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童心:基于“半月刊”项目式学习的小学习作教学创新
2022-01-01浙江省杭州市南肖埠小学毛建和
◇浙江省杭州市南肖埠小学 毛建和
2020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社会各界对当下学生作文“空心病”现象的热议。在小学生习作中,虚假、造作、空洞等现象也很常见,反映了小学习作教学现状与目标的偏离。长期以来,以教为中心的习作教学未能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把“作文”当作“作业”,导致“消极怠工”“疲于应战”,催生出大量装腔作势、堆砌辞藻的“病文”。破解之道是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针对前三学段分别提出了“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目标,在情感态度上要求教师激发学生习作热情,驱动主动积极地写、自信快乐地写,写出真情实感、写作生命亮色,即“点亮童心”。
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链接真实生活,激活情感体验,培养高阶思维,创造出体现习作价值的新产品。将项目式学习引进小学习作教学,无疑是“点亮童心”的有效策略。笔者运用项目式学习理念,在所执教的“奇迹种子班”引导学生创办每半月出一期的班刊,整合实施小学习作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一年半来的实践证明,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习作教学能有效治疗“空心病”。
一、点亮童心:“半月刊”项目式学习的目标定位
“半月刊”在时间上契合现行教材进度,半个月进行一次单元习作。项目设计中,将“点亮童心”确立为核心目标,体现四个内涵。
1.掏出真心——小学生习作的价值取向。“真”是童心的首要特征,儿童的真实生活是“写作金矿”,“内容大于技巧”应成为小学生习作教学的价值追求,让习作语言由心底自然流淌,回归“我手写我心”的原生态。
2.写得开心——小学生习作的态度情感。“翻转”传统,让习作教学常变常新,营造氛围,强化激励,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其主动投入,在兴趣盎然中养成“乐于动笔”的习惯。
3.充满信心——小学生习作的评价目标。习作是生命特质的外显,学生个性各异,习作自然也千姿百态。评价是学生习作的“风向标”,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保护一份热情与自信。
4.激发慧心——小学生习作的导写策略。“读者意识”的培养是作文思维的总开关。让学生在“作者”“读者”两个身份之间切换,激发生成各种习作智慧。
二、一刊五用:“半月刊”项目式学习的操作模型
统编教材按“双线组元”策略编写,使得习作教学呈现一定的序列,用好教材可以实现习作能力的阶梯式提升。这就为项目式学习提供了基础,教学中教师以统编教材为内核,将习作教学整体打包为“半月刊”办刊过程,将每次单元习作开发为一个个小项目。各个小项目环环相扣、螺旋上升,推进大项目实施。
如何指导实施各个小项目?这里提供一个“一刊五用”操作模型。
(一)备刊:研学教材,议定产品标准
单元习作教学开始之际,即为新一期班级专刊项目启动之时。学生研读单元习作提示,明确任务要求,摆出面临的难题,针对问题来设计班刊。确定评价标准、研究写作方法是该阶段的关键任务。
【案例1】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主题为“小小‘动物园’”,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个“动物园”,写出家人和动物的相似点以及自己的感觉。学生读了课本后觉得写得“像”最重要,写得“有趣”最难,把“感觉”写明确不可少。讨论之后,确定了以下三条评价标准:①家人与动物确实像,不牵强;②人物的特点抓得准,挺有趣;③作者的感受很明确,写清楚。接下来的刊物设计、文章筛选、佳作评点等都围绕这三条标准进行。
案例中的三条标准融合了该单元习作的重点、难点,标准经讨论后确立,有利于形成共识。这些标准贯穿整个项目实施全程,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
(二)画刊:设计方案,预示产品样貌
根据目标,可以设计创作一期怎样的班刊呢?学生在这一任务驱动下,将经历四个步骤。
1.组成编辑团队。经学生自愿报名后,全班投票选出主编,再由主编按照双向选择原则面向全班招募审稿、排版、美编、校对等。
2.集体创意策划。主创团队讨论确定刊物副标题、栏目设置、封面设计等,向全班发布、征求意见,形成方案定稿,在头脑中设计出成品样貌。
3.出台征稿启事。由编辑团队集体讨论商定征稿启事,再委派代表执笔成稿,经教师指导后,定稿发布。
4.发动撰稿投稿。指定投稿邮箱,确定截稿时间,提供格式范本,通过班级群发布征稿启事,及时反馈投稿情况,动员更多同学参与。
【案例2】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主题为“让真情自然流露”。2020年上半年教学该单元时,正值新冠疫情肆虐。学生们认为应该出一期“抗疫特刊”记录非凡岁月。“世界怎么样?我能怎么办?”围绕这些问题,主创团队为《童心闪亮·抗疫特刊》分设“童言‘新冠’”“共同抗‘疫’”“致敬英雄”“关注疫情”“对话‘新冠’”“加油中国”等栏目,在封三开辟“涂鸦板”,刊发书画作品。征稿启事发布后,全班学生踊跃投稿,参与率100%。
上述案例中,小编辑团队发挥主人翁精神,像真正的编辑一样思考和实践,全班学生都成为积极投稿的作者,把特刊作为展示才能的平台。
(三)创刊:漂流互评,优化产品加工
该阶段,以一堂导学课、一张漂流单、一节互评课为载体,经历三个阶段。
