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贯彻“立德树人”思想的方法探析

2022-01-01徐雪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育者立德立德树人

徐雪娇

(中原科技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1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1.1 缺乏明确的思政教育目标

由于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要结合学生的发展具体情况进行多方面的引导,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在实行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高校必须要从学生出发,结合社会对人才提出的多方面要求确定思政教育目标,清晰明确的推进思政教育。但是根据调查发现,目前部分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指引,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简单的关注学科表面,认为思政课程只是一项基本的考试科目,没有将思政教育与学生发展进行深度结合,割裂了思政教育与“立德树人”思想之间的联系性,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度较浅,只是根据教材和教师教学进行机械的课程学习,难以将其内化自身的知识体系,降低了高校思政教育对学生发育成长中的指导作用,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与加强。

1.2 思政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部分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由教师简单的进行教学内容的介绍,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没有将思政内容与社会实践进行紧密结合。根据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在进行思政知识点的教授时更多的是从教材中引用经典素材,从已有的教育模板中选择并套用,没有利用知识观点解释社会话题,这种教学方式死板枯燥,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在当前的高校思政教育课堂中,大部分时长都用于老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没有在师生间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学生无法及时的针对教学问题提出自身的困惑与见解,导致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内容的完善和针对性的讲解,降低了思政课堂教学水平。此外针对高校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进行思政教学时要有差别的教学,但是在目前大部分教师教学中,仍然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没有将思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相结合,学生对教育内容缺乏感同身受,难以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更难以利用其指导自身解决生活问题。

1.3 教育内容重理论忽视实践教学

高校思政教育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这一思想理念是思政教育的宗旨,同时也是人们的信仰,这一思想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是党中央的智慧结晶,因此高校要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力度。但是理论只是基础,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高校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的理论成果,在实际中培养学生的主流思想。但从目前情况看来,高校仍以理论教育为主,忽视学生的实践教育,这一教育理论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影响思政教育效果。思政这门学科涵盖丰富的理论知识且知识点多而杂,而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进而掌握其中的内涵。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了解国情以及社会主流思想,从而引导学生将社会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言行的准则,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但是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导致思政教育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2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思政教学创新方法

2.1 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立德树人的理念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教育创新,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建立完备的教育机制。因此,学校的领导者以及教育者应首先理解、认识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以及存在的价值,从而制定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目标与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专业的政治思想教育,将思政教育向专业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只有学生认真参与,才能真正理解思政教育学科的内涵,做到言行合一。不但要加强理论教育,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实践,二者结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应用理论知识,进而夯实基础,为学生实践奠定条件。其次,思政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多观察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想法与需求。而且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适当的融入党的方针与政策,让学生了解习总书记的实践成果,使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自省、自纠的习惯,促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思政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此外,教师可以从文化建设入手,发挥其对学生的潜在影响,如可以在学校举办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文化、班级文化以及宿舍文化活动,从多个角度入手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2.2 创新思政教育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在线辅导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场所,同样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城市,因此,课堂教学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传统教学中,教育者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这种学习过程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的知识过于死板,学生不能做到将知识灵活运用,导致教学结果不尽如人意。因而,教育者要首先改变教学模式,将教学模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育者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教师可以以新媒体为平台实现与学生的即时性互动,如微信、微博、论坛等,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以及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对的困难,从而疏导学生,并给予他们帮助,这也是拉近与学生距离的重要途径。其次,教师在思政教学中要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比如可以在平台中发布热点时政事件供学生讨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参与讨论,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还有利于教师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使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线上开设心理辅导专栏来提供咨询服务,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疏导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2.3 加强思政课外实践,促进理论和实践的融合

立德树人不仅是书本中的知识,同样是生活中的运用。因而,教育者要加强学生的思政课外实践,将书本中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形成学生自身的理解。高校可以定期举办以立德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务献血、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福利院老人、美化环境、支教、做社区志愿者等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从而自觉成为文明人的传播者。或者教师可以在学校内举办丰富的课外活动,如辩论赛、演讲、知识竞赛、表演等,这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还可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思政水平。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凸显学校的特色,打破以往单一的实践教学形式。如对于美院而言,美术是学校具有特色的专业,它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美院在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时可以根据美术专业的特色举办以德为主题的美术竞赛,让学生可以到社区、公园、路边等地方观察生活并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一瞬间,如互帮互助的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等,然后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展示与评选,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德在人的成长与发展中是多么重要。对于旅游学院而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红色经典,让学生感受前辈敢于牺牲与风险的大无畏的精神,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而且思政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可以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便于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应用专业知识,同时还能提高思政教学的有效性。

2.4 提高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

高校教育者应不断提高自身认知水平以及专业能力,因此,学校可以定期对教育者开展思政教育培训课程,加强教育者的能力。师资力量是一个学校好坏的集中体现,因此学校要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从教师入手提高思政教师的专业技能。首先,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如举办专业培训、专家讲座、校外交流活动等来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条件。同时教师通过参加学习活动可以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并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此外,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通过选择多个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因素对教师思政课堂进行综合性评价,设置一定的奖惩环节,对于表现良好的教师做出表扬并给予一定的鼓励与奖励,以此调动其他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理念,将此思想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提高高校的育人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思政教学有效性,还要多关心学生,以身作则,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学生能够通过思政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猜你喜欢

教育者立德立德树人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严以修身”先立德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