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污名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2022-01-01黄子怡赵丽梦罗杰琼张艺琼吴静轩
黄子怡 赵丽梦 罗杰琼 张艺琼 吴静轩 李 礼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黄石 435002)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人格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逐渐成熟,开始不断向内思考,自我评价能力加强,并且人生观与世界观趋于稳定。这一时期之后,个体的性格等特征基本形成且不会轻易发生改变。因此,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格外重视。心理疾病污名化是一直存在于我国社会上的一种污名现象,这一现象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本文从心理疾病污名化现象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入手,分析了心理疾病污名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1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近年来,社会上多出现青少年因心理健康问题而自残或自杀案件。2019年4月,上海一名17岁男孩因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母亲批评后跳江,当场死亡;2020年8月,江苏南通崇启大桥上,一名青少年情绪激动试图跳江被消防员紧急救下;2021年2月,湖北天门一高二女生因与家人争吵,一时情绪激动引发轻生念头,被民警发现救下……这些案件无一不说明现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
依据薛云云等人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等三所医院的调查发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呈多元化、复杂化、低龄化趋势,其形势十分严峻。范慧玲等人在广西省玉林市对初中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近两成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且主要以焦虑症、抑郁症、品性障碍为主。孙晓红等人的研究表明,国内流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社会认知、情绪情感、社会适应三方面。褚琰对于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区的调查结果中可以了解到当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极大问题且急需改善。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区属于贫困地区,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发展速度较慢。当地留守儿童数量多,而教师团队人数少、工作量大,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方面不能给予完善的帮助。另外,当地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所掌握的知识与技术比较匮乏,不能及时发现青少年心理问题并进行评估与干预。
综上所述,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十分严重,而无论是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学校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还有巨大的改善空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2 心理疾病污名化
2.1 心理疾病污名化的界定
污名化是指A群体将B群体的负面特征刻板印象化,且遮盖了B群体的其他特征,从而导致A群体及其他群体对B群体产生偏见或歧视。心理疾病污名化就是其中十分典型的污名化表现。心理疾病污名化是指一个群体对心理疾病患者贴上负面标签,这一负面标签导致他人对心理疾病患者产生不公正的负面评价。这对心理疾病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名誉损失以及其他严重后果。
2.2 心理疾病污名化的成因
对于多数人而言,心理疾病是一个陌生且模糊的概念,人们难以对其进行定义。同样,人们也不清楚心理疾病应当如何界定以及心理疾病的形成因素。研究者将心理疾病污名化的成因归为两类,即功能性理论倾向以及生物文化观点。
功能性倾向认为心理疾病污名的形成是群体通过与心理疾病患者相比较或者贬低心理疾病患者从而使自己产生优越感,认为自己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施加污名的群体通过这种手段提高自身身份地位以及自身幸福感。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心理疾病污名化现象中,部分心理疾病患者会因为他人的歧视而对自己持否定态度,而施加心理疾病污名的群体也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这一现象可用社会优势理论解释,即施加污名群体与被施加污名群体都不断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从而减小两群体间的冲突。
生物文化观点认为将心理疾病污名化是为了维持群体间的生存以及基因遗传。一个群体将心理疾病患者污名化,然后将被施加污名的群体向外驱逐,从而将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威胁降至最低。
2.3 心理疾病污名化的分类
心理疾病污名分为自我污名以及公众污名。自我污名中,根据Corrigan污名反应模型,心理疾病患者对心理疾病污名的反应是不同的。部分患者对他人的歧视感到愤怒,而另一部分则接受他人的歧视,且认为这一举动是合理的。
公众污名主要由其他群体对心理疾病的刻板印象以及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构成。公众污名不仅影响心理疾病患者本身,还会连带影响患者周围的人。
3 心理疾病污名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疾病患者本身的心理状态是十分敏感的,在此状态下,任何与之相关的负面信息都会对其心理造成严重打击。而心理疾病污名化主要由负面的刻板印象以及偏见和歧视构成,由此可以推出心理疾病污名化会对心理疾病患者产生消极影响。对于处于情绪敏感时期的青少年而言,心理疾病污名化现象会使青少年个体产生负面情绪,消极应对身体上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状况异常的反应,以及影响心理疾病患者治疗药物的使用。另外,心理疾病污名化的环境也会使患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遭受歧视等不平等对待。高文珺等人在研究中总结出了包括不可预测、外表怪异、沟通困难、回避社交、需要照料、性格缺陷在内的六个社会表征,以此来表现心理疾病污名化所产生的公众影响。
