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鹿洞书院学规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2022-01-01刘昱雯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5期
关键词:白鹿洞书院政治

刘昱雯 章 洁

(九江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何根据时代特色,以贴近大学生的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将理想信念教育根植于广大学生心中。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是民间教育的重要承载者。而书院学规是古代学校规章制度的总称,它在宏观上体现了当时国家的教育理念,能够比较客观地展现出特定时期教育的基本特征。因此,在探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发展上,可以结合古代学院学规的精神要义,探索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路径。

1 白鹿洞书院学规的地位

《白鹿洞书院学规》(又称《白鹿洞书院揭示》)在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历史上影响深远。胡适先生曾在《庐山游记》中写道:“《白鹿洞规》,简要明白,遂成为后世七百年的教育宗旨。”我们不难发现,《白鹿洞书院学规》不仅仅是一篇言简意赅、思想深刻的教育章程,更是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书院办学与教育的指导方针和思想指引。“为学之序”以学、问、思、辨、行,“五位一体”的教育理念进行阐述,体现了我国古代“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因此,《白鹿洞书院学规》蕴含了朱熹深邃的晢学思考与丰富的教育经验,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2 白鹿洞书院学规的价值

2.1 阐释了为学之本

《白鹿洞书院学规》开篇第一条①以“五教之目”,明确了古代为学的根本目标,从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个层面阐述了育人的目的,精炼地概括了古代为人的基本伦常。虽然不可避免的带有封建社会的色彩,但其中仍有可供我们今天借鉴之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弄清大学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社会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我们要培养的是真正信仰共产主义,全面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能够担负起时代重任,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致力于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接班人,上述教育目标与《白鹿洞书院学规》的开篇不谋而合。

2.2 提供了教育的基本路径

如果说“五教之目”确立了教育的目标,那么“为学之序”确立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朱熹以“为学之序”②既向世人阐明了学习基本方法,又树立了学习的基本原则。它既是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逻辑顺序阐述了学习的客观要求,也是引经据典、去伪存真从而倡导教育要达到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思政课程”为主阵地,近年来各高校虽然纷纷提出“课程思政”的改革理念,并在实际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仍多围绕理论课程展开。加之实践教学形式简单、质量不高,往往流于形式,因而学生在规范自身的实际行动中仍会有所偏差,造成知行脱节的现象。

另外,《白鹿洞书院学规》详细描述了“笃行”要从修身、处事、接物三个层次展开。这就要求广大青年学生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善于抓住改革发展的机遇,积极投身于祖国的发展建设中,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用大写的青春诠释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2.3 明确了修身之要

《白鹿洞书院学规》中“言忠信、行笃敬”,强调的是待人接物时应有的基本修养。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但要真正做到忠信、笃行,还必须坚持一个“敬”字。

当今大学生虽掌握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但人生阅历较为简单,并未切实有效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并且目前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测评主要基于成绩,而忽视了对美育方面的评价。因此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着力提高青年大学生完善自身人格的能力。拥有健全完善的人格,才能使青年大学生处于正确的人生发展轨道,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从而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未来的复杂情况。

2.4 白鹿洞书院学规强调了处事之要

《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涉及的“处事之要”是每一个人都应坚守的道德准则,其要求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时,必须以社会利益为前提。

当今时代,网络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在大学生群体中相应地产生了诸如价值矛盾、选择困惑及思想迷茫等问题。在这一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应如何理性对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如何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既对其个人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多挑战。

一方面,高校要发挥引领作用,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更加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丰富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职业信念等方面着手,使理想信念教育入脑入心,搭建青年参与、青年服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大讨论动、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及宣讲活动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2.5 白鹿洞书院学规强化了接物之要

《白鹿洞书院学规》的第五个纲目是“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与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主流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强调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自我探索、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协调与完善各类社会关系。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的社会属性为前提,引导大学生掌握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能够自主地协调好各类人际关系,努力构建既注重个人品质塑造又尊重自由独立价值;既强调自我发展,又注重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环境。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路径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来自多元文化的冲击与挑战,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应寻求创新途径,以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品质,将实效性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因此,可以借鉴传统书院文化中宝贵的思想理念,延续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脉搏,筑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根基。

第一,主动占据信息网络教育阵地。社会中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加深了大学生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因此,需要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日常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使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占领大学生思想高地。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要结合学生特点,主动占据信息网络教育阵地,整合网络中的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吸引学生关注,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加强“两课”建设。现在大学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因循守旧的问题,老生常谈的方式不利于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高校应着力探索“两课”育人的新模式,利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等方法,使马克思主义讲中国话,让高深的政治理论讲家常话,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随着“5G+”网络时代的来临,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纷杂多元,这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高校可以依托学生社团、学生会、学生党支部等学生组织,通过微信、微博、融媒体平台等方式宣扬主旋律,深度挖掘校友资源,发挥“朋辈效应”,最大限度地占领高校舆论宣传阵地,发挥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整体呈现出年轻化趋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但由于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关键时刻往往难以承担好大学生人生导师的职责。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青年思政教师的培训力度,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同时也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考核评价力度,在理论水平和教学方法上对其提出更高要求。

注释

① 《白鹿洞书院学规》开篇第一条的内容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② “为学之序”的内容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猜你喜欢

白鹿洞书院政治
朵云书院黄岩店
鹿拓雾来白鹿洞书院文化APP交互设计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白鹿洞书院八字学规被刻在联合国总部墙上?
白鹿洞书院记
书院讲习一例
向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