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时代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2022-01-01孙林英
孙林英
(齐鲁医药学院 山东 淄博 255314)
引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群众对精神有了更高的追求,在以往人们知识主要来源于图书、报纸及新闻,而信息技术大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获取知识的途径,同时对图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促进图书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发展,图书管理工作应创新工作模式,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图书管理工作,构建智能化管理氛围,运用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机会,提升图书管理工作质量,满足新时代对图书管理工作的要求。
1 信息时代提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
1.1馆藏资源没有及时更新
在传统图书管理工作中,馆藏资源及各类信息资源更新速度相对缓慢。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中,网络资源及数据不断丰富,人们希望能够通过网络便捷的搜寻所需的信息,在此环境中对图书馆藏资源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在网络中能够搜索的书籍在图书馆中却没有,由于图书馆供给图书速度与网络图书供给速度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图书馆不能及时有效的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影响了读者的读书体验,限制了图书馆的发展。
1.2图书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较低
当前很多图书管理工作人员不是图书管理专业人才,因此对图书管理工作职能并不了解,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人员大部分为兼职学生,或者是其他企业中的兼职人员,由于没有专业图书管理工作经验,所以在从事工作中没有发挥出职责应有作用,影响了图书管理工作效果。在信息时代下,图书管理工作人员无法运用新时代管理方式与理念开展图书管理工作,导致图书管理工作不够规范。另外图书馆中书籍众多,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工作量十分巨大,长此以往发展,工作人员身心遭受压力,无暇提升自身业务能力,降低了工作人员的热情与信心,影响了图书管理工作效果。
1.3图书管理信息化技术落后
当前有很多图书馆中并未配备信息化办公设备,因此并未形成信息化办公模式,因此无法提升图书管理工作效率。其主要原因在于资金有限,由于资金不足无法购置信息化办公设备,导致图书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落后,影响了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有些图书馆中因软件设备与硬件设备不充足,无法进行信息化办公,再加上信息管理平台不够完善,很多图书馆在图书管理工作中依然运用传统文献借阅方式进行工作,这样的工作流程过于繁琐复杂,导致图书管理工作效率难以提升。例如有些图书馆中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子档案录入时并未对图书进行分类归档,也没有备注年份等信息,导致图书管理秩序凌乱,而造成秩序凌乱的根本因素在于图书馆中没有制定信息化图书管理制度。因此在图书录入过程中经常出现将经济类书籍录入教育书籍中的情况,这样问题的发生增加了读者书籍查询的难度。最后在当前图书馆中,并未与其他图书馆达成资源共享,读者常会因为查询一本书籍走访多个图书馆,这样的情况限制了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
2 信息时代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2.1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服务系统,完善图书资源配置
在信息时代,开展图书管理工作,应建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图书管理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对图书馆藏与图书配置进一步完善,满足读者的需求。通过获取政府部门的支持,获得资金投入,在图书馆中构建信息化办公环境,引进信息化办公设备,保证图书馆软件硬件配备齐全,保证图书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促进图书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在图书馆中配备信息化办公设备,为图书馆工作信息化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
2.2构建高效便捷的电子图书资源库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此图书管理人员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势开展图书管理工作,构建高效、便捷的图书馆环境,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服务。因此应在图书馆中建立电子图书资源库,构建网络图书平台,为读者提供网络阅读学习机会,便于读者在足不出户的环境中获取到知识,构建电子图书资源库。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应及时对数据资源库进行更新,同时与其他图书馆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通过构建电子图书数据库,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图书管理工作质量,促进图书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
2.3优化图书管理制度
图书馆对教育及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图书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发展,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同时针对信息化办公方式制定管理制度,促进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发展。在图书馆中根据现有图书资源构建网络管理平台,在平台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图书管理,将图书借阅方式进行信息化管理,避免人为工作误差的产生,促进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发展,革新传统图书管理模式,促进图书管理工作科学化发展。
3 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图书管理的有效策略
