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咽鼓管吹张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2-01-01刘娅孙建军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波利鼓室咽鼓管

刘娅 孙建军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 北京 100048; 2.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 100853;3.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京 102206)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OME)是指不伴有中耳急性感染症状和体征的中耳积液。在美国,约90%的儿童在学龄前曾患OME,年均确诊约200万人次[1-2]。我国尚缺少有关儿童OME患病率的大样本资料。综合国内文献报道的相关数据,本病的患病率为3.8%~18.1%[3-7]。随着年龄增长,儿童OME的患病率有下降趋势,3岁以内幼儿的患病率为11.73%~20.78%,4~5岁时降为5.32%~9.84%,7岁时进一步降至2.68%~8.13%,这一患病率的变化趋势与国外文献报道相似。OME有一定的自愈率,一项对3月龄的婴儿OME随访研究观察到,4~18个月后婴儿OME的痊愈率为80.4%,而63.04%的患儿在随访半年时已痊愈。对于自发性OME,发生时间不详者3个月缓解率为56%,而发生时间明确者,3个月缓解率为90%[8]。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发表的OME诊疗指南强烈推荐对于没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3个月的观察等待。在这期间对患者进行无创的咽鼓管吹张治疗,可以提高听力、降低后续手术治疗的概率。咽鼓管吹张即通过鼻咽部主动或被动加压,使咽鼓管开放、平衡中耳气压。主动吹张的方法有捏鼻鼓气(瓦尔萨尔法)、波利策法,被动吹张有导管法、电动加压泵法等。本文对咽鼓管吹张治疗OME的方法进行综述,重点论述近年研究较热门的鼻导管-球囊吹张(改良波利策法)与电动加压泵法的治疗效果,旨在为OME的无创治疗、降低手术成本提供参考依据。

1 传统的咽鼓管吹张方法及改进

1.1 瓦尔萨尔手法(Valsalva manual) 1794年Valsalva提出,通过捏鼻鼓气的方式成功进行咽鼓管吹张,成为最经典的早期咽鼓管吹张方法。该方法的动作要领为:手指压闭双侧前鼻孔、紧闭嘴唇的同时用力呼气,通过患者肺部气流逆行向上对鼻咽部加压,从而使气流进入咽鼓管,达到吹张目的。该方法对于成人来说简便易行,但是对于儿童则较难完成。Cantekin等[9]发现2~6岁的学龄前儿童不能通过Valsalva手法对咽鼓管进行有效吹张。

1.2 波利策球囊加压吹张(Polizer insufflation) 1909年Polizer提出鼻导管球囊被动加压进行咽鼓管吹张的方法,该橡皮球囊称为波氏球,这一方法进行咽鼓管吹张叫作波利策法。吹张前患者含一小口水,将鼻导管的一端塞入一侧鼻孔,另一侧鼻孔用手指压闭,紧闭嘴唇,球囊被动加压的同时患者做吞咽动作,起到封闭口咽、加大鼻咽部压力的作用,从而使咽鼓管被动吹张。这一方法需要一人协助完成,特别是对于儿童OME,需要家长耐心配合。

1.3 改良波利策吹张装置 1968年Hunt-Williams[10]用4年时间发明了游戏咽鼓管吹张装置,即鼻连通玩具气球装置,价格便宜,经过简单训练即能学会使用。吹张时装置的一头塞入一侧鼻孔,另一侧鼻孔用手压闭,良好的吹张会使装置另一端卷曲的塑料球囊充气膨隆,鼻咽部的压力可达到30 mmHg(1 mmHg=0.133 kPa),这一压力足以吹张咽鼓管并使中耳腔通气。如果需要更高的鼻咽部压力,可以更换远端的塑料卷曲球囊,使鼻咽部达到60 mmHg的压力。可通过改装的血压计和助听器评估吹张的压力及鼓膜的活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OME患儿可独立完成。

