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孩子的“小事”当“没事”
2022-01-01黄华斌
□ 黄华斌
某天刚下班,我接到五年级某学生家长的投诉电话。电话里,家长的语气很急切。
家长说他本不想给我打电话,想直接和孩子的体育老师沟通,但由于不知道体育老师的电话,就打到我这里了。
我耐心地听完家长的诉说,了解到事情并不复杂。这位家长的孩子是学校体训队的成员,每天都会提前到校参加训练。孩子早上在移动体育器材时不小心把器材上的架子弄掉了,砸在了一名高年级男生身上。结果,这个孩子被高年级男生踹了几脚。体育老师或许不在场,没看见,或许没有在意,没有当场对打人者给予批评教育。
“我们并不是要老师给个说法,只是觉得打人者欠孩子一个道歉。学校不允许霸凌存在吧?”我听得出,家长很委屈。
简单安慰被打学生的家长后,我邀请双方家长第二天早上到学校一起处理这件事。第二天,双方家长在老师的协调下把事情说清楚了,两个孩子握手言和,事情很快就圆满解决了。
我事后复盘这件事,发现这件事折射出重要的教育问题。从弱者角度看,被打孩子表面上看没有受伤,心里却留下了创伤。本可以通过老师的帮助和支持很快释怀,却因缺乏帮助而没有和他人、自己和解,于是,只能向家长倾诉。幸好家长没有忽视,否则被打孩子的心将会彻底关闭。从打人者的角度看,打人学生没有及时受到批评教育,这种一时的纵容会强化其“做错事不承担后果”的错误认识,长此以往,小错可能积成大恶。从家长的角度看,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原本可以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第一时间解决,却因错过了时机而引起家长的不满和误解,甚至还可能引发家长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可见,教育无小事。
教育应该以生命为立场,有看见,就要有回应。和班主任聊天,老师讲得最多的就是习惯了孩子们的小报告。如,“老师,他打我了。”“老师,他讲小话。”“老师,他拿我东西了。”习以为常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不至于因为这些琐事厌烦;另一方面,我们又往往会因习惯而对背后的原因视而不见。
面对熟悉的场景,我们要有淡定的态度,也要给孩子明确的回应。孩子的小报告里有期待,投诉里有求助,委屈需要化解。如此种种,都需要教师及时的教育和干预。孩子的内心十分敏感和脆弱。所以,教师只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待问题,才能真正从内心重视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向我们“报告”或“倾诉”时,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庆幸孩子把我们视为心中最有力的靠山。
成人眼中孩子的小事,在孩子看来都是大事,有的甚至是天大的事。好的教育,需要有这种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