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视角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
2022-01-01刘居照
刘居照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江西 南昌 330008)
一、导论
(一)引言
在“碳中和”日益成为全球新的政治认同和国际政治经济利益博弈手段的情况下,2020 年9 月,我国提出“30·60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响应全球形势。与其他发达国家能源结构不同,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供给现状使得能源结构中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消费的绝大比重,在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更为艰巨,但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绿色金融视角,研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互联网问卷形式开展问卷调查,累计向金融机构发放807份问卷,向企业发放300份问卷;累计收回金融机构有效问卷800份,收回企业有效问卷300份。其中,金融机构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开展绿色低碳金融业务基本情况、开展绿色金融业务遇到的困难、绿色金融市场预期研判等,企业问卷主要包括当前绿色低碳环境对市场及企业的影响、绿色金融支持企业发展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对绿色低碳市场的前景研判等。在分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金融稳定和货币信贷政策传导等影响基础上,提出顶层设计、配套措施、企业融资、政策落地等方面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思路,以期为江西绿色低碳转型和全国低碳发展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1.关于碳排放的社会经济影响。王勇等(2017)借助CGE 模型对实现“碳达峰”的经济影响进行模拟评估,结果显示不同“碳达峰”情景下政府收入和储蓄均出现显著下降,但是对其他经济指标的影响并不显著。曹丽斌等(2020)利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对长三角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对经济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碳排放增速呈现放缓态势。计紫藤和樊纲(2021)指出碳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会影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所以央行应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持续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推动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合理定价,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政策框架。
2.关于碳排放的峰值预测。周莹莹等(2018)测算工业行业11 种主要能源的碳排放系数,结果显示碳排放增长主要集中在能源、加工和重工业等领域,并且不同细分行业的碳排放存在较大差异。张立等(2020)构建城市“碳达峰”评估体系,认为各城市既要结合实际提出明确的“碳达峰”期限和峰值目标,同时还要健全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李辉等(2021)利用弹性系数法预测火电大气污染物排放及减排潜力,建议通过实施能源和电力优化政策实现火电发电量达峰。
3.关于碳达峰的实现路径。李治国等(2019)通过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制造业“碳达峰”的运作机理,研究发现制造业系统处于良性发展态势,但是向优质协同发展的跨越难度较大。胡鞍钢(2021)提出要实现“碳达峰”目标,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分阶段针对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绿色改革创新,建立起各方协同的政策配套体系,使绿色转型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林伯强(2021)认为需要依靠相对市场化的手段解决转型成本,让低碳消费成为趋势,引导重点城市率先提出各自的“碳中和”目标节点,注重在产业集聚群内大规模布局低碳技术。
4.关于金融支持碳减排。江红莉等(2020)分析绿色金融的碳减排效果,发现高、低碳排放组的绿色信贷和绿色风投的碳减排效果无显著性差异,高绿色信贷组的绿色信贷、绿色风投的碳减排效果显著优于低绿色信贷组。吴显亭(2021)指出,我国“碳中和”进程中绿色金融发展面临财税政策不协调、绿色绩效指标体系不健全、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和风险承担机制不健全等制约因素。陈昆等(2021)分析“碳中和”背景下绿色债券发行影响因素,发现发行利率与市场利率、经济增速和通货膨胀显著正相关,与企业资产和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与发行期限显著正相关。
