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体育电影的典型叙事场景建构

2022-01-01

电影文学 2022年20期
关键词:女排体育精神冲突

王 超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9)

在电影的创作和批评中,“场景”是辨析影片叙事结构和美学风格的基础元素。贾磊磊认为:“始终与整部影片的主导叙事动机‘缝合’在一起的‘场景’,往往最能够从视觉上凸显一部影片的类型特征。”[1]体育电影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特征和市场感召力的影片类型,其场景具有特殊性与指向性。因此,体育电影的典型叙事场景分析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

在国外电影市场中,体育电影有着雄厚的观众基础,也不断涌现出大批高质量的作品,如美国的《奔腾年代》《愤怒的公牛》《百万美元宝贝》《洛奇》,英国的《烈火战车》和印度的《摔跤吧!爸爸》等。中国体育电影长期以来作品数量较少且创作受冷,新中国成立后到1966年的“十七年”期间,“内地共拍摄生产故事片(包括戏曲片、歌舞片)600多部,体育片仅占1.5%”[2]。1976年之后,受政策和时势影响,中国体育电影数量有所回升,但在电影总体数量中仍占比较小。而且大多数中国体育电影并没有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没成为群体性的共鸣话题,整体艺术质量有待提高。

在探寻中国体育电影各种问题背后的原因时,学者们大都认为中国体育电影情节模式化、主题先行、教化痕迹浓厚、“缺乏对体育精神和人性的深层次的挖掘和探讨”[3],削弱了体育电影的类型功能等。但这些观点可能更偏向于一种外部的、表象的原因,我们更需要透析电影的内部核心命题进行探讨。体育电影的类型规律要求:“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必须与体育事业或体育竞赛活动密切联系,具有较多的紧张、精彩的体育比赛场面。”[4]场景中体育竞技场面的设计和建构是该类型电影叙事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观众在观看体育电影时最期待的必需场面。体育电影需要通过展示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则以及展现体育竞技的专业性来完成叙事环节的构建,支撑起体育电影的视觉奇观,形成典型叙事场景,从而把叙事文本“转化”成一种真正的电影情节。这种规程性的影像叙事不仅完成了对体育电影的形态建构,而且还把体育运动的“力”,从单纯的动作转化为动感化和仪式化的美学表现体系,进而确立了体育电影不可替代的美学效果。

根据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体育电影场景分析,结合电影编剧理论对场景的界定,笔者将体育电影的典型叙事场景分为五种:建立情境场景、冲突展开场景、中点转折场景、重生与回归场景、“悬崖边的决斗”场景。这五种场景在叙事结构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并通过场景间的承续关系,把场景设计与体育主题结合起来,不仅展示了体育的力量之美,也体现了体育电影的类型化特征。沿着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轨迹,笔者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五部体育电影《女篮五号》(1957)、《沙鸥》(1981)、《女帅男兵》(2000)、《破风》(2015)和《夺冠》(2020)进行场景分析,探讨各时期中国体育电影在典型场景上的特征,从而探寻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趋势。

一、建立情境场景——人物与体育关系的展示

电影的开场要尽快建立情境,即交代故事发生的时空、人物和人际关系,体育电影的类型规律是通过人物与体育运动的关系将观众带入影片的规定情境。从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五部电影建立情境场景都完成了叙事的需要,但是在建构人物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上有较大差别。

表1 建立情境场景分析表

影片《女篮五号》在开场时没有出现体育场景,其重点是人物刻画。《沙鸥》开场有女排的训练场面,但镜头少,更多的是表现沙鸥在医务室拒绝离队。这两部电影开场人物与体育虽有联系,但不够紧密。

《女帅男兵》开场是主人公到现场观看篮球赛,故事也缘于这场比赛北斗队输球,引发了聘请闻捷为主教练的后续情节,但主人公并未参与赛事,比赛过程也多由赛场解说交代。这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人对电影的类型有了更深入认识,开始重视体育电影的类型特征,但认识还不够全面。