3.1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式,构建网络宣传平台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更新了图书管理方式。在信息化时代下,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势,构建信息化图书管理环境,为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个性化服务,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促进图书管理工作持续发展。为此应在图书管理中构建系统化的工作流程,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服务,读者通过系统进行信息检索查找所需的书籍。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图书馆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微信公众号及微博等网络平台,通过有奖关注的方式吸引更多的读者,运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网络宣传,图书管理人员可以在网络中定期发布图书馆新书推荐信息,还可以在公众号中建立每日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阅读,引导读者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图书管理工作效果。
3.2优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库,实现图书共享
在传统图书管理工作中大部分图书馆并没有图书资源共享概念,读者常会因为一本书籍走寻多家图书馆,影响了读者的体验,提升了阅读难度。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多元、现代。因此应创新图书管理工作理念,在图书馆中构建图书共享信息平台,与各个图书馆相互关联,为读者提升便利的阅读机会。在图书管理中构建信息化办公制度,保证工作人员按照管理制度进行分类与录入,丰富馆内优秀书籍,如将各类优秀的教育书籍录入图书馆系统中,同时购进历史、军事、医学等不同领域的书籍,为读者提供丰富的阅读内容,开阔读者的眼界,发挥信息化管理优势。在实现图书资源共享的同时应构建资源管理库,将资源库中的资源分门别类,提升图书管理效果,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3.3保证图书信息资源安全,培养信息技术人才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如何保证网络信息安全成为了各界关注的话题。在此环境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图书管理工作时,应完善图书馆信息管理技术,针对电子图书进行加密保护,例如在图书管理中设计权限密码,运用这样的方式保证图书信息安全。另外在信息化时代,图书管理工作模式由传统的人工管理转变为智能化管理,为此应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招聘门槛,将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作为重点招聘标准,组建具有高水平信息化办公能力的图书管理人才队伍,提升图书管理人员信息化办公能力,在管理中熟练的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图书管理工作,保证网络图书的安全性。最后,信息时代发展快速,为了保证图书管理人员工作水平与时俱进应为工作人员定期组织信息技术培训,保证工作人员具备信息化工作思维,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式,提升图书管理工作效果。
3.4合理划分图书馆服务功能,完善管理系统
图书馆设计服务内容十分广泛,为了保证图书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应将各项服务项目进行系统化管理。因此可以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图书进行分类,同时在系统中设置读者借阅权限,运用管理系统优化图书管理工作,为读者提供便利的阅读服务。为此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应不断完善管理系统,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简化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图书时主要包含:类别管理、图书借阅、图书摆放、信息管理、储存模式等功能。另外在管理系统中读者可以使用借书、还书等功能,读者可以在系统中修改个人信息。在图书馆中完善管理系统能够优化服务功能,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阅读服务,同时简化了传统图书管理工作中的繁琐流程,创新了借阅及还书形式,提升了图书管理效果。
3.5精准分析读者阅读喜好,拓展读者阅读范围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能够出具精准数据,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完全可以运用大数据的这样功能,对读者的阅读喜好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为读者提供与读者喜好相符的阅读内容。因此在开展图书管理工作工程中,图书管理员可以运用网络问卷调查、信息检索、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对读者进行调查,运用大数据掌握读者的兴趣与喜好,通过掌握读者阅读喜好,调整图书馆经营模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现代的人的工作压力与生活压力逐步递增,很多热爱读书的读者由于生活压力或是工作压力没有过多的时间阅读,碎片化阅读方式由此衍生,很多读者习惯运用零散的时间从APP或是软件中进行简短的阅读,又或是习惯阅读电子书等软件;图书馆中书籍更新速度十分快速,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的受众群体又相对较小,由于诸多原因造成了图书馆阅读率不断递减。为此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应全面分析当前社会中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喜好,根据读者的阅读喜好与习惯对图书馆文献进行重新调整,同时在图书馆中实行数字化图书,为读者提供便捷的阅读环境,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优化图书馆工作流程,吸引更多的读者来到图书馆阅读,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另外还应重视图书氛围的营造,合理规划图设计图书馆环境,设置公共阅读室、计算机室及自习室,为读者提供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例如在以往图书馆中很多书籍放在高处,而这样的设计不利于读者的阅读,为此图书馆应适当调整图书摆放高度,或是在一旁设置梯子,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对各个行业均提升了要求,为此图书管理工作应积极响应社会发展,进行信息化改革,在图书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简化传统图书管理工作流程,优化借阅与还书功能,同时运用网络宣传,加强读者对图书馆的关注,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促进图书管理工作科学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