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峰古代民族考

2022-01-01孙国军

广西教育·D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鲜卑契丹赤峰

孙国军

(赤峰学院 学报编辑部,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赤峰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段,诸多少数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使赤峰地区的文化发展、经济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些民族群落也为赤峰地区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他们共同书写了赤峰地区丰富灿烂的历史。其中,匈奴族、鲜卑族、契丹族和蒙古族等民族都曾建立起强大的地方政权,从而对中国历史的演进、各民族的交汇和融合、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文拟对赤峰古代诸民族的大体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并进行相关分析。

一、东胡族系诸族

东胡族系诸族主要为游牧民族,是对赤峰地区影响相对较大的一个族系,自东胡族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至蒙古族建立元代大一统的政权,东胡族系诸族对赤峰地区的开发、发展、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东胡族 东胡族是在我国东北部地区“百有余戎”中的一支。西周初年,东胡族居住于燕的正北方,其发祥地在今赤峰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东胡”一名最早见于《逸周书》,《逸周书·王会解》中有“东胡黄罴,山戎戎菽”①的记载。据今人考证,东胡族在商初便已在商王朝的北方活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流域发掘出土了大量东胡族人的墓葬。近年来,考古工作者仅在赤峰市喀喇沁旗、翁牛特旗、敖汉旗、克什克腾旗、宁城县等地发现的东胡族文化遗址就达300 余处。在宁城南山根和小黑石沟遗址的石椁墓葬中,出土了数百件青铜器,说明赤峰南部老哈河流域是东胡族活动的中心地带。战国初期,东胡族逐渐强盛起来,曾打败燕国,并迫使燕国将秦开留在东胡作“人质”。后来秦开回到燕国并率兵北击东胡族,东胡族向北退却千余里。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前221年),东胡族更为强大,依势向西邻匈奴族索取阏氏(匈奴单于妻子)及千里马,进而占据了匈奴与东胡之间 (今克什克腾旗以西地带)千余里的“欧脱”之地。但西汉元年(前206年)匈奴单于冒顿率兵一举击败东胡,从此东胡族的部落联盟瓦解,东胡各部成为匈奴的奴隶。

东胡族是游牧民族,其活动地域以今赤峰为中心,包括朝阳、锦州大小凌河流域的辽西地带。《东胡史》 一书描绘东胡族有骑士之风:“头戴铜盔,腰悬铜镞弓矢,一手持盾,一手执戈或执双侧曲刃青铜短剑,身上还佩戴环首铜刀、双虺纠结形或其他形状的饰具,骑马善射,纠纠有英气。”②内蒙古宁城县南山根遗址出土的青铜短剑,既有曲刃,亦有直刃。直刃剑的存在说明东胡早期文化显然受到了匈奴文化的影响。出土的动物骨骼有猪、狗、牛、羊、鹿、马、兔等,其中以猪和狗数量最多,说明当时东胡的畜牧业发达,同时兼有狩猎。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以锄、铲为主,说明当时的农业有进一步的发展。另外,从东胡族活动地区出土的当时的各国货币看,东胡与中原的经济交往也较为频繁。

乌桓族 《后汉书·乌桓传》记载:“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③乌桓,又作“乌丸”,东胡语为“红”。《魏书》中也提到,乌桓族和鲜卑族均为东胡族后裔。史家多从《蒙古游牧记》认定,乌桓山具体地点为今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和巴林左旗东北部乌兰坝。匈奴族于汉中期被击败退居漠北以后,乌桓族降于汉,汉朝在上谷郡设立了护乌桓校尉,逐渐把乌桓族人南迁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相当于今天的老哈河流域、滦河上游和大小凌河流域的广大土地。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49年),辽西乌桓大人(牙帐建于柳城)率员朝贡,汉“封其渠帅为侯王君长者八十一人”。④东汉末年,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结成联盟,以辽西乌桓首领蹋顿为盟主,“总撮三郡”,摆脱了汉朝控制而自立。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率军北征乌桓,杀蹋顿于柳城,乌桓族灭,其部众“万余落(户)”移居内地。魏晋之后,一部分乌桓族人逐渐被汉族同化,另一部分最初加入鲜卑族,与鲜卑族融合,而后随鲜卑族汉化而被汉族同化。

乌桓族以游牧狩猎为生,兼营农业。《后汉书·乌桓传》 对于乌桓习俗有相应记载:“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⑤乌桓族人死后,烧其所着衣物,丧葬以肥犬并死者乘马及衣物送之,“使护死者神灵归赤山(乌桓山)”,⑥并有“敬鬼神,祠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及先大人有健名者”⑦之俗。另外,乌桓族男子“能作弓矢鞍勒,锻金铁为兵器。”⑧妇女“剌纬作文绣,织氀毼”。乌桓族无文字,“见鸟兽孕乳,以别四节。”⑨与中原王朝相比,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鲜卑族 鲜卑族是古代北方东胡系民族之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汉初东胡族被匈奴族击败后,其中一支逃避于大兴安岭的鲜卑山(今内蒙古通辽市科右中旗),以此得名。