《破风》和《夺冠》开场分别有自行车选拔赛和排球训练的场面,人物与体育运动联系紧密,较好地完成了典型体育电影情境场景的建构,确立了人物性格以及与体育运动的关系。这也反映出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人对体育电影的类型认知更加清晰和全面,善于通过建构典型场景形成类型电影的预期来吸引观众。

二、冲突展开场景——竞技对抗的开始

体育电影第二个典型叙事场景一般出现在冲突展开时。矛盾冲突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核心因素,而矛盾冲突的动因是主人公实现目标与现实阻碍之间的对立关系与改变。体育竞技自身所具备对抗性、冲突性和悬念感是极佳的情节素材,体育电影把情节冲突的展开与竞技对抗结合起来,可提升影片冲突的激烈力度与观赏性。因此,体育电影中典型冲突展开场景往往把两者相结合,既展示了体育的对抗美学,又推动了情节发展。当情节冲突与体育运动的联系越紧密,体育电影的类型特征就越具有特殊性。五部电影的冲突展开场景分析见表2。

表2 冲突展开场景分析表

《女篮五号》虽有场比赛,但更多的是展示人物内心的犹豫与抉择,而比赛自身的激烈对抗展示较少;《沙鸥》仅描写了在女排训练时主人公认为教练过于严格,没有出现竞技场面;《女帅男兵》体能训练场面只是简单的跑步拉练,没有形成激烈体育竞技冲突。这三部影片情节与竞技场面的关系都比较松散。

《破风》与《夺冠》在将冲突展开与竞技场面的结合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破风》全方位展示了一场自行车公路赛,使用了航拍、多机位拍摄、鱼眼镜头等特效技术,将冲突激烈的赛点表现得扣人心弦,视听效果上极具动感,完成了将主人公带入激烈的冲突中的叙事任务。《夺冠》中设计了女排与江苏男排的比赛,将女排未来对手的技战术特点、女排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逐一展现,同时设置了几个小悬念,戏剧性较强。

三、中点转折场景——中场比赛的胜败

电影前后两半部分的叙事分界线就是所谓的情节“中点”。“电影的中点要么是‘高点’,感觉主角的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其实是假象);要么是‘低点’,主角的世界彻底崩塌了(其实也是假象)。只有走出这个困境,情况才能好转。”[5]“中点”是剧情要进入转折的标志,“高点”场景往往是转折前故事情节的结束符号,而“低点”则是剧情转折的开始。体育电影在情节“中点”的典型场景就是一场赛事的胜利或者失败,这场胜利或失败也决定着后续情节发展的走向。

真实生动地再现体育竞技比赛现场是体育电影的魅力之一,体育电影的“中点”需要建构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来展示体育之美,让观众领略体育运动的专业性、运动员身体中蕴藏的力量美和超越极限的震撼美。

中国体育电影长期以来对体育比赛塑造不足,没有充分展示体育之美,大多比赛场面仅作为背景。《女篮五号》中的几次比赛仅是引发人物思想改造主线的起因,对竞技冲突展现不充足。《沙鸥》全片仅有一场比赛被正面描写,但冲突力度明显不够,原本激励人心、奋进拼搏的竞技场面成为人物悲情命运的背景。《女帅男兵》在人物心理变化与比赛场景紧密结合方面有了一定突破,但简单粗糙地就匆忙交代完一场比赛,导致对抗性冲突和比赛激情不足。《破风》作为一部情节虚构的商业片,在表现赛事场景时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此处演绎出了一场精彩的自行车比赛,比赛中人物的动作与性格相符,竞技冲突与剧情发展融为一体,情节跌宕起伏,极富吸引力。《夺冠》中“高点”之后紧跟“低点”,有两场女排比赛,信息量较大,该片追求尽量还原1981年中国女排大战日本女排的比赛细节,限制了影片的发挥空间,但依然较好地完成了叙事任务。

