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2-01-01中共柳州市委党校陈晨
中共柳州市委党校 陈晨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建设的栋梁之材,对于青少年理想信念所进行的教育,是积极促进栋梁之材不断勇于奋进的思想保证。习近平同志对于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具有着高度的关注和重视,需要对大学生理想信念予以不断提升。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背景之下,能够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水平不断增强的根基与灵魂。面对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期,以正确的理念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重要因素,不仅对于大学生自我未来人生规划具有积极意义,并且对于社会发展的稳固与高效成为重要支柱。2021年2月20日,全国党史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对于高校来讲,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培养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同样要以党史学习为重要时机,加强对于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规范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引领,应当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作为为己任所肩负,积极践行对大学生成长的不断培养,不断督促广大的学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断奋进。
一、对新时代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准确理解
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出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内涵作出深刻性解释。中国高校大学生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深入性学习,要树立起积极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并且要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要站在新时代发展的客观形势之上,深入了解与解读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成长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生活的准则与价值观追求,并在自我的学习与实践中,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核心化思想来规范自己的人生发展;其次,要不断加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性学习,将马克思主义所阐释的理想信念,作为自我终身奋斗的不懈追求。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的教育,要紧紧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致力于伟大复兴梦的实现。
二、新时代高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重担当者,历史赋予每一名高校大学生应当不辱使命、面对困难而不断前行。面对成长的关键期,需要每一名高校大学生培养自己对社会信息的甄别能力,从而为自己形成正确的“三观”铸就基础。基于此种情况,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以树立正确的“三观”为根本目标,将大学生思想道德具有的正确认知作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思想道德修养培育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设与发展,直接决定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因此,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弥补先前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通过不断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形成重要路径。
高校应当紧抓时代发展脉搏、紧紧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机遇,要以坚定“四个自信”作为高校大学生理念信仰的树立、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兴国强盛的培养、国家服务的融合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助推力,使高校大学生掌握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论,结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国家与民族复兴的发展命运、肩负起历史所给予的社会责任。要将自我的毕生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复兴伟业紧密结合。
三、新时代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研究
(一)将党史学习中的理论化与实践化思想不断融入于增强大学生的理论学习过程之中
其一,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理论内容,也是党史教育的核心化内容。与此同时,构建起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之路、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习近平同志对高校大学生新时代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就是要不断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能够同时代发展形成紧密结合并不断的与时俱进,要使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具有一脉相承的延续,并结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而不断推陈出新。高校大学生应当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课程思政教育等多种形式,努力学习与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秉承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精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论,要学会用马克思理论来解决成长与发展中所面对的社会事实以及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其二,要加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基本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广大青年的价值取向对于未来社会价值的取向具有重要的影响因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取向作为积极引导高校大学生逐渐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能够更好地将国家的意志体现在每一名新时代成长成才的大学生思想与行动上,构建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培育作为最终奋斗而实现的目标。新时代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我的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更加努力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我成长成才的理想信念的基础与准则,在自我人生发展与奋斗之路上,要以准则化要求而不断督促自我、规范自我以及发展自我;其三,新时代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忘却对于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的学习与研究,注重“学史增信”所具有的教育和培养意义。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历史沧桑岁月,融合了理想信念教育最为直观的内容,并且能助力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在理想信念培养不断形成效果。中国共产党不断变革发展,一直将“革命理想信念高于天”的标准奉行为党员对于自身发展的严格要求,而这也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学习对于理想信念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性影响。
(二)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作为理想信念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手段不断的发展与革新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网络自媒体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的学习与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重点要突破对于传统教育理念与形式,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教育进程之中,改革教育理念的同时也需要对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做出不断的革新,使得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的应用成为理想信念教育传播的重要载体。新时代大学生成长环境离不开对于网络所形成的依赖,所以网络所具有的影响力不容小觑。高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互联网加强网络理想信念教育的线上发展进程,要将创新网络理想信念作为全新的教育模式,使得高校大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不再单一依靠课堂与教师理论化的言传说教,能够使广大的高校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将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互联网推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承载形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念利用互联网的普及而不断予以加强和巩固,并形成思想意识领域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借助于多媒体的设备与技术,将更具有感官效应的视频、音频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载体,使学生通过更加实例化的事实去感受和深刻理解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充分结合,并以巨大的推动力、感染力激发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其胸怀大志、奋勇争先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
(三)融合理想信念对高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基于新时代对于高校大学生所进行的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实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认知,更要能够帮助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长之路上,能够更加脚踏实地、甘愿奉献。因为,人生未来发展的任何梦想、理想的实现,都要用实践去不断的努力、用实践不断的予以实现,将理想信念的奋斗目标通过实践而不断变为现实。其一,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好专业技术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当增强理想信念教育所需要的理论化学习内容,并要用扎实的理论基础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要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奋斗目标同自我未来成长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要将实现百年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人生青春奋斗的励志之势;其二,高校大学生要做到知行合一,能够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在自我奋斗成长之路上,要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艰苦奋斗精神所具有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要以更加拼搏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意志,为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创造更新的一片天地,面对成长之路上的困难,要能够鼓起勇气、一鼓作气,肩负起民族的历史责任、负担起时事所形成的挑战,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四、结语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承载着高等教育对于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历史重任,同时也是国家未来发展、人才未来规划的时代需要。为了更好地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与原则,高校应当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置于所有培养工作的首位,以此为基础,积极转变人才教育的传统理念、观念与形式,充分展现出理想信念教育所具有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