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厌学行为原因探析及矫正对策研究
2022-01-01王平亚
王平亚
(河南省漯河食品学院 河南·漯河 462300)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我国得到极大的发展,这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需求和政策鼓励是分不开的,尤其是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更是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打了强心针。
然而,与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不相融洽的是职业教育学校中学生的厌学行为,尤其是中等职业学生的厌学行为,影响和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误解。
文章从中职生厌学行为出发,探析厌学行为产生的原因,针对中职学生厌学行为的原因,依据新形势下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中职生厌学行为表现及原因探析
1.1 中职生厌学行为表现
厌学,顾名思义就是不喜欢学习,厌倦学习,是对学习产生的一种厌恶、反感、憎恨或无所谓的心理倾向。[1]中等职业学生的厌学行为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长期的坚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各种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打瞌睡,玩手机,课后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得过且过,缺乏动力,课余时间不能很好的发展自己的爱好和技能,而是交朋友,谈恋爱等等。
在金忠明《如何走出厌学的误区》中,按厌学程度把厌学分为一般厌学情绪和厌学症。一般的厌学情绪表现为不愿学习的想法,偶尔不写作业,上课开小差,逃课等等,而厌学症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在心理上对学习毫无兴趣、厌恶学习,把学习视为负担,害怕考试,恨书、恨老师、恨学校;在行动上,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等,无法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2]根据厌学程度的划分,我们的中职学生的厌学多数是属于厌学情绪而产生厌学行为。
那么,为什么在中职学校里,学生的厌学行为成了普遍现象?虽然不乏部分同学可以把自己的专业学得很优秀,依然改变不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行为的整体形象。文章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1.2 中职生厌学行为产生的原因探析
中职学生产生厌学行为的原因多与社会、学校、个人和家庭等方面分不开。
1.2.1 社会观念的影响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有许多的优良文化传统,也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对国人的影响至深,比如“学而优则仕”,重学术轻技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在更多家长的心中,“学优”“读书高”则意味着好好读书,读高中,读大学。而职业学校成了考分差的学生的“收容所”。长久以来的观念让人们觉得上高中读大学才是正经出路,而职业学校因其录取分数低、学生质量低、学校专门技术含量低等而低人一等。直到21世纪初,“技工荒”影响到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我们才感觉到职业技术教育的缺失。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做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才使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结构比例有所优化。[3]尽管如此仍然不能完全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进入中职学校的孩子们就潜意识给自己贴下了“不行”的标签,自然也就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和较好的学习氛围,也就相应产生一系列的厌学行为的。
1.2.2 学校管理松懈,教师专业素质缺乏
中等职业学校面对的竞争是人们对于上高中、上大学的强烈执念,同时也面临着同等职业学校的竞争。在生源一定的情况下,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空间收到了很大的挤压。为稳定学生在校率,不造成较大的流失率,学校对学生一般采取的是比较温和的管理政策,不至于由于学校的严格的管理制度给学生带来压力而产生退学或转学的现象。在这种宽松的管理制度和学习环境中,这些本来自制力相对差的孩子对待学习自然也并不积极,出现懈怠、放任的不良学习状态。
而另一方面,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有待于加强。部分教师的专业性不强,所教学科与学生所学专业融合性不强。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从学生的所学专业出发,以至于学生认为某些学科学习无用;或者是教师上课没有恰当的使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学生上课听不懂,或者是不感兴趣。常常看到,教师在讲授教材的时候面对的是学生的抽象的思想,而没有针对坐在他面前的学生的具体特点。[4]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上课不积极,对教师的授课不配合,不认真对待,进而忽略或放弃该门学科,出现一定的厌学行为。
1.2.3 中职学生自身对自己的认识不正确,缺乏自信
第一,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大多数的中职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听课的时候比较吃力,或者就是听不懂,只有极少数的同学坚持做到没有放弃,而剩下的学生会选择放弃,选择“躺平”,体会不到学习带来的价值感,觉得反正也听不懂,就放弃不听了。有同学经常说,“老师,我的××学科从××时候都已经听不懂了,现在根本就听不懂,你就不要对我抱希望了”,就觉得可以名正言顺地给自己借口,不听,不学,不写作业等等不同程度的厌学行为。其实,通过对不同学生的了解,发现即使基础薄弱的学生如果认真听讲,基本是可以听懂并且可以掌握的。
第二,有厌学行为的中职生通常不愿吃学习的苦,自制力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之所以选择了职业学校,不是出于别的原因,而仅仅是因为职业学校的学习压力比较小,觉得普通高中的学习压力太大,课业太繁重。这种逃避的心态并没有让学生在中等职业的学校内能有积极的学习行为。一些学生在薄弱的学习基础上,不能坚持、持之以恒的去学习,即使能在某些地方能听懂,由于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学习不具有连续性,即使学会了某点内容,不能由点及面,整体的学习效果并不好。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厌学情绪,继而就有了一系列厌学行为。
第三,产生厌学行为的中职学生通常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对自己期望值不高。在中职学校的校园里,你会经常听见这样的一句话,“如果我学习成绩好,我才不会来这里呢”,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只有成绩不好才会选择了职业学校,而且,有这种想法的孩子不在少数。他们总觉得自己是进不去好的高中才无奈来的中等职业学校,根本不是学习那块料。在这种情况下,觉得自己选择了职业学校,根本就没啥前途,也根本没有想要学习的欲望。没有从根本上想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表现在课堂上自然是对学习爱不起来。
