和秋季,冬季降雨量最低。
图4 降水量及pH分布特征Fig. 4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and pH
大气降水的pH值在5.9—8.2之间,最高出现在遵义市秋季,最低出现在安顺市春季和冬季。季节变化上多数表现为夏季较高,秋季次之,春冬季较低。夏季降水频繁且降雨量大,在大量雨水的冲刷下大气中的致酸性气体及颗粒物得到稀释,同时夏季空气对流旺盛,易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而降水的pH值较高。春冬季降水量小,多为连绵阴雨,雨滴粒径小密度大,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冲刷到雨水中,酸雨频率较高,春冬季为贵州省燃煤取暖季节,贵州煤炭含硫量高,煤炭燃烧产生的SO2、NOx大部分排放到空气中(宋党育等,2007;赵彩等,2009),加之冬季空气对流强度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因而降水的pH值较低。
根据贵州省统计年鉴2015—2019年贵州省主要燃煤量及能源生产情况见图5,可以看出贵州是燃煤大省,煤炭仍然是保障能源供应的基础能源,且生活消费燃煤量逐年增加,贵州省冬季多阴冷潮湿天气,贵州没有集中供暖,贵州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家庭安装地暖、墙暖、暖炉等采暖设施,冬季燃煤量大大增加,从而造成大气中镉质量分数增加。
图5 贵州省主要燃煤量及能源生产情况Fig. 5 Main coal consumption and energy produc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各地区大气降水中镉质量浓度分布图见表 3,从时间上看大气降水镉质量浓度最高为遵义地区冬季 1.76 mg·L-1,最小值为都匀春季 0.10 mg·L-1,镉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性较大,说明其来源不稳定,可能受多重因素影响。可以看出夏季降水中镉质量浓度普遍偏低,夏季降水量大,在雨水的冲刷下大气中的镉得到稀释;冬季降水中镉质量浓度最高,这与贵州没有集中供暖有关,与贵州省有很多煤矿开采业有关,而Cd主要来自冶炼、燃煤、石油和垃圾焚烧等产生的废气,自然源对总Cd贡献率较低(15%)(Annibaldi et al.,2007)。从空间分布看,降水中镉质量浓度较高的为遵义、都匀,其次为贵阳、毕节、和盘县质量分数较低。
表3 大气降水中镉质量浓度季节分布Table 3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cadmium content in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mg·L-1
已有研究表明:大气沉降是微量金属元素在环境中传输的重要途径,是环境中生物有效态重金属的主要外部来源(Goforth et al.,2006)。降水可分为雨除和冲刷两个过程。雨除是指气溶胶粒子中部分细粒子,尤其是粒径小于0.1 μm的粒子作为云的凝结核,当这些凝结核成为云滴的中心,通过凝结过程,云滴不断长为雨滴。而小于0.05 μm的粒子在布朗运动的作用下黏附在云滴上或溶解于云滴中。一旦形成雨滴,在适当的气象条件下就会形成雨,降落在地面上,使大气颗粒物也随之去除(杨慧妮,2017)。镉的水溶性在粒径0.44—0.77 µm达到最大值,大气Cd的水溶性较高(55.46%)(郑乃嘉等,2014)。生物有效性是评价重金属健康效应的一个重要参数(Niu et al.,2010),而其主要取决于重金属的生物可溶性,特别是水溶性(Adamson et al.,2000;Heal et al.,2005;冯茜丹等,2008)。大气颗粒物水溶性重金属具有较高的毒性和生物有效性(Sato et al.,2008;Limbeck et al.,2012)。因此大气降水中镉大部分为水溶性。研究表明大气水溶性重金属质量分数与SO42-和NO3−的质量分数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即大气颗粒物的酸性会增强重金属的水溶性(Li et al.,2010)。因此本文模拟降水淋溶对土壤中镉的释放和形态的影响。
2.5 模拟降水对不同类型土壤镉累积释放量的影响
选取贵州9个地区9种不同类型土壤进行模拟降水对土壤进行淋溶实验,各个土壤理化性质如表4所示。