1989 年Chan等[11]发明了口鼻面罩-球囊加压法,通过麻醉科的口鼻面罩封闭鼻孔和口腔,另一头加压球囊连接空气流速仪,但经过使用2周未见明显的治疗效果,推测与治疗时间较短有关。

泰迪熊-口鼻面罩-球囊加压法是波利策法的又一改良装置,其原理为通过球囊向口鼻加压,泰迪熊体内的安全泵内阀门可控制压力不超过60 cmH2O。通过这种装置对3~7岁OME患儿每日吹张2次(每次5~10 min),治疗2~4周,治疗组53%的患儿鼓室压恢复正常,31%提高;而对照组15%的患儿鼓室压恢复正常,15%提高,10%加重[12]。另一项长期观察的交叉试验,亦对OME患儿每日吹张2次。治疗4周后发现治疗组鼓室压提高166 daPa,纯音听阈提高6 dB,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没有显著差异。此时将对照组纳入相同治疗,4周后对照组鼓室压提高187 daPa,纯音听阈提高7 dB。2组患儿随访1年,其间如果因为呼吸道感染导致鼓室导抗波动,则重复吹张治疗。通过这种方法,第8周时仅有4例患儿接受鼓膜置管手术,1年时有5例患儿接受鼓膜置管术,大大减少了手术比例[13]。

1.4 导管法咽鼓管吹张 咽鼓管导管吹张法亦为传统的咽鼓管吹张方法之一。具体步骤为:收缩鼻腔后将咽鼓管导管前端弯曲部朝下插入鼻孔,沿鼻底伸入鼻咽部,将导管向受检侧旋转 90°并向外退出少许,使导管前端到达咽鼓管咽口,再将导管向外上方旋转约 45°,使之完全进入咽鼓管[14]。这种吹张方法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完成,加之患者的舒适度较低,因此现在国外鲜有报道,国内仅有部分医院仍保留这项操作。

导管法咽鼓管吹张除可使将气流直接送入咽鼓管外,还可以通过该导管向鼓室注入药物,因此也有一定的治疗优势。2015年庞湃等[15]比较单纯经导管咽鼓管吹张与经导管吹张+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注入治疗OME的效果,结果提示糖皮质激素+吹张组痊愈及好转率均优于单纯导管吹张组。

2 鼻导管-通气球吹张(Otovent®)

波利策吹张法几经改进,在欧美逐渐形成了一种基于鼻导管连通气球的咽鼓管吹张装置,现已完成注册(Otovent®),并被用于治疗OME的临床试验。较早报道的一项OME治疗随机对照研究纳入85例患儿,年龄 3~10岁,均具有鼓膜置管手术的适应证,在术前等待期间进行这项吹张治疗(每日吹张3次,治疗3个月)。结果提示,治疗组的听力及鼓膜活动度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治疗组的患儿在治疗期间仅45%按照要求吹张,43%的患儿吹张不规范,约12%的患儿未能按要求完成吹张,说明患者对该方法的配合度仍有待提高[16]。

2015 年Williamson等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Otovent®鼻导管连通气球吹张法的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受试者为4~11岁学龄儿童。治疗组160例,每天吹张3次,治疗1~3个月;对照组160例非吹张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47.3%的患儿鼓室导抗图恢复正常,对照组35.6%;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49.6%的患儿恢复正常,而对照组为38.3%。吹张组耳痛发生率为4%,而对照组为1%[17-18]。上述满意度调查提示,家长和患儿的接受程度较高,方便家庭治疗[19]。