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人,乌桓族南迁,鲜卑族也移入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尽占乌桓故地”。公元49年,鲜卑首领偏何归附东汉。后随着匈奴族的分裂,鲜卑族逐渐摆脱匈奴族人的控制。北匈奴迁往中亚,鲜卑族趁势吞并匈奴之地,“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⑩桓帝时(146—166年),鲜卑首领檀石槐崛起,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统帅鲜卑东西各部。檀石槐死后联盟解体。到三国曹魏时,轲比能部(小种鲜卑)再次崛起,其联盟分三部,赤峰地区属宇文鲜卑。宇文鲜卑族出匈奴(即十余万匈奴自号鲜卑者),首领宇文莫圭,牙帐建于紫蒙川。东晋建元二年(334年),紫蒙川为前燕慕容就攻占,宇文莫圭退居西拉木伦河以北。东晋时期鲜卑族共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南凉、西秦、北魏等七个政权,尤以北魏政权最盛。

鲜卑族以游牧射猎为生,逐水草而居,兼事农业。习俗与乌桓族同,独姑娘婚前婚后留发不同。乌桓姑娘髡发,出嫁前始留发;而鲜卑姑娘留发,出嫁时始髡发。《后汉书·鲜卑传》记载:“唯婚姻先髡头,以季春月大会于饶乐水上,饮宴毕,然后配合。”⑪最初,鲜卑族人信仰巫术,祭祀天地、日月、星辰、山川。后来,随着鲜卑族的不断南迁西进,逐渐加深与汉族的文化交流,再加上统治者的推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最终成为鲜卑族主要的宗教信仰。

契丹族 契丹族早期居住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采取半农半牧生活。契丹族源有“青牛”“白马”之说,实为东胡系,是鲜卑族的一支。

三国曹魏时(233-237年),“小种鲜卑”部酋轲比能被幽州刺史王雄杀害后,宇文与库莫奚两个部落一起游牧。东晋康帝建元二年(344年)宇文部被慕容皝击败,两部“分背”,宇文部逃至西拉木伦河以北,自号“契丹”。契丹由“青牛”“白马”两个小部落发展成悉万丹、阿大何、伏弗郁、羽陵、日连、匹黎尔、羽真侯、吐六于八部,服于突厥。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大贺摩会率其部众,归附唐朝。贞观三年(629年),以室韦、契丹族人置师州。契丹与唐朝之间,既有朝贡、入仕和贸易,也有战争和掳掠。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正式在契丹驻地设松漠都督府,管辖今赤峰、通辽一带。大贺窟哥为松漠都督,赐姓李氏。此后契丹对唐时附时叛。至唐末,唐朝软弱无力,对边疆失去控制,于是契丹进一步强盛。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大贺氏最后一个首领李邵固被杀,契丹联盟主权转入遥辇氏之手。痕德堇可汗遥辇钦德时,契丹征服了奚、室韦,多次入侵幽州、蓟州。痕德可汗死后,迭剌部的耶律氏家族兴起,世代担任契丹部夷离堇,权威日盛,可汗的选立转入耶律氏家族。唐天祐四年(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弃唐自建政权,国号“契丹”,后为“辽”。至保大五年(1125年)辽政权灭亡又200余年,契丹族在赤峰地区活动共730 余年,是赤峰地区繁衍活动时间最长的一个民族。

契丹族联盟内部实行双头首长选举制,即联盟酋长、夷离堇均通过氏族部落选举产生,但联盟酋长先只限于大贺氏,后只限于遥辇氏,其他氏族不得当选。及至午阻可汗时,部落选举被个别显贵或某一家族内部选举所取代。契丹族建立政权时,联盟已由八部发展到十部,各部酋长称“大人”,每部有兵多者三千,少者千余,大贺氏及遥辇氏有兵四千三百余人。联盟盟约规定:凡征调兵马对外攻战,各部必须会齐,统一行动;至于狩猎,各部可以单独行动。各部有时也相互残杀,攻战不已,说明各部均有其独立性。

契丹族为是游牧民族。随寒暑追逐水草,经营畜牧业,居无常处,以毡帐为室。同时,渔猎在社会经济中也占有一定地位。《辽史·食货志》记载:“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马逐水草,人食湩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糗粮刍茭,道在是矣。”⑫至午阻可汗时,农业及纺织、冶铁、煮盐等手工业也发展起来,从“草居野次,靡有定所”⑬的大范围游牧转向分营为部,各有分地的小范围移动游牧。“分营为部”就是大部内以一定族系、聚居区或一个畜牧、农耕单位,划分为一个小部落(一村或一社),游牧、渔猎或生产都在自己的小范围内活动,不得逾越界限。这些小部落既是生产组织又是军事组织。《辽史·兵卫志》概括为“凡民(男子)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隶兵籍。”⑭“有事则以攻战为务,闲暇则畋渔为生。”⑮

辽时,赤峰地区全境属于上京临潢府和中京大定府。上京临潢府是辽政权的都城,中京大定府是最大的陪都,两者都是辽政权政治、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在这一时期,赤峰地区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很大发展。

