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钢悬链线立管安装回接技术国内外现状
2022-01-05石锦坤段立志
方 霖,高 原,石锦坤,杨 盛,段立志
(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54)
0 引 言
钢悬链线立管(Steel Catenary Riser,SCR)在国外应用于海洋油气开发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1]。SCR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建造成本较低、对浮体运动有较大适应性、适应高温高压工作环境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墨西哥、西非等地深海油气田开发,适用于各类型平台,适用水深达3 000 m[2]。
国内对深水SCR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无实际工程应用记录[3],但有望于近年在陵水17-2气田开发中得到实际应用。国内研究涉及SCR设计及安装的诸多方面,如尺寸设计、结构强度、涡激振动、疲劳分析、安装技术等。
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SCR安装回接相关工作进行介绍和分析,并结合国内SCR发展趋势,提出几点建议。
1 SCR构成及安装回接概述
SCR的结构构成随设计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包括柔性接头(或应力接头)、柔性接头延伸管、SCR管体等。其中,柔性接头上端为法兰,在SCR安装及拆卸时可连接SCR拖拉头,在SCR回接至悬挂结构后可连接其他管线。柔性接头及其延伸管组装在一起,一般由专业厂家制造提供;SCR管体为多段钢管焊接,管段一般由工厂预制后运至现场,为防止涡激振动,SCR管体上需安装螺旋列板。图1和图2分别为典型SCR构成示例和实物照片。
图1 SCR整体构成示例
图2 SCR实物(柔性接头端)
SCR安装回接主要包括铺设过程和回接过程。其中:铺设过程基本与常规钢制硬管的铺设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存在SCR首末端安装差异及增加螺旋列板安装;回接过程则涉及SCR最终安装至各类型目标平台。根据安装方法的不同,铺设过程可能涉及铺设后的海底湿存,从而相应地涉及回接之前海底的回收工作。
根据海洋环境特点、回接平台类型等因素的不同,SCR安装回接后的设计形态也有多种类型,包括简单悬链线立管、缓波形立管、陡波形立管和L形立管等4种基本形式,如图3所示。
图3 SCR基本形式示例
2 国外SCR近年安装回接技术概述
Heerema Marine Contractors公司在2008年采用起重船进行某张力腿平台8根SCR的回收安装,油田位于墨西哥湾,水深为1 350 m[4]。8根SCR外径范围为6~16英寸(1英寸=0.025 4 m)。在安装过程中,SCR预铺设、水下传递、悬挂回接等过程采用创新技术:使用焊接马眼连接钢丝绳(见图4);采用液压卸扣等新工艺;设备选型和索具设计均有借鉴意义。
图4 焊接马眼连接钢丝绳
Genesis Oil and Gas公司在2014年对钢质缓波形立管(Steel Lasy Wave Riser,SLWR)及常规型SCR进行基于强度及疲劳性能的对比分析[5]。对SLWR还进行基于安装步骤的模拟分析,提出适合墨西哥湾的一种SLWR安装方案。方案中,SLWR和常规型SCR回接在2个Spar平台的I形套管上,水深均约1 500 m。SLWR和常规型SCR有2种安装方式,一种是首端安装回接,另一种是末端安装回接。在首端安装回接中,SCR首端连接牵引缆,通过牵引缆回接至平台后,开始进行SCR铺设。在末端安装回接中,首端连接静态海管进行铺设,末端湿存海底后,回收安装回接。
