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集聚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和政策建议

2022-01-01广西大学商学院毛乾振

区域治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效率金融

广西大学商学院 毛乾振

一、引言

近年来,金融资源向各大城市集聚,全国各大城市加速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2016年,国家正式出台文件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指数上的排名仅次于纽约和伦敦,位列第三。国内其他城市也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其金融业发展,如广州努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武汉则争取建设中部地区金融中心,成都也在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积蓄力量。与之相对应的国家发展战略越来越重视生态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将生态保护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8年,国家明确提出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以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为导向,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更是直接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

二、金融集聚与生态效率的内涵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考察金融集聚。从静态角度来看,金融集聚主要指金融机构、人才等金融资源在某一地区聚集从而形成具有一定集中度和规模的金融中心或者金融产业集群。从动态角度看,金融集聚是指金融资源、金融活动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在某一个地区聚集的同时提升地区的金融运行效率、金融服务水平的过程。

金融集聚也因此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分布的不同,各地区金融资源集聚的规模、金融活动的结构存在差异,从而在客观上导致各地区之间金融集聚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其次,金融机构数量的扩张,金融产品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服务领域的拓宽会产生竞争,这种竞争表现为地区内的竞争,也有地区之间的竞争。此外,金融集聚在提升地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同时,在客观上也将对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199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业委员会(WBCSD)首次将生态效率作为一种商业概念加以阐述,认为“生态效率是通过提供能满足人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竞争性定价商品与服务,同时使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态影响和资源强度逐渐降低到一个至少与地球的估计承载力一致的水平来实现的,并同时达到环境与社会发展目标”。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8)将生态效率的概念扩大到政府、工业企业以及其他组织,认为“生态效率是指生态资源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它可以看作是一种产出与投入的比值,产出是指一个企业、行业或整个经济体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投入是指由企业、行业或经济体造成的环境压力”,意味着“用更少的资源实现更大的价值”。可见生态效率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

三、金融集聚提高生态效率的机制

金融集聚可以推动地方产业升级,通过产业升级影响地区生态效率。金融业的功能之一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效率,金融集聚存在规模效应,会自主地不断扩大规模。各个金融机构在区域内的竞争也会随着金融集聚规模的扩大而加剧,无形中会加速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随着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对资金投入行业的质量就会有所要求,特别是金融集聚集合了各方面的专业人才,金融机构与融资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得到很大改善,一些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的产业自然逐步被淘汰。例如,在企业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中,污染行业或者一些面临淘汰的落后产能获得融资的成本将很高或难以获得融资。这一过程客观上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地区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能够以更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金融集聚不仅在供应端升级产业结构,还在需求端发挥作用。金融集聚从动态角度出发可以改善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消费者的资金赤字,拉动需求,引导居民消费不断升级。高端需求的扩大,使得消费者更加关注消费品对于环境的影响,反馈到生产端驱使企业升级产业结构,生产绿色低碳的产品。

金融集聚对于地区技术创新也有着促进作用,技术创新也是生态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技术创新在带来未来巨大的潜在收益的同时也可能伴随巨大的风险,金融机构出于谨慎原则往往对于新兴产业和新技术敬而远之。金融集聚过程中,各个金融机构在相互竞争中不断整合发展,自身实力得以加强,抗御风险的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金融机构必须不断扩大收益来源才能取得对于竞争对手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科技实力对于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的作用不言而喻,为了积蓄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功,政府出台支持企业创新的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各方资金进入新兴行业和高科技行业。高新技术的运用将会迅速改变行业生产模式,金融集聚又将加速区域内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行业之间技术的交流发展带动创新速度进一步加快,最终拥有技术优势的新兴产业逐渐成为区域内的主导产业,这些生产效率高、污染少的企业自然提升了区域内的生产效率。

金融市场对企业的监督和公司治理的参与也将提升公司自身对生态保护的重视。金融市场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的同时也时刻监督企业的生产行为,在金融市场上,企业的投资者会要求企业严格披露相关信息,进而迫使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也可能深度参与到公司的治理中,积极引导一些具备技术优势的初创企业加速成长,促使其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提升生态效率。

四、金融集聚对生态效率的负面影响

金融集聚通过其集聚效应影响地区生态效率。金融集聚利用其规模效应迅速扩张,金融机构为占据优势地位,可能存在盲目投资、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金融机构不仅会为一些技术先进的产业投资,部分金融机构也会在利益诱导下将金融资源投放到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中。特别在一些资源能源产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即使地方政府推行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但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周期漫长,且风险较大,一些金融机构迫于利润压力,金融资源不可避免会流入落后产业。金融集聚的集聚效应除了体现在规模扩张之外,还表现为金融集聚过程中金融创新,在对企业进行融资的过程中,金融机构为了尽可能规避风险,倾向于通过各种创新工具分散风险。但潜在的风险并不会消失,更危险的是这些金融创新的复杂设计还会延长信用链条,分散风险的同时扩大风险的承担主体的范围。支持地区生态效率提升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经营中充满不确定性,一旦风险爆发,极有可能在市场上迅速扩散。