1.反思自评。设计“漂流单”,开辟“自评区”以勾选笑脸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评价维度紧扣“童心”,设立“植根童年”“睁大童眼”“保持童真”“富有童趣”“激活童思”“创新童语”等6项。
2.漂流互评。以“漂流单”为载体,在伙伴间传阅习作,发现亮点,用指定符号修正差错,右侧“修正栏”可针对标点、词句进行点评,“看我的”一栏可留下评点者的创作示范,文末“互评区”可留下总评意见。
3.教师导评。针对学生的评价开展“再评价”。课内引导学生交流互评成果,课后做书面评价,为评点者设立“评点奖”,为小作者设立“妙文珍品”“精彩佳作”“耳目一新”等奖章。
【案例3】《大自然的启示》作文评改课上出现了富有戏剧性的一幕。《我是宇航服》一文在小组“漂流”中被评为“B.一步之遥”,不能在班刊中发表。在全班“漂流”环节,却有许多学生持不同意见,现场展开了激烈辩论。经投票,支持方胜出。后面,课堂的“画风”就变成了两个阵营的学生一起出谋划策,把这篇“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奇文彻底改造成“天使”。最后,该文大受欢迎,小作者还被推选为新一期班刊的小主编。
由案例可见,通过“漂流”开展评点,思维过程得以展现,通过观点碰撞,引发高阶思维,澄清了模糊观念,纠正了错误认知,使得隐藏的童心得以彰显。
(四)读刊:互为读者,评议产品质量
“半月刊”刊出后,多维度开展读刊评刊活动,作者、编者、读者在多角度、立体化思维碰撞中领悟习作窍门,提升思维水平。
1.班刊发布表彰。举行“班刊发布会”,请编辑团队分享体验,为作者颁发“稿费单”,为编辑颁发“绿叶奖”。
2.最佳作品推选。针对班刊质量、编辑态度、自我表现、作品水平等进行网络评选,留下点评意见,推选“最佳作品”“最受欢迎的小作家”等。
3.专业报刊发表。经层层推选,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引领写作思维。教师还可将优秀习作向专业报刊推荐,拓宽发展空间,引导自我超越。
4.参赛征文选送。将广受好评的习作推荐参赛,进一步拓宽习作成功路径。一次获奖足以点亮一颗热爱习作的童心。
【案例4】“抗疫特刊”品文评刊中,有的学生发现了“藏头诗”的秘诀,有的学生感慨篇篇是佳作,有的学生发现了同学的显著进步,有的学生产生了对英雄的崇敬。诺诺同学认为:“在这期特刊中,我从大家的文章里看见了同学们的生活、对新冠病毒的认知,明白了祖国和白衣天使的伟大。我会永远珍藏这本班刊!”《烽火家书》一文备受推崇,原来这是汤同学连续10周给驰援武汉的妈妈写的信。该文参加浙江省第十四届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荣获一等奖。一年半来,本班学生习作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获奖数量达到60篇次以上。
通过读刊活动,可以概览全班同学的命题习作和自主创作,比较发现习作风格的差异,激活了写作思路。学生之间相互启发,既提升了鉴赏能力,也掌握了成功的秘诀。
(五)用刊:扩增受众,享受产品回馈
扩大学生习作的读者群,往往能有效提高习作积极性。教师提供支架,帮助学生把班刊推向全校、推向社会,获取多元化反馈信息,赢得多样化正面激励。
1.校内推广。可由小编辑团队将班刊面向全校推广。还可以开展回访,记录其他班级同学和老师的反馈意见,为改进班刊的创编积累经验。
2.校外赠阅。全班学生担任小使者,向亲友、社区居民赠阅班刊,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倾听公众的评刊意见。
3.街头义卖。产品是否经得起市场检验呢?学生带着问题,组成若干个假日小队,走上街头和商场开展义卖,并将所得捐助边远地区,助力脱贫攻坚。
【案例5】“奇迹种子班”与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爱心小学某班结为友好班级,双方连续开展了多轮书信来往,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童心闪亮·国庆特刊》完成后,小编辑团队将班刊寄往大凉山分享。当学生收到凉山孩子回复的读后感时,无比激动,更多学生投入到了自主创作。2020年元旦前夕,该班学生又将各期剩余刊物作为商品进行义卖,将义卖所得一千五百多元钱捐给结对班级,帮助该班建立班级图书角、采购防疫物品。
在这样的实践中,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到了习作的价值,也认识到了习作所蕴藏的“改变世界”的力量。
三、真实有用:“半月刊”项目式学习的实践启示
项目式学习追求学习与生活的贯通,将小课堂链接大世界。学生乐在其中,综合提升了观察发现、阅读理解、布局谋篇、自信表达等语文核心素养。
1.在解决问题中驱动写作。在实施项目式学习中应瞄准习作痛点,将课堂习作与生活需求相结合,让“小课堂”链接“大世界”,有助于达成学科育人的预期目标。
2.在增强互动中学习写作。在生生、师生、家校等高频高效互动中,主体地位凸显,习作思维外显化,学生不断修正既有经验,延伸认知触角,习作技巧得以自然习得。
3.在制造产品中提升写作。项目式学习把“产品”思维贯穿始终。以班刊为载体,拥有了看得见、摸得着、够得到、用得好的平台,学生在产品的设计、制作、打磨、优化中不断迭代创新思维。
4.在改变世界中享受写作。项目式学习崇尚在改变世界中学习,倡导“世界因我更美好”。学生通过习作发现和传播美好,发现和改变现实的不完美,为新一轮习作创造了素材,形成了闭环,促进习作素养的螺旋式上升。
推进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习作教学,尊重学生,贴近生活,强化互动,促进运用,呵护学生的真性情和创造力,将从根本上解决“空心病”现象,促使小学生习作整体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