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渗透探究

2022-01-02刘吟君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核心素养

刘吟君

摘要:近年来,中央国务院与教育部颁发一系列文件,对当前学生应当具备的三个方面与六大要素、十八个基本点进行推进,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适应学生终身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核心素养体系。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力求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做为小学班主任教师,应当以核心素养体系为指引,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小学中的学生如同一张白纸,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这张白纸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在校园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班主任有着特殊的感情,也有着长时间的相处。因此以班主任的角度开展德育教育,常常能够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应当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德育前提,对德育的要求、过程形成清晰明确的认知。通过班主任的教育,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德育教师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我国对于德育工作十分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以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与中华优化传统文化做为德育桥梁,以多元化的德育渗透方式为主要手段,充分体现德育教育的价值。近年来,核心素养体系逐渐成为小学教师的重点目标。为确保德育工作的与时俱进,核心素养也逐渐成为的德育教育的培养目的。与智、体、美、劳等教育因素相比,德育工作涉及的内容与教师的形式较为繁杂。因此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性。通过班主任工作开展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能够强化德育教育与其他教育因素之间的联系与互补,进而促进学生的平衡发展。

二、小学班主任基于核心素养落实德育渗透

(1)在健全的班级规章制度中渗透德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成长环境影响,具有一定的自由散漫特质,如果在班级管理中没有健全的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班主任的工作难以落到实处。通过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在规范学生行为的同时,让学生掌握规章制度后蕴含的德育原则,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以学校制度为前提,并且要让学生能够接受并且通过克制能够努力到达,不能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例如班主任可以制定爱护公共财物,不乱涂乱画;讲礼貌,见到老师要问好等等规章制度。

(2)在丰富的班级活动中渗透德育

基于核心素养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应当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基于学生、班级干部更多的权限来在开展班级活动,引导学生创新班会形式,进而学会换位思考。例如在召开交通安全的主题班会中,教师可以将班会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发组织主题班会,在组织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勇于放手,只进行引导与帮助。在组织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对于德育教育的深刻认知。除班会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构建充满德育氛围的班级文化角。

(3)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渗透德育

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于德育工作的落实与否有直接的影响。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关系和谐,学生会更乐意于听从班主任的管理,进而有效落实班主任的管理与德育的渗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态度应当是和蔼可亲的,及时关注学生的异常行为与表现,一旦发现学生的异常行为与表现,能够及时与学生谈话,并帮助学生解决其遇到的难题。当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影响下,学生能够主动向教师求助。教师能够及时鼓励学生,并且为学生坚定信心,克服挫折与困难。在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工作中,由于学生的自主意识还处于发展阶段中,因此教师开展德育工作要具有针对性。在课上与课后,及时关注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与行为习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细心的教导,将德育教育渗透与日常的关注与劝导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建立和谐的班集体,营造良好的班集体。

(4)在针对性的个体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时,班主任还应当充分关注学生个人。通过对学生个体的关注,能够发现学生在行为习惯、价值取向方面的偏差,进而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渗透。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不能一味进行批评,虽然批评教育是不可避免的教育方式,良好的批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但是教师应当注重语言艺术,通过委婉有效的言语,向学生进行核心素养下的德育渗透。在对学生性格、行为习惯进行精准把握后,为学生在制定针对性的个人教育模式。

(5)在全面的家校共育中渗透德育

班主任是小學班级德育教育的主力军,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德育方向,积极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优化德育教育的效果。同时班主任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德育渗透中,发挥家校共育的优势。结合学生的家庭环境,从学校与家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教育。

而随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颁布,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也逐渐成为教师的重点工作。在双减政策的支持下,小学生的作业时间减少,课余时间增多。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当与家长携手,充分落实双减政策,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时间。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渗透德育教育。例如,为学生设计寓教于乐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完成帮家长洗脚、主动做家务、“今天我是小厨师”等趣味性的家庭互动活动。通过趣味性的德育互动,既能充实学生的课余时间,又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核心素养是国家对于学校教育提出的重要教学要求,但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当从班主任工作出发,以德育教育为途径,从班级到师生到个人再到家庭,一步步扩展,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风宸.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浅析[J].才智,2019,(10).45.

[2]魏周文.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激励策略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184.

猜你喜欢

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核心素养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爱在字里行间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