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青少年参与中国文化外宣路径探索
2022-01-01顾晓琳
顾晓琳
(长春光华学院科研处 吉林·长春 130033)
1 吉林省青少年参与传统文化外宣的问题
一方面,吉林省青少年参与传统文化外宣的计划性和组织管理有待加强,所以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文化外宣的效果。例如,吉林省把加强青少年参与传统文化外宣的规划工作推进,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等传统文化外宣,同时也让外国人更加理解中国文化理念。与此同时,有关组织也应当加强对青少年参与相关活动的管理,拒绝传统文化外宣流于形式,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的参与方法,接受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教育,以期帮助他们成为四有青年。
另一方面,吉林省青少年参与传统文化外宣时主人翁意识不强。有些青少年认为自己的英语能力不过关,很难在参与这类活动时发光发热,也有些青少年认为参与此类活动距自己的生活太遥远,此外还有些青少年在参与活动时积极性有待提高。这些既是他们缺少主人翁意识的表现,又暗含着他们主人翁意识有待增强的内在因素。究其原因,还在于教育对文化外宣意义的强调和宣传不到位,因此要想提高青少年的主人翁意识,教育应当加强文化外宣与校园课堂的有机融合,帮助青少年转变相关思想意识。
2 吉林省青少年参与传统文化外宣的影响因素
由于青少年年龄尚小,因此吉林省青少年参与传统文化外宣的效果和质量主要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政府和相关组织应当重视提供传统文化外宣环境,营造传统文化外宣的社会氛围。例如,政府号召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举办传统文化活动,这就使得青少年在校外生活中也能自然而然地受到相应的熏陶和教育,并且能够通过这种宣传直观地、更加全面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外宣工作的重要性、含义以及怎样有效参与到传统文化外宣工作中来。同时,这种环境的塑造也能为教师找寻文化外宣和课堂教学的契合点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与路径,从而助推校园宣传工作的更好进行。例如,路边的展览区展览传统文化作品可以启示校园也建设这样的传统文化展览区和作品窗,号召师生共同创作。另一方面,校园课堂和教师应当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外宣,找到所教学科和传统文化外宣工作的结合点,加强青少年相关意识。特别是英语、语文这类与传统文化更加密切的学科,更应当加强这方面工作。与此同时,课堂和教师在宣传时不仅需要强调该工作的重要性,还需要为青少年参与相关活动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通过模拟此类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参与方法。此外,教师在进行此类工作时,需要重视加强青少年的立志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与能力,帮助他们建立主人翁意识。
3 吉林省青少年参与传统文化外宣路径
3.1 政府加强文化外宣政策导向
吉林省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如长白山放山习俗、东北谱牒文化等都历史悠久,承载着岁月与历史的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吉林省的文化得到了省政府很好的挖掘和重视,但是这些传统文化外宣翻译和学者研究两方面工作还有待加强。因此,政府应当加强文化外宣政策导向。
一方面,政府可以善加利用《吉林省文化信息网》,为吉林省文化外宣翻译工作的进展提供很好的平台,鼓励学者和感兴趣的人士加大研究力度,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学者研究成果的宣传力度。这样一来,青少年也能够通过媒体报道和手机网络了解到相关内容,自主提高文化外宣意识。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打造吉林省传统文化系列影视作品,讲好吉林故事,传播吉林声音。这样一来,不仅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有效进行了文化外宣,还以同样的方式加强内宣,营造相关宣传氛围。例如,教师可以从中选择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加强课堂与文化外宣的联系。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强对相关组织开展文化宣传活动的监督力度,督促外宣活动的每一部分都严格把关、精心打磨,以打造吉林省传统文化外宣精品,也为其他组织和青少年的文化外宣活动做出榜样,以供他们参考与借鉴。
3.2 相关组织开展文化外宣活动
除了政府的传统文化外宣政策导向外,相关组织可以通过打造相关文化作品、活动等方式提高青少年参与文化外宣的意识与能力,创设良好的外部氛围。
例如,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在长春文庙广场上出演了精美绝伦的京剧表演,有效地输出了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的文化魅力和京剧的艺术魅力。因此,相关组织不妨借鉴这种形式,通过相关专业人士的集训和排练,多多创造此类优秀的节目。这样一来,也能给教师在校园课堂中组织学生们进行文化外宣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一些启示。再如,吉林省文化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基地、文化旅行社等组织可以策划相关主题的旅游学习路线方案,扩展青少年的研学活动形式,为青少年在身体力行的研学活动中感受吉林省传统文化魅力、思考参与文化外宣路径提供很好的外部契机。又如,相关组织可以开展传统文化外宣主题月,呼吁和号召吉林省各行各业都参与进来,比如文具生产商可以生产一些和该主题相关的文具,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可以张贴相关主题的海报。这样一来,整个吉林省的传统文化外宣氛围浓郁,青少年在每日的耳濡目染之中便能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外宣教育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3.3 校园课堂巧妙融合文化外宣
除了政府和相关组织为青少年参与传统文化外宣活动提供外部环境之外,校园课堂和老师同样应该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外宣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和主人翁的担当意识。
以英语课堂为例加以说明。翻译是传统文化外宣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英语教师应当利用英语课堂提升青少年的英语水平和翻译能力,同时借此机会帮助青少年感受到英语的学以致用。例如,在新学期伊始,英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青少年这方面的思考。“同学们,大家喜欢英语吗?大家有思考过英语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吗?我们除了看美剧、英剧,看英文电影、动画外,很少在现实生活中用到英语。但是大家知道吗,英语能够给传统文化外宣工作提供很大的帮助,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英语的学以致用吧!”随后,英语教师用课件展示出两个中译英的句子,引导学生在实例中感受英语的运用,随后继续进行启发:“刚刚我们看到了翻译有多么重要,老师想和大家说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参与到传统文化外宣工作中去的责任,大家可能常常觉得这与我们距离很远,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参与。老师想说的是,我们不妨从身边做起,从学好每一个英文单词、搞懂每一个英语语法、翻译好每一个英语句子开始做起,慢慢提升自己的英文能力,以期未来能够为外宣工作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
3.4 培养学生们的文化外宣意识
上述提到的政府加强政策引导、相关组织开展外宣活动以及教师注重传统文化外宣教育都能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文化外宣意识,但除此之外,家庭和同龄人同样能够帮助青少年提高相关意识。
一方面,教师可以和青少年的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家校联合的方式加强传统文化外宣教育。比如,家长支持青少年参加教师和学校组织的吉林省文化研学活动,督促青少年记录参与研学活动的心得体会,多多参与相关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另一方面,有很大一部分青少年非常喜爱传统文化,这些青少年参与传统文化外宣活动的主人翁意识更加强烈,并且能够找到恰当的参与方式。因此,每当教师发现这些青少年参加过相关活动之后,可以请这些同学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精炼地概括一下活动感受,并且分享和交流自己参与此类活动的途径。这样一来,其他的青少年在同辈压力的驱使之下,也能够很快感受到参与此类活动的主人翁意识,学习到恰当的参与方法。此外,不论是哪一类学生,都能够通过参与相关活动,再次提升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寻找到更好的参与方法,既提升了自己,又为吉林省传统文化外宣活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4 结语
用力所能及的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自然也是每一位青少年的责任。鉴于当前吉林省青少年参与传统文化外宣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活动质量和效果的影响因素,本文从政府、相关组织、校园课堂和学生自身四个角度,探索了吉林省青少年参与传统文化外宣的有关路径,希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