库莫奚族 奚族与契丹族同源于鲜卑宇文部。奚族早期受到鲜卑宇文部的控制,相对弱小。东晋建元二年,鲜卑慕容部击败鲜卑宇文部,宇文部单于逸豆归走死漠北,其残部分为契丹族与奚族。关于奚族和契丹族的发祥地,目前史学界公认的说法是,奚族居住在老哈河上游一带,契丹族则居住在老哈河中下游。奚族与契丹族语言相通、文化和生活习俗相近,是同族异部的兄弟关系。

唐初,奚族与契丹族同时降唐。因从征有功,唐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奚族驻地(今宁城县大明镇一带)设饶乐都督府,以酋长可度为右领军兼饶乐都督,封楼烦县公,赐姓李。唐代中期,突厥族强盛。为了安定东北边境,唐对奚族实行“怀柔”政策。唐玄宗李隆基先后以固安、东光等公主下嫁奚族首领,并“赏赐累万”,然奚族对唐与突厥族之间亦是时叛时附。宣宗大中元年(847年),唐将张仲武在征讨奚族叛乱中,烧毁奚族人帐落(户)20万。以每帐5 口计,时奚族人口不下百万,其部落实力可想而知。

唐末,契丹族兴起,奚族逐步被契丹族兼并,当时奚族分为五部。辽天赞二年(923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又给其增一部,号称“六部奚”(各部均是在奚联盟当过酋长的贵族后裔)。奚族对辽政权也有功劳,辽兵四部中,奚为一部(另三部为契丹、汉、渤海)。辽统和二十年(1002年),奚王府将其牙帐之地进献给辽,辽回赐金币,并在其地建起中京大定府(今宁城县大明镇),此后,辽政权的经济政治中心从辽上京移至辽中京。

奚族以游牧为生。由于其主要活动地点在燕山以北,接近中原,受汉族影响较深,其经济生活和生产关系变化也较大。首先是由游牧经济转向半农半牧,最后以“定居农业为主”。11 世纪中期宋出使辽的使臣苏颂在其《后使辽诗·牛山道中》写道:“农夫耕凿遍奚疆,部落连山复枕冈。种粟一收饶地力,开门东向杂夷方。田畴高下如棋布,牛马纵横似谷量,赋役百端闲日少,可怜生事甚茫茫。”⑯可见,当时奚族人除了经营畜牧业外,亦从事农业耕作。另一种变化是奚地有了房屋。宋人沈括在《熙宁使虏图抄》中指出:“奚、渤海……其民皆屋居,无瓦者墁上,或苫以桦木之皮。”⑰

辽亡后,奚族的一支在头人回离保带领下移至今锦州及其以北一带,建“奚国皇帝”,称东奚,仅存5 个月即被金灭掉;另一支迁妫州(今北京怀来县)称西奚,后融于汉族。

霫族 隋末唐初,霫族从兴安岭南移居西拉木伦河以北(今赤峰市北部五旗县),以射猎为生,风俗与契丹族略同。唐贞观三年(629年),霫族曾向唐朝进贡,后迁潢水以南,并于奚族。唐末,奚族、霫族并入契丹族。《旧唐书·北狄·霫传》记载:“霫,匈奴之别种也,居于潢水北,亦鲜卑之故地,其国在京师东北五千里。东接靺鞨,西至突厥,南至契丹,北与乌罗浑接。地周二千里,四面有山,环绕其境。人多善射猎,好以赤皮为衣缘,妇人贵铜钏,衣襟上下悬小铜铃,风俗略与契丹同。有都伦纥斤部落四万户,胜兵万余人。贞观三年,其君长遣使贡方物。”⑱相对于契丹和奚族影响较小。

蒙古族 蒙古族出自东胡族后裔“蒙兀室韦”。据《魏书》记载,蒙兀室韦居于和龙(今朝阳)、啜水(今韈林河)及捺水(今撖江)一带,有9 部及19 部之说。后渐而北移至今呼伦贝尔额尔古纳河流域。公元9 世纪左右西迁至今蒙古国大肯特山。到了11 世纪,居住在大漠南北的塔塔儿、蒙古、蔑儿乞、翁吉剌、克烈、汪古等操通古斯语的部族结成以塔塔儿部为首的联盟,共同反对辽政权。公元12 世纪金政权取代辽统治蒙古。为了削弱蒙古的力量,金实行“以夷制夷”政策,挑起塔塔儿与蒙古部落之间的战争,甚至残暴地每年放火烧荒,破坏草场,出兵剿杀人丁,给蒙古各部带来了灾难。这一残暴政策的实施不仅未削弱蒙古的实力,反而激起蒙古各部要求统一共同对付金政权。金泰和六年(1206年),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各部后袭尊汗位,成立蒙古国。金大安三年(1211年),成吉思汗征服西夏后,带领四个儿子驱兵南下,在今达里诺尔以西突破金长城防线,迂回于张家口、北京,回兵占领今赤峰地区,此为蒙古族首次进驻赤峰地区。此后的700 余年里,蒙古族一直是赤峰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蒙古族以游牧为主,生活习俗与古代生活在这里的诸民族习俗具有沿袭性。蒙古族以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为本民族的基础语言,并于元朝初期创造了蒙古文字。最初蒙古族信仰萨满教,后以藏传佛教为元朝国教。由于受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蒙古族的生产由单一性畜牧业向多面性经济转化,使之逐渐成为我国北方独立而强大的少数民族。现居住在赤峰地区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喀喇沁旗、翁牛特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敖汉旗等地,范围极广。

