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大年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

2022-01-01王郁涵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黄大年导师研究生

王郁涵 冯 晅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黄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黄大年同志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他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2017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

作为第一个由吉林大学引进回到东北的高端人才,黄大年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回国的七年期间带领团队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他生前,最看重的身份便是“老师”,他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影响了整个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育氛围,使老师们懂得爱学生、理解学生,培养了一批“走出去、回得来”的优秀学子。

一直以来,学校和学院都秉承黄大年精神,努力做黄大年式的好导师,培养黄大年式的优秀人才,让黄大年精神在学校和学院生根发芽,茁壮生长。

1 黄大年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的意义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理解、继承和弘扬黄大年精神是新时代高校一项长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弘扬黄大年精神,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黄大年精神,思政工作教师首先要充分认清黄大年精神的时代意义,深刻认识黄大年精神的价值意蕴。思政工作教师首先要学习黄大年精神中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更好地成长为新时代需要的教育者、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的精神榜样。要学习和弘扬黄大年精神,强化思政工作教师能力、提升思政工作教师思想境界、加强思政工作教师教学创新的工作实践,进而为推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的提供重要精神引领。

随着“互联网+”的到来,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个性强、接触信息面广、思想开放、行为多元、有活力、有理想的特点,这充分体现出新时代中华民族包容开放的优良品质,同时,这更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打破简单说教的方式,以新的更易被接受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情操、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认同感的教育。新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精神引领方面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在思政工作中融入黄大年精神,找准时代楷模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切实提高契合度,充分挖掘育人要素、发挥育人功能。通过利用黄大年纪念室、茶思屋、组织主题沙龙、演讲、党日团日等多种形式,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与日常学习生活相结合。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强化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感、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等。

在研究生思政工作中融入黄大年精神对于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使黄大年精神的传承完形成从师到生一个完整的闭环。

2 黄大年精神融入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的路径

从招生开始,学院虽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体系,但是已经开始将黄大年精神深入融汇到研究生生源、培养、管理和日常思政教育中的每一个环节中,并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实践经验。

2.1 融入研究生招生工作

黄大年是吉林大学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他在这里度过他本科、硕士研究生的美好时光。多年后,在他有机会回国的时候,他放弃了北上广的高薪邀请,毅然回到他北方的母校。这是母校多年前给他的宝贵情谊,他将这份情谊又回馈给了母校,可见母校在一个人生命中的位置。

在招生宣传过程中,学院将黄大年精神作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让有志于攻读吉林大学硕士学位的高年级本科生了解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学院每年暑期都会举办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举办期间,邀请同学们参观黄大年纪念室和工作室,为同学们讲解黄大年的事迹,为吸纳优秀生源、更好地开展研究生招生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研究生入学伊始,学院在新生入学教育环节也请思政主要负责人为研究生宣讲黄大年精神,用语言和图片,为刚刚作为研究生的同学们讲授黄大年的故事,从求学经历到科研精神。同时,请院士、在国内外知名学者为研究生做入学教育和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使研究生在入学伊始就对学风有了生动而深刻的认识,为新生的科研之路开一个好头。

2.2 融入研究生培养工作

在黄大年生前,曾经邀请过很多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为学生开拓了眼界,同时,他也帮助很多学生到国外进行深造,他对学生的叮嘱是“一定要出去,出去一定要回来”,培养过一批又一批“走出去回得来”的研究生。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研究生培养,传承黄大年精神,学院在地质宫茶思屋创办了“地质宫学生国际交流与创新沙龙”。依托研究生会和院学生办公室,每半月举办一次活动,现已经邀请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和本院优秀的研究生分享他们的研究经历和思想,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

并且,秉承黄大年对研究生教育的精神,全额资助了研究生赴世界顶级学府和学术会议开展中短期的学术交流,同时学院协助研究生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联合培养长期项目,为研究生搭建了国际化舞台。

积极申报各级学生交流项目,获批了多项卓越计划项目,为学生出国访问交流提供了充足的经费支持。派出短期访问团出访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英国地质调查局、新加坡国立大学、澳门科技大学、韩国江原大学,参加学术会议、进入名师课堂、开展野外实习;派出中期访问团出访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深入对方世界一流科研团队,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学生出访交流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

目前,基本稳定了国际名师来院为研究生授课,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等名师,初步形成国际名师全英文授课体系。另外,学院还邀请了日本东北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等的二十余位著名学者来访演讲和交流,持续为师生接触一流大师提供支撑。

同时,在研究生日常培养过程中,组织研究生进行祭扫活动,组织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等多种形式,学院将黄大年精神的点滴融入。

2.3 融入研究生导师及管理队伍建设

思政工作教师将黄大年精神融入日常研究生管理工作中,在对黄大年精神有了深刻认识和理解之后,在处理每一件事务前自省“如果是黄老师会怎么做”。

组织“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三周年”系列活动之“如何做黄大年式的好导师”研究生导师论坛,全校的研究生导师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讨论会。与会导师就如何做黄大年式的优秀导师展开了热烈讨论,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学院的黄大年纪念室已经获批吉林省党性教育基地、长春市党史教育基地和长春市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每年都会有数百家单位和上千人次来到这里参观学习。学院党委各教工党支部更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组织参观学习黄大年纪念室的活动,重温他的故事和精神,对照自己师德师风方面查找不足,努力成为黄大年式的优秀老师。

3 结语

将黄大年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育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真正融入到研究生思政工作中,融入到思政工作教师的心中。首先导师及思政工作教师要深入领会黄大年精神的精髓,将黄大年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培养工作中;对于研究生,让研究生接受、领会、并将精神深深植入他们的内心,最终培养出一批具有黄大年精神的优秀研究生,对于黄大年精神的传承形成一个科学的闭环。

猜你喜欢

黄大年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科学家公益宣传
——黄大年
V eraW an g
导师榜
黄大年——吉林大学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