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际接触与群际认同: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调研分析
——以N大学为例

2022-01-01南京理工大学大学夏蓉孙冬梅

区域治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思政民族

南京理工大学大学 夏蓉,孙冬梅

一、引言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古至今,众多民族交流交融,至今形成了既统一又多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巩固面临国际、国内两方面挑战。

高校作为思想意识工作的前沿阵地,自然也肩负着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塑造各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

二、调研概况

为进一步增强对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及实效性,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N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他民族学生的群际认同感,并基于群际接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本次调研对象来源于本科各年级,男女比例约为6:4。

问卷从群际接触理论的中介变量出发,内容涉及功能联系、行为因素、认知层面因素及情绪因素,包括个人生活、学习状况、人际交往、思想动态、心理状况等方面,涵盖藏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哈萨克族等民族。此次调查通过线上问卷形式进行,共收到问卷358份,其中有效问卷358份。

三、基于群际接触理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群际接触理论由群际接触假说发展而来,它形成于二战之后的美国,其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群际接触假说认为,群际之间的偏见往往是因为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缺乏充足的信息或者是由于存在一些错误信息而产生的;而群际接触则能够通过获得新信息,从而为澄清错误信息提供机会。群际接触如何作用于群际关系,以此降低群际焦虑、减少群际偏见,从而改善群际关系。研究者从认知取向的探寻逐步转向情绪取向,并进一步归纳为增进了解、缓解焦虑和产生共情三大作用机制。基于群际接触理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总体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总体状况呈现向上向好趋势,这与学生间密切的交流、心理情绪的疏导、情感的共鸣有重大关系。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反映的积极现象

1.增进了解,增强政治认同感

在调查问卷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能在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这表明学生在思想上积极进步。在价值取向上,少数民族学生普遍认同“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观点,力争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自觉与不道德的行为做斗争,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社会贡献力量,传播正能量。在国家发展、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等大是大非面前,学生观点鲜明,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认同感较强,这是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了对时事政策的了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学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更为及时准确地了解目前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通过群际接触,少数民族学生对信息获取逐步增多,对国家对社会的排斥逐渐减少,因此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学习态度端正,形成积极互动

从问卷调研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虽然学生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但是通过辅导员的反映可知,学生上课出勤率高,作业完成率高,在学习方面也较为积极主动,大部分学生都参与过学校、学院的学业指导活动,也愿意寻求和接受身边同学提供的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群体间的积极互动,双方成员处于积极互动的状态下有助于增进对于彼此的了解、降低原本存在的偏见,形成彼此认可且接纳的相处模式。在第一次学业帮扶顺利进行之后,少数民族学生对于继续进行帮扶活动产生期待,降低了以往存在的焦虑心理,也愿意进行更多次的帮扶。同时,学习上的帮扶也会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群际认同的突破口之一,进一步改善和促进群际关系。

3.人际关系融洽,产生共情

问卷调查结果反映,目前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能够适应大学生活,与身边的同学维系了较为友好的关系。通过彼此的了解与熟悉,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汉族或其他民族的学生基本不存在防御心理,民族因素在交往过程中弱化为不相干的因素,他们能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其他同学交往。学校宿舍里少数民族学生多与汉族学生同住,大部分都能和睦相处,文化风俗习惯虽略有差异,但不影响大家的正常交往。尤其在文体活动中,少数民族学生多才多艺,运动才能突出,经常会成为文艺晚会、运动会的常客,在篮球、足球等集体赛事中,也能够形成多民族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文体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而言,互动参与度较高、气氛较为活跃,为人际关系的构建提供便利平台,在此过程中少数民族同学更容易与其他民族同学产生共情的正面情绪,从而有利于发挥群际接触的效果和作用,加强群际认同。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消极现象

目前,少数民族学生的大学生活出现普遍向好向上的态势,但由于思想教育不够深入,随着经济、学习、就业压力的增大,也存在一些群际认同中的隐患。

1.思政教育缺乏针对性

国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内容,但目前多数讲座重在宣传党的理论知识,这种普适性的宣讲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缺少针对性,也无法让学生深刻领悟,教育成效无法体现。在调查中发现,有超过10%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什么用,有近20%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展思政教育。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仍有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和其他民族缺乏了解甚至抱有偏见,对本民族的认同感高于对国家、中华民族的认同;二是学校开设的思想理论课程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缺少共情因素,难以产生共鸣,泛泛而谈的思政教育无法真正起到政治引领的作用。

2.经济原因导致群体疏远

据有关调查,在高校贫困生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占比高达90%左右。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约43%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费承担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在“经常困扰少数民族学生”的问题中,经济拮据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经济上的匮乏使得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更难以融入大学生活,因为贫困而丧失与其他同学交往的契机,也更容易使人产生自卑感,出现焦虑甚至是心理问题。微观上,活动中的缺勤不利于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彼此熟悉,进而引发学生作为个体的孤独感和排斥感。宏观上,经济上的差距存在一个群体产生对于另一个群体的排斥和偏见的可能。

3.文化差异导致交往不适

文化差异是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由于受民族区域和家庭教育的语言环境制约,来自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学接受汉语教学时,语言障碍突出。尽管学校为他们设置了预科班,强化了学生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基础,以汉语进行日常的交流不存在太大问题,但是由于课程内容的繁复,在理解上不如汉族学生那么流畅,在学习英语、计算机等课程时,也比其他学生面临更多的困难。在饮食上,由于很多民族有自己的饮食习惯,学校食堂无法满足占比较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需求,有较多学生反映学校清真食堂数量少、菜色种类少,因此吃饭成为学生较为苦恼的问题之一。文化的差异引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交往中的不适应,也使得群际认同更为艰难。

四、讨论与启示

研究表明,积极的接触需要满足四个最优条件,即平等地位、共同目标、群际合作、制度支持,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增进了解、缓解焦虑和产生共情。基于以上四个最优条件和三大作用机制,为加强群际认同,针对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思考。

(一)适应文化差异变化,建立平等关系

由于不同民族之间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造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挑战。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研究者、传播者、实践者,思政教育者应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视角出发,从他们的历史背景着手,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人际交流,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原有认知和刻板印象,从民族师生个体到群体的关系泛化,让他们感受到人文化、互动式、平等性的思政教育,消除心理隔阂。

(二)树立共同目标,加强群际接触

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中,要为各民族学生设立共同的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设计、主题教育策划等方式为各民族学生创造共同合作的机会,加强群际接触,在协作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学校、学院可设立由各民族学生形成的专项研究小队,围绕共同项目进行讨论,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而齐心协力;不同民族学生组成各类兴趣小组,强化合作非竞争关系,共同学习接触,提升个体能力,从而促进团队的进步。在完成团队的共同目标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增进民族感情,使得各民族大学生在交往交流交融中能够共同进步。

(三)开展精准帮扶,缓解就业焦虑

高校教育的核心是立德树人,目的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多数高校未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目标进行分类,忽略了其中的差异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未作出引导,也未根据他们的特性进行专项培训。目前,有较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想回到家乡工作,但由于就业单位较少且专业经常不匹配,导致他们的就业渠道狭窄,较多学生存在对未来感到迷茫的现象。考虑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特殊性,辅导员应进行一对一的政策解读,宣传“少数民族选调生”“三支一扶”等政策,缓解学生对于未来就业的焦虑情绪。通过有效的就业帮扶,增加学生对其他民族群体的信任,降低在群际交往中的不适感,同时在就业引导中,可鼓励他们学成以后回去建设家乡,引导他们到西部到基层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用少数民族学生的身体力行在家乡进一步展开群际认同活动。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思政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们的民族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