上述诸族在赤峰地区竞相崛起,对于整个中国的民族分布格局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肃慎族系诸族

肃慎族系诸族也曾在赤峰地区繁衍生息,女真和满族都曾建立起强大的政权,赤峰地区是肃慎族系中女真族、满族的重要分布地之一。

女真族 女真族源自中国历史文献中的肃慎,发祥于“白山黑水”间。公元2 至4 世纪时期称“挹娄”,公元5 世纪时期称“勿吉”,公元6 至7 世纪时期称“黑水靺鞨”,从公元9 世纪开始更名为“女真”“女直”。“女真”一词实际上是契丹人对肃慎人的译称。辽时,女真族有熟女真和生女真之分。

辽时女真族分布范围较广,南起鸭绿江、长白山一带,北至黑龙江中游,东抵日本海。辽吏对女真族搜刮盘剥,甚至要求由女真族女性“荐枕”。辽天庆四年(1114年)九月,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举兵反辽,并于次年建立金政权。金天辅四年(1120年)五月,金兵攻占了辽上京临潢府及西拉木伦河以北各州县。天辅六年(1122年)正月,金兵攻下高州(今元宝山区风水沟庄头营子)、恩州(今喀喇沁旗西桥),进而攻占了辽中京大定府(今宁城县大明镇)。至此,今赤峰全境归属金政权。金灭辽后,对此地居民采取“安抚”政策,史载“王师所至,降者赦其罪,官皆仍旧。”⑲并将被俘的契丹人、渤海人、汉人编入“猛安谋克”组织(猛安谋克为金基层组织形式,以300 户为1 谋克,10 谋克为1 猛安),迫使他们从事生产劳动,而金政权上层统治者均为女真族人。

《金史·世纪》记载女真族生活状况:“黑水旧俗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夏则出随水草以居,冬则入处其中,迁徙不常。”⑳这说明,女真族人最初是半穴居,追随水草,过着渔猎游牧生活。女真族建立政权后,以农业为主。因金灭辽、宋后,迁(掳)大批汉人于东北,并把掳掠到的农具、耕牛运回,分配给猛安谋克户,令其垦荒、种田对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金政权的建立,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满族 元明时期,女真族成为被统治民族。明朝末年,女真族崛起。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1635年皇太极将女真族改名为满洲族,成为今天满族的前身。赤峰地区的满族人主要是在清朝迁入赤峰的。彼时其迁入赤峰地区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驻围场守卫的满八旗兵旗属后裔,二是清公主下嫁陪房,三是皇家委派的驿站管理官员后裔。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20 世纪80年代为落实民族政策,赤峰地区还有部分恢复或由其他民族以血缘关系而改的满族。通过以上种种途径,一定数量的满族人口涌入赤峰地区,并在此繁衍生息,为赤峰地区注入了新鲜的民族血液。

统计驾驶员的运营数据,将驾驶行为节能评价情况与OBD采集的油耗数据进行一致性校验. 本文采用的OBD设备符合北京市地标《营运客车能源计量器具功能及数据采集规范》,经过北京市节能减排中心验证,具有可靠性. 将计算得到的油耗值与评价值进行校验如表5所示.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皇帝除下谕严禁在围场内打牲口,伐树木,违者拿获,即行正法外,还加驻8 营骑兵,每营又有5 处卡伦。这些骑兵大部分是从北京满族八旗调入。由于长期驻守,他们的旗属均被安排在丰宁、喀喇沁、翁牛特、克什克腾等地。清末围场拆除,他们的族属就多留居于原驻地,在这里繁衍生息,其后代成为赤峰地区满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朝公主下嫁的陪房主要进入敖汉旗、巴林右旗、翁牛特旗和喀喇沁旗。敖汉旗有两位清朝公主下嫁,为敖汉旗带入满族人口近百户。后来虽然有的满族人口融入蒙古族,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有满族330 多人,到1990年该地满族人口已达4671 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康熙第十三女下嫁翁牛特旗第四代多罗郡王苍津,带来8 个姓氏,包括关、杨、贾、赵、董、今、石、刘等做陪房。后来这些满族人口流落于关家营子一带,1987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关家营子满族乡。1990年全乡有满族人口787 户,共3223 人,占全乡人口的29.6%。巴林右旗淑慧公主死后葬于今林西县龙头山村,为公主守墓多为满族。其族源均是清康熙年间和硕端静公主下嫁陪房。汪国均曾在《蒙古纪闻》 中记载:“满洲族,其姓氏虽与汉人无异,而其祖本藩王吴三桂部署,因三藩平定,俘其众进京者,编入内务府,为旗下包衣人,迨至和硕端静公主下嫁额附王噶拉桑时,配从公主者也。今约有二百余户:看守额附陵者二十余户,在公爷府南杏子沟看守公主陵者百七十余户,在公主陵十家儿。此项人名曰公主配房,蒙古呼曰尹吉阿拉巴图(按“尹吉”者侍婢也,“阿拉巴图”者满洲仆也)。惟有看守陵寝山场,之外别无杂差。”清朝公主下嫁,带来了大量的满族陪房人口,这些满族人口有着自己的职责,定居于赤峰地区,成为赤峰地区满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皇家委派的驿站管理官员后裔也是赤峰地区满族人口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康熙初年来到翁牛特左旗管理驿站、传递军檄皇诏、征收一方地租的满族高家,至今繁衍达千余口,现散居于乌丹、驿马吐、丛家窝铺、四道仗房、上下唐家地、亿合公等地。除此之外,20 世纪80年代由于落实民族政策,恢复或者由其他民族以血缘关系改为满族,是赤峰市满族人口增加的一个重要途径。1949年,赤峰全市满族只有2774 人,到1981年增加到15396 人,到1982年则突然激增四倍到60185 人。

