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激发创新内驱力
——访山西省运城市东康中学科技教师单晓娟
2022-01-05田春忆李瑚
◎本刊记者 田春忆 李瑚
图1 单晓娟
2021年10月16日,山西省运城市东康中学第六届科技节如期开幕。那段时间,有一个人特别忙碌,她就是该校的物理老师兼科技老师——单晓娟。她既是活动开幕式的主持人,又是科技节策划人之一,带领学生准备了一系列有趣的物理实验表演和机器人表演。开幕式之后的第二天,她还要带领学生参加运城市青少年科学技能大赛。采访就在休息的间隙进行。
图2 单晓娟主持东康中学第六届科技节开幕式
2005年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单晓娟便一直在东康中学担任物理老师。直到2018年,喜欢“捣鼓新事物”的她兼任了科技老师。
近几年,在带领学生参加机器人活动的过程中,单晓娟感受最深的就是“变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改变,教学方式也在慢慢转变。
“以前,我的教育理念比较传统,奉行‘上课—练习—刷题’的教学模式;现在,我更注重的是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而学’。”单晓娟笑着说,这种想法在有些人看来“比较幼稚”,但在她看来,这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事,更是她“值得做的事”。
多一些实验,让课堂更有趣
当被问到“你眼中的单老师是什么样”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上课有意思”“课堂氛围轻松”“平易近人”等,特别是一些有趣的课堂实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很多物理原理需要通过实验才能获得直观的感受。只要教材中提到了、课堂上能实现的实验,我都会带孩子们动手去做。没有实验器材时,我就自己找器材做。”单晓娟说,有时她也会在课堂上即兴做一些实验。
一次,在讲解“光沿直线传播”的相关知识时,单晓娟先准备了一瓶茶水,然后让一束光射入其中,以此证明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接着,她又将一束光射入装满烟雾的空瓶中,以此证明光在空气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这时,一位学生提出疑问:如果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还会沿直线传播吗?
这个问题涉及“光的折射”,如果是以前,单晓娟可能会在之后的课堂上再为学生讲解,但这次,她卖了个关子:“你猜。”
在学生思考之际,她把烟雾倒入装了茶水的瓶子,让实验现象直观地呈现在大家眼前。课后,她还要求学生自己回家再做一遍实验,巩固课堂知识。“这样做看似浪费时间,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为了提高课堂实验效率,每次上课前,单晓娟都会先在家里把实验做一遍,在确保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再将其带入课堂。她还关注了很多科学视频博主,一旦看到跟课堂相关的有趣实验,就会模仿着做。
图3 单晓娟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渐渐地,学生的兴趣变浓了,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单晓娟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以前上课我总爱板着一张脸,认为老师要‘镇压’住学生,但其实学生不是用来‘镇压’的。当你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传授了他们需要的知识,即便笑着讲课,学生也会信服你。”
多一些鼓励,让学生更有信心
2018年,为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东康中学开设了“臻美课程”,鼓励各科教师各展所长,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在每周六下午为学生讲授相关知识。单晓娟大学学的是电子专业,一直以来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比较感兴趣,于是开设了机器人臻美课程。
图4 单晓娟与机器人兴趣小组成员合影
“刚开始上课时,学校既没有教材也没有器材,全靠自己摸索。”单晓娟坦言,上好机器人课比自己预想的要难,不仅如此,学生对这门课程也非常陌生。“报名的学生不多,他们在课堂上不敢动手,完全等待老师指导,缺乏自我思考。”单晓娟想了不少办法改变这种情况。
一方面,单晓娟积极鼓励学生,“哪怕做错了,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都没有关系”;另一方面,在训练的过程中,她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从不手把手地教学生怎么去做,而是告诉他们竞赛的规则和目标,让他们自己先尝试。”
刚开始,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有点摸不着头脑,一遇到问题后马上就会向老师求助,但都被单晓娟拒绝了。“我会要求学生自己先寻找方法,实在解决不了,再来问我。”
在此基础上,单晓娟用竞赛促普及的方法,先挑选一部分有编程基础的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带领他们参加机器人竞赛,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
“参加竞赛能让学生走出去见世面,知道自己与同龄人的差距。”谈到这里,单晓娟回想起2021年4月份带领学生参加2020—2021赛 季VEX机器人亚洲公开赛的经历。
“学生们是第一次参加这样大规模的竞赛。现场高手如云,看着全国各地选手们的先进设备,再对比自己‘菜鸟’级别的设备,学生们顿时没了信心。”其实,单晓娟自己当时也是一名“新手”,但为了提升士气,她安慰学生道,“这种情况很正常,以后你们进入社会,竞争可能比这更残酷。我们要相信自己,做好自己能做的,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种收获。”
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们渐渐恢复状态,稳定发挥,最终取得新秀组技能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多一些温度,让教育回归本质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单晓娟想了想回答道:“有位哲学家曾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认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应该通过自己的知识、德行去影响学生,既要‘教好书’,也要‘育好人’。”
直到现在,单晓娟还记得小学老师的谆谆教诲,如今自己成为老师,她深知自己的行为能对学生今后的人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我所做的或许不能‘立竿见影’,但我们可以慢慢来。也许很多年后,学生在回忆自己的校园时光时,也会想起老师曾经对他(她)说过的某句有意义的话。”
让她欣慰的是,已有学生正在慢慢发生改变。
班上有一位成绩中等的学生,由于进步缓慢,有点自暴自弃。为了鼓励他,单晓娟让他加入机器人兴趣小组,并指导他参加了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该学生回来后,兴奋地向她描述此次行程的所见所闻。
“他对我说,当他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都在为同一件事情而努力的时候,自己特别感动,大家的谈吐、见识都让他自叹不如。受到感染的他决定今后也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好的学校。”说到此处,单晓娟的眼中闪现一抹亮光,“我想,哪怕有一位这样的学生,我做这件事就是值得的。”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了机器人。上一次社团招生时,机器人兴趣小组的展架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鉴于报名人数太多,学校专门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开设了编程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优秀学生在机器人领域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