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木耳野生菌株Aa-019的鉴定与菌丝生长条件优化*

2022-01-06车星星骈跃斌

中国食用菌 2021年12期
关键词:氮源碳源木耳

杨 杰,郭 尚,刘 虹,车星星,骈跃斌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1)

木耳属(Auricularia)真菌是我国分布较广的木腐真菌,人们常见且较熟悉的物种有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 和毛木耳 (Auricularia cornea)[1],该属中多数种不但味美质脆、营养丰富,且在民间也常用作药材使用[2-3]。开展野生木耳菌株的搜集、鉴定以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工作,不仅可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木耳属真菌的系统发育情况提供参考,还可为黑木耳、毛木耳等可栽培木耳属真菌的品种选育提供种质材料[4]。

山西拥有丰富的野生木耳属种质资源,除黑Aa-015等少数品种被利用外[5-6],其他有关山西木耳属菌株搜集、驯化等方面的报道较少。通过鉴定山西太原地区所搜集木耳属野生菌株Aa-019并优化其菌丝生长条件,旨在为该菌株的稳定性栽培和商业化选育提供必要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菌株Aa-019,原采自山西省太原市,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分离、复壮和保存。

1.2 供试配方

子实体分离配方:PDA培养基46.0 g·L-1、蛋白胨 2.5 g·L-1、KH2PO41.0 g·L-1、MgSO40.5 g·L-1[1]。

适宜碳源试验配方:供试碳源分别为葡萄糖、乳糖、蔗糖和甘露醇,浓度梯度设置均为10 g·L-1、20 g·L-1和 30 g·L-1,其他添加物质为蛋白胨 3.0 g·L-1、KH2PO41.00 g·L-1、MgSO40.45 g·L-1和琼脂 12.0 g·L-1[1]。

适宜氮源试验配方:供试氮源分别为蛋白胨(浓度梯度为1.0 g·L-1、3.0 g·L-1、5.0 g·L-1)、酵母浸出粉(浓度梯度为2.0 g·L-1、4.0 g·L-1、6.0 g·L-1)、尿素(浓度梯度为1.0 g·L-1、2.0 g·L-1、3.0 g·L-1)和 (NH4)2SO4(浓度梯度为 1.0 g·L-1、2.0 g·L-1和3.0 g·L-1),其他添加物质还有葡萄糖20.0 g·L-1、KH2PO42.0 g·L-1、MgSO40.45 g·L-1和琼脂 15.0 g·L-1[1]。

适宜pH筛选配方:以PDA为基础配方,在倒平板前于超净工作台上用1.0 mol·L-1的NaOH溶液和 1.0 mol·L-1HCl溶液配成 pH分别为 3.0、4.0、5.0、6.0、7.0、8.0和9.0的供试培养基[1]。

适宜温度筛选配方为PDA配方。

1.3 菌株Aa-019的ITS鉴定

将供试菌株Aa-019接种于PDA培养皿上于26℃培养7 d,进行菌株活化。将活化后的菌株Aa-019交于山西修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其采用快速抽提试剂盒进行DNA提取,ITS-PCR扩增、测序和检索,并用Neighbor Joining法构建遗传发育树。

1.4 菌丝生长条件优化试验

1.4.1 碳源、氮源和pH优化试验

选取活化后大小和生长一致的供试菌种块接种于供试碳源、氮源和pH培养基中,于25℃暗培养,待菌落长至培养皿2/3时,采用游标卡尺十字交叉法测定菌落直径,计算菌丝生长速度,记录菌丝长势。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

1.4.2 适宜生长温度筛选试验

将供试菌株接种于PDA培养基中,分别置于5℃、10℃、15℃、20℃、25℃、30℃和 35℃条件下暗培养,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菌丝生长情况测定参见1.4.1。

1.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统计及分析采用WPS和SAS 8.1完成,涉及多重比较的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7]。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Aa-019的鉴定结果

野生菌株Aa-019的形态特征见图1。

通过图1形态观察,该菌株子实体无柄,胶质,呈杯状,有明显髓层。正面光滑,颜色为红棕色,背面颜色灰白,不光滑,与典型的木耳子实体特征相似,可初步鉴定为木耳属菌株。通过在线Blast对比,发现菌株Aa-019与毛木耳(MH213359) 的序列相似度达97.75%,通过对菌株Aa-019和相似度较高的20个种的同源性比较,构建系统发育树见图2。

图1 菌株Aa-019鲜子实体Fig.1 Fresh fruit body of strain Aa-019

图2 菌株Aa-019的系统发育树Fig.2 Phylogentic tree constructed by strain Aa-019

由图2同样发现与毛木耳(MG696594) 亲缘关系最近。根据Landeweert[8]的理论,序列相似性≥99%为同一种,序列相似性<99%,且≤95%时为同属不同种,序列相似性<95%时,该菌株则为同科不同属。结合吴芳等[9]对木耳属各种拉丁名的修订结论,菌株Aa-019与毛木耳种高度同源,但又存在于独立分支上,所以菌株Aa-019(MN294455) 为尚未报道的毛木耳(Auricularia cornea) 菌株。