女真族和满族是赤峰地区诸多民族中曾建立政权的两大民族,对于赤峰地区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其他民族

除东胡、肃慎族系诸族外,赤峰地区尚存在建立殷商的商族、与汉对峙的匈奴族、东北西部的山戎族、以及后来的回族、朝鲜族和汉族等。

商族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齐人称帝喾为鳦,也就是玄鸟。《诗经·商颂·玄鸟》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荀子·成相篇》记载:“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十有四世,乃有天乙是成汤。”《淮南子·地形训》记载:“辽出砥石。”高诱注:“山名,在塞外,辽水所出。”《水经注·大辽水篇》记载:“辽水,亦言出砥石山,自塞外东流……入于海。”这些记载中的“辽水”系指西辽河。西辽河上游是西拉木伦河,其源头“出砥石山”,即今克什克腾旗白岔山。《十六国春秋·前燕录》记载:“昔高辛氏游于海滨,留少子厌越以君北夷,邑于紫濛之野。”《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紫蒙城,在柳城(今朝阳市)西北紫蒙川,宇文氏国都也。”高辛氏为“帝喾”,“海滨”为渤海之滨,“厌越”为“契”,“紫蒙川”为老哈河中上游今赤峰市区红山以东一带。早在20 世纪80年代《东北史纲要》一书称:“殷人(商族)的先祖是东北夷的一支,居住在西喇木伦河和老哈河的发源地。此地现已发现殷商文化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它是殷人的先祖部族集团的文化遗存。”依据上述史料记载,殷土茫茫的赤峰,早在公元前4000—3600年,殷商先祖的一个部落“契”的后人“昭明”居住于此,创造了夏家店下层文化早期青铜文明。考古发掘证明,夏家店下层文化分布较广,东到辽宁省境内,南至京、津地区,西到妫州(今张家口以东地区),北到西拉木伦河以北。出土的生产工具有石耜、石锄、石铲、石刀,以农业经济为主,牧养、渔猎业也占一定比重。

山戎族 山戎族是活动在商周之际的北方骑马民族,分布在今承德、赤峰、朝阳、通辽西南部一带,多居住在山坡上,故称“山戎”,以游牧和狩猎为生。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唐虞以上有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这说明,在上古时代,中国北方就居住有山戎族。据范文澜《中国通史》,春秋时期中国的少数民族统称为南蛮、北狄、东夷、西戎。戎族是少数民族的一支,不仅人口数量大,而且居住地区广,并逐渐从西方迁至东方和北方。戎族分支颇多,有大戎、小戎、陆洋之戎、九州之戎、骊戎、犬戎、扬拒、泉皋、伊雒之戎、姜戎、茅戎、北戎(又称山戎)无终等名称。山戎,即为戎族的一支,也即是由西方迁往北方居住的戎族。春秋初年 (前770年),山戎族由西拉木伦河以北逐步向南转移,威胁郑、齐、燕三国。齐桓公曾讨伐山戎,山戎走,得其冬葱、戎菽,移植齐国。齐桓公伐山戎族后,一部分山戎族融入当地民族,一部分加入东胡族。大概到战国晚期,山戎族作为中国古代北方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逐渐销声匿迹,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匈奴族地处寒冷之地,气候条件恶劣,常有牲畜因极寒而死,所以匈奴族人形成了畏天、崇天的意识。《史记·匈奴列传》载:“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茏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计。”匈奴族人死后实行土葬,其墓葬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匈奴族人相信灵魂之说,认为人死后生命继续存在。墓葬多为单人葬,尸体东西向仰身直肢,晚期匈奴族墓葬也有多人合葬出现。

