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环境监测工作相关问题探讨
2022-01-01呼图壁县环境监测站王倩
呼图壁县环境监测站 王倩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环境治理作为明确的发展目标与要求之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有序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监测与保护[1]。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基层环境监测工作作为环境监测系统中基础组成部分,它的建设、运行及工作质量将对整个环境监测工作作用的发挥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垂管改革的落地,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基层环境监测自身作用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环境监测概述
(一)环境监测概念
环境监测是指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间断地或连续地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及物理和生物污染等因素进行现场的监测和测定,作出正确的环境质量评价。随着工业和科学的发展,环境监测的内容也由工业污染源的监测,逐步发展到对大环境的监测,即监测对象不仅是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包括对生物、生态变化的监测。
(二)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必要性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依据,方便追根溯源,降低环境监管成本。应不断进行体制改革,学习借鉴先进技术,根据我国的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不断提高监测能力,使环境监测为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众参与,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生态环境问题与每个人的生活、健康都息息相关,改善和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政府指引,更需要每一个公民积极参与。通过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公布,有助于对人们提供正确的导向,使环境问题得到更多的关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凝聚全社会力量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中来。
二、基层环境监测工作现状
(一)基层环境监测体系不健全
随着生态环境管理要求的提高,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基层环境监测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也随之显露,主要表现在:
(1)环境监测制度不全面。要充分发挥环境监测作用,需要依靠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质量保障制度等,日常工作中不仅仅要具备质量管控意识,涉及具体操作流程、实验方法等都需在质控管理中明确。当前基层环境监测体系相关内容的制定和修编大多是在环境质量认证工作中完成,随着标准和方法的更新调整,个别基层环境监测站还沿用旧的方法和标准,不能同步更新,这样就无法保证环境监测全过程符合质控管理要求。
(2)环境监测人员配备不到位,尤其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员流动性大,人才引进难度大,编制空缺较多。基层环境监测站日常工作多以基础性、常规性监测为主,开展环境监测项目类别有限,环境监测内部分工不明确,例如基层环境监测站多以地表水、地下水采样和送样、环境噪声季度监测等常规工作为主,涉及大气监测的项目比较少,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主要来源于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涉及监测数据分析基本依靠上级环境监测站完成,需自行开展环境监测业务多数是委托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自身发挥的作用是微乎其微。
(3)受经费限制,基层环境监测站的仪器使用率不高。近年来,为大力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为基层环境监测站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环境监测设备,受人员、经费等综合因素影响,目前环境监测设备闲置率比较高,已使用的仪器设备的运维保障力度欠缺。例如:为提高空气质量监测的预警能力,在大气环境监测网络系统中推行微站建设,微站的运用可以实现将整个城市或地区的空气质量信息全部串联起来,形成“空气自动监测点+微站”的网络形式,同时微站的价格和运维成本要远远低于标准站的成本,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地方财政收入不高,没有足够的经费支付微站的运维,很多站点因不能及时维护闲置。
(二)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要发挥基层环境监测的作用,首先就要保障环境监测站设施和环境条件满足相关法律、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实验室符合标准化建设要求。在实际中,大多数基层环境监测站都是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其他职能部门合用办公楼,办公条件比较陈旧,而且改造空间有限,搬迁条件不成熟,尤其是经济基础薄弱的基层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较简陋,离“标准化”有一定差距,由于办公楼年份久远,更有甚者连基本的通风、下水条件都不符合质量管控要求;实验室房间少,仪器布设也不太科学,个别精密仪器难以实现规范化管理。受经费影响,暂时也不具备新建实验室的能力。
(三)环境监测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基层环境监测站学习力度不够,尤其是对新颁布的监测方法、适用标准等内容掌握不及时,日常工作主要涉及环境监测采样、送样工作,操作和分析能力不能快速提高;二是基层监测站过于关注监测分析结果,缺乏对问题的全面分析能力,只是对监测数据和结果进行简单统计,例如: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过程中更注重对监测结果、同期对比情况进行数据统计,缺乏更细致的原因分析及相关治理经验的总结;三是基层监测站仅仅将最终的监测数据与国家标准开展了简单的对照,并未从对比分析结果中判定和掌握污染源的变化规律,且没有获得污染源排放与环境质量之间所存在的直接关系;对辖区内的环境污染实际情况掌握不全面[3]。