表3 中点转折场景分析表

四、重生与回归场景——体育精神的深描

当主人公命运在情节上进入困局后,最终要摆脱困境实现剧情逆转,得以重生与回归,而能否摆脱逆境是影片高潮前最重要的铺垫场景和必需场景。面对困境,主人公要做出至关重要的抉择,抉择的结果将决定其能否得以重生,主人公的重生与回归既是影片主题逻辑的需要,也是叙事结构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需要,更是观众的预见和期待。体育电影通常建构一场体育竞技场面,将观众的期待具象化,并通过这一场景深度挖掘体育精神,将体育精神与主人公的重生回归融为一体。优秀的体育电影需要精心设计回归场景的比赛场面,既不能过于松散,导致情节缺乏力度,又不能过于强大,压倒最终的高潮情节。

《女篮五号》和《沙鸥》虽然深入挖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价值观,强调了人物命运和思想上的起伏,但没有与之相联系的比赛场面,缺乏对体育精神的探讨。《女帅男兵》和《破风》将体育比赛与体育精神统一在一起,电影的真实性和观赏性较高,但是对人性深层次的挖掘不够,尤其《女帅男兵》比赛场面过于空洞,使得体育精神的探讨也流于表面。《夺冠》既挖掘了从主教练到女排队员的内心世界,也结合比赛场景展示了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体育精神,而且比赛场面时长充足(14分钟)。拍摄时使用了专业体育赛事摄影师,充分展现了比赛场面,诠释了在“女排精神”鼓舞下,新一代女排运动员不屈不挠、顽强战斗的精神面貌。

表4 重生与回归场景分析表

五、“悬崖边的决斗”场景——情节高潮和主题升华

“悬崖边的决斗”是电影中的一种叙事模式,常常出现在情节的高潮部分。高潮场景是感情最强烈和最紧张的时刻,是点题和完成主题的部分,也是动作的顶点。所以体育电影在高潮部分,一定要设计一场对抗力度最强的比赛来成为全片动作顶点,且与主题紧密结合起来,完成揭示主题的任务。这一场景应使影片之前的每一个元素都发挥作用,爆发出强烈的紧张感和视听刺激感,迎来情感、动作和主题的高潮。

表5显示,《女篮五号》和《沙鸥》在情节的高潮点并没有出现比赛画面,只是使之成为剧情中的符号,主题依靠赛场外的叙事完成,虽然剧情上也满足了观众的期待,但失去了体育电影画面的观赏性。《女帅男兵》高潮部分的比赛设计较为合理,拒绝打假球的结果如何带来了悬念感。在视听手段上虽然比赛过程表现简单粗糙,但在比赛胜利的最后一投,使用升格镜头把动作细节放大变慢,使得观众的期待拉长,将情绪推向全片的高潮,也再次点明主题。

《破风》高潮场景重点放在反常规的战术上,在氛围的营造方面也独具特色,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与商业化的娱乐效果结合得较好,值得体育电影制作者和评论者的关注与借鉴。

《夺冠》高潮场景缺失了最后夺冠的比赛,实际上是将上一场景与高潮场景合二为一,也许是由于时间限制,也许是为了避免同类型比赛场景过于密集而降低观众的审美快感,所以采取了这种做法,虽然动作、主题、视听的力度已足够,但在情感和命运的张力上远不如“中点”场景女排战胜日本队时强烈。

表5 高潮场景分析表

体育电影需要精心构建这五个典型叙事场景,才能更凸显出体育电影这一类型的叙事特征,通过体育电影中的典型场景与人物命运、情节团块的融汇,拍摄出观赏性佳、文化思想性强的体育电影,既展示出体育力量之美,传达了体育精神之强,也完成了体育电影叙事形态的建构与美学想象。

体育电影作为类型电影,需要遵循类型电影的规律。中国体育电影最迫切的问题在于能够将体育运动与情节紧密结合在一起,能否建构体育典型场景来满足观众对体育类型电影惯例的期待。本文的典型场景分析仅仅是从体育类型电影特征和文本角度出发进行了探讨,还有其他角度可以研究,诸如从体育表演的专业性,剪辑技巧的运用、体育摄影专业水准等,但这已不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需要更多的人来做多元化、多角度的探究和分析。

猜你喜欢

女排体育精神冲突
加油,冲吧,体育精神!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红楼女排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只为娱乐,无关输赢——古人的体育精神
壮哉,女排精神!
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