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养护技术分析研究

2022-01-04浙江省温州路桥工程设计所黄晓帅

人民交通 2021年19期
关键词:横缝灌缝面层

浙江省温州路桥工程设计所 / 黄晓帅

引言

裂缝是沥青路面的主要早期病害。对裂缝快速有效地进行处治,能抑制并延缓裂缝的发展,延长路面寿命,改善服务水平,降低长期养护投入。然而,由于裂缝成因多样,处治所用的材料、工艺和时机也应有所区别。目前上海地区裂缝处治水平参差不齐,随意性较强,缺乏统一、系统的处治措施,不利于工程验收和养护成本控制。因此,有必要对常用措施的处治效果进行分析,规范裂缝养护。

一、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养护必要性分析

要想得知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必要性,就必须对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在沥青混凝土公路使用当中,其基本设计寿命理想状态约为10~15年,但在实际使用当中,受各种因素影响,沥青路面在工程竣工3年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问题。降低了沥青路面的生命周期,影响车辆正常通行,埋下安全隐患。最常见的早期破坏可详见路面的明显裂缝,裂缝条数增多,且不断分散,影响极为严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分为“纵缝”以及“横缝”。“纵缝”形成与路径的密实度不良具有一定联系。在早期使用当中,车辆自身自带负载性,在压力施加下,路面会出现受力不均匀现象,出现沉降危害。在路基半填半洼处出现裂缝。此外,沥青混凝土在搅拌、铺筑过程当中,未能进行良好处理,导致其连接性不良。在车辆运行当中,荷载力加重,出现裂缝。而“横缝”主要分为“荷载性裂缝”以及“非荷载型裂缝”。在路面设计当中,路面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设计不达标,均可以导致发生荷载性裂缝。由于超负荷载,对于路面的碾压使沥青层出现内力集中,引发裂缝。非荷载性裂缝是横缝的主要病害,其主要由于沥青表面受温度影响,呈现“热胀冷缩”,诱发裂缝。多发生在北方寒冷月份,如11月~次年2月期间。沥青路面出现严重裂缝后,如相关部门未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将会导致水分(如雨水,雪水等)渗透至路面裂缝,由裂缝延伸至基层,导致整体出现翻浆、不均匀沉降等危害。使沥青公路的承载能力受到严重影响,降低沥青路面的荷载能力。同时,也会增加路面维修养护成本,使人力、物力、财力等出现比较严重浪费。因此,通过分析裂缝形成的原因,便可以对裂缝的不同类型以及形成方式产生详细认知,并在后续养护当中,选择合理有效的养护方式,完成路面裂缝的有效修复。提升公路的整体使用效率,增加其生命使用周期,降低安全隐患,为公路的后续良好运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

(一)车辆荷载长期重复作用

通过分析发现,该段高速公路的路面裂缝主要分布在主车道上,且裂缝纵横交错,甚至出现了网状裂纹,这间接表明车辆荷载长期重复作用是引发路面裂缝的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裂缝病害多发生在春季、秋季,这是由于春秋季节多雨,雨水易淤积在低洼路面,在排泄不通的情况下会逐渐渗透到沥青混凝土路面缝隙中,进而渗入沥青结构,降低路面的承载力。此时,若高速公路承受较大的行驶荷载,就会导致已经渗入沥青结构中的水分流向底层,从而引发路面裂缝,造成严重的网状、龟裂裂缝等。

(二)公路路基工程质量影响

在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若路基填土环节的压实作业不规范,会导致压实度不足以及路基填筑不均匀。通车运营后,一旦路表有水分渗透,路面极易出现明显的沉陷,进而引发纵向裂缝。

(三)公路路面养护方案影响

当前,某些地方的公路管理部门仍存在明显的“重建轻养”观念,该高速公路项目所属的公路管理部门即是如此。具体表现为:在公路工程建设环节投入较多,在建成之后的养护环节投入较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及时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养护管理水平较低;没有树立预防性养护理念,导致公路在通车运营初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病害。

三、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养护技术分析

(一)使用路面贴缝的技术

路面贴缝技术采用“PRC-WIII型复合剂”,此材料具有流通性较强的特点。在裂缝修补当中,其可以达到有效渗透,填补效果极为理想。此外,作为高分子聚合物,其对沥青路面的裂缝具有一定的再生还原效果,可以有效增加整体路面的粘合性。该技术可以对裂缝进行放样处理,利用石笔进行标注,随后通过相关的喷机对裂缝进行烘干处。当裂缝壁的温度能够达到灌装要求时,使用灌装机进行材料灌注。随后,通过人工方式结合纤维布利用橡胶锤,对产生气泡的地方进行锤打,释放空气,以保证裂缝的密封性。