(四)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覆盖面不广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具有即时反映污染因子监测数据、查询历史数据、分析趋势并对后续污染走势进行预测及超标数据报警提醒等特点,运用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对解决环境监测人员短缺和高质量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为了提高环境管理效率,满足企业管理的要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受在线监测系统运行费用、管理维护及企业规模、产能等因素的影响,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更多的是侧重于重点排污行业、规模化以上的企业。基层工业企业多以规模化以下、非重点排污企业、季节性生产居多,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安装率较低,实现安装全覆盖难度较大,在环境监测人员不足的情况下,缺乏在线监测的管理手段,很难实现对辖区内环境质量、污染因子有更全面、更深入、更直观的把握,不利于对环境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提升环境监测能力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完善环境监测体系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需重视基层环境监测站的发展,充分认识基层环境监测发挥的重要作用,虽然通过购买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有偿服务也能完成部分环境监测工作,但是在日常管理中,基层环境监测将为环境管理提供最基础的保障,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对设备的改造和升级,更多的是要将工作重心放在监测技术和体系的完善上[4]。一是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的“生命线”,基层环境监测站要提高对质量管理的思想认识,建立完善的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伴随着环境管理要求和任务的变化,及时更新完善,明确环境监测职责,确保环境监测活动在质控管理体系中有序开展;二是积极探索科学、合理、可行的人才管理办法,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尤其是加大高水平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基层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并确保各项工资待遇落实到位;加强职称评审、岗位设置等方面的政策倾斜,降低人员流动速度,让基层环境监测人员能真正安心工作,确保各岗位人员配置到位,切实让质控管理的标准和要求落到实处;三是通过设置考核指标、提高财政拨付比例等方法加大地方财政对基层环境监测站经费投入力度,确保基层环境监测站经费到位、各项设备正常运行;如若运行经费过高,地方财政压力过大,可按时间节点制定拨付计划,有针对性地让一部分设备先运行起来,例如:涉及空气自动监测站周边或污染源较多区域的“微站”先行运行。
(二)完善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受地方财政收入影响较大,目前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环境监测站基础条件大都不乐观,但是区域中心站和上级环境监测站基础条件较好,人员配备齐全、经费充足,我们可以采取依托中心站和上级站,与相近基层环境监测站合并办公的方式,或是将一些基层环境监测站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站点重点打造成区域“中心站”,辐射区域的人、财、物统一管理,负责本区域内的环境监测工作。通过采取整合资源、集中监测的形式,一方面有助于节约经济成本,大力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解决来区域环境监测工作发展不平衡的困境,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区域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真正发挥为环境管理提供有力保障的作用。
(三)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监测能力
加大环境监测业务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方式,一是可以分批选派人员到上级环境监测部门跟班系统学习,切实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二是可以利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网络会议平台集中远程培训,各级环境监测站可将培训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提前发布培训内容,结合各时间节点的环境监测任务要求,按期开展培训;三是邀请专家、环境监测业务骨干等人员利用“腾讯会议”、云会议及其他网络会议形式进行培训,有效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参与率。
(四)大力推行自动监测技术,形成有效的监测信息网络
面对当前人员少、任务重的现状,要实现精准化管理,就需要让数据多跑路,一方面要大力拓展非现场监管的手段及应用,尤其是对在线监控数据管理平台等的运用,实现对企业守法记录、违法性质、风险程度以及守法能力的评估,协助执法人员识别可疑的违法行为,并快速定位违法问题和企业,替代过去只有在现场才能完成的工作;另一方面应当加大对现有技术手段升级方面的投入力度,通过进一步构建并完善标准化的环境监测站以及自动化监测设备,完成对质量及污染源等多方面的监控,并且将应急预警污染源的确定等作为整个工作的重点,力求在高投入的背景下,建设应急能力强、自动化水平高以及信息系统功能健全的管理体系,实现高效的环境监测体系运用[5]。
四、结语
总而言之,环境监测工作从来都不是单一存在的,它最终的目的还是为环境执法、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等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通过对区域污染物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污染物分布的规律和污染物形成的原因,提出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要想发挥好环境监测作用,就要更加重视对环境监测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加强对基层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基层环境监测站占据地理优势,能够第一时间全面、细致地掌握辖区污染物种类、分布特征及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基础信息,将为区域环境污染治理决策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