Subsea 7公司在SCR安装方面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对S-Lay、J-Lay和Reel-Lay等3种方式的SCR安装技术均较为成熟。Subsea 7公司的J-Lay和Reel-Lay技术最早可追溯到2000年的巴西Roncador项目。在2009年的BC-10项目中,Subsea 7公司安装了钢质缓波形立管,提出改善SCR疲劳问题的一种新构型。在2014年Santos盆地的超深水项目Sapinhoa和Lula NE项目中,Subsea 7安装了27根SCR,并将普通SCR形式升级为浮体支撑立管(Buoy Supporting Riser,BSR)形式(见图5),从而克服超深水SCR安装的挑战[6]。在2016年的Coulomb项目中,Subsea 7公司安装1根SCR,在平台悬挂模块上采用1套卡子系统,该卡子系统为对称式结构,内部有齿状构造,通过这种齿状构造克服SCR悬挂张力,这与传统的SCR悬挂卡子有明显不同[7]。
图5 Sapinhoa和Lula NE项目BSR模型
3 国内SCR安装回接方法
3.1 SCR安装回接方法分类
国内学者提出SCR常用的安装方法主要有预铺设法(pre-lay)、后铺设法(post-lay)和后建造法(post-construct)[8]。其中:预铺设法与后铺设法的区别在于平台安装与SCR铺设的先后顺序;后铺设法与后建造法的区别在于SCR铺设相对于平台的起始方向。预铺设法:SCR铺设湿存于海底后再进行平台安装,最后将SCR回收并回接至平台。后铺设法和后建造法:平台安装就位后再进行SCR安装回接,后铺设法SCR自平台远端开始铺设,后建造法SCR自平台近端开始铺设。
3.2 SCR安装回接过程划分
国内学者对SCR安装各阶段的叫法不尽相同,但内涵一致;在安装过程中,索具的叫法也不尽相同,有吊缆、A&R缆、索具等,均可理解为SCR安装回接索具或其构成部分。
对于预铺设法,SCR安装回接过程一般分为铺管、末端弃放、海底提升、穿越拖拉、悬挂等5个步骤。SCR海底提升过程分为移船和收缆同步进行的耦合方案,以及移船和收缆不同步的非耦合方案。在这5个步骤中,铺管和末端弃放可理解为SCR铺设湿存于海底的过程,海地提升、穿越拖拉和悬挂可理解为SCR回收回接的过程。
也有学者将SCR整个安装过程分为铺设阶段、提管阶段和移管阶段[9-10]。其中:铺设阶段为SCR铺设湿存在海底的过程;在提管阶段,SCR端部与吊缆相连,通过移船和收缆从海底回收;移管阶段为SCR从安装船转移至平台回接悬挂的过程。这种安装过程的划分与预铺设法5个阶段的划分一致。相对而言,前者划分方法较后者更为具体。
3.3 SCR安装回接总体安装方案
SCR铺管过程中,管体与常规海管起始铺设过程不同,起始铺设后的流线段管体铺设与常规海管相同。SCR安装回接的一种铺管方法为直接铺管法[11]。SCR与生产管道相连,安装船在一端下放安装管道终端至海底目标位置后,铺管船进行生产管道和SCR的铺设安装。直接铺管法连接过程划分为4个步骤,包括:立管在铺管船上与管汇连接;管汇安装船与铺管船协调工作,铺管船驶离安装船,铺出立管;立管与管汇同时下放至海底;管汇与海底基座连接。直接铺管法可用于预铺设法和后铺设法的SCR管体铺设,可作为后建造法的参考。
SCR回接过程中,一种形式是穿越平台完成安装回接工作,是SCR安装回接技术的难点。国内有基于Spar平台的SCR穿越转移方法的研究,可总结Spar平台SCR穿越转移方法的步骤如下:SCR柔性接头回接至安装船作业平台上临时悬挂,拆除柔性接头保护罩,安装拖拉头等穿越转移工具,并移船靠近平台;安装船下放SCR拖拉头至一定水深,遥控无人潜水器(Remote Operated Vehicle,ROV)水下连接Spar平台拉入缆与SCR拖拉头;安装船继续下放SCR拖拉头至一定水深,SCR载荷主要由安装船SCR索具承担;回收平台拉入缆,SCR载荷逐渐由安装船SCR索具转移至平台拉入缆;ROV解除安装船SCR索具连接,完成SCR穿越转移工作[12]。
SCR回接过程中,另一种形式是直接在平台同侧进行悬挂回接,完成安装回接工作。回接悬挂的研究基于桁架式Spar平台,有两种方式:(1)通过拖拉管将SCR拉入,在Spar甲板上采用法兰将SCR与平台上的硬管相连接;(2)将SCR接头与Spar上的接头座相连接。也有研究基于半潜式平台,采用起重机配合绞车牵拉直接将SCR接头安装于接头座[13]。
3.4 SCR安装回接设备
有学者对SCR采用S-Lay铺管方式,在安装过程中对托管架的受力进行研究,建立托管架与SCR相互作用的局部有限元模型,分析轴向张力、托管架曲率、辊轴夹角对立管应力和辊轴反力的影响,对托管架滚轴受力、立管受力、托管架滚轴夹角设置、托管架曲率设置得出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14]。