二、江西省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一)减污降碳实现协同增效
江西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实现“30·60 目标”提供有利条件。一是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生态示范创建全国领先。截至2021 年6 月末,江西省PM2.5 平均浓度为30 微克/立方米,继续位居中部六省第一。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地5个,数量居全国第2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16 个,数量居全国第5 位;省级生态县(市、区)34 个,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地17 个,保持在全国前列。二是污染物减排成效明显,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 年,江西圆满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较2015 年分别下降15%、12.2%、4.8%及4.7%。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等绿色产业快速发展。三是“碳达峰、碳中和”措施得力,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完成“碳达峰”核心指标测算报告,推进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顺利启动,开展碳排放知识培训宣传教育。截至2021 年6 月末,江西省累计开展“碳中和”会议84次,合计1942人次,中和碳排放5990吨。
(二)传统产业加快绿色转型
江西传统产业约占工业比重的七成,加快其绿色转型对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一是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传统产业提速迈向产业链中高端。截至2020 年末,江西省建成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4 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4 家。二是坚持绿色制造,推动传统产业向低碳、循环、绿色方向迈进。截至2020年末,江西省共创建省级绿色工厂104 家、绿色园区23 家、绿色供应链企业2 家,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4 家企业被列入工信部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三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传统产业制造效率和综合水平。目前,江西省201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上云突破3万家,应用电子商务比例、部分重点领域数控化率均达60%以上。
(三)绿色金融发展稳步推进
江西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居全国第4位,保持在全国前列。一是绿色经济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21年6月末,江西省绿色贷款余额3352.95亿元,比年初增长20.71%;绿色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37%,比上年末提高0.70 个百分点。二是绿色金融组织体系日渐完善。在赣江新区设立11家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建成绿色服务、绿险创新、绿金评价认定等3个中心。赣江新区制定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的相关标准,实现对企业和项目的“精准画像”。三是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21年6月末,江西省人民银行系统累计办理绿色票据再贴现23.22亿元。赣江新区创新推出绿色市政债、畜禽洁养贷、绿色票据、绿色园区债等22项绿色金融成果。
三、“30·60目标”导向对经济金融的主要影响
(一)产业结构:绿色经济含量进一步提升,产业脱碳化进程加速
根据金融机构调查问卷中“目前对传统高碳和绿色低碳产业您所在的机构态度是?”选项结果显示,71.7%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认为绿色产业比传统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会优先考虑。在此趋势下,绿色产业发展将迎来新机遇,主要呈现三方面特征。
1.产业转型升级提速,绿色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 年的10.2:49.9:39.9 调整到2020 年的8.7:43.2:48.1;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8.1%、22.2%,比2019年分别提高2.0、1.0个百分点。如某市已规划建设4 个风电项目和6 个光伏发电项目及氢燃料电池车辆加氢设施建设,预计到2025 年新能源汽车装机提升到500万千瓦以上,支持提前实现“碳达峰”。