2.2 不同碳源对菌株Aa-019菌丝生长的影响

不同碳源对菌株Aa-019菌丝生长的影响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碳源对菌株Aa-019菌丝生长的影响Tab.1 Effect of different carbon source on mycelial growth of strain Aa-019

由表1可知,不同碳源条件下,菌株Aa-019的菌丝长势和生长速度存在差异。以乳糖为碳源时,菌丝颜色雪白,菌丝长势最好,但菌丝生长速度慢。以甘露醇为碳源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甘露醇添加量为20.0 g·L-1时,菌丝生长速度达6.54 mm·d-1,与其他处理具有显著差异。随着葡萄糖添加量的增加,菌株Aa-019的菌丝生长速度逐渐降低;随着蔗糖添加量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变化不大。

2.3 不同氮源对菌株Aa-019菌丝生长的影响

不同氮源对菌株Aa-019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统计见表2。

由表2可知,菌株Aa-019对氮源的利用程度不同。以酵母粉为氮源时,明显优于其他氮源处理,但菌丝生长速度随酵母粉添加量的增大差异不明显,以蛋白胨和硫酸铵为氮源时也存在类似的现象。结合菌丝长势、菌丝色泽等指标,菌株Aa-019的最适氮源为酵母粉6.0 g·L-1,菌丝生长速度可以达4.87 mm·d-1,其次是蛋白胨和硫酸铵,低浓度的尿素也可以被菌株Aa-019吸收,随着尿素添加量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明显降低,这与黄艺宁等[10]的结论相似。

表2 不同氮源对菌株Aa-019菌丝生长的影响Tab.2 Effect of different nitrogen source on mycelial growth of strain Aa-019

2.4 不同温度对菌株Aa-019菌丝生长的影响

不同培养温度对菌株Aa-019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见图3。

图3 不同温度对菌株Aa-019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Fig.3 Effect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 on mycelial growth rate of strain Aa-019

由图3可知,温度是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素[11],菌株Aa-019的菌丝生长速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不同。在5℃条件下,菌株Aa-019菌丝几乎不生长,在15℃以下,其菌丝生长较为缓慢,20℃时菌丝生长最快,后随着温度的升高,菌丝生长速度减缓,在30℃~35℃时,菌株Aa-019虽能够生长,但出现了菌丝稀疏、菌落不完整等现象。

2.5 不同pH对菌株Aa-019菌丝生长的影响

不同pH对菌株Aa-019菌丝生长的影响见图4。

图4 不同pH对菌株Aa-019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Fig.4 Effect of different pH on mycelial growth rate of strain Aa-019

由图4可知,该菌株在pH为4.0~9.0时都能生长,pH<3.0时,菌丝生长缓慢或无明显生长。通过趋势线可得出趋势线方程为:

该趋势方程R2为0.882 1。

菌株Aa-019的适宜pH为5.0~7.0,最佳pH为6.7,即该菌株的理想培养环境为弱酸性。

3 讨论与结论

长期以来,毛木耳的命名存在同物异名的现象[12],原来毛木耳被命名为A.polytricha[13],后经过多人研究后认为我国的毛木耳也存在类似情况,根据形态特征和ITS分析,将其学名修订为A.cornea[14],通过Blast对比结果可知菌株Aa-019为毛木耳。

葡萄糖为单糖,是小分子碳源,是大部分食用菌的培养基首选碳源,但试验中发现,甘露醇能更好的被毛木耳菌株吸收,与王谦等[15]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毛木耳菌株的特性造成。在氮源的优化中发现,该菌株不仅可以利用酵母粉、蛋白胨等大分子氮源,而且也可利用硫酸铵等小分子氮源。

在适宜生长温度的筛选和适宜pH的筛选中,发现该菌株的最适温度为20℃,与大多数毛木耳菌株适宜温度在25℃的情况是存在差异。多数毛木耳菌株的最适pH为4.0~7.0,而该菌株却在pH为9.0时还可以生长,表现出了一定的耐碱性。

通过对野生菌株Aa-019形态鉴定法和ITS分析,鉴定野生菌株Aa-019为毛木耳;通过进行野生菌株Aa-019菌丝生长的碳源、氮源、最适温度以及适宜pH等的筛选试验,其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条件为20℃,黑木耳Aa-019菌丝在含有甘露醇20.0 g·L-1和酵母粉6.0 g·L-1,且pH为6.7的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

猜你喜欢

氮源碳源木耳
反硝化脱氮过程中外加碳源的选择与投加
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硫酸盐还原菌复合碳源的筛选
粉色木耳你见过吗?
不同碳源对铜溜槽用铝碳质涂抹料性能的影响
巧洗木耳
发现木耳
去除脐橙白皮层的产酶培养基优化
拉曼光谱分析有机氮源促进乙醇发酵的机制
通过探讨氮源在青霉素发酵的过程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