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塔城地区滴灌条件下保护性耕作技术对比试验

2022-01-04阿达来提达吾提

新疆农机化 2021年6期
关键词:株数保苗保护性

阿达来提·达吾提,辛 岩

(塔城地区农机推广站,新疆 塔城 834700)

1 塔城地区概况及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必要性

塔城、额敏、裕民、托里等县(市)地处国家保护性耕作重点建设区“西北源头区保护性耕作带”。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区年降水量逐年减少,加之近年来大量开垦农田,水资源过度使用,草场逐年退化。每年大量的农田采用铧式犁耕翻和耙耱镇压等传统旱地耕作技术,土壤表土细碎,冬春裸露,在西北季风作用下,农田中直径在100μm以下的细小土壤颗粒被风吹起后飘浮在高空,形成悬浮沙尘,造成扬沙天气。据气象资料统计,自2000年以来,塔城盆地多次遭遇强沙尘暴,甚至出现从未有过的冬季大风扬沙天气。大风扬沙天多发生在3~4月(春耕春播时节),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危及到当地人民的生存环境,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无论是从治理沙尘暴源头,还是从改善我区生态环境的角度都需要对农田进行生态保护,因此,在塔城市等地推广滴灌条件下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十分必要。

2 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情况

2.1 塔城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概况

为改变我区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探索出一种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模式,自2005年开始,塔城地区农机推广站、塔城、额敏、裕民、托里等县(市)农机局、农机推广站分别依托自治区农机推广项目、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县项目以及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等项目,陆续在塔城市、额敏县、裕民县、托里县等地建立了试验田,开展了机械深松、秸秆粉碎还田、杂草病虫害防治及免耕播种四项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完成了冬(春)小麦、大麦、玉米、红花、油葵等作物的免耕播种作业面积达240余hm2,辐射推广达200余hm2,平均为农户增收节支达100元/667m2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2.2 滴灌条件下保护性耕作技术对比试验及效果

2.2.1 试验模式

为开展免耕播种与常规播种的试验对比以及免耕播种模式下不同株距与保苗株数的对比试验,设计了四种不同的试验模式:

对比试验一:免耕播种玉米40+60 cm宽窄行,株距为17cm,理论保苗株数7800株与常规播种40+60cm宽窄行,株距为17cm,理论保苗株数7800株的对比试验。

对比试验二:免耕播种玉米40+60 cm宽窄行,株距为17cm,理论可苗株数7800株与免耕模式40+60cm宽窄行,株距分别为15 cm,理论可苗株数8 900株的对比试验。

对比试验三:免耕播种玉米60+60 cm等行距的株距为15cm,理论保苗株数为7400株和免耕模式60+60cm等行距,株距为14cm,理论保苗株数7900株的对比试验。

对比试验四:免耕播种玉米40+60cm宽窄行,株距为17cm和15cm,理论可苗株数7800株与8900株与等行距60+60cm的株距为15cm和14cm,理论可苗株数7400株与7900株对比试验。

40+60 cm宽窄行播种模式随播种直接铺设滴灌带,滴灌带铺设在40 cm行距内,60+60 cm等行距播种模式是先播种后铺设滴灌带,每行铺设一条滴灌带。

2.2.2 对比试验情况

在农业生产各阶段,农机技术人员与农业技术人员一起进行跟踪服务,做好试验数据的采集、整理汇总分析及影像资料等工作,确保试验示范数据真实有效,为滴灌条件下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地表覆盖率的测定方法:用50m长的绳子尺每隔20cm做一个记号,沿着地块对角线铺放绳子,数记号下有秸秆的点数,再除以总记号数,得到秸秆覆盖率,经测算播种前后试验田秸秆覆盖率达81.6%。