2.清洁能源加快推广运用,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如某市2016~2020 年锂电行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9.7%,高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7.55 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16 年的3.55%提升到2020 年的6.70%。某市2020年能源消费增量已控制在228万吨标准煤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费和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14%、22%。
3.绿色全产业链逐渐形成,主导产业开始向绿色转变。如某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初步形成5大整车、6大核心零部件、70余家汽车零部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规划产能72.5万辆,投资52.68亿元建设新能源智能化汽车综合试验场。某市家具产业已形成集研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流通、专业配套、家具基地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预计到2025 年现代家具产业集群产值超5000 亿元,产业智联网、直播平台、线下门店数字化改造各提升1000亿元。
(二)能源结构:高碳行业开始绿色转型,结构性摩擦风险不容忽视
调查显示,71.8%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认为绿色产业相比传统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在授信时会优先考虑;78%的企业被调查对象认为绿色低碳理念是大势所趋,市场更加认可。在此趋势下,传统能源产业开始进行绿色转型,但存在三方面风险隐患。
1.市场前景差,行业规模收缩。随着各界对气候及碳排放愈加重视,加上对高耗能行业的政策限制增多,高碳排放的钢铁、煤炭、水泥、炼焦、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规模逐渐缩小。如工商银行某分行在某电厂项目投入的3500 多万元贷款面临资产重评风险,热电型机组抵押物重评率不到30%。某农商行对一家长期不进行技术转型的高碳排放化工企业进行重新估值后将其贷款额度降低300万元。
2.转型困难大,企业成本高企。调查显示,67.3%的企业被调查对象认为低碳要求在原材料价格上推高企业成本,63.6%的企业被调查对象认为低碳要求在研发投入上推高企业成本。如某水泥公司反映为达到环保标准临时增加设备改造投入5000 万元,购买更优质替代材料导致企业成本增加5%以上,预计2021年低碳研发投入达到1500万元。某制药公司反映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公司共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28 项,花费700 多万元购买新设备。某钢铁企业2021年上半年环保支出3.21亿元,占营业支出的12%。
3.模型风险高,预警功能不足。调查显示只有不到两成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反映对低碳转型的企业开展压力测试,且风险测试模型十分陈旧。如兴业银行某分行对转型企业的风险模型仍然套用以往内部风控模型,仅包含经营、财务、区域风险禀赋等因素,未纳入政策导向、市场偏好、转型企业资产折旧等因素。
(三)金融稳定:总体风险把控得当,非绿色贷款存在退出风险
根据金融机构调查问卷中“您认为开展低碳金融会对银行不良贷款率产生哪些影响”选项结果显示,39.3%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认为,绿色信贷将持续增长,对不良率影响不大;18.5%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认为,绿色信贷短期会变化,对不良率长期影响不大;根据“您认为为实现低碳经济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选项结果显示,84.3%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认为,应做好应对金融风险的准备,提前采取措施稳定金融市场。
1.金融机构逐渐以绿色指标作为重要信贷依据,绿色信贷业务不良率整体偏低。调查显示,超过90%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认为,未来银行信贷投放极可能将绿色低碳作为重要审核条件。如交通银行某分行将信贷客户分为“三色七类”,颜色信贷标识已经成为客户评级、市场准入、经济资本分配、贷款定价、信贷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据。工商银行某分行在信贷系统中增加环境风险标识,将企业名录与环评信息对接,实现环保风险识别与企业信用评级和授信挂钩。截至2021年6月末,江西省绿色信贷不良率为0.51%,低于上年末0.13个百分点。
2.高碳行业资产价值下降,非绿色贷款面临退出风险。部分高碳企业在低碳转型中可能因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措施导致成本上升、盈利收窄甚至亏损,或者在绿色低碳消费政策引导下可能因产品需求下降导致营业收入下降,进而引发银行局部信用风险。如某市高碳行业贷款主要集中在铜产业,超过90%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认为银行为避免过多投入非绿色的“搁浅资产”而产生信贷风险,极有可能压缩铜企业非绿色贷款。工商银行某支行、中国银行某支行持有的污染性和高碳资产分别占信贷总资产的20.5%、17.3%,亟待调整资产配置,否则可能面临经营困难,增加贷款违约率。某农商行对某铜业企业发放2000万元贷款,在该企业因高排放高污染被要求停产情况下,企业后续发展不确定性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
