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福南社区居民前列腺癌认知调查的分析

2022-01-05马金亮王东文田军姜焕荣陈煜锋彭衍立李海涛郭文敏吴晓琳翟廷帅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前列腺癌人群居民

马金亮 王东文 田军 姜焕荣 陈煜锋 彭衍立 李海涛 郭文敏 吴晓琳 翟廷帅

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快速上升,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资料显示,2000年至2014年,前列腺癌的发病率由4.62/10万上升至21.62/10万,年均增长11.5%[1]。研究显示我国约一半的前列腺癌患者初诊时就已出现远处转移[2],其生存率远低于欧美国家。而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费用为早期患者的10倍,给医疗及医保带来沉重的负担[3]。我国前列腺癌患者早期诊断比例较低,可能与居民对前列腺癌及其危害性的认知水平有关。为了解城市社区居民对前列腺癌的认知水平,我们对深圳市福南社区居民进行了前列腺癌基本定义、好发人群、人种和地域发病情况、与饮食相关性、早期症状和体征以及晚期预后等相关知识认知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泌尿外科在深圳市福田区福南社区开展了对前列腺癌的认知调查。由社区工作人员协助动员辖区居民,居民自愿决定是否参加调查。调查对象为福南社区40岁以上常住男性居民。抽样方法为简单随机抽样。纳入标准:①社区常住居民,且于当地居住时间大于2年;②年龄≥40岁男性;③近2周无前列腺炎症、未进行泌尿系及直肠检查;④认知正常,配合本次调查。排除标准:①既往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②有严重的心脑血管或者其他危及生命的疾患。该项目符合伦理学各项要求并通过了医院伦理学审查。所有受调查者均在充分了解该前列腺癌认知项目后决定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调查方法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泌尿外科医护人员发放调查问卷,由参加调查的社区居民填写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基于前期文献调查与专家共识[4-6],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泌尿外科制定。问卷内容包含个人信息(年龄、学历)、合并疾病情况(是否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否有下尿路症状(尿频、尿急、尿等待、尿滴沥、排尿不畅等),是否知晓以下与前列腺癌有关的知识:基本定义(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好发人群、人种和地域发病情况(老年人发病率高、欧美男性最高发的癌症、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与饮食的相关性(与高脂饮食相关)、早期症状(早期常无任何不适)及疾病转归知识(晚期前列腺癌预后不良)。问卷由工作人员统一打印后现场统一发放,调查结果一致性高。受调查者以选择题的形式回答知晓或不知晓。共发放调查问卷表785份,回收785份,回收率100%。

三、统计学方法

调查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表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调查人群的一般特征

785名接受调查居民的平均年龄为57.4岁(40~90岁),人群一般特征见表1。

表1 受调查人群的一般特征

二、居民对前列腺癌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

参与问卷调查的人群对前列腺癌总体认知水平较低,详见表2。本研究分析了年龄、文化程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伴有下尿路症状等因素对前列腺癌认知的影响。依据WHO定义60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将调查人群分为40~59岁及60岁以上(含60岁)两组(因分组过细导致单个样本量较少而采用二分类)。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将调查人群划分为基础教育组(小学、初中)和高级教育组(高中、中专、大学及以上)。依据上述标准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是否有下尿路症状等对受调查者进行分组,各组对前列腺癌认知情况及组间的差异见表3。

表2 受调查人群对前列腺癌的认知情况

表3 受调查人群对前列腺癌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人数(%)]

讨 论

有关中国居民对前列腺癌认知水平的研究较少,2009年朱刚等[6]对全国17个城市376人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仅45.5%的居民知晓前列腺癌。而国内有关社区居民对前列腺癌的认知调查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选择深圳市一个普通社区,一定程度上可代表城市社区居民对前列腺癌的认知情况;本研究作为大规模前列腺癌认知筛查研究的一个先行研究,样本量仅785名,但亦存在一定指导意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考虑普通居民对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了解有限,而更关心前列腺癌的发病相关因素、早期症状和疾病危害,因此本研究的调查更侧重这几个方面。此外,该版本问卷调查内容亦存在一定局限性,内容欠丰富,有待后期在新版本中作出改进。

本研究显示,社区居民对前列腺癌的总体认知处于较低水平。“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这一问题本身具有提示性,但仍有近40%的居民不知晓。知晓前列腺癌好发于老年人的比例只有45.2%,对其他几个问题(欧美国家发病率高、与高脂饮食有关、城市发病高于农村)的知晓率仅为4.5%~4.7%,这显示出我国居民对前列腺癌发病的相关知识较为匮乏。近85%的居民不知道前列腺癌早期常无症状,仅6.6%的居民知晓晚期前列腺癌预后不良。这一结果提示我国社区居民对前列腺癌的隐蔽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而一项293名土耳其人的前列腺癌认知调查结果显示,68.3%的居民知道前列腺癌是一种常见疾病,88.4%的居民认为前列腺癌是可以治疗的,他们当中62.8%的居民的信息来源是医生[7],相比之下,我国前列腺癌的科普程度与之差距甚大,这可能与发病率差异、医疗系统差异等有关,可见前列腺癌科普、筛查之路任重而道远。

本调查研究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及合并下尿路症状等因素可影响居民对前列腺癌的认知水平,而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则对其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对认知的影响最为显著,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居民知晓率普遍高于高中以下学历的居民,在7个问题中有5个问题存在显著认知差异。国内外文献也报道受高等教育的居民对前列腺癌的认知水平高于受基础教育的居民[6-8]。本研究显示60岁以上年龄组居民对前列腺癌的认知水平高于40~59岁的居民,这可能与老年人群对前列腺健康关注度较高有关[7]。我们发现有下尿路症状的居民对前列腺癌认知水平高于无症状者,其原因可能与此类居民出现症状后会查询相关资料或到医院专科就诊有关。本研究发现是否罹患糖尿病或者高血压并不影响对前列腺癌的认知。虽然这些居民较正常居民有更多的就医过程,但并未因此获得前列腺癌相关的知识。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基层医师中仅9.5%知晓PSA的意义[9],因此我们的宣传对象不仅仅是患者,对于基层医师也要加大关于前列腺癌知识的宣教力度。

有研究表明通过向居民发放前列腺癌相关知识的宣传材料进行科普教育,可以提高居民对前列腺癌的认知水平,进而提高其前列腺癌的筛查参与度[10-11]。我们在对居民完成调查问卷后,发放了前列腺癌科普知识宣传画册,并通过自媒体进行前列腺癌知识宣讲。提高社区居民的前列腺癌认知水平是一项庞大、持久和艰巨的工作,接下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泌尿外科医生参与进来,从定期科普(线下线上结合)、培训基层医师、重点人群筛查入手,期望能提高我国居民的前列腺癌早诊早治的比例,降低其死亡率。

猜你喜欢

前列腺癌人群居民
在逃犯
石器时代的居民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石器时代的居民
前列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治疗
关注前列腺癌
认识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