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理念背景下企业提升行政管理能力的思路与方法探讨

2022-01-01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16期
关键词:依法行政管理工作

姜 军

(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33)

一、“依法管理”与“管理方法”

1.背景

坚持依法施管,是做好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前提。古语说得好:小智者治事,大智者治人,睿智者治法。依法管理是当今世界各国企业治理的共同趋势,是企业建设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十四五”必将是企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努力方向,就是坚持依法依规管理,为提升企业主体战略发展质量保驾护航。

2.依法管理

从“治法”的角度出发,企业各项行政管理规范、制度是规范治企的基本准则和具体条文,就企业内部管理而言,与法规具有同等效力。坚持依法施管,关键是坚决克服随意性,认真清除沉疴积弊,把员工的思想统一到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规范制度上来,有效地解决落实规定“变花样、搞突击、不经常、难持久”的问题。

3.管理方法

规定一般是纠治和限定企业中一些带普遍性、共同性的问题,有的可以直接落实,有的在落实过程中还必须做好相应的配套工作;加之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在落实条款上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开展管法研究。在依法严格管理的同时,也要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不断满足广大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譬如,为员工建立好自由、整齐、开放的工作环境,增强拴心留人的归属感;在实现整洁、统一的工作环境后,论证优化休闲区域的布局设置,提升员工工作的幸福感;为进一步提高工区空气的含氧量,增加办公环境美感,论证优化绿植种类和布局,改善员工工作的健康度;在完成“治未病”的初衷后,进一步结合员工建议,合理改善年度全员健康管理内容和方式等。各项行政规章制度要求不允许做什么,我们就应该解决好不做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建立、维护公司正规秩序的日常管理,到思想引导、行政管理、后勤保障诸方面的管理教育问题,都需要在落实规定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研究解决。“管理方法”是为“依法施管”服务的。脱离了依法施管,“管法”研究就会成为生产土政策、土章程的“地下加工厂”,从而严重阻碍正规化管理的进程。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保管理工作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思想管理”与“行政管理”

1.加强“思想”与“行政”的管理,是企业日常管理中的两个经常性工作

行政管理主要是落实规章制度,它告诉员工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能够怎样做,不能怎样做;提倡怎样做,反对怎样做,它解决的是行为规范问题,强调的是纪律。只有严格行政管理,才能确保公司员工日常行为的规范得体。思想管理主要是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它告诉员工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准那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那样做有什么坏处,它解决的是思想规范问题,强调的是自律。只有加强思想管理,才能把服从行政管理落实规章制度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行政管理与思想管理相辅相成,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作用,不可偏废。

2.针对公司所处环境变化和员工情况,实施行政管理与教育疏导相结合的措施

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入发展,各大企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逐步深入,公司治理环境日益复杂,员工的思想也日益活跃。在这种形势下,更应当把思想引导摆到管理工作的首位,把加强行政管理与加强教育疏导结合起来。一方面,依据现行有关制度规定狠抓管理落实,严格规范员工的行为,把该堵的堵住,把该禁的禁好,把该管的管严;另一方面,针对员工思想实际,深入持久地抓好宣传教育。要及时把握员工思想变化的脉搏,深入细致地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要通过新颖的形式,加强行政管理制度的宣传教育,指导员工认清贯彻执行企业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的意义,启发员工落实企业条例规范的自觉性。

三、“权威管理”与“形象管理”

企业依法依规开展良好的行政管理,是维持经营秩序、确保健康发展的基本手段。但是,如果管理者自身形象差,单纯依靠权力实施管理,被管理者往往会口服心不服,言服行不服,甚至有可能激化矛盾。在新形势下,重视“形象管理”,强调各级管理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非常重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管理者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起着教育和示范作用。干部模范作用好,讲话就有号召力,管理就有权威。因此,把“权威管理”与“形象管理”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形象管理”在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中层以上干部的“形象意识”和“榜样意识”,用自身良好的形象去感召人、说服人,充分发挥榜样和示范作用,是当前做好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四、“经验管理”与“技术管理”

经验来源于实践,是前人科学探索的结晶,是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在共创国企新局面的鲜活实践中,应当认真总结吸收多年来行政管理工作的各方面经验,并将其积极运用到实践中去,避免重复探索,提高工作效率。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日显突出。如果一味片面强调依靠经验,管理工作就很难摆脱在低效率、低水平、低层次上徘徊的局面。应当大胆借鉴、吸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积极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不断增强管理工作的缜密性,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例如,在对员工、空间、秩序的管理中,就应该大量运用以“软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科学管理手段,依托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主体的现代管理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五、“综合管理”与“专项管理”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广、要求严、标准高,而且一切活动都处于动态之中,这就要求日常行政管理必须突破一时、一事、一地、一面的局限,坚持实施综合管理。按照各自企业的管理规范要求,一条一条抓落实,一人一人抓贯彻,不挂空挡,不留死角,不存盲区,确保规章制度落实到位。行政管理工作发展的过程,其实质是矛盾的发展过程,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总有一种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也决定着管理工作发展的方向。只有紧紧抓住了这一主要矛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使工作陷入茫然无绪的被动局面。因此,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主要矛盾,在不同的时期适时地抓住和解决带有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突出重点,大力加强专项管理、专项治理。只有把综合管理和专项管理结合起来,才能在重点突破的基础上,达到整体推进的目的,从而不断提高正规化管理水平。

六、“传统模式”与“创新管理”

国有企业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都会形成一整套管理的优良传统。新的历史时期,仍然要继承和发扬行政管理中好的传统思想。但是,认真研判“十四五”发展新蓝图的客观要求,企业行政管理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不可能完全依靠传统观念去解决,必须创新管理思想和模式。要紧密结合企业未来发展的实际,开拓思路,大胆创新,用新思路探索新规律,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和企业愿景的新时期行政管理之道。

七、结论

行政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环节,提升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工作质量,是每一个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我国已成为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在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对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有企业的不断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基础支撑。加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研发成果转化,同时对企业的管理也随之改进,随着发展管理制度也跟着改进,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向更人性化的发面发展,会使员工工作更有动力,热爱自己的岗位,为企业的发展付出更多的精力。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因此,企业如果想要快速稳定的发展,企业的负责人领导人就要主动关注企业内部的行政管理模式。首先要引入先进的企业行政管理模式,在不断地试验下普及企业内的信息管理和创新的行政管理体系多方位出发,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和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只有在这样科学有效的发展下企业的发展才会奠定基础。行政管理,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企业改制的国家大背景之下,不断适应市场环境与新要求,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竞争能力,提升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工作质量,这一系列的改进,将为企业在市场竞争这个大环境下提供有力支撑,规范与改进企业的行政管理应是每一个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必须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企业若想实现发展建设高效率就必须健全行政管理系统,开展基于一定原则与信息化、组织化的实践工作行为,提高管理内容及各项决策的有效性,加强企业与外部联系合作与竞争能力。

猜你喜欢

依法行政管理工作
行政学人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漯河:依法履职的坚定足印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行政为先 GMC SA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