(四)政策传导:绿色金融蓬勃发展,银企双方互利共赢
根据金融机构调查问卷中“目前您所在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最大动力是?”选项结果显示,78.8%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认为市场前景广阔是开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最大动力。根据企业调查问卷中“低碳要求在哪些方面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选项结果显示,82.3%的企业被调查对象表示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更加注重绿色低碳。
1.金融机构参与绿色金融积极性显著提高,但是绿色低碳金融产品供给同质化、产品创新力不足。调查显示,66.9%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反映针对绿色信贷业务建立专门的绩效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且绿色信贷业务占比逐渐提高。但是绿色低碳金融产品主要集中在传统绿色融资,较少涉足投资交易及中间业务。调查显示,80.4%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反映创新了绿色信贷产品,65.9%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反映提供了信贷业务的环境风险评估,34.4%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反映承销了绿色债券,33.1%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反映设立了低碳理财类投资产品。而只有17.4%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反映推出了咨询、担保、财务顾问类碳金融中介业务,13.4%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反映开展了信用卡类个人“碳中和”业务,15.3%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反映同时参与一级CDM 碳交易市场及参与或推出二级CDM 等衍生品交易。
2.金融机构切实降低绿色企业融资成本,但是对优惠政策的认知不足是企业享受绿色优惠政策的主要障碍。调查显示,61.9%的企业被调查对象反映参与了绿色项目,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务较其他类型贷款利率普遍低10~30BP,79.9%的企业被调查对象反映享受了优惠利率贷款、政府现金奖补、绿色产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从企业享受绿色优惠政策时面临的困难看,46.2%的被调查对象反映不知道自己符合哪些优惠政策,35.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优惠力度不足,28.1%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奖补领取手续多,23.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优惠政策条件苛刻,说明不了解绿色优惠政策是阻碍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主因。所以,调查中54.2%的企业被调查对象认为构建低碳绿色金融体系亟须向市场普及绿色低碳的理念,64.6%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认为推动碳减排工作应加强培训和政策解读。
四、“30·60目标”导向下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顶层设计:绿色统计标准未统一,导致金融“助绿”难
根据金融机构调查问卷中“目前在开展绿色低碳经济业务方面遇到哪些困难?”选项结果显示,63.4%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遇到过各方对接数据口径不统一问题。
1.各部门缺乏统一绿色数据口径。目前,人民银行绿色信贷统计和银保监会口径不统一,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尚未建立绿色金融重点行业企业名录,村镇银行尚未在信贷管理系统中设置“绿色贷款”标识,一定程度阻碍了绿色金融发展。如某环保科技公司由于雨污分离不达标需进行整改,因为缺乏标准化建设模板,导致企业无法把握雨污分离标准,整改方案历经反复修改至今仍未获通过。建设银行某分行支持的某风电项目在1.92亿元的授信审批通过后,因该项目干扰鸟类迁徙不符合生态环保政策要求,导致银行不能正常放款。
2.绿色产业指导目录部分细节不全面、行业范围有限。调查发现,部分企业虽然符合减碳减排要求,但由于绿色产业指导目录部分细节不全或企业未纳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导致难以进入金融机构绿色项目库。如某农商行反映符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规范准入条件,但无法提供佐证材料的贷款户数占比接近9 成。建设银行某分行反映内河水运公司符合减碳减排的绿色行业原则,但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中未纳入该行业,导致此类行业无法申请绿色信贷。