3 咽鼓管电动吹张装置

1999 年Silman等[20]将波利策装置改进为电动咽鼓管吹张装置并获得美国专利(U.S.Patent Number 5,419,762 5/30/95)。该装置体积小,可手持,能居家使用。其核心装置为压缩空气泵,压力范围可在0.5~3.0psi之间,气流在1~4 L/min调节,通过向鼻腔及鼻咽部持续加压从而吹张咽鼓管。采用这种装置治疗OME,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14例成人患者,每周吹张2次,连续6周。结果提示,治疗组71%的患者鼓室峰压(TPP)恢复正常,对照组仅21%的患者恢复正常。该研究团队于2000年使用该装置治疗20例OME患儿,治疗组每周吹张2次,连续6周,结果提示70%的患儿气-骨导差(air-bone gap, ABG)恢复至正常范围,而对照组仅20%的患儿ABG恢复至正常[21]。2005年Arick等应用该电动咽鼓管吹张装置进行了OME患儿的随机对照研究[22]。作者对4~11岁OME患儿进行了为期7周的治疗,其中7岁以下儿童治疗第1周的压力为2.5 psi,良好适应后压力调至5.2 psi;7岁以上的儿童则从治疗初始就使用5.2 psi的吹张压力。试验结束时观察治疗组患儿ABG与TPP,耳镜检查鼓膜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随后,对上述试验中的对照组进行同样的吹张治疗,结果提示各项观察指标均得到提高[23]。

2009 年电动咽鼓管吹张装置的另一种商品EarPopper™问世,其外形、体积、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与前述电动吹张装置相似。一项利用EarPopper™治疗研究显示,有鼓膜置管适应证的6~12岁OME患儿,每周吹张1次,连续4周。治疗结束后1周发现,57%的患儿TPP提高、ABG恢复至正常范围。但2个月后治疗组的有效率降低至32%,提示4周的治疗时间可能较短,未达到最佳时长[24]。2015年的一项随机单盲对照试验采用EarPopper™治疗29例4~11岁的OME患儿,治疗时间为7周,平均随访47.7个月。结果提示,治疗组的气导听阈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10.9 dBHL,对照组3.6 dBHL),前者的鼓膜置管率为53.3%,后者为78.6%。

近年,也有国产电动咽鼓管吹张装置的应用报道。2016年陶佳等[25]观察了这种装置治疗儿童OME的效果(患儿每日吹张1次,持续1个月)。治疗结束时吹张组和药物+吹张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继续观察2个月发现这种治疗方法的优势仍然存在。

2013 年Perera等[26]系统总结了咽鼓管电动吹张装置(EarPopper™)与非自动吹张装置(Otovent®)治疗“胶耳”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由于可纳入文献的治疗和观察时间均比较短,故仅发现前者的治疗效果略高于后者。作者建议,在后续的临床试验中应延长观察和随访时间。

4 咽鼓管吹张治疗的并发症

咽鼓管吹张治疗总体是比较安全的,但也有出现并发症的个案报道,例如瓦尔萨尔法吹张导致硬膜外积气。此外,还有眼眶水肿、颅内积气等的报道。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患者有乳突切开术、眼眶肿瘤、开颅手术等病史[27-28]。2019年Millington报道1例73岁女性,应用电动吹张装置(Otovent®)后发生颅内积气及眼眶水肿的并发症,该患者曾于13年前接受过鼻窦手术[29]。上述提示,有颅面部手术史的患者存在不同于正常个体的解剖学因素,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上述咽鼓管吹张技术可用于OME的保守治疗,其安全、无创和有效的优点值得肯定。经典的瓦尔萨尔法施行简便,适用于能较好配合的成人。传统的波利策法需要专人配合完成,治疗效果较肯定,但因为操作略复杂,仅有部分患者能配合完成治疗。改良的波利策吹张法适用于儿童OME。咽鼓管导管吹张法则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完成,加之患者的舒适程度较低,因此现今国内外鲜有报道。但因其具备吹张的同时向鼓室注药的优点,故仍被某些医院应用。鼻导管连通气球吹张(Otovent®)与电动咽鼓管吹张(EarPopper™)为近年来临床较热门的OME治疗方法,能降低患者鼓膜置管的比例,具备无创、简便、安全和有效的特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波利鼓室咽鼓管
咽鼓管圆枕形态与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不干耳的关系
分泌性中耳炎后遗疾病的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
小熊波利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Glomus Tympanicum 鼓室球瘤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鼓室注射甲强龙联合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强龙治疗重度以上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观察
你一定在别处
你一定在别处
高压氧联合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难治性噪声性耳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