由表1可见:土壤水分较对照田平均高出2.54%,土壤容重小0.04g/cm3。

表1 土壤水分容重测试数据对比

由表2可计算出免耕玉米出苗率平均为93.41%,较常规玉米高出6.71%。

表2 玉米出苗情况

由表3可计算可得免耕玉米株距误差率较常规玉米株距平均误差率低12.46%,株高平均矮61.17cm,株直径粗2.47 mm,玉米叶片数多0.2个,杂草数平均少11.65个,根宽8.58cm,根长短1.37cm,第一节直径平均粗2.74mm。

表3 玉米长势情况数据统计

由表4可见,经理论测产,试验田免耕玉米较为常规田玉米倾斜株平均少2株,茎折株平均少3株,株数平均多206株/667hm2,有效穗数平均多250穗/667hm2,平均单产高28kg/667hm2,百粒鲜重平均多1g。

表4 理论测产对比试验数据统计

由表5可见:40 cm+60 cm,株距17 cm,理论保苗株数7800株的免耕玉米产量为1172kg/667hm2,较常规玉米产量1 028kg/667hm2增产144kg/667hm2。免耕播种宽窄行40cm+60cm,株距17cm,理论保苗株数7800株,产量为1172kg,较宽窄行40cm+60cm,株距15 cm,理论保苗株数8 900株,产量811 kg/667 hm2,增产361 kg/667hm2。免耕播种等行距60 cm+60cm模式,株距15 cm,理论保苗株数为7 400株,产量1 216 kg/667hm2,较等行距60 cm+60 cm,株距14 cm,理论保苗株数为7900株,产量1026 kg/667 hm2增产190kg/667hm2。免耕玉米40 cm+60 cm宽窄行株距17 cm和15 cm平均产量992 kg/667hm2,较60 cm+60 cm等行距,株距15 cm和14 cm平均产量1121kg/667hm2减产129kg/667hm2。四种免耕模式玉米产量较常规玉米产量亩增产28kg/667hm2。

表5 产量对比试验数据统计表(单位:kg)

表6 产出成本对比

通过采用2BMG-8型牵引式免耕精量播种机可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滴灌带铺设、覆土和镇压作业环节,较常规播种模式减少犁地、耙地等作业环节,为农户节省作业成本90元/667m2左右。免耕玉米产量平均较常规玉米增产28 kg/667m2,可为农户节本增收达140.5元/667m2。

3 存在的问题

(1)在设计种植密度大于8 000株的密植模式时,品种选择和种植密度的契合度方面研究不够,选用的新玉97不是适合耐密植的最佳品种。

(2)免耕播种机性能仍需进一步改进。免耕播种机出现了雍草、油缸漏油、波纹圆盘座断裂等现象,以及存在播种部件与滴灌带铺设作业深度深浅不一,造成后期出现大小苗,种子监测系统报警出现不一致,存在错行乱报现象。

(3)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的资金不足,缺少有效的检测手段和必要的检测设备。在采集土壤养分、温度等试验数据时缺少必要的检测设备。硅胶、干燥剂等检测所需材料从乌市购进。测试土壤水分、容重的环刀、土盒等需从其他单位借用。

4 进一步推广的意见建议

(1)加大农机农艺融合。通过农机农艺融合,进一步优化技术模式的设计方案,从品种选用与种植模式契合度等方面加大研究,总结适合我区的技术模式在全区进行示范推广。

(2)做好机具适应性改进。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将机具使用中存的问题情况及时反馈给生产厂家,做好技术改进,为进一步推广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撑。

(3)争取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购置保护性耕作机械的农户予以倾斜,保证补贴资金。同时,争取自治区、地区农机化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对示范点的农机大户、合作组织予以累加补贴,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另一方面健全完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从人、财、物上对农机推广部门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予以大力支持,强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确保服务无死角、技术全覆盖。

猜你喜欢

株数保苗保护性
子午岭细裂槭天然分布及其重要性研究
农业农村部部署冬小麦抗旱保苗工作
精神疾病患者保护性约束使用的现况调查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生态疏伐采伐强度控制要素探析
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调查与研究
赤眼蜂不同放蜂方法对水稻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试验
白泥地的改良与保苗措施
不同草种交播对春季冷暖季型草坪草消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