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2-01-01杨天堂
杨天堂
(中国黄金集团资源有限公司,北京 1000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老龄化问题逐步显现。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达2.48亿之多,离退休人员的数量接近1.28亿,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问题突显。近五年来,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工作不断加快,以适应新时代对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由于多方面原因,虽然经过多年努力,但一直面还临着诸多难推进的问题。如何加快解决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问题已成为衡量我国养老事业良性发展的关键。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具体体现。
一、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概述
国有企业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所监管的企业本级及其逐级投资形成的企业。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指国有企业员工办理退休手续后,采取管理服务工作与原国有企业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管理服务[1]。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是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是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的基本要求,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已到深度攻坚阶段。
二、实行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性
1.落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基本需要
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退休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施社会化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基于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1997年,国家要求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不断推进社会保障向社会化管理转型,由社区进行退休人员的管理;2000年,国家要求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各地从2001年开始大力进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推进工作;2003年,国家制定了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对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提出了更加明确及具体的要求;2015年,国家制定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施社会化管理,妥善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2019年,国家要求集中精力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
2.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
受历史方面的原因以及中央、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其他部门所监管隶属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国有企业之间差异较大,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退休人员的待遇,还是管理服务水平均与地方政府的社会职能存在较大差距,国有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后,国有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单位,无法对他们的慰问和照顾做到面面俱全,会不同程度地引起退休人员不满意,容易引发矛盾甚至影响部分地区的社会稳定,急切需要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服务管理体系。同时,也需要尽早划分政府和企业职责和服务权限,确保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成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稳定基础。
3.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基本需要
国有企业不仅从事生产经营和参与社会市场竞争,还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同时需要承担退休工作人员的政策解释、养老金发放、福利待遇、退休人员管理费用、日常管理服务以及老年各项活动等大量社会服务性工作,这些不仅仅是管理费用承担的问题,重要的是牵扯到国有企业无法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地参与市场竞争问题。实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可以减轻国有企业负担,激活国有企业发展潜力,轻装上阵,增强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认识问题
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层面是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思想观念认识不到位问题,国有企业企业退休人员与原单位在经济上及情感上有依赖关系,一下子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思想认识上一时还难以接受[2]。另一个层面是地方党委和政府部门,特别是市级以下地区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问题,企业退休人员全面纳入社区,无疑将给当地社保机构和社区带来诸多的管理和服务难度,为难情绪不可避免。
2.退休待遇差别问题
部分国有企业每年会有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医疗待遇和其他福利性保障措施,移交属地化管理后待遇多少会发生变化[3]。社会化管理涉及当地社区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问题,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造成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存在差别,再加上部分社区的工作人员缺乏管理经验,这无疑增加了工作难度。
3.联系机制不健全问题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牵扯面广且复杂,涉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民政、人社、组织部门和社区机构的协调配合问题,国有企业内设的服务机构撤销和存续时间问题,只要一个部门或环节出了问题,其他环节均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最终造成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推进不顺畅。
四、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对策
1.重视宣传引导工作
要解决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首先需要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认识问题,特别是各层面思想认识不到位问题,要从省市级和国有企业总部抓起,“一把手”亲自挂帅,建立宣传引导工作领导小组,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国有企业退休人员认知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利用新媒体宣传手段,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确保有序移交、平稳过渡。
2.建立政企联动机制
地方党委和政府要统筹谋划,地方涉及国资、财政、民政、人社、组织等多个部门,国有企业涉及组织人事、档案管理等多个部门,通过建立政企联动机制,保障政企双方工作方案、过渡期实施办法、各项工作移交、有关资产划转等工作的无缝衔接,各省市级政府制定统一完善的操作细则,保证国有企业退休人员能够顺利从企业管理转移到社会化管理,以确保各项工作平稳起步、协调推进[4]。
3.推动政策法规进程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人数众多,而且分布广泛,街道、乡镇、社区、村居都有,这就要求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根据当地社会化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工作机制、实施标准等进行规范,除制定相应的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方案外,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如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规范、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软硬件配套投入标准等等。国有企业总部也要建立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过渡期性措施,地方党委和政府与国有企业共同努力,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制度,规范服务事项,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提供政策保障。
4.完善软硬件保障体系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归根到底是对当地城市街道、社区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的挑战。因此,地方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对城市街道、社区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大对相应的软硬件配套设施的投入。在软件方面,应建立起服务信息网络,便于及时沟通与交流;在硬件方面,要强化文化体育健身活动场所、老年活动中心标准化建设,保证城市街道、社区有能力接受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同时,要做好党员组织关系、人事档案、社区管理服务等相关工作的有效衔接,努力提高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移交后的归属感。
5.优化人才队伍建设
城市街道、社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对管理效率和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组织开展退休人员体育健身、文化活动、走访慰问,解决退休人员医保信息查询,帮助退休人员对慢性病、特殊病药品认定,协调困难退休人员救助帮扶,协调医疗费用报销材料申报等服务工作,均需要有一定服务意识和专业知识的人员,这就需要地方党委和政府对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不熟悉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甚至可以将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比较规范的单位协助培训,以进一步提高城市街道、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质量,从源头上解决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力量。
五、结语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需要地方党委和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同时,国有企业应大力配合和支持,做到统筹兼顾,明确责任分工,共同推动城市街道、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保证城市街道、社区能够更好地进行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退休人员生活质量,保障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成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应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