3.企业环评信息数据获取难、测算难。企业环境污染信息掌握在环保部门,未建立环保政策、企业环保信息的统一发布平台,对企业环境评价信息尚未强制要求公开披露,导致金融机构缺乏直接和公开的获取渠道。如某市环保部门碳排放数据仅限4 类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统计数据且不对外公布。某市无相关部门负责捕捉企业碳足迹数据并对企业生产过程端自主填报的碳排放数据进行审核确认。同时,银行内部测算企业碳排放能力不足。调查显示,59.6%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反映从信贷数据直接获取数据,32.8%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反映从第三方订购测算数据,24.2%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反映自行开发测算软件或工具,28.9%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反映未开展碳排放计算业务,67.6%的企业被调查对象反映碳核算方式种类太多、太复杂,缺乏有效的专业手段。
(二)配套措施:碳市场基础建设薄弱,导致经济“育绿”难
根据金融机构调查问卷中“目前在开展绿色低碳经济业务方面遇到哪些困难?”选项结果显示,部分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反映,目前开展绿色低碳业务面临“对碳交易市场了解程度低”等困难。
1.碳交易市场基础薄弱。目前尚未出台碳减排的统一产品支持目录和核算标准,在项目风险评估中缺少有效的评估体系和量化工具,无法分析评估低碳项目及其减排收益以及高碳资产的潜在风险。如某市反映虽然建立了生态资源交易场所,但仍缺乏成熟规范的生态资源交易机制,政府部门补偿激励机制、风险保障基金等生态资源增信手段对于财税收入不充裕的地区难以持续。某农商行反映在办理绿色信贷业务时无法实时获取企业环保指标,只能依靠环保部门出具的环保评估报告,不利于环境和社会风险贷前评估和贷后风险管理。
2.风险缓释不健全。绿色金融项目评估复杂、投资周期长、贷款风险高,针对该类项目的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基金不完善,排污权、水权评估交易等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仍需较长时间,一定程度制约了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如某市设立“两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金,如按风险补偿方案设计的1:8向投放“两权”抵押贷款的银行足额存入风险补偿金,则补偿金缺口达到10 亿元。同时,生态保险覆盖面较小、赔付额较低,如商品林综合保险每亩最高保额不超过800 元,保险赔付不能较好分担经营风险。
3.激励机制不健全。如某市虽然出台了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信贷考核奖励制度,但因财政资金未到位,奖励补贴仍停留在账面上。某农商行虽然出台了绿色信贷管理制度,但主要是限制贷款投向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并未涉及正向激励绿色低碳信贷投放。
(三)企业融资:缺乏增信措施,导致企业“确绿”成本高
根据金融机构调查问卷中“您觉得目前在应对低碳经济哪些方面还存在欠缺?”选项结果显示,近七成的金融机构被调查对象认为金融产品配套不完善;企业调查问卷中“您觉得目前构建低碳绿色金融体系最亟须的是什么?”选项结果显示,近五成的企业被调查对象认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亟须提高对绿色低碳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1.第三方机构的绿色认证费用较高。根据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很多产业须满足一定行业技术规范标准才属于绿色产业,不符合相关条款则难以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如某养牛公司在申请小额贷款时需提供绿色产业或绿色食品认证证件,而有机产品认证标准办理一般要2~3年时间,请专业机构进行鉴定需要花费1 万元以上,因申请认证成本太高,故而放弃申请绿色贷款。某农商行反映办理农业绿色贷款除需经过贷前调查,还要求经第三方专业机构认证,导致农业经营主体申请绿色贷款积极性较低。
2.企业难以提供合适抵押物。“信用+”类生态贷款额度较小,难以满足生产经营实际需要,而大额贷款需要提供抵押物,部分从事绿色行业企业难以提供。如某牧业公司为生猪养殖场配备沼气沼液双重设备,改造升级花费达3000万元,养殖场造价达3000元/平方米,但因种养专用设备专业性强、使用范围受限,未被银行认可作为抵押物用于贷款。某村镇银行的“造林贷”以评分方式审核客户,在客户未达增信条件的情况下仍然采用抵押或保证的担保方式,导致客户无法获得贷款。
3.绿色行业自身回报率较低。绿色项目多为公益性质,项目回报率较低且存在较大市场风险。江西银行某支行发放某笔绿色贷款6.92亿元,贷款利率为4.90%,较同期平均贷款利率低2.60个百分点,贷款资金成本4.65%,计提拨备1.50%,按EVA(经济资本增加值)测算,计算风险资本成本后该笔业务投放首年负增长1500 万元,之后存续期每年负增长400 余万元。邮储银行某市分行反映2020年沃德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笔2000万元垃圾处理收益权质押贷款用于采购垃圾处理设备,因该公司盈利能力(2019年营业收入185.5 万元、利润2.1 万元)与1.2 亿元的项目、2000万元的信贷融资严重不匹配,故而未授信。
(四)政策落地:“最初和最后一公里”尚未打通,导致基层“识绿”难
根据金融机构调查问卷中“您是否参加过‘碳达峰、碳中和’‘30·60 目标’相关知识培训?”选项结果显示,在589位金融机构一线业务人员中有四成未进行过培训,其中有超七成集中于基层县市。
