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
2022-01-04王景璐
王景璐
摘要:正所谓“读写不分家”,读和写本就是语文教育中重点的两个模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读和写紧密结合在一起,让阅读来深化写作,让写作来优化阅读。优化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良好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语文学了学习中来,夯实积累,提升知识素养,开阔视野意义重大。本文从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一方面以“以写促读”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从“以读促写”的角度进行分析,希望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学生良好的阅读是为了积累文学素养,是为了开阔眼界,而写作则是让学生将积累的文学素养作用在表达中,两者本就有着必然的联系,而现实反映却差强人意,初中学生阅读量少、阅读质量差、阅读习惯不良的问题较为突出,写作常常处于中游水平,能写但写不好,将读和写结合起来教学,有着积极意义。
一、以写促读
1.进行批注式阅读:所谓“书读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对文章所描写的内容自然会有一定认知,但是这种认知可能是碎片化的,不足以构成深度思考和记忆,看过就懂,但是记不下来,这和初中学生阅读能力差、阅读基础不足有一定关系,同时也和网络时代下人们熟悉了快餐式阅读有关系。针对这种问题,则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进行深入化阅读才行。而批注式阅读就是方法之一,也是以写促读的一种提现,在展开阅读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在文章的空白处记录下相对应字词句段的批注,将文章的内涵系统性的概括出来,学生通过动一动笔头,王往往会有更加深刻的阅读理解,同时学生会自然而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情感,慢慢提升阅读能力并爱上阅读,而批注式阅读的批注内容也是多元的,学生可以将关键字词用下标注线画出来,可以将自己困惑的地方打上问号,将独到的理解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在旁边空白处将优美的字词用双下标注线进行批注,等等,分类明确,避免混乱[1]。
2.引导学生写知识总结,记录笔记:阅读究竟收获了些什么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如果阅读获得的知识存放在脑海中,久而久之自然会随时间遗忘,而将学生的阅读所得记录在纸上,才真正化为己有,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日常阅读中写一写阅读知识总结,画一画思维导图,并且,要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不动笔不读书,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能够让学生阅读起来更轻松、更深入,且收获更多,这无疑也是以写促读的体现。
3.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在学校或者班级内可以开设阅读活动,例如黑板报开辟“好书推荐”栏目,例如开设“读书感分享角”活动,在学生中征文,让学生写下不同文章的观后感,相互阅览,相互交流[2]。学生写读后感的前提,就是对所阅读的文章有较为深入的认知,写下来的读后感才有可读性,可以说写读后感的过程,就是以写促读的过程。
4.联系原文,進行趣味写作:在联系原文的基础上,可以展开一些趣味写作,包括扩写、续写、改写等等,抓住学生兴趣未泯的时间,进行花样写作,学生更乐意接受这样的写作形式。
二、以读促写
1.日常阅读:在日常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在早自习、课堂上、在课外等等时间,教师严肃要求,严格对待,督促学生展开良好阅读,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阅读数量,比如教师监督管理学生在阅读时记好笔记、记录摘抄等等,阅读足够,积累足够,才能让写作更好。
2.写前先读:在展开写作的时候,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阅读一段奇异的故事,或者阅读美的文章等等,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以及写作灵感,从而达到让学生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3.读一读作文:对于学生自己写下来的作文,教室可以带领学生去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多元智能被激活,能察觉到更多的东西,这也是语文写作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提倡的。除了各自读各自的作文之外,教师也可以运用激励策略,在班级内创设相应的奖励机制,所有学生和教师合力评选出几份优秀的作文,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以此来肯定学生的阅读行为,在将优秀作文拿上讲台来读一读,让学生听听看优秀的作文是怎样的。
4.强化学生课外阅读,课内反馈:课外阅读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事情了,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0万字,但实际调查表明只有四分之一左右,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才行,可以在课内选择时间,让学生上讲台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课外阅读收获。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以将阅读和写作融为一体,以写促读以及以读促写,两方面相互促进,创设优质的环境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写作需求,慢慢稳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兴趣,意义重大。全面带动,多措并举,上文提到多点具体的策略和建议,希望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黄金叶. 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7):1.
[2]黄友胜. 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4):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