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党校师资队伍建设浅析

2022-01-01

求贤 2021年5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党校基层

党校是党培养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重要阵地,重视发挥党校作用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新时代的党校承担着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的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必须要拥有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党校师资队伍。然而,时下的基层党校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缺教师、少名师,师资力量薄弱,晋升难、提拔难,高级人才留不住等问题,必须研究解决。

一、基层党校师资队伍的定位

1.理论应用的宣传队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的要求,县(区)党校作为培训乡科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基层党员的主阵地,主课主业就是要用学术讲政治,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建构学术分析框架,从而更加全面、立体、清晰地讲明讲透讲好理论的本质精髓及蕴含其中的逻辑关系。[1]

2.社会矛盾的侦察兵

基层政府往往需要面对更多的社会冲突和矛盾,基层党校教师更应该通过调研基地、挂职锻炼及其他多种途径深入实地调研,将自身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与实践全面结合,主动接近群众,虚心问需、问计于民,及时、有针对性地发现和找出社会矛盾,从而避免矛盾的积聚和爆发。

3.基层政府的智囊团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提出明确要求,“希望党校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智库。”这既为党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党校师资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重大改革转型的过程中,因此基层党校的教师更要强调问题导向,必须重视实践的基础地位,提高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在实践中应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收获、在实践中提升。认真做好智库工作,为基层政府的决策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二、当前基层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师处境尴尬,晋升空间狭小

基层党校承担着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重任,按理说是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个部门,但现实生活中,基层党校处境非常尴尬,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在很多县份,干部的培训调训权都在县委组织部,干部培训经费由县委组织部门统筹规划,县级党校没有自主权,平常只负责接班及做好课程规划,而且每年安排在县级党校培训的班并不多,一般只安排科级以下的干部培训班,科级以上的班通常要安排到市级以上部门。[2]

笔者曾对基层党校做过调研,发现两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一是职称难评聘。一些县级党校执行的是参公编制,党校所有人都属参公编,而按上级文件规定,行政参公编不能评职称,这导致一些执行参公编制的党校没有专职教师;二是职务难以提升。党校执行校务委员会管理机制,很多地方规定,只有行政参公编制人员才有资格进校领导班子,这导致很多基层党校事业编制教师即使再年轻优秀,就算学校民主推荐了,组织考核时也因条件不符进不了领导班子,致使很多执行混合编制的党校十多年没有配齐校委成员,工作很被动,更是挫伤了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

2.长年空编缺人,优秀教师难留

一个单位要发展壮大,人是关键因素,人才是核心要素。党校要发展壮大,最核心的问题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笔者调研的基层党校普遍存在有编缺人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行政编人员不愿进。县级党校一般执行参公编制,很多年轻人考上公务员后拥有行政编,如果进入党校,就得转为参公编,因此很多人宁可呆在原单位等待时机也不愿到党校工作。二是事业编人员想进又进不了。党校每年计划招录的事业编人员,一般都有相当高的学历及专业限制。这些因素是导致很多基层党校长年缺人的主要原因。

很多地方的党委、政府也通过一些优惠举措引入高素质人才,尤其是高校刚毕业的大学生,但通过几年的悉心培养、辛苦打磨,这些年轻人在趋于成熟能够独挡一面时,“孔雀东南飞”了,留不住人才,这是基层党校较为严重的现象。[3]

3.知识储备不足,培训效果欠佳

当今是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学员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也非常广泛,要给学员讲好课,这对党校教师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特别是县级党校教师,每次给学员讲课,理论类知识能讲下去,但讲得不深不透,学员听得也是云里雾里。专业类的知识讲授,照搬照抄网上东西,人云亦云,没有达到为学员答疑解惑的目的,培训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专业教师少,胜任培训所需专业技能类知识的教师更少;二是县级党校教师往往身兼数职,日常除了教学科研资政等主业主课,也要完成其他事务性工作,还要兼顾党委、政府布置的中心工作,如脱贫攻坚等,这样,花在主业主课上的时间就少了。

4.社会阅历太浅,缺乏实践锻炼

很多基层党校教师是从大学毕业生中招录的,可谓是从“母校门”到“党校门”,这些年轻教师学历高、有活力,接受新鲜事物速度快,也具有相当高的知识功底,但美中不足的是缺乏社会实践锻炼,讲起课来不接地气,还需时间打磨。党校还有一部分教师,人生的经历也是从“学校门”到“学校门”,即从中小学校门到党校门,这类教师优势在于敢上讲台,讲课比较从容,但很多人理论水平不高,人生阅历单一,遇到复杂一点的问题,常常答非所问。

三、解决当前基层党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基层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通过大量走访调研,访问许多党政领导及有关专家学者,并加以归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1.大胆改革创新,诚心招贤纳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不是一般的学校,党校教育培训对象不是一般学生,这样的‘不一般’对党校师资要求也不一般,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也应该不一般。”要打造“不一般”的师资队伍,就要大胆改革创新,认真贯彻中央“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才工作理念,打破过时的制度藩篱,坚定“人才强校”理念。一是引进政治素质好的高水平专家学者和有志于党校事业的优秀干部等人才;二是从高校招录年轻教师充实到党校教师队伍中来。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招聘力度,党校要生存发展,青年教师是中坚力量,他们是党校的未来和希望;三是加强对兼职教师的选聘。党校的师资库除了要有专职教师,也要有一批德才兼备的兼职教师。[4]

2.创新管理机制,提拔使用能人

党校性质特殊,它既不是行政单位,也不是纯事业单位,这种管理体制的特殊性,使党校存在着许多长年想解决又还没解决的问题,必须冲破固有制度藩篱,大胆改革创新,方能激起党校“一池春水”,激发教师队伍整体活力。

基层党校领导班子配备问题是党校改革发展的重点。目前,许多地方规定只有参公编制人员才符合条件进党校领导班子,导致优秀的事业编制教师即使民主推荐上去也因身份不符进不了班子,阻碍党校向前发展,这不合时宜的制度必须改革。建议优先提拔使用政治合格、职称高、愿意干事又能干成事的教师进入党校领导班子,建议提拔后可以享受职称工资待遇,也可以享受行政或参公职级工资待遇,也可以采取不改编制身份办法,以兼任方式解决党校领导班子的配备问题。

3.加强培训交流,挂职增长才干

“闭门造车”造不出好车,党校教师如果只满足于闭门修炼,满足于研究原有的理论学说,也难以讲出好课。党校教学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要求非常高,要及时结合最新理论成果,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式教学、研究式教学、行动式教学等教学方式,要学会根据内容及对象的不同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最佳培训效果。党校年初要制定计划,统筹培训经费,多派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参与最前沿的学术交流,进一步激发教师求知求学欲望,提升作为党校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基层党校教师中的很多人是从“学校门”到“学校门”,社会阅历单一,实践能力不足,不能胜任党校教学所需。党校课堂除了需要学识渊博的人,也需要实践能力强的人,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党校课堂才会生动活泼且富有实效。建议有计划安排教师出去挂职锻炼,尤其是优秀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到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或党委、政府主要职能部门挂职,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总之,基层党校还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但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我们应当秉持“人才强校”理念,大胆改革创新,改革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研究出台符合新时代要求、具有党校特殊性质的新举措。只有栽好梧桐树,方能引来金凤凰。党校优秀教师越多,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越欣欣向荣,就越能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路上,就会因有更多的担当者而一路高歌前行。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党校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走基层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