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2-01-04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欧文礼
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欧文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进步,是我们新发展阶段的首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即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前,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那么,在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该如何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以农业科技创新和数字乡村建设为重点,实现创新发展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信息化建设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必备条件和重要手段,对实现农业科技的资源共享、协同研发、成果扩散、管理创新具有重要作用。数字乡村建设,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助力农民 “弯道超车”、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要树立品种科技是最重要的农业科技意识,大力推广名、特、优、新品种,发挥优良品种的优势,提高农业效益。要大力推广和应用嫁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生态养殖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配置智能温室大棚、喷灌滴灌、太阳能杀虫灯、自动投料、流水养鱼槽等现代设施设备,提升农业科技化水平。要努力推广农业新机具,提高农业机械化率,树立“机械化”是农业的根本出路的意识。要搞好农业技能培训,特别是职业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让有知识、懂技术的人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力军。要搞好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农业专家+农技指导员+科技户示范户(基地)+辐射带动户”的农技服务模式,改善农技人员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要狠抓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大数据、物联网、5G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广泛应用。要分门别类形成农业农村各种管理平台系统,并整合各种系统到数字农业管理平台上,形成上下“一张图”管理。要以点带面,形成智慧农业应用场景,从智慧果园、智慧菜园起步,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示范点、示范村社、示范园区等,让生产者在办公室就可以远程遥控指挥农业生产。要突出重点,大力推动农村电商发展,重点扶持一批电商企业和电商业主,形成农村电商的“灯泡”效应。要培育农业产业重点业主的电商意识,让他们自觉触网销售。要大力推广农业数字服务平台,提升12316、农业信息网等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不断优化模块,更新信息和内容,推广使用农产品监测预警、市场供求、价格等信息,拓宽发布渠道,不断提高权威性、时效性和有效性。
二、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实现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两高”目标,落实到农业上,就是要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调整农业结构,即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区域结构。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补齐短板、缩小差距,从而实现农业协调发展。因此,我们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做优做精粮食产业,优化品种品质,大力发展肉、蛋、奶、鱼、果、菜、菌、茶,为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质量优良的产品供给。要主动调整每一个农业产业的内部结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品种多样,质优价优。要大力增加绿色、有机、生态农产品供给,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三、以发展可持续农业为重点,实现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落实总书记的要求,就农业而言,必须发展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业,是指采取某种合理使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满足当代人类及子孙后代对农产品需求的可以持续发展的农业系统。可持续农业要求进行“农业产业可持续、农业资源环境可持续、农村社会可持续”三大建设,达到构建“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生态循环农业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区域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三大目的。因此,我们要积极开发农业生态功能,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实现资源循环、能源循环、产业循环,向群众提供绿色、安全、生态的农产品。发展可持续农业,围绕“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系统治理,一是要做到种养结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护土壤不受污染,提高土壤质量,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二是要控制化肥的施用量;三是要采取病虫害立体防控措施,广泛使用太阳能杀虫灯、粘虫黄板、性诱剂、虫害天敌食物链等防控措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四是要搞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特别是畜禽粪便、秸秆综合利用与农膜的回收。五是要节约用水和保护好水资源,加大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六是要狠抓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狠抓农房四周环境整治、农村污水治理、垃圾清运。在此基础上,创建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美丽农庄,让农村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美丽乡愁的地方。
四、以农业园区、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实现开放发展
开放型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提高“引进来”质量。这里“走出去”“引进来”的眼光,可以是世界眼光,也可以是全国眼光。要“走出去”,必须依靠高质量大宗农产品基地,以及农业龙头企业。而各种农业园区、农业产业示范区,正是农业产业基地和农业企业的载体。因此,要实现开放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农业园区、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代表着农业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我们要以各种农业优势产业为基础,规划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园区等多种农业园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土地整治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从而实现农产品“走出去”,农业资金、技术、人才“引进来”。要制定好优势农业企业走向全国、走出国门的规划,明确其目标定位、品牌宣传、产品推介、项目接洽等内容,不断培育和扶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农业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要积极开拓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出口市场,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以及国际化要求,高标准推进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要把农业的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结合起来,把保障供给与休闲、体验、观光、生态结合起来,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五、以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实现共享发展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农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主要路径。要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推进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大力推进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努力盘活资产,促进保值增值,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力推动农村“三变”改革,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村的人、财、物“活”起来,有效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劳务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政策性收入。要加快财政补助资金的股权化改革,创新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方式方法,让涉及到的农户和村集体占有股份,实现财政资金的共享。要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鼓励通过资产租赁、企业股份、农业开发、生产服务、联合发展等途径,把农村集体经济做实、做大、做强,提高村集体统揽全局治理乡村的能力。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与农业担保公司合作,增加担保风险金,以此撬动更多的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总之,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农村改革为切入点,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从而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