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栽培产业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2022-01-01衡南县农业农村局尹利生

区域治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叶龄药剂栽培

衡南县农业农村局 尹利生

一、前言

水稻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范围较广。近些年,随着技术的进步,种植技术取得一定发展,水稻产量也得到明显提高,这也促进了我国粮食市场的稳定。但是在部分地区,由于众多因素的限制,其导致了水稻产量的下降。针对当前水稻栽培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解决各种因素给水稻产量带来的不利影响,是现阶段相关部门所关注的事情。为了解决此问题,相关部门,必须针对水稻栽培产业以及水稻栽培技术等进行研究,从而提高水稻高产,以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全面进步。

二、水稻栽培产业与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

(一)机械化栽培

在近些年发展中,我国水稻栽培产业与水稻栽培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机械化水稻种植技术被逐渐推广。但是就整体情况分析,当前我国水稻种植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季节性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水稻种植面积较大。我国整体机械化发展水平分布不均匀,其主要涉及到播种、收割以及还田等方面。还有部分农户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施肥、灌溉等方面,存在意识薄弱现象,设备不配套情况也比较普遍。在现在政策之下,农业机械设备的数量逐渐增多,普及率在不断提升。但是农业机械与种植不配套,将会影响到水稻的产量。

(二)水稻栽培技术的适应性

按照传统水稻种植的情况,其栽培方式都是依靠天吃饭,但现代水稻栽培更多地依靠技术。近些年以来,我国极端天气相对较多,这给我国水稻种植产量带来了负面影响。使得水稻稻苗长势不强、病虫害发生频率较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导致了我国水稻产量受到了影响。从当前现状出发可以得知,我国的水稻栽培技术与水稻栽培产业,在环境适应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缺点。

(三)水稻栽培管理方面

水稻栽培管理过程中,其主要表现是在水稻管理方面。水稻栽培技术,在不同生长周期对于化肥的需求量都是不一样的。如果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对于施肥量掌握不当,不仅提高不了水稻的产量,甚至还会造成水稻减产,从而能使得水稻栽培过程中的成本增加。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偏施氮肥,还有可能导致出现多肥低效情况的发生。

三、水稻栽培产业技术要点

(一)水稻栽培准备工作

在进行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应选择土壤肥沃、保水性好的稻田,翻耕深度需要确定在20-30cm。在进行种植过程中,需结合翻耕工作施足够肥,采用农机肥与有机肥结合。在土地翻耕结束之后进行粑平处理,进而开挖沟渠。另一方面,进行科学选种。良好的种子可提高稻苗成活率,进而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在进行水稻种子选择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结合种植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气候进行分析后选择合适种子。当前我国水稻品种较多,北方水稻种植过程,主要呈现生长速度较慢的现象。因此,与南方水稻种植来说,其生长过程需要更长时间。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选择种子过程中考虑气候以及地理情况,结合水源共赢以及土壤情况进行分析,使得种子在适合环境下进行。对于部分排水困难的地区来说,相关人员选择种子需要选择抵抗能力较强的种子,进而能有效解决排水问题,可保障水稻产量。通过水稻栽培准备工作选择较好的水稻种类,进而促进水稻产量的增加。

(二)科学技术培育水稻

在前期工作准备完毕之后,需要进行种植,在种植之前,保障水稻预期质量是水稻栽培的重要内容。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稻抵抗外界的能力,进而使得水稻更好的进行生长。在科学培育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就发芽数据进行记录,可保障种植之后水稻的出芽率。通常为了确保种植之后水稻的发芽率,试验期间的种子发芽率不能低于90%。如果在试验期间种子发芽率不高,那么对于正常种植之后水稻出芽率也难以得到保障。在种子培育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晾晒,可促使种子进行光合作用,这样种子更容易进行生存。在种子的培育阶段中,还需要对种子进行清洁与消毒,减少杂质对水稻种子生长的影响。与此同时,在进行种子培育过程中,这一过程的进行帮助种子抵御了一定病毒的攻击,从而使得种子播种之后可以更好的生长。

(三)田间管理工作与培养工作

在水稻种子种植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田间管理与工作的进行。在对水稻进行管理过程中,需要保障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从而使得水稻种植效率与产量得到提高。在针对水稻进行田间管理过程中,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对于工作人员工作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国水稻栽培产业发展分析,田间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过程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首先,相关人员需结合实际田地情况、稻种种类、水肥情况等进行管理技术的选择。在进行种植过程中,需对土壤中的湿度、含氧量等进行控制。为水稻生长提供最合适的生存环境。此外,在水稻生长期间,还要对其进行生长环境的维护,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之外,还需做好基础性的生长环境保障。对于除草工作而言,应该制定相应除草方案与计划,从而满足水稻实际种植中的需要。

