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配电线损危害的原因及降耗节能措施

2022-01-01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焦树勇

区域治理 2021年30期
关键词:电力部门损率线损

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 焦树勇

随着我国降耗节能的深入实施,尤其是基于大数据技术在配电网络中的应用,配电系统运行效率越来越高。由于配电系统中电能传输过程中需要经过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同时基于外界环境的干扰,导致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会发生损耗。实践证明配电线损的存在不仅会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负担,而且还会影响到电力传输的安全性,所以如何有效防范配电线损成为电力设备管理人员所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配电线损的危害

线损是电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损失现象。虽然配电线损不可避免,但是其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减少线损的产生,以此提高供电效率。基于节能降耗管理模式的实施,线损管理成为电力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配电线损主要由固定损失、可变损失以及其他损失等组成。其中固定线损是在电荷进行变化的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但是,当设备中含有电压则会出现线损。可变线损则是基于负荷电流的变动而变化的,例如,当电流越大这造成的线损就会越大。因此当电流突然变大后,配电线路就会瞬间变烫,也就是出现较大的线损。而其他线损则是由于在日常管理中由于管理不到位而导致供电生产出现跑、滴、漏等损耗。

结合多年实践工作经验,配电线损会产生严重的危害性,具体表现为:一是配电线损容易导致配电线路发热。根据统计调查配电线损会导致配电电线出现发热的现象,而电线发热则会导致绝缘材料出现老化加速的现象,从而缩短了绝缘材料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出现热击穿现象,引发系列安全隐患。例如,在某地区由于配电线损导致线路出现过热现象,导致线路绝缘体出现了老化脆裂现象,最终导致建筑物内配电线路容量不足,导致电气火灾发生。根据不完全统计架空线路的压接处与电力电缆的中间接头处是线损事故的多发点;二是造成大量能源浪费。配电线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配电线损长期存在无疑会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例如,为了保证配电电能的安全运输,需要利用通风、冷却等降低配电线路的热量,以此防止因过热而导致电气设备损坏。而冷却、通风措施需要电能,可见配电线损会导致能源的损耗。根据统计计算,配电网线损率一般在8%左右,可见配电线损的严重性;三是配电线损会增加电气设备的故障发生率。电气设备是支撑电力生产的重要设备,而配电线损则会导致电气设备出现局部故障。例如基于配电线损的存在会导致变压器出现故障,影响用户的用电安全。

二、配电线损危害的产生原因

根据多年工作实践调查,结合配电线损的危害性,导致配电线损危害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配电线路设计不合理,缺乏有效规划

由于配电线损是电力生产所不可避免的,但是其可以通过后续的有效管理降低。根据配电线损产生的机理,配电线损的产生主要由于电能在传输过程中受到线路长、电气设备多特点而导致在线路布局中存在迂回线路的现象,这样一来无疑增加了供电的半径,从而提高了线路的损耗力度。例如,在线路布局上由于缺乏有效的规划,导致线路呈现半圆结构的布局,这样不仅增加了电线的使用量,而且还增加了线损的发生率。另外在线路设计上由于缺乏对截面的有效计算,导致线路截面过大,从而导致线路长期处于空载的状态,增加了线路的损耗,增加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成本。

(二)电气设备配置不合理,总体水平不高

导致配电线损发生的很大因素是与电气设备的配置不合理有关:一是电气设备负荷量不符合实际运行的负荷量,导致线损增大。例如在变压器选择上,如果所选择的变压器容量与所需用电负荷之间有差距,实际负荷量超过变压器所承载的负荷量就会导致线损发生;二是配电网设备的总体水平比较低,尤其是一些电气设备老化现象突出,导致线损比较多。例如,在农村地区由于配电线路长期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一些线路设备老化,从而在电能传输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热损,增加运营成本。

(三)线损管理不到位,忽视日常监管

配电线损不可避免,但是其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降低线损。根据调查目前在电力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导致线损发生:一是电力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没有严格按照电力维护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导致线损发生。例如,电力管理人员没有做好线路的巡查工作,不能及时发现存在老化的电力设备,结果导致因电力设备老化而发生线损;二是电能计量安装不正确,导致不能及时精准计算线损。通过准确的计量装置可以及时发现线损,从而便于电力部门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电能计量装置安装不合理而导致电能计量不准确的现象经常发生。例如,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对电能计量表的有效管理,结果导致计量表不工作,从而出现错误的线损信息。当然电力管理人员抄表手误也是造成电力计量误差的主要因素。