此外,也可利用改性沥青养护剂进行灌缝,可以对裂缝小于3mm左右的病害较为适用,当养护剂进入到裂缝后,会使裂缝渗水率降低3%,有效延长整个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在使用该技术时,可以利用吹风机对裂缝进行喷气清理。随后,利用水壶或注射器,将养护剂灌入裂缝之中,在表面撒许少许的沙砾养护,2h后即可开放使用。同时,对整体的使用状态进行测量,以确保沥青公路路面裂缝的荷载能力。科学选取防裂材料,可以有效保证基层质量。选取抗裂性能优良的原材料,对沥青基层进行优化,可以将后续伸缩裂缝的出现降至最低。

(二)灌缝材料

目前普遍使用的填缝材料有3种:其一是热灌式橡胶沥青,因其价格低廉、对施工要求相对较低而被广泛采用;其二是有机硅树脂,由于其黏度大,不易充分渗入裂缝,且对施工条件要求高,相对费时、昂贵而使用较少,一般用于新路的裂缝填封;其三是冷灌式填缝料,一般以乳化沥青为基本物质,适用环境广泛,可用在潮湿、有灰尘的路面,因此应用也较多。

(三)实施开槽灌缝的技术

开槽灌封技术可以使用专业的开槽设备,对沥青公路设置宽度不小于1cm,深度1~3cm的人工槽,使用开槽机对裂缝进行有效修补。使用补胶枪加热至适宜温度后,将修补剂灌入准备好的人工槽中,实现对沥青路面裂缝的有效修补实施。开槽灌缝技术在前期虽然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但修复工作极佳且,可以极大的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年限,值得推广使用。在进行灌缝时,材料与周边存在一定温差,因此,必须选择合理的开槽截面尺寸,且二者比例(如深宽比)不应超过2:1。在进行开槽灌缝技术时,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规范,对施工路面进行封闭,以防止外来车辆进入。

2.对开槽机以及灌封机等设备进行检修,以确保其可以正常运转。

3.按照设计标准,对裂缝进行开槽作业,以确保开槽尺寸的合理。

4.用吹风机对槽内及周围的杂物进行清理,清理范围可定为10m,做好准备。

5.灌缝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流程,需要对胶体进行高温加热。等温度到达一定要求后,将修补胶从加热枪喷头喷出,灌入开槽中,以确保胶体可以有效渗透。同时,还应在裂缝两侧铺设0.1m左右的密封层,以确保密封效果。

(四)沥青面层横缝处理

公路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设计分为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尤其注意的是3层的施工横缝不能重合,要有3~5m的错缝距离,施工纵缝要留在标线处。沥青面层施工最好是不间断进行,但考虑到天气、机械和人为等因素影响施工横缝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那么,如何处理好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横缝显得尤为重要。

(五)灌入改性沥青。

处理干线公路沥青路面裂缝病害时,可使用改性沥青养护剂,其适用于尺寸不超过3mm、渗水率3%以下的路面裂缝。可将改性沥青养护剂直接灌入路面裂缝中进行路面养护、修补。

注意事项:

1.应封闭施工路段,禁止车辆通行,且应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以作警示;

2.应彻底清理裂缝,可使用吹风机吹出杂物,也可利用铁钩等设施处理杂物;

3.利用注射器将养护剂灌入裂缝中,灌入后应在其表面铺设少量砂,待2h后再允许车辆通行。

(六)龟裂处治

如果沥青路面龟裂程度严重,出现大面积松散脱落,但基层变化不大,重新恢复油面层即可,否则应对基层挖补处治后再重铺油面层。如果沥青路面的龟裂未出现松散脱落,可洒油法或刷油法封住裂缝,以防止表面水渗入基层。其中洒油法适用于大面积龟裂,刷油法适用于小面积龟裂。

(七)灌缝设备

从灌缝设备来说,我国自动化程度不高,质量水平参差不齐。而国外则在这方面获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已开发了系列化的专业设备,包括石屑撒布机、灌缝机、扩缝机、扫缝机、喷吹枪等。此外,美国在SHRP项目中,还开发了一种能够自动检测、绘制、跟踪和封堵道路裂缝的填路机器人实验样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就沥青路面而言,其在使用过程当中出现裂缝为正常现象,此现象不可避免。如何减轻此现象所带来的危害是当务之急,因此,必须就公路沥青路面裂缝养护进行有效管理,以保证路面基层尚未破坏时进行有效处理。采取开槽灌缝、贴缝等技术,均可以得到优异的使用性能。对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养护等进行介绍,可以全面提升相关部门对沥青路面裂缝的养护基础认知,从而提升沥青路面平整度,延长沥青道路使用年限,降低其后续的养护成本。

猜你喜欢

横缝灌缝面层
热膨胀系数对混凝土路面板的设计影响研究
高粘结冷态灌缝材料配合比对性能影响
TPO灌缝沥青研制与路用性能考察
常用天然改性沥青面层材料比选
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面层连续摊铺技术的应用
拱坝动力模型破坏试验横缝测量技术研究
热熔型路面灌缝材料的制备研究
桥梁工程中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初探
考虑法向初始抗拉强度和切向抗剪强度变化的拱坝横缝模型研究
液化天然气在别锡公路面层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