金融集聚还可能通过其扩散效应影响地区生态效率。金融集聚带动地区金融增长,但这种增长不是无限的,当这种过程不能继续下去时必将会对其他地区产生影响,赫希曼称之为“涓流效应”和“极化效应”。“涓流效应”主要是通过金融集聚核心区(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设立金融分支机构和网络,或增加向周围地区的投资等途径带动外围地区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极化效应”是指金融核心区高效率金融企业或服务提供商同外围地区较低效率的金融企业或服务提供商竞争,使外围地区金融业逐渐萎缩。两种效应对周围地区生态效率有着不同的影响。“涓流效应”在推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可能会将本地产业转移到周边地区,在优化自身产业结构的同时将一些相对落后的产业转移出去,这一过程直接影响周围地区的生态效率。“极化效应”在提高本地区金融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同时掠夺了其他地区的金融资源,金融资源的萎缩拉高该地区资金成本,使该地区生态保护相关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难以筹集充足的资金,产业结构转型和技术升级都难以实现,生态效率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金融集聚还会放大金融原有的功能对生态效率的影响。金融业在经营过程中很多时候是一个信息处理和流通的平台。各个金融机构运用所掌握的信息去处理分析不同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而作出决策。由于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金融机构无法准确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可能造成决策的失误。但金融集聚畅通了不同金融机构的交流,这种信息不对称也会在信息交流中扩散,信息分享效率越高,扩散的范围越大。同时在不同金融机构交流信息的同时,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噪音,信息在一次次传递过程中导致信息失真严重。加之工作人员能力的参差不齐,在信息传递中一些错误的分析也会影响信息的效用。

五、政策建议

加强政策对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引导。科技创新为地区的生态效率提升提供技术支持,对于地区生态效率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金融集聚为技术创新带来了更好的条件,但资金真正流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科技创新中来还需要政策的引导,如可以成立政府引导基金,由政府资金牵头,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实现风险共担。产业升级是提升地区生态效率的必经之路,金融机构的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入到绿色环保的企业中,比如,可以对于新兴产业提供利率更加优惠的贷款。对于融资需求比较大的新兴产业、企业积极引导其进入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乃至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有这方面需求的企业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扶持。

实行差异化的政策和构建多层级的金融中心。由于金融集聚扩散效应的存在,其“涓流效应”和“极化效应”可能会对其他地区造成影响,而且各地区经济实力不同,金融业发展的潜力也有差距。区域之间不能一刀切采取同一种金融和产业政策,应实行有差异化的政策,抵消金融集聚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构建多层级的金融中心,充分利用各地区的金融资源,鼓励支持经济实力强、金融基础设施完善的省会城市、特大城市建设辐射范围广的区域性乃至国际金融中心。对于中小城市,应结合自身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投入金融资源,比如,农业发达地区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业,制造业发达地区推动小微企业贷款。多层级金融中心建立跨中心、跨区域的协调机制,实现金融及产业政策的有机对接,使得整个地区产业链良性循环,以达到提升整体生态效率的目标。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首先是绿色信贷,强调和宣传绿色金融的重要意义,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绿色贷款在整个信贷规模中的比例。在贷款审核中加大对知识产权、碳排放权等无形资产的认可,帮助生态企业获得所需要的资金。其次,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发挥绿色债券、绿色股权、绿色基金的融资优势,通过这些金融产品实现落地周期长、技术难度高、资金需求大的项目的融资,那些收益不确定、研发投入大的公司可以通过绿色保险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也可以通过绿色保险为自身可能产生的污染风险进行投保。最后,区域内组建专业的绿色金融机构,针对不同规模的绿色环保企业设计不同的需求解决方案。比如,针对需求规模小,自身实力不强的小微企业,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的方式推动其获得所需要的资金。也可集合相关专业人才,对于有发展潜力的初创企业以资金以外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政府加强监管能力,金融资源在一个区域富集必然要求更高的金融监管能力。

一是摈弃过去粗放的监管模式,利用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实行动态监管,不能只在事后处罚了事,将监管工作提前,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

二是重视跨区域监管,金融集聚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不会仅仅局限于本地区,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合作,不同部门之间可以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及时分享相关信息。

三是由于金融监管难度加大,也要加强金融技术人才的培养,既要提高金融专业知识及素养,也要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效率金融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跟踪导练(一)2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