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整理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2022-01-01浙江省绍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吴斌

区域治理 2021年34期
关键词:整理环境保护土地

浙江省绍兴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吴斌

一些地区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进行综合整理,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如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土地耕作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和适当的工作方法才能解决。土地资源利用在土地管理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环境保护,从而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农村环境保护在土地整理过程中的现实意义

(1)改善农村地区的人道主义和自然生态环境,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改善许多农村住区,例如,作为空置的村庄、搬迁或兼并村庄,将废弃的村庄进行整理,以及通过改进废弃工矿企业场地的处理和灾害管理,改善农村自然生态环境。

(2)兴建道路网、坡地改梯、平整农地及土地合并等,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耕地面积;通过加强农田护林网等配套设施,可以实现防风固沙,以及改善农田周边地区的环境,同时调节田间的气候,这对于农村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土地整理过程中的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以新时代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在我国各省市开展了规模大、效益高的土地整理过程中环境问题的理顺和改善工程,并与有关土地部门合作解决,逐步解决和缓解农村环境问题,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前期经济建设和土地资源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与土地整理有关的各种长期环境监察机制中,仍有一些漏洞,而且在土地整理过程中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三、土地整理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农村土地整理过程中,难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导致农村环境保护问题非常重要。

(一)对水土的影响

土地在开发、整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水资源、水环境和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产生不利影响,例如由于耕作而造成的土壤细粒化、地表土壤松散、播种期和过度放牧期土壤枯竭以及土壤有机化合物和养分因地表裸露而受到侵蚀;农田灌溉设施的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表水的结构,导致其循环减少和土壤侵蚀,导致养分流入水体,对水资源和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二)对植被和大气的影响

扩大非农业用地、开发荒地用地等,减少植被和人工植被面积,以及利用机械设备处理土地都会对地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严重破坏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严重降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水文和土壤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对大气及其相关的生态过程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大气质量,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三)污染防治的难点

在这一阶段,有些区域的环境立法形式是单独的、范围较窄的、不明确和可执行率不高的,对整个地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不高,预防和控制污染的力度不够,以及没有有效的污染监管系统,当地缺乏充分的污染控制、预防机制,会导致污染问题的规模范围扩大,土地整理的困难会逐渐增加,导致土壤预防治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尽管相关部门做出了一切努力,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土地管理过程中保障农村环境的主要责任不能真正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在土地整理过程中越来越被忽视,环境部分对其他进程的贡献将因其他因素的增加而减少,这不但会对土地整理的整体质量和效率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大大降低当地环境的保护和完整性,不利于土地管理进程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缺乏环保设施

随着环境问题越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更需要有效地环境防治机制,以确保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土地整体利用效率的提高。然而,在一些生态环境欠佳的地区,却缺乏足够的数量的环境保护设施,此外,由于生态设施的缺乏或老化,难以真正减轻自然灾害对当地环境造成的破坏和耗损,这给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带来了额外的困难。

(五)土地整理环境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虽然在进行中的土地整理开发工程中,重点是改善配套设施,特别是道路、森林、水资源等,但是土地整理环境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影响土地整理水平,它还影响到区域内外生态系统的平衡。

(六)土地格局的变化

整理土地的工作主是改变土地原貌,可导致土地结构发生重大改变。例如将原有斜坡平整,科学的土地管理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但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重视环保,对当地的环境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七)土地整理工程的特点

在土地处理过程中,将进行道路修复、水利设施建设等工作,在过去农村地区并不常见,如果在耕作过程中突然使用,可能会影响当地道路、河流等。需要拓宽道路,将河流进行填平,这是项目的一个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帮助和减轻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八)土地类型结构的改变

土地整理后,原有的实用性能、结构将不复存在,会被新的功能和特性所代替,这能大大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因此,土地整理可以优化土地的利用,例如,如果每亩土地只能收获800公斤的粮食,而经过土地处理整理后,每亩就能收获1000公斤的粮食,而经过整理后,还可以用于其他用途,比如建造房屋住宅等。优化这些土地的结构,能大大提升土地的利用价值。土地整理可改变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保证土地发挥预期的功能,必须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和提高土地使用价值的方式进行。

四、土地整理过程中的农村环境保护措施

(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理顺土地产业化进程

提高公众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利用有效的沟通手段,使其重视农村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并在多元化的基础上筹集资金、整顿土地资源,例如,通过合理地向市场推广土地规划,吸引企业参与土地资源整顿和资本运营项目,促进土地产业化。因此,必须为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供足够的资金。

(二)提高土地整理质量,平衡农村自然生态系统

土地开发整理活动应以环境保护生态理念为基础,促进土地整理工作可持续发展。

(1)在土地整理过程中,要注意景观生态规划,合理规划景观植被的种类和间隙,以景观生态建设、水土保持和区域气候改善为基础的土地管理。

(2)建立高等级梯田和农田,提供高水平的深层土壤、肥沃土壤,通过土地耕作达到高质量的土地利用标准,以及科学的农业规划来设置农田田埂和沟渠以扩大农业用地的利用效率。

(3)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有助于减少土壤侵蚀,提高环境污染净化能力,保持农村生态平衡。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必须采取全面的办法,充分考虑到与土地生态系统有关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兼顾土地资源和社会共同发展,实现经济统一。

(三)建立有效的环境评估制度,精简土地用途

在土地资源整理工作中,必须进行科学评价,土地整治工程范围内的区域内外环境影响评价,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评价指标,并将其纳入土地整理项目,量化监测环境指标,科学评估土地对乡村生态系统的影响。此外,通过开展基于土地整理和验收的环境状况分析,可以加强土地管理过程中的农村环境保护有效的对策和反应。

此外,根据特定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和任务,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以土地利用综合调控为目标,提高耕地质量和利用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平衡。

(四)加强生态平衡管理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把环境保护摆在经济发展的前列,保护生态物种的生物多样性,确保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界恢复能力非常强,即使是受火灾影响的山林也能恢复生命。因此,大自然可以独立地提供平衡的发展,前提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损害生态系统。因此,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减少各种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稀有动植物。如果该地区有敏感物种,则应尽量减少土地整理工作。如需要引进外来物种时,应进行细致的调查和评估,以确保外来物种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土地整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相关的技术人员应注意整理的方式,尽最大努力对土地进行修复,保证生态环境不会受到破坏,保证生态环境进而持续发展。相关施工单位,应不断创新和优化土地整理技术,制订相应好的规章制度,保证土地整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掌握土地整理要点,促使农村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整理环境保护土地
环境保护
我爱这土地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分土地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