其次,科学安排施工。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补充必要的肥料。从而给水稻生长过程保障能量供应。管理人员需要对水稻的生长状态进行实时掌握,从而根据水稻生长的实际情况,对化肥的使用时间以及使用量进行分析优化,从而保障后期水稻的正常生长。

最后,制定科学的、合理的灌溉方案。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水分,水分是否充分与水质是否良好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水稻的质量与产量。因此,为提高水稻产量就必须对水环境进行分析,其制定最佳灌溉方案,保障水稻生长过程中拥有充足水分。灌溉方案的确定需要考虑到水稻技术以及水稻的生长。除此之外,在进行水稻灌溉过程中,还需该避免灌溉超标情况的发生,更应该加强灌溉量与时间管理,以避免对稻苗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四)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

当前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依赖防虫药剂。这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对于不同种类的病虫害来说,其所需要的防虫药剂也存在区别。因此,在针对不同药剂选择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使用药剂进行病虫害的清除过程中,应避免由于不合理药剂使用导致水稻生长中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在药剂使用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选择毒性小的药剂。此外,在使用药剂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水稻生长阶段进行药剂种类的更换,以避免病虫害对筒中药剂产生耐药性。因此在进行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生物防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手段,可以采用害虫天敌进行病虫害的清除,可确保水稻正常生长。

四、水稻栽培高产新技术

(一)优化叶龄种植技术

在进行水稻栽培过程中,优化叶龄种植技术的使用十分重要。这一技术的使用对于水稻稻叶的叶龄十分关注,其会结合不同水稻品种的特征以及叶龄变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种植方案。还需优化叶龄种植技术也会针对水稻生长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进行干扰,进而提高水稻产能。为减少自然因素对水稻产量导致的影响,应充分结合水稻叶领、田间诊断等相关技术,提高水稻抽穗、拔节阶段中抗病虫害能力,以最大程度上提高水稻产能。

基于此可得知,采用优化叶龄种植技术,促进不同叶龄条件下采取不同措施,对水稻栽培技术进行改进,进而使得水稻生长过程可以处于良好环境之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同时也提高水稻种植质量。

(二)水稻栽培采用控苗、控病、控肥方式

首先,控苗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水稻高产优产,从而提高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综合效益。控苗技术的使用,主要是因为水稻种植过程中会出现无效稻苗,这将导致了土地浪费、肥料资源的浪费等,影响了水稻结构的稳定性,水稻的倒伏率提高,进而导致了病虫害问题。控苗技术策略主要是留下长势强的秧苗。如果存在空缺可以及时进行补苗,减少无效分蘖,提高稻苗分蘖率。与此同时,在控苗过程中,还应该严格控制化肥种类、数量等,使得化肥、农药效果最大化,提高水稻产量。

其次,是控病。控病技术主要是针对病虫害问题进行防治。如果水稻在生长期受到了病虫害侵扰,水稻产量必然受到影响。结合稻田的实际情况,对稻种进行消毒、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管理等方式,逐渐提高稻田抗病性能。

第三,控肥技术的核心内容,是对氮肥进行科学施加,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肥料浪费,提高水稻种植质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将有机肥与农机肥进行结合,这样可以减少生产成本,且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进而实现水稻高产目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如今时代与科技迅速发展时代之下,水稻栽培技术迅速提升,水稻栽培产业快速发展。水稻栽培技术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对于水稻栽培条件与要求也逐渐多样化,这就要求相关人员结合气候条件与地区特点进行合适的水稻培育技术,从而提高水稻产量,使得农业快速发展。这对经济和社会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帮助。在我国接下来水稻种植过程中,相关单位与人员必须结合当地环境、技术问题以及栽培上面的问题等进行具体分析,使得工作人员全方面进行问题的考虑。通过全方位考虑运用到水稻栽培产业之中,进而可促进我国水稻栽培规模,且提高了我国水稻产量。

猜你喜欢

叶龄药剂栽培
煤用浮选药剂乳化参数优化研究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试验分析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2020年富岛侧深施肥试验总结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浅谈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
论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