1.2.4 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过低,不明了孩子选择职业学校的必要性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考上高中才选择的读中等职业学校。认为孩子年龄还小,不能去社会上找工作,与其无所事事,还不如给孩子找个地方看着他,这样都比较省心,至于学不学东西,学什么东西根本不抱希望,送孩子去职业学校的初衷并不是打心底希望孩子能好好地学习专业技术,掌握一定的技能,为以后的能有良好的就业机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父母这样的期望下,孩子自然也就没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动机,也就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把学习视为儿戏,对校园没有感情,对教师没有尊重,对课堂纪律没有尊重,厌学行为的产生自是“首当其冲”。
2 中职生厌学行为对策研究
学生厌学行为的产生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那么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减少学生厌学行为的发生也应是相对应的,多维度的。针对以上原因,有所针对地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2.1 扭转社会对职业学校的看法,形成对中等职业学校正确的认识
谈到形成对职业学校的正确的认识,实则是教育公平的问题在人们意识形态中的体现。除了中职学校办学条件不如普通高中之外,中职学校最为需要的是对“名誉”的正名。中职学校不应成为学困生的无奈之选,而应成为对专业技术有热爱的学生的正常之选。在这里“学而优则仕”不应只指向学生的卷面上的分数,而应指向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学识、技能以及品格等多方面。在一个国家里,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去考高中,读大学,而是应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热爱,正常选择,自然选择,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人人出彩。与之相呼应的是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各项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鼓励也在很大程度上让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信心不断增强,更多的家长不再拘泥于孩子非要读高中的思想,而认为孩子能学好一门技术也是好的选择。
2.2 加强校园建设,学风建设,有效建立学习竞争机制
中等职业的学校要谋求长远的发展,除了政策的扶持,靠的不是温和的管理政策和对自身“不自信”的定位,而是良好的学风、校风,结合职业教育的具体特点,还更应该依托于学生毕业后就业的稳定性,未来提升的可能性,满足学生和家长对高质量就业的需求,同时还应满足职业学生对学历提升的需求。一句话:好的中职,就是让学生就业无忧文凭不愁的双满足、真发展。[5]若做到这些就必须有严格的校园纪律,严谨的学风。实施严格的校园纪律,形成严谨的学风和校风,除了在思想上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学习观,还需要学校在学生之间营造良性的竞争机制,设置学习竞赛和技能竞赛,形成评先和培优机制,并能让这些竞赛的成果成为学生就业和升学的加分项。而学习和技能竞赛的设置应是不同程度的,目的是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会成功的喜悦,体验学习当中的成就感,让一个个成就感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这样就通过紧张有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逐步清晰明确认真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而消除厌学行为。
2.3 加强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中职生厌学行为的出现,除了社会的、家庭的、个人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与科任教师的教学有关。结合中职教育和中职生的具体情况,对科任教师的要求不是“我教了多少”,而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由为教而教转为为学而教。在2013年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标准(实行)》教师【2013】12号中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提出要求,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的理念与高尚的师德,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识性知识,职业背景知识,教育知识,课程教学知识),优良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实训实习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的能力)等。而在当今职业教育大发展中,更多的学校意识到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开展骨干教师培训、双师型教师培训等一系列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以期在职业教育新的发展阶段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改进教学,改善学生学习状态,形成更加有效的课堂,使学生的厌学行为降到最低。
2.4 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中职学生产生厌学行为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学生们是在各种各样的动机的驱使下产生学习行为的。没有动机或负动机是不可能产生学习行为的。动机的激发可采取内部动机开启与外部动机诱导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6]。首先,让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时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出发,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所向,让学生从心理上自觉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其次,在课堂上教师用前沿的、新颖的专业知识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让学生了解到好的就业前景和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职业学校一样可以找到人生的方向,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学生才能真正的对学习产生兴趣。
2.5 呼吁良好的家庭关系,做好家校联合教育
在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营造的宽松民主的家庭气氛、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正确认识及家长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正确引领都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产生厌学行为的孩子的家庭应多关心孩子的思想动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孩子的思想,了解孩子的内心所想,不从思想上放弃孩子,同时关注孩子所学专业和专业发展动向以及就业前景,与孩子有共同讨论的话题,与孩子一起成长。同时做好家校联合教育,利用便利的通讯工具,了解孩子的在校状况和学习情况,配合学校教育的开展,与学校教育步调达成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
总之,只有社会、学校、教师、家庭以及学生自己的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减少或避免厌学行为的产生,为提高中职教育的教育竞争力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