比较深入的一项研究是对国内采用S-Lay铺管方式的铺管船进行新增舷侧SCR安装系统的设计研究[15]。将SCR的安装方法、作业船和南海海况相结合,论证舷侧SCR安装系统的可行性。系统由主塔架、快速连接器、SCR固定系统、A&R绞车缆控制系统、导向滑轮等模块组成。针对这套舷侧系统进行SCR预铺设、后铺设法安装回接方案的设计,并进行水池缩尺比模型试验,论证该系统进行SCR安装回接工作的能力。
4 国内SCR安装回接分析
4.1 国内SCR安装分析概述
国内SCR安装回接分析主要针对SCR安装的某些过程进行,如SCR铺设过程、从安装船转移至目标平台过程、弃管回收过程,这些大多属于整体层面上的研究。研究对象以管径为10英寸的SCR居多,最大达14英寸。分析的铺管方式有S-Lay和J-Lay两种,研究水深为1 000~3 000 m,其中,1 500 m水深的研究较多。
安装回接影响因素有SCR自身参数(如管径壁厚)、注水状态、环境参数(水深、波浪和海流),安装回接过程中SCR自身及索具的受力,适宜SCR安装回接作业的天气窗口,以及涉及的设备选型工作等。
4.2 SCR安装强度分析
在基于S-Lay的SCR安装强度分析中,有学者[16]基于Spar平台和S-Lay铺管船,进行SCR安装的静态及动态模拟,模拟水深为1 500 m,研究SCR安装回接过程中的应力、张力及疲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铺设阶段,最大等效应力峰值出现在托管架区域;在提管阶段,最大等效应力峰值出现在立管顶端与吊缆相连位置;在移管阶段,最大等效应力峰值出现在SCR触地点区域。
基于J-Lay的SCR安装强度分析的文献[17-21]则较多,研究水深最深达3 000 m。研究结果表明:在铺设阶段,立管最大等效应力峰值出现在立管顶部和触地点附近位置,触地点之前及之后的最大等效应力都急剧减小;在移管阶段,立管最大等效应力峰值在立管触地点附近位置。在SCR下放过程中,有效张力逐渐增大,在SCR末端到达井口时达到最大值,在SCR继续下放至海床上时明显减小,最大有效张力出现在SCR顶端。外径为355.6 mm(14英寸)、壁厚为25.4 mm、材质为API 5L X65的SCR,在模拟水深为 1 200 m的条件下,SCR焊点处允许疲劳时间达5 d。
4.3 作业天气窗口及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SCR铺设安装作业窗口可通过安装分析确定,而确定的依据归结于特定作业天气窗口下SCR自身及设备索具的受力问题,如SCR管线的最大弯曲应变和最大等效应力,以及安装船上用于作业的绞车受力、平台上的穿越钢丝绳及牵引缆等设备索具承受的张力,进而可进行设备选型校核。
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在SCR安装回接过程中,水深、波浪、海流、铺管船运动和注水状态均是SCR铺设的影响因素。在水深越大的情况下,SCR在水中悬链线长度越长、质量越大,SCR顶部应力和张力也就越大。在SCR铺设及穿越平台转移过程中,注水工况的管体弯曲应变在整体上大于空管工况。海流对空管工况下SCR穿越转移的影响大于注水工况。波浪载荷会显著增加SCR最大弯曲应变,波浪波高、周期及浪向均对SCR安装回接过程的受力产生影响。迎浪及随浪的影响较小,适宜作业天气窗口较高,横浪影响较大,适宜作业天气窗口较低。波浪谱峰周期在一定范围时,适宜作业天气窗口较低;作业窗口与安装船运动特征有关,安装船垂向运动越显著,作业窗口越低。SCR弃管回收时,注水工况下的弯曲应变大于空管空况。随着SCR逐步回收,SCR弯曲应变会逐渐增加。
5 国内SCR安装回接技术工作建议
国内SCR海上安装回接技术的实际应用离国外先进技术仍有一定差距。安装回接设备的开发研究较少。后续可针对薄弱环节展开相关研究工作。比如:(1)SCR安装回接关键环节方案研究,包括海上施工关键环节详细方案的研究、相应细节处理方案优化、实际海上施工设计和计算分析工作等;(2)安装回接辅助构件的研制,包括深水SCR面临安装船舷侧临时悬挂问题、SCR柔性接头回收至悬挂平台问题等;(3)SCR安装回接索具设计,包括SCR载荷在安装船索具和平台索具之间的传递问题;(4)深水SCR索具采用ROV实际操作难度较大等问题;(5)SCR安装回接成套设备研发配置,包括船舶资源、ROV资源、不同铺管方式的SCR安装铺设系统等。
6 结 论
国内深水SCR安装回接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整体层面上的安装方法和安装分析上,在关键安装细节上尚需进一步研究,才能更接近实际海上安装应用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