回族 据史料记载,回族最早进入赤峰地区,是在乾隆七年(1742年)。起初,从山东迁至此地的有张、马、白等10 户,他们自称“回族十大家”。但目前在赤峰地区,亦能找到辽金元时期回族先民活动的足迹,如在辽丰州城的万部华严经塔上有回族先民的题记。乾隆八年(1743年)由回族乡老张明悦主持,向蒙古王公挂地7 亩修建今赤峰红山区清真北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回族居民集资又在赤峰市南郊置义地一处,作为回族公墓。后有张姓户族决定,从他们园田里又拿出5 亩地建南清真寺(今长青公园处)。到乾隆末年,居于赤峰的回族已有300 户1700 余人。这些回族人多以屠宰牛羊,经营牙行(城乡市场中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商行,亦指牙商的同业组织)和小食品、小摊贩为主,从事农耕的人口占少数。据统计,到1929年赤峰地区回族已有503 户2121 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今赤峰市红山区的回族人口增长较快。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红山区回族人口已达11883 人,占全市回族总数的42.3%。

克什克腾旗为赤峰地区回族第二大聚居区。经棚镇回族人是清咸丰初年由山东阳信县、 盘山县、冠城县和河北沧州、 河间一带迁入的。咸丰二年(1852年)在经棚镇建清真寺。光绪十九年(1893年)经棚已有回族1300 余人,1929年经棚全县有回族1742 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査,克什克腾旗回族达3621 人,经棚镇回族达2947 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克什克腾旗回族主要从事旅蒙商、牙行两大业,马市经济人几乎为回族垄断,兴隆达百年之久。

据1990年统计,松山区和元宝山区共有回族4892 人。这两地回族属红山区回族的外衍。其中松山区回族共有2906 人,主要聚居于穆家营子镇,从事行业与红山区回族同。另大庙、当铺地、河南营子也有少数回族居住。元宝山区有回族1986 人,主要集中于小五家回民乡。小五家回民乡有回族1068人,占全乡人口的17%。这个乡的回族是咸丰初年由赤峰迁入的。咸丰九年(1859年)建清真寺。回族多居住于大红塔、小红塔、东荒、西荒、后房身5 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70%的回族赶驴驮子,从南五家煤矿(即黄金地煤矿)贩煤于赤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部分回族转为经营农业。

回族进入赤峰地区,为赤峰地区注入了新鲜的民族血液,使得赤峰地区的历史更加丰富多彩。

朝鲜族 朝鲜半岛人口最早进入赤峰地区是在辽统治时期。耶律阿保机将征战中俘虏来的渤海人和高丽人集中到后来的中京大定府(今宁城县大明镇),设置三韩县(今元宝山区风水沟地区)。《辽史》载三韩县当时有5000 户,1 万余人。此为见于历史记载中,朝鲜半岛人口第一次进入赤峰地区。

近代进入赤峰地区的朝鲜人有两支,一支居住于巴林左旗福山地乡,另一只居住于翁牛特旗花都什乡。1920年,居住于朝鲜平安北道忠川郡的金天明兄弟三人逃荒,经过丹东、沈阳、彰武,一直到通辽西120 华里的鱼硷公司落脚。因交不起地租,金天明夜间携家人逃跑,经开鲁、天山到达林东,在太平地(今宝力罕图像)给军阀崔兴武耕种土地。后又有金学道、金善浩、张致玉、李炳龙等户迁来,为开发种稻田,搬入福山地、蜘蛛山一带定居。据1934年统计,林东朝鲜族有110 人,1940年为281 人。此间又有两支朝鲜人搬入白音敖包、 张家店等地。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旗有朝鲜族106 人。

居于翁牛特旗花都什的朝鲜族,是1934年黄大力自朝鲜庆尚北道迁来。1928年热河都统汤玉麟在西拉木伦河下游南岸的海力图(今翁牛特旗大兴)强占牧场,开辟稻田百余顷,曾雇佣过朝鲜人耕种。黄来后给阿旗上层牧主他拉巴喇嘛当 “水把头”,又招徕一些朝鲜人种水稻近百顷。1937年,翁牛特左旗拉希旺楚克王爷在花都什一带辟稻田30余顷,仍雇佣朝鲜人经营,人称“王爷稻子把”。此时有朝鲜人30 余户,150 余人。1950年翁牛特旗有朝鲜族109 人。1951、1957年两次由阿旗义和沙拉(已划入开鲁县)、夭山口等地迁入花都什的朝鲜人40 余户,仍从事水稻种植。1971年,翁牛特旗有朝鲜族264 人。之后,西拉木伦河水源不足,朝鲜族又多外迁。据1990年统计,全旗只有朝鲜族123 人。

除上述两地外,在阿鲁科尔沁旗白音布统、天山口,敖汉旗小河沿等有水源的地区也有朝鲜族居住。据1990年统计,赤峰市有朝鲜族1088 人。这些朝鲜人不仅为赤峰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民族历史,也为赤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汉族 如前所述,先秦时期赤峰地区便有商族聚居,在这里创造了农耕文化。公元前3 世纪,燕将秦开击败东胡后,修了燕长城,设立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右北平郡治所在今宁城县黑城,此时赤峰南部燕属之地复为汉人居住,东胡族活动地区已退到西拉木伦河以北。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为防匈奴,派大将蒙恬调几百万民工在燕长城之北(今赤峰红山区北)又修筑了秦长城。长城南为秦右北平郡,农耕民居住。秦又曾以“谪戍”,将中原人迁到北方边郡,充实户籍,开垦土地以戍边。到了汉代,右北平郡仍以汉人居住为主,是西汉边防重镇。韩安国、李广等西汉名将,都曾在黑城任过军镇太守。东汉建武年间,右北平郡治所南迁,乌桓族、鲜卑族入驻,但仍有汉人在此居住。

