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异维A酸痤疮患者的血脂特点:附89例分析
2022-01-05黄丹仪赖维
黄丹仪, 赖维
1.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皮肤科,广东 珠海 519000;2.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广东 广州 510630
痤疮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面部、胸背部等油脂分泌旺盛部位多发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皮肤损害,影响患者外观,甚至会妨碍其社交活动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2]。异维A酸可通过减少皮脂腺分泌、改善角化、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抗炎等多种途径来治疗痤疮[2-3]。因其能作用于痤疮发病的多个关键病理生理环节,对于重度痤疮或有其他明确适应证的痤疮患者,异维A酸已是公认的一线治疗药物[2-3]。但是,异维A酸在带来优异疗效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血脂异常是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2-4]。本研究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89例口服异维A酸治疗痤疮患者的血脂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患者来源于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痤疮患者。
入组标准:具有异维A酸治疗适应症的痤疮患者;年龄18~35岁;无高血压、心脏病、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肝病、精神病等基础疾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能配合研究按时随访;治疗期间维持正常饮食习惯;服药前血脂正常;遵医嘱每日口服20~30 mg异维A酸。
排除标准:妊娠、哺乳期妇女,以及近期有妊娠计划者;正在服用可能影响血脂的其他药物;预计不能坚持随访的患者;已明确或可疑对维甲酸类药物过敏者;人为控制体质量的患者(如节食、健身等)。
痤疮诊断标准参照第八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皮肤性病学》[5]:发生于颜面、前胸和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对称分布散在性黑头或白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瘢痕等皮损。血脂异常判断标准,根据我国2016年新修订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6],结合我院检验科检验方法及仪器具体定义如下:TG>1.92 mmol/L或(和)TC>5.7 mmol/L或(和)LDL-C>3.4 mmol/L或(和)HDL-C<0.78 mmol/L即称为血脂异常,TC≥6.2 mmol/L或LDL-C≥4.1 mmol/L为血脂明显异常升高。
本研究已获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2018]02-377-01。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在初诊时空腹抽取静脉血在HITACHI系列全自动分析仪上检测血脂水平(TG、TC、LDL-C、HDL-C)。并于服药8周、16周后复查。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不同时间点血脂水平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纳入89例患者,年龄18~34岁,平均年龄23.19岁,其中男20例(22.47%),女69例(77.53%)。
2.2 血脂情况
患者初诊时血脂均在正常范围内,服药前总人群TC、TG、LDL-C、HDL-C平均值分别为(4.14±0.66)mmol/L、(0.79±0.33)mmol/L、(2.46±0.55)mmol/L、(1.37±0.30)mmol/L。如表1所示,在第8周时,所有患者的TC、TG、LDL-C相比第0周时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H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6周所有患者的TC、TG、LDL-C相比第0周时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HDL-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6周时TG总体水平较第8周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C、LDL-C、HDL-C总体水平较第8周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服药后出现血脂异常35例(39.32%),其中TC合并LDL-C异常6例(17.14%),仅LDL-C异常29例(82.85%),血脂明显异常升高者5例(14.28%);34例(97.14%)在服药第8周出现血脂异常,仅1例(2.86%)在第16周出现血脂异常。TC和LDL-C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TG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HDL-C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图1),但并未发现TG或HDL异常者。
表1 血脂总统计表(mmol/L)
图1 总人群血脂变化折线图
3 讨论
国外一项针对异维A酸安全性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发现,13 772例口服异维A酸的痤疮病人中,44%的患者出现血TG升高,31%患者出现TC升高[7]。然而本研究发现,痤疮患者服用异维A酸后TG虽然较基线水平升高,但并未发现TG异常值,而LDL-C异常较为常见。由此可见,国外报道异维A酸所致的血脂异常与国内情况并不完全一致,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尚无相关研究,猜测可能与人种遗传背景不同有关。故日后对这类患者的血脂监测,LDL-C可作为一个最敏感的指标。
本研究出现血脂明显异常升高者仅5例(14.28%),大部分患者仅表现为LDL-C轻度升高,与以往国外大量评估异维A酸安全性的文献结论一致,即认为异维A酸所致的血脂变化程度是轻微的,不需要使用降脂药,且绝大部分认为这种血脂的变化通常是暂时的和可逆的,并可在治疗结束后2个月回到基线水平[8]。一项在阿拉伯人群中的研究表明,总体上,使用异维A酸治疗痤疮的过程中冠心病风险的增加似乎微乎其微,几乎对人体健康没有什么影响。然而,有冠心病风险的患者长期使用维甲酸类药物时,则应慎重考虑心血管风险的增加[9]。
在本研究中,绝大部分患者在服药第8周开始出现血脂异常,且TC和LDL-C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可能与机体脂质代谢代偿机制有关[10]。国外也有几份报告对频繁(如每月1次)实验室监测的临床效用提出了质疑,并建议降低监测频率以减轻经济负担和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停药[11-15]。结合本文研究结果,建议口服异维A酸的患者在基线和治疗1至2个月后进行血脂检测,如果这些检测结果正常且患者不存在其他风险因素,不一定需进一步监测。也有学者建议,对于某些同时患有代谢综合征(包括超重或肥胖患者,或体检中患有黑棘皮病的患者)而导致潜在高脂血症风险较高的患者,开始应服用较低剂量的异维A酸,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严格监测血脂水平[16]。
需要注意的是,因异维A酸是脂溶性药物,医生在开具异维A酸给患者时,常教育患者配合油脂丰富的食物送药,这也可能是导致服药后血脂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观察中发现部分患者在调整饮食结构后血脂可下降甚至降至正常,故正确的宣教可避免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若开始出现血脂异常,则应教育患者调节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和体质量管理,减少总热量摄入,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16]。
总而言之,本研究观察到痤疮患者服用异维A酸后TC、TG、LDL-C有升高趋势,HDL-C有降低趋势,绝大部分患者仅表现为LDL-C轻微异常,在服药第8周出现,以后趋于稳定甚至下降。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随访时间有限,未观察到停药后的血脂变化,需在今后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