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基层“微腐败”问题探析

2022-01-01陈金菊梁家琳陈同同

区域治理 2021年20期
关键词:微腐败腐败问题基层干部

陈金菊,梁家琳,陈同同

1.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温州大学;3.温州理工学院

中国共产党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党,是人民的政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必须始终坚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当前,在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正确认识基层腐败问题,坚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引导全党“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有效开展基层反腐,夯实基层力量,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重新审视基层腐败问题

随着政权的确立,腐败现象也随之产生,并逐渐成为困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难题。而基层腐败更是多数直接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腐败,严重损害人民的切身利益,阻碍国家的健康有序发展。当前,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有效加强基层反腐力度,必须对基层腐败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

(一)关于基层腐败问题的主要表现

通过中纪委监察部网站的资料总结,基层存在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收送礼、发放福利以及优亲厚友,甚至在当地结成“村霸”团伙。例如根据资料显示,李某某,系原广西省龙州县龙北总场法务办副主任,其在北耀农场任职期间,打着为当地群众缴纳社保参保手续及退休手续的旗号,收受群众给予的“好处费”达人民币11.68万元,最终受到开除党籍的处分,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套取国家涉农涉民的专项资金。近年来,中纪委着重关注遏制在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在曝光的案件中,此类型的腐败案件也是占据了很大比例,有163起。例如根据资料显示,王某某,其在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东明镇永胜村的报账员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通过造假虚报的方式利用13名村民的名义办理一卡通,非法套取国家资金共计人民币15万余元。事发后王某某被追究刑事责任,并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第三,侵占、挪用集体资金,演变成了“小官巨贪”的局面。如根据资料显示,孟某某,系原天津市东丽区无瑕街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主任,其在任期间借着职务便利,以为工人发放工资、奖金等理由,分9次虚假侵吞下属企业劳动服务队公款,共计人民币915万余元。最终孟某某受到开除党籍、公职处分,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二)关于基层腐败危害的重新评估与剖析

首先,基层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都直接发生在群众身边,易发多发,量大面广,同时社会关注度也较高,对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较大。其次,基层腐败更是直接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和破坏党群和干群关系的“大祸害”。最后,基层的贪污腐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而党风政风与社会风气紧密相连,若任凭腐败风气大行其道,党员干部纷纷效仿,就会带坏整个社会风气,进而演变成集体腐败。

基层干部腐败问题的根源,首先在于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弱,为民服务的意识比较淡薄,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有部分基层干部觉得“山高皇帝远”,中央不会关注到基层工作,因而对国家下发的惠农扶贫等专项资金动起了歪脑筋。其次相关制度、政策的执行公开度、透明度欠佳。在实际情况中,相关惠民制度、政策只是传达到基层干部一级,信息传达不对等导致有些基层民众不了解具体国家出台了哪些惠民政策以及自己应获取多少补助。最后,监督机制效用不尽如人意。

二、准确把握基层反腐的特点

全面从严治党已是常态,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气象。当前,正确认识基层反腐的特点,是有效开展基层反腐败斗争的前提和关键。

(一)基层反腐范畴比过去有所扩大

过去的反腐工作,更多地集中于重大贪污事件,而忽视了基层的腐败问题,使得人民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滋生不断,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现如今,党和政府坚决把纪律放在前面,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群众解决反应强烈的、突出的根本性问题,坚定不移地将“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中央纪委多次对基层正风反腐作出部署、提出要求,整合扶贫、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工作力量,针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认真开展督查,畅通群众信访监督渠道,加大问题线索核查力度,着力彰显正风反腐实际成果,这也表现了党坚决整治“微腐败”问题的决心。

(二)基层反腐力度比过去明显加大

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治理“零容忍”“全覆盖”“无禁区”。党以“零容忍”的态度铁腕反腐,始终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揪出了一大批的高官巨贪以及存在在人民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反腐之风吹及全国各地,形成反腐“全覆盖”的局面,反腐范畴涉及方方面面,不存在被遮掩的部分,实现“无禁区”反腐。

中央纪委全会曾多次对反腐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加大对“小官大贪”、侵吞挪用、克扣强占等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查处力度,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对于查出的腐败分子及其行为进行全国公示,对在职的干部们以警醒。

(三)基层反腐难度比过去日益增大

全面从严治党和强力反腐造成的高压态势,各级党和政府加强监管力度,使得各种明目张胆的腐败问题现象大为收敛。但是,基层腐败问题其隐蔽性较强,对于一些贪污、挪用公款的行为,或许会有人举报或被巡查组织查到,但有一些涉及到“四风”问题的行为也许就没有那么受重视。

基层腐败存在范围广,具有一定隐蔽性。例如,有的干部在工作过程中接受私人宴请,那么他就会在为其办事时“松松口”“宽宽手”打打“擦边球”,在基层工作中此类事件屡见不鲜。从本质上讲,基层腐败是一种戴着“人情世故”帽子的潜规则,例如,上门看望领导干部带点伴手礼,逢年过节请领导吃个饭,借着红白喜事收受礼金等,许多人认为这些只是社会生活习俗;有些不明就理的群众还帮着基层干部掩盖他们贪污腐败额行径,影响了基层纪检部门调查取证和及时查处。

三、着力构建基层反腐的有效路径

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纪委的部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坚决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一)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建设优质基层队伍

为了推进反腐工作的顺利开展,最重要的是要让基层党员干部重视起来,从思想上做到“不想腐”,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坚持“两个维护”,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首先,优化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首要任务是对其进行政治教育,这是比较直接的预防腐败的措施。其次,要大力提升基层干部的文化素质,在基层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通过培训、进修、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增长他们的见识,丰富他们的阅历,进而打造出一支有文化、水平高的基层干部队伍。总之,作为个体的基层干部要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了多个高水平个体的汇合,才能建设出一支品格端正、素质优良的基层队伍,才真正有利于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二)推行基层政务公开,净化基层政治生态

要想达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目标,基层政府必须要继续增强对政务公开制度的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监督作用,让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切实将基层反腐问题落到实处,有效预防基层“微腐败”问题的发生。

一直以来,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主要是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如孩子教育、社会医疗、住房等等。作为基层政府,定时主动公开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让基层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好政务公开。同时,必须在村党支部、村委会这两个村一级层面上施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才能够有效约束基层干部,让他们不敢心存侥幸,从而在日常工作中遵纪守法、按规章制度办事。

(三)强化监管问责力度,完善监督问责制度

切实解决好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各级党和政府要主动“亮剑”,对典型案件要重点督办,坚决纠正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问题。我们要强化问责制度,层层压实“两个责任”,形成上下联动的责任体系,党委和纪委各职尽责,保证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净化基层政治生态,使党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重新审视基层“微腐败”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反腐败斗争的能力水平,防止“微腐败”演变成“大贪巨腐”。

猜你喜欢

微腐败腐败问题基层干部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
着力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莫让“微腐败”酿成大祸害
治理基层“微腐败”的思考
新形势下企业应坚持不懈解决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贺国强: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十个方面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