唐贞观二十二年,将赤峰地区划入河北道与关内道,设立松漠都督府和饶乐都督府,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为其管辖地,保护了塞北的汉民族。唐末五代时期,汉民族为逃避中原连年战乱,大批涌入契丹之地。契丹统治者乘中原多故,北边无备,入塞“攻陷城邑,俘其人民。”后梁灭亡,耶律阿保机率兵直抵涿州。时幽州、安次、潞、三河、渔阳、怀柔、密云等县皆为所陷,俘其民而归。接着阿保机又东并渤海,南取燕云。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流亡或俘来的汉民,逐渐集中于今赤峰地区。辽统治者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针,安抚汉民,在中央设置了“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南北两官制。地方则以“树城廓,分市里”及“定配偶,教垦艺”等安置汉人。今敖汉西南的惠州,系“太祖俘汉民数百户兔麛山下,创城居之,置州。属中京。”辽天显元年(926年),辽朝掳渤海民三千户移饶州(今林西县樱桃沟),并建长乐、临河、安民三县居之。有的俘关内民置州县不散其众,但不改其名。上京临潢府城南就有一汉城专为汉人商肆,因此汉人安居于此,不复思归。辽中后期,汉人发展日见繁盛。宋王曾《上契丹事》:“自过古北口,居人草庵板屋,耕种,但无桑柘,所种皆从垅上,虞吹沙所壅。”苏辙使辽时写诗表露:“汉人何年被流徙,衣服渐变存语言。”“奚君五亩宅,封户一家田。故垒开都邑,遗民杂汉编。”这些流入及俘入的汉人,为辽的农业、手工业、建筑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辽圣宗建筑中京,挑选燕蓟地区技艺高超的汉人工匠从役。中京建成后,又“实以汉户”。当时汉人在赤峰及周边地区分布很广,据出土的辽贾师训墓志称:“自松亭以北距黄(潢)河,其间泽、利、潭、榆、松山、北安数州千里之地,皆霫壤也,汉人杂居者半。”

金承辽制,实行人口大对流,大迁居。章宗时,提倡女真族人与汉族人“递相婚姻”,加速了女真族与汉族融合。至金末,宋金元混战,很大一部分汉人回迁中原。

元朝建国过程中,曾将屡次大战中俘来的汉民分给各游牧领主,作为居民与工艺户、杂役户一起为奴隶主服务。定国后蒙古弘吉剌惕部入驻今赤峰市境内,营建应昌、全宁两城,为其服务的大部分是汉民。有学者指出《永乐大典》记载“应昌府年采储粮万石,和林(今外蒙古乌兰巴托南)所用之粟皆由应昌供给” 可以证明此时应昌全宁皆有屯田之举。元亡,蒙古族地区战乱,西拉木伦河以北汉民均已南迁。明初,西拉木伦河流南为大宁卫宁王朱权封地,属汉族统治。但到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把北平行都两治保定,放弃大宁以后,汉民便随之迁往内地。自此赤峰地区抛弃农耕发展牧业长达200年之久,汉人已经寥寥无几。

清初,统治者对蒙古各盟旗一度实行严格的封禁政策,“不得往垦口外牧地”。但是满洲贵族进行的圈地运动,使得大量农民破产,流入塞北,也包括昭乌达盟在内的热河地区。据统计,乾隆年间喀喇沁左旗的汉族人口中,有83%是被逐出家园的直隶人。康熙七年(1668年),内地移民开始大规模进入赤峰地区。喀喇沁旗“呈请内地民人前往种地”,朝廷允准“每年由户部给予印票八百张”,但规定春季令出口种地,秋则遣回。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皇帝北巡经喀喇沁旗提道:“今巡行边外,见各处皆有山东人,或行或商,或力田。至数十万人之多。”可见,有大批汉民到蒙旗王公私放的土地上谋食。当然,这些谋食者大都是春去秋回的“雁行人”,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属于移民。但因为清统治者对边外长期实行封禁政策,“雁行”实际上成为唯一合法的移民方式。