(四)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是造成线损的客观因素,例如外界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等不良因素都会增加配电线损率。例如,当外界温度过高时,会导致电气设备自身出现发热的现象,这样在电能传输的时候,基于电能自身的发热现象,必然会导致电气设备发生电损耗问题。

三、降低配电线损、实现降耗节能的措施

基于配电线损产生的原因可以清晰地看出导致配电线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既包括配电技术因素,也包括电力管理因素。因此结合实践工作经验,降低配电线损率、实现降耗节能必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优化电网结构,做好线损的分析和计算工作

线损发生的很大原因与电网结构设置不合理有关,例如,线路迂回现象会增加线损的发生。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线损率,必须要优化电网结构:一是要合理设计,在线路布局上要准确计算,避免线路设计过程或者设计不合理现象的发生,以此防范出现线损。例如在线路布局上要尽量选择直线布局的方式,避免出现过多的迂回现象,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线损率的发生。当然在实践中如果供电半径过大不可避免,那么就需要增加一些电源点,这样可以有效提升供电的可靠性,有效降低配电线损。比如在重负荷区由于电能需求比较大,其线损率比较高,因此其可以通过增加电源数的方式完成,这样可以有效平衡电能的供应;二是要准确计算线损。电力部门要准确计算线损,通过线损计算从而采取相应科学的设计方案。例如,在线路布局上,电力部门要首先对线损进行计算,这样可以及时帮助电力部门优化设计方案。

(二)合理配置电力设备,提升总体水平

电气设备是电能传输的主要载体,优化电气设备配置可以有效降低线损率,因此基于智能化电气技术的发展,电力部门要结合电力网络结构合理配置电气设备,提升电气设备的整体水平:一是要选择节能变压器,降低线损。节能变压器可以达到降耗节能的效果,通过计算线损一般主要发生在变压器上,因此电力部门要优化变压器型号,通过选择低能耗、高质量的变压器信号提升电力客户的质量;二是要主动调整三相负荷平衡。三相电是造成线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避免出现三相电,电力管理人员需要对配电系统A/B/C负荷状态进行检测,以此保证其出于平衡状态,如果发现其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则要采取三相四线进行优化;三是要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维护,防止因维护不当而增加线损。电气设备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为了防止因电气设备老化等问题而出现损耗问题,电力部门要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电气故障及时解决。

(三)加强电力管理人员培训,提升专业技能

基于电力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技术在配电网络体系的应用,运用大数据集成技术实现对配电网络的自动控制可以有效降低线损率的发展。电力管理人员是配电网络管理的主体,基于降耗节能的要求,我们要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一是要定期组织电力运营管理人员开展学习,学习最新的电力管理技术。例如,基于5G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运用,电力部门要开展专题培训,组织电力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方面的技能,以此更好的应用到配电网络管理中,降低线损率;二是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电力管理人员的降耗节能意识。电力部门要加强对线损危害的宣传,让电力管理人员认识到线损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到电力的安全运行,而且还容易发生电力火灾。因此电力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体开展宣传,让电力运营管理人员意识到降低线损的重要性。

(四)加强配电网络运行管理,降低环境影响

针对外界环境对配电线损的影响,电力企业要加强对配电网络运行的管理:一是要建立完善的电力巡视管理制度,及时做好配电网络的巡查工作,防止因外界不良环境对配电网络的影响。例如当出现高温天气时,电力管理人员要及时做好线路的巡查工作,防止因受高温影响而出现线损故障;二是建立线损管理组织。电力企业要根据配电网络的实际运行情况,建立线损调查工作组,实行对线损的统一管理。例如当发生线损故障后,电力部门要及时对线损问题进行分析,做好问题的整改与总结,不断提升配电网络管理水平,提升运行管理成效。

四、结束语

总之,基于降耗节能的要求,电力线损是影响企业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配电线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加大配网线损管理力度,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来控制线损问题,提高配网系统的运行效率。

猜你喜欢

电力部门损率线损
我国水库淤损情势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对电能采集及线损的影响
电力安全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无功补偿极限线损率分析及降损措施探究
基于降低线损的用电检查控制策略分析
供电企业月度实际线损率定量计算方法
浅谈新时期电力部门党务工作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探讨
降低供电所线损的方法及实践
对当前电力营销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基于EWD遗传算法重构配电网减少线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