表4 供试土壤采集点及其理化性质Table 4 Soil collection site and it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模拟降水淋溶对贵州不同地区土壤中Cd累积释放量影响结果见图 6,可以看出降水淋溶对不同土壤的镉释放效应基本相似,淋滤液中Cd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受淋溶量的影响较大,从整个淋溶过程观察,贵州不同地区土样淋滤液中Cd质量分数总体表现为随淋溶量增大而升高,这说明降水有利于Cd的迁移活化,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大气中的镉被冲刷稀释后沉降在地表,从而影响土壤表层镉的分布特征。
在淋溶过程中,不同pH的模拟降水对于贵州不同地域的土壤,其淋滤液中Cd质量分数都会到达一个峰值;在淋溶后期阶段,淋滤液中Cd质量分数随淋溶量增大而减小,且释放速率渐趋平缓,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与土壤因降水风化产生一定的酸缓冲性相关。贵州不同地域土壤在不同pH的降水淋溶下变化基本一致,在pH为3.5时,Cd累积释放量最大,且大致都经历了快速、慢速、渐趋稳定这3个阶段,而在pH为4.5与5.5时,Cd累积释放量变化幅度较小,且质量分数不高。对于土壤淋溶一般表现是模拟降水pH值越低,则Cd的释放量越大,但是由图6可以看出,有个别地域土样在pH为5.5时Cd累积释放量反而比在pH为4.5时高,很大程度上是由土壤性质的差别所导致,这与土壤本身呈弱酸性且含较多有机质有关,土壤内部对外界酸碱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酸缓冲作用。
图6 模拟降水对不同类型土壤Cd累积释放量的影响Fig. 6 Effect of simulated acid rain on cumulative release of Cd
2.6 模拟降水对不同土层镉形态的影响
对于经过不同pH模拟降水淋溶的土样,对其上层与下层土中Cd各形态的组成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样其Cd存在形态占比不同,在模拟降水淋溶下,由于土壤中的Cd主要受吸附-解吸控制(解淑艳等,2012),降水作用于土壤的过程是 H+的输入过程,土壤溶液中 H+浓度升高会加强其对Cd的竞争吸附力,使得可交换态镉易于从所吸附土壤上解吸出来。在4—7.7的pH范围内若每减少1个pH值单位,则土样对Cd的吸附将减少3倍(李如艳等,2018);与此同时,在降水淋溶下土壤中活性铝质量分数大大增加(Salam et al.,1998),Al3+可占据高位能吸附点,从而使Cd解吸量增加;在含 Cd矿物如 CdCO3和 Cd3(PO4)2的土样中(Andreu et al.,1999),会发生如下反应:
在这样一个反应体系内,模拟降水所导致的pH值的改变会促进Cd的释放。
随模拟降水pH值降低,贵州不同地域土样中交换态Cd百分率也渐次降低(以水溶态Cd从土壤中流失),而还原态与氧化态Cd(包括氧化锰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 Cd)的百分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土样在经过降水淋溶后,土样中Cd各形态占比大小顺序为还原态>可交换态>氧化态>残渣态,对于同一土样,上层土样其所含交换态Cd一般比下层土样少,这是因为降水淋溶对于表层土壤来说影响较大,表层土壤因为大量H+的涌入而导致各形态 Cd向活性较强的可交换态和溶解态Cd转变,降水溶液中的溶解态Cd随其下流。由于在淋溶初期,土样已被去离子水饱和,土壤中的盐基离子释放量较高,造成了淋滤液pH升高,随淋溶量的不断加大,大量H+的输入导致土壤中的交换性盐基被活化或交换,从而游离在土壤溶液中,因此当降水溶液不断往土柱下部移动的时候,溶液中 H+不断减少,且溶液pH升高,导致对下层土壤中Cd的活化作用减弱。在pH为5.5时,模拟降水此时为弱酸性,对上下层土壤中 Cd各形态占比变化差异较小,对上层土壤中Cd的迁移转化影响也较小。
3 结论
(1)贵州省农业土壤 Cd质量分数偏高,各县(市、区)农业土壤已不同程度受到了Cd的污染,有580组样品超过二级土壤标准。土壤中镉质量分数差异大、变异系数最高达145.31%;镉元素在各层土壤中均值大小顺序是耕作层>心土层>母质层。
(2)从季节分布看,各采样点降雨量均表现为夏季最高;大气降水的pH值在5.9—8.2之间,随季节变化差异大。大气降水镉质量浓度最高为遵义地区冬季 1.76 mg·L-1,最小值为都匀春季 0.10 mg·L-1,镉质量分数的季节变化性较大,说明其来源不稳定,可能受多重因素影响。主要与贵州是燃煤大省、冬季取暖及矿产冶炼有关。
(3)随模拟酸雨淋溶量增大镉释放量升高,这说明降水有利于Cd的迁移活化;模拟降水pH值越低,则Cd的释放量越大;不同土样在经过降水淋溶后,土样中 Cd各形态占比大小顺序为还原态>可交换态>氧化态>残渣态,上层土样所含交换态Cd一般比下层土样少,降水淋溶对于表层土壤来说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