移民的快速发展时期主要在雍正元年(1723年)至乾隆十三年(1748年)。1723-1724年,河北、山东大旱,灾民麇集边口,要求出关谋生。为解决流民问题,清统治者在喀喇沁、土默特、敖汉、翁牛特及克什克腾南部推行“借地养民”政策。在此期间,对内地民人“免其田赋”,蒙旗王公“许其吃租”。在政策的允许下,直鲁饥民纷纷涌入并定居于上述地区。随着移民的增多,统治者开始设置行政机构以加强管理。雍正七年(1729年),在喀喇沁右旗八沟地方设立了八沟直隶厅,管理喀喇沁蒙古、民人。乾隆五年(1740年),在喀喇沁左旗北塔子沟地方设塔子沟直隶厅。乾隆七年(1742年),在北口道到围场设喀喇河屯厅。到乾隆十二年(1747年),八沟以北及塔子沟通判所辖地方已有二三十万移民垦田定居。有学者认为乾隆十三年(1748年),喀喇沁中旗一地便有汉人42924 口,103 屯,耕地774 顷10亩。以此为依据估算,当时卓索图盟五旗汉族人口达30 万之多。

从乾隆十三年发布禁垦令到清朝末期,是热河地区移民的扩展时期。乾隆十三年,“晓谕该(喀喇沁)扎萨克等,严饬所属。嗣后将容留民人居住,增垦地亩者,严行禁止。”“乾隆十三年议准:民人所典蒙古地亩,应计所典年份,以次给还原主”“照从前归化城土默特蒙古撤回地亩之例。”“十四年复准:喀喇沁、土默特、敖汉、翁牛特等旗,除现存民人外,嗣后毋许再行容留民人多垦地亩,及将地亩典给民人。”实际上,禁垦令的作用并不大。乾隆十六年(1751年),克什克腾旗只批准157 名民人耕种,而到第二年查实有民人670 名。清朝末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统治者放松了对上述地区农垦的限制,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到光绪初年,在昭乌达盟和卓索图盟的部分蒙旗,内地移民的数量已经超过蒙古族人口的数量。据俄国学者波兹德涅耶夫的估算,仅在克什克腾旗,有家室的汉人5 万人,还有流浪者2.5 万人,而克什克腾人本身却不超过3000人。到了清末汉族人口在赤峰地区占绝大数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赤峰地区的汉族移民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有层次的、螺旋上升式的进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赤峰地区汉族人口的数量有增有减,但大体上仍以上升趋势为主。历史的变迁使得赤峰原有的汉族人口和后移民进入的汉族人口最终成为赤峰地区的主要人口。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赤峰地区的古代民族,如商族、山戎族、东胡族、匈奴族、乌桓族、鲜卑族、契丹族、库莫奚族、霫族、女真族等,或迁往他地,或与周边民族融合。目前,除从古至今一直居住于此的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和朝鲜族外,赤峰地区还有多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或改革开放后迁入的少数民族,如达斡尔族、维吾尔族、藏族、苗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这些少数民族共同构建了赤峰地区多民族汇聚的历史。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赤峰地区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有着8000 多年的文明史,各民族在赤峰地区形成发展,为赤峰地区的发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做出了特定的历史贡献。首先,在此期间,各民族通过自身的勤劳和智慧,共同谱写了丰富灿烂的赤峰历史,使得赤峰地区的历史呈现出了多重面貌,使得赤峰地区成为蒙古草原上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并由此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诸多少数民族的生息发展,对赤峰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之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体现出典型性或代表性。其次,与此同时,从商族到山戎族、匈奴族、东胡族、乌桓族、鲜卑族,再到契丹族、库莫奚族、霫族、蒙古族,汉族、女真族、满族、回族、朝鲜族等民族在这里的多次融合和重组,使得他们无论从族源上,还是血缘上,以及文化上都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往交汇交融的结果和历史事实,由此也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的一条具体的轨迹。最后,赤峰地区的民族发展特征使其民族史、区域史、社会史和文化史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相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轨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诸民族不仅创造了自身独特的文化,还通过与周边政权、民族的交流,促进了诸民族之间的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从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就发挥了重大作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积极影响。

注 释:

①[晋]皇甫谧撰,[清]宋翔凤,[清]钱宝塘辑,刘晓东校点.逸周书·卷7·王会解[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62.

②林幹.东胡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6.

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90·乌桓鲜卑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2979,2982,2979,2980,2980,2980,2979-2980,2986,2985.

⑫[元]脱脱,等.辽史·卷59·食货志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6.1025.

⑬[元]脱脱,等.辽史·卷32·营卫志中[M].北京:中华书局.2016.427.

⑭[元]脱脱,等.辽史·卷34·兵卫志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6.451.

⑮[元]脱脱,等.辽史·卷31·营卫志上[M].北京:中华书局,2016.410.

⑯[宋]苏颂.后使辽诗·牛山道中.载赵永春辑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87.

⑰[宋]沈括.熙宁使虏图抄.载赵永春辑注.奉使辽金行程录(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95.

⑱[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99 下·北狄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5363.

⑲[元]脱脱,等.金史·卷2·太祖纪[M].北京:中华书局,2020.41.

⑳[元]脱脱,等.金史·卷1·世纪[M].北京:中华书局,2020.3.

猜你喜欢

鲜卑契丹赤峰
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早期鲜卑生计方式探讨
“一国两制”由契丹人首创?
若干契丹大字的解读及其它
女真文“契丹”考
凤翥契丹
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鲜卑兴起的原因分析
鲜卑神话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