总结以上结论可以发现,心理疾病污名化在各个层面都会对个体产生消极影响。以下将从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着手,重点分析心理疾病污名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3.1 心理疾病污名化导致青少年个体自尊水平降低
不同人格特征的人在受到心理疾病污名影响时所产生的反应不同,部分人会出现冲动易怒的情绪状态,还有部分人会将情绪内化,压抑自身的消极情绪。在经过长时间的情绪压抑后,青少年可能会出现抑郁的心理状态。另外,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受心理疾病污名的影响程度不同。当个体对心理疾病污名现象产生认同时,个体会降低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贬低自身存在的意义,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而高程度的心理疾病污名会导致青少年从网络上吸收的负面信息高度内化,从而使青少年自身对心理疾病产生消极态度,降低自身自尊水平。
3.2 心理疾病污名化导致青少年家庭冲突加剧
一方面,受到心理疾病污名影响的青少年会在父母给予的压力下将自身出现的问题压制下来,部分青少年会将父母冲突的根源以及未达到父母期望时父母的失望归咎成自身的原因,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状态。而此时,父母的殷切希望与青少年自身的消极情绪会导致父母与青少年之间产生矛盾冲突。
另一方面,青少年时期,学生的心理状态应受到家长的重视,但部分父母受心理疾病污名的影响,对心理疾病仍然存在一些负面的刻板印象。该类家长认为心理疾病是耻辱的象征,以致于在青少年出现心理疾病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反而使其心理状况更加严重。由此,父母对心理疾病的不理解与青少年急切渴求心理治疗的情绪相冲突,造成家庭内部矛盾。
3.3 心理疾病污名化导致校园环境恶化
青少年时期,学生会在学校里度过大部分时光。因此,学校的环境对青少年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有重要影响。然而,心理疾病污名化可能会导致校园环境恶化。在心理疾病污名化的校园环境中,普通学生会因为污名而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会产生消极态度,从而出现学生之间的纠纷,例如排斥、贬低、孤立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等等。而患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本身情绪十分敏感,在此种情况下则更容易产生情绪内化,导致其心理状况恶化。
3.4 心理疾病污名化现象会促使社会环境恶化
现代社会中,依托互联网设备,信息得以在网络上飞速传播,大量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信息在网络上出现。基于互联网的这一特质,有关心理疾病污名化的内容也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而部分媒体对心理疾病报道存在片面性和误区,如此一来就会将观众向错误的方向引导,导致社会上部分人群加深了对心理疾病的刻板印象,恶化社会环境,从而对心理疾病患者产生二次伤害,尤其是对网络信息缺少辨别能力的青少年。且这一现象不利于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在社会传播,阻碍民众正确了解以及对待心理疾病。
4 应对心理疾病污名化的相关建议
4.1 青少年个人要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个人层面,青少年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消除心理疾病污名化给自身带来的影响:青少年要培养个人权利感,积极主动参与家庭及班级中各项活动;要培养积极预期以及自信心,可以为自己设立一个定期小目标,然后不断努力达成它,从而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增强体育锻炼,培养自身抗压能力;尽量减少网络上不良信息对自身的影响,培养自己的兴趣,例如看书,参加课外活动,外出旅游等;给自己设定日常规划,健康规律的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意识水平;将失败的事情合理归因,从根源上找出问题,而不是一味将事故的责任方判定为自己,不要压抑自身消极情绪等。
4.2 父母要构建和谐美好的家庭环境
在家庭层面,父母要改变自身原有的教养方式,适当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家长可以多学习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了解;家长可以在空闲时间带孩子外出游玩,举办一些家庭活动等,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等。
4.3 学校要创造包容和谐的校园风气
在学校层面,可以由教育局牵头,联合其他有关部门以及相关专业机构、高校,定期对校内教师进行心理教育辅导,加强教师团队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能力;在各学校内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疾病筛查,加强心理疾病防治工作;在学校内部举办类似班风评比、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改善学校校风,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等。
4.4 政府部门要加快心理卫生服务建设
邓丽君和李强都认为抗议、教育、接触可以应对心理疾病污名。但其中抗议主要通过各类实际行动来表达被施加污名群体的不满,但此举极有可能引发群体间的冲突;教育是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宣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来改变人们对心理疾病的固有印象,例如心理健康讲座等,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短时间内很难看见成效;接触是指引导公众与心理疾病患者接触,切身的感受心理疾病患者的生活。这些策略中最有效的应对公众污名的方式是教育与接触相结合,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与心理疾病患者直接接触,消除对心理疾病患者的歧视以及对心理疾病的刻板印象。
另外,政府要加快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速度,从根源上解决心理疾病污名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政府要完善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治体系,加大在心理健康方向上的人才培养,加强精神卫生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心理方面民众的就诊费用,让民众能够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