1.基层人员设施受限,绿色信贷质量难以把握。如某城商行2020年信贷人员全程指导和参与办理绿色产业证书、完善绿色贷款资料并成功办理贷款户数只有9户,占绿色贷款总户数不足10%。工商银行某支行发放某笔绿色贷款1.95亿元,因一线人员未参加培训而未将该项贷款计入绿色信贷,也未向人民银行金融统计监测系统报送此项数据,造成统计数据失真。
2.审批效率低,绿色信贷业务进度延缓。绿色信贷认定、省内金融机构发放等审批权限基本在省分行或总行层面,设区市层级除了流动性贷款在绿色信贷方面基本没有自主性,一定程度限制绿色信贷投放。如农业银行江西省分行连续多年未转授油茶种植固定资产新增贷款权限至地市级分行,导致油茶类贷款进展迟缓。江西银行某分行反映对绿色信贷的授信审批缺乏明确标准,办理绿色信贷需多次补充材料。某县辖区企业反映从申请项目到最终适时开展一般要1个月左右,而如需补充完善材料则要2个月以上。
3.还款来源落实难,绿色信贷内生动力不足。如某园区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向建设银行某分行申请融资1.2 亿元,因该项目未被纳入政府PPP项目库,还款来源未获保证,导致未通过授信审批。
五、进一步推动实现“30·60目标”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政策措施、推进整合协作,凝聚绿色发展合力
一是建立绿色数据信息公开和统计体系。修订更新绿色产业指导目录,明确认定细节和标准,拓展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的行业种类。推动建立公益性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和数据平台,促进金融与环保部门信息共享,引导银行机构开展碳核算强制性工作,加强数字技术和金融科技在环境信息披露和共享等方面的应用。加快完善各方统一的绿色信贷统计口径,着力构建统一完善的绿色金融统计标准体系。二是健全绿色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建立绿色民生项目融资风险资金池,明确政银风险分担比例,合理分担银行机构绿色项目融资风险。合理规划绿色民生项目,推动绿色民生PPP 项目纳入地方PPP 项目库,试点污染防治等环保领域PPP 项目,为绿色民生项目融资提供便利。三是完善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在再贷款、再贴现限额内留出一定额度支持绿色低碳企业,在宏观审慎评估等场景对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减排情况进行评价,将金融机构设立绿色组织情况纳入人民银行综合评价,加强绿色低碳市场需求和货币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拓展绿色产业抵押物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将绿色产业专用设备纳入抵押物范围,搭建绿色产业专用设备处置平台。
(二)通过政府增信、数据增信、行业增信,降低企业绿色认定成本
一是健全绿色增信增贷机制。建立转型企业风险补偿基金,加大贴息力度,逐步放开贴息标准限制,试点财政部门委托金融机构管理绿色贷款贴息。加快探索节能环保项目特许经营权、排污权和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及其收益权成为合格抵质押物的路径,对转型企业不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贷款项目建立过渡期,在贷款金额、期限等方面给予环保技术转型企业一定优惠。探索建立低碳产业引导基金和低碳产业股权投资基金,鼓励有条件的绿色企业进行直接融资,创新开展碳排权质押贷款、农林资源经营权质押贷款等信贷产品。二是加快发展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统计核算体系,建设服务全国的区域性低碳经济交易平台。建立独立的碳排放数据公布平台,要求企业公布碳排放和环评等信息并在企业生命周期内记录市场评级、奖惩等信息。完善碳减排压力测试,将环境和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金融机构发展战略和风险管理框架,搭建企业碳排放和环境信息数据平台。三是建立第三方绿色认证机构。重点支持和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专业科技服务,培养一批专业性强、水准高的第三方龙头碳核算机构。
(三)加强人员培训、推动服务体系下沉,提升绿色信贷工作准确性和时效性
一是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对银行机构一线绿色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在绿色信贷统计、绿色金融产品开发、绿色可持续性投资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建立绿色低碳金融人才战略培养计划,积极向绿色低碳金融先进地区学习,引进绿色低碳金融方面的技术,营造浓厚的绿色低碳金融研讨氛围。二是畅通政银企对接沟通平台。定期梳理绿色产业融资需求,及时向银行更新绿色项目库,持续跟进解决项目融资对接梗阻问题。实行绿色低碳政策“一本清”,培养绿色低碳政策宣讲员,入园、入企、入社区开展绿色低碳政策宣讲,增强市场主体对绿色低碳政策的认知。三是推动资源下沉、权限下放、服务下移。引导金融机构简化农业经营主体绿色产业的认定程序,推动金融机构探索建立涉农绿色产业贷款快速认定机制,地方政府适当减免农业经营主体绿色产业认定费用。完善绿色信贷考核机制,将办理绿色信贷的绩效考核提升至与办理小微信贷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绩效激励,激发员工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