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驱动下高校大学生助力大庆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2-01-0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任国翠吴国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任国翠,吴国军
一、引言
大庆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资源城市,拥有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起到重要支撑。但近年来,大庆原油产量逐年下降,GDP在2015年开始出现负增长。因此,大庆市如何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在“十四五”期间,顺利进行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大庆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1]。目前,大庆市以乡村振兴为机遇,加速构建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多元化产业体系,不断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紧跟国家政策,助力自身转型,加强自身发展,持续培育壮大接续产业。但在转型过程中,大庆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完善,各类人才储备不足,且引进困难,现有人才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困境。大学生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储备性人才,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培养驻庆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如何将创新成果在大庆得到转化至关重要。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注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同时,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环境,鼓励大学生自由发展,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能力难度较大,各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无法形成有效的培养方式与固定模式,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问题较多。(1)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不够全面。目前大多高校大多增设创新创业理论基础课程,在创业素质培养、创业方法培训、创业实操以及创新技术等方面课程设置较少[2]。大学生培养大多是从专业课、选修课、公共课等课程出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敲定人才培养模式,而这些课程与创新创业关联较少,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并无直接帮助,对创新创业有兴趣的大学生在完成自身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后,无力再学习新的创新创业知识,限制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2)缺少创新创业氛围且培养渠道较少。目前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上,高校能够做到高度重视,但是大部分大学生由于步入大学之后心态放松,无心科研,对于创新创业持敷衍态度。在大学中往往选择社团、学生组织等具有娱乐性质团体,而不是跟随老师在科研以及学习上发挥长处。除此之外,现阶段大学生主要通过“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大赛进行自身创新创业能力展示。但因为学校资源限制以及学生课程学习等原因,大学生通过大赛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很难进行高质量项目,缺少其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渠道。(3)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而非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阶段高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多停留在理论基础上,对于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各行各业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还没有落入实践[3]。当前高校大多与企业采取校企联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就业能力培养,但在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上学校与企业通常很难达成一致,并且在实际实施中很难操作,学校如何利用企业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也有待探索。除此之外,目前高校教师对于创新创业课程的教授也存在限制,大部分教师也没有创新创业的经验,很难通过自身经历教导学生如何进行创业。(4)创新创业成果难以得到转化。目前,阻碍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的因素众多,尤其是高校受资金、资源等因素限制,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率低,并且创新度与成果质量不高[4]。其次受到创新创业政策方面限制,资金来源单一。并且创新创业成果研究周期较长,有时很难获得市场认可,难以与现实需求相连接。除此之外,在学校产生的科技成果进行批量化、市场化,是高校教师所不擅长的,而如何促进高校与企业合作,将既懂技术又懂营销的专业型人才推向企业,从而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换。但是当前还存在的重要问题是:现如今社会科技发展速度较快,高校内创新成果受资源设备等限制,往往很难跟得上企业需求,成果转化率不高。因此,高校创新如何跟上社会节奏,创造出企业需要的产品至关重要[5]。
三、大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下面临的人才资源挑战
(1)城市转型带来的人才缺少。目前,大庆正处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大庆依托自身农业发展优势,打造农头工尾、粮头食尾产业链。但是面对大庆城市迫切的转型需要,人才结构不完善,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得大庆对农业科研、营销以及乡村治理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进行的专业设置改变与大庆城市转型速度不匹配,造成人才短缺。
(2)大庆人才供需矛盾激增。大庆市共有各类人才45万,且大部分在城区中,乡镇、农村人才不足。除此之外,第三产业人才和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比重有待提高,总体呈现出部分职位处于饱和状态,部分岗位人才缺少[6]。例如大庆传统的石油化工产业专业人才密集,但新兴产业以及创业人才相对紧俏。
(3)驻庆高校毕业生外流现象严重。与南方城市相比,大庆收入水平有一定差距,近些年随着大庆石油化工产业经济下滑,大庆本地生源的毕业生也更倾向于省外发达地区就业。
(4)就业创业机制不够完备。毕业生就业与高校招生、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还不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仍需提升,有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女毕业生等就业困难群体有待重视,县及县以下地区对毕业生人才的需求还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其影响毕业生流动的制度性障碍仍未消除,就业不公平现象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
(5)毕业生初始创业意愿和创业成功率不高。近些年,尽管在政府一系列积极政策的推动下,大庆市的创新创业倍增效应日渐显露,大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但部分留庆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活动仍表现为创业质量普遍不高、创业规模较小、创业方向不清,有跟风创业等特点。
四、驻庆高校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大庆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1)为大庆高质量发展提供完善的人才结构。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仅能够解决大庆市人才供需失衡的现状,同时还能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完整的人才输送供应链,满足各个产业在人才质量和数量上的需求,调整人才结构,适应社会科技发展。除此之外,通过构建“政府+高校”“企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为政府与企业进行人才输送,打造人才对接的可持续性。(2)为大庆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活力。大庆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存在更有利于城市发展以及转型。创新的事业呼吁创新的人才,青年人才是实现大庆由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力军。因此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不但能为大庆解决人才供需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大庆人才结构注入新鲜活力,为大庆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3)为大庆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大庆提供高学历人才,为大庆各行各业发展出谋划策,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不仅为大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还对延伸产业链条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巨大帮助,从而可提升大庆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五、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现路径
(一)加强课程改革,有针对性地做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目前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针对本科生就业而进行设置,大多以专业课为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应从构建包括创业思维、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实践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提高大学生创业综合能力素质的目标。首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依托高校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其次,将创新创业教育带入专业课,与专业课学习进行有效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专业课理论以及实践的全过程。最后,对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大学生,进行充分鼓励,有针对性地对其课程学习进行调整,增设社会调查以及第二课堂市场调查活动,能使学生对市场进行充分了解,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二)创新竞赛模式,强化创新创业氛围
积极鼓励高校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学科竞赛,积极参与创新,加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在创新创业上的积极性。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学科竞赛等活动相结合。除此之外,高校应创新竞赛模式,组织各式各样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在校内进行宣传,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只是高校的任务,更是需要整个社会一起解决的问题,而如何利用社会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更是重中之重。例如校企合作是培养大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高校与企业取得良好合作的同时,将校内优秀学生推荐到企业核心岗位,让大学生在高校内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能够在假期到企业进行实习,了解市场情况以及适应社会科技发展速度,能够及时研发适应实际的创新创业产品。另外,市校融合也是将创新成果进行转化的重要方式,加强大学生将创新能力运用到实际当中,开拓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