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1-01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周艳

区域治理 2021年35期
关键词:公平心态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周艳

多年的经济和社会改革使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过社会矛盾突显期,目前我国民众的社会心态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物质财富大幅度增长,人们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改革、扶贫攻艰等民生政策持续推进,社会差距进一步缩小,人们的公平感日益提升;同时新一届中央政府加大了社会治理的力度,使社会环境和生存环境进一步优化,使得人们的安全感更加有保障。

一、特点及趋势

(1)近年来,社会心态呈现出一般性与差异性共存的特点,这一特点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根据2019年社会心态蓝皮书的相关数据显示,大多数个体在总体的美好生活体验上评价较高,这说明国民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满意度较高。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数据显示,社会公平感总体评价接近于比较公平水平。由于一些社会矛盾的长期存在,社会心态存在一些个别性的问题。如近年来虽然人们的总体安全感有所提升,但是对于具体安全感项目的评价却表现出差异性。如劳动安全感整体上呈现出微弱的下降趋势,信息隐私安全感整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食品安全感则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在获得感方面也呈现出着内部差异性。根据相关调查,近年来,民众对于民主、优美的生活环境、公平和良好的教育条件以及社会安定有序方面有较强的获得感;而在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法制、正义以及满意的收入等方面,民众的当前获得感最弱。

(2)社会心态具有感染性和可塑性的特点,这既是社会心态发展需要关注的地方,同时也是调整和引导社会心态的切入口。社会心态的感染性是指人们对于社会现象的看法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从而产生连锁反应,在行为上也容易产生模仿现象。新媒体时代,社会心态的传播被放大的风险,同时也提高了情绪的强度。这种社会心态的感染、模仿、传递与扩大的衍生路径,使某部分的心态扩散为融洽社会共同持有的心态。但是如果受到不良社会心态的感染或者没有正确处理好这种心态感染,可能导致心态扭曲,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社会心态在形成的过程就是认同和塑造的过程,而这种塑造性也可以从治理的角度得到积极正向的利用。社会心态的可塑性是从积极和主动的角度来理解感染性,既然社会心态具有感染性,那它就可以被引导和重新塑造,这也正是感染性积极的一面。

(3)由于网络对于日常生活的渗透,社会心态呈现出线上与线下相互交织的复杂性,而且网络牢骚、不满也将成为未来生活的一种常态。人们利用网络来学习、消费、消遣,我们还利用网络参与社会事务和政治事务、发表观点、行使权力、围观网络事件等。人们既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又生活在虚假的网络世界里,既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社会心态又在网络里发表观点和心声。由于网络使用的便捷性,大部分的国民会利用网络表情达意、宣泄不满,面对社会转型的各种矛盾,社会怨气、不满和不公平感等都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网络成为人们表达不满、宣泄情绪的出气孔。网络时代,给个体情绪的社会表达带来了新的渠道,使个体情绪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但是线上和线下的相互交织,也使得社会心态研究和舆情监测变得更加复杂,近年来发生的很多网络事件都是在网络渲染下,在网络情绪的感染下,在匿名情景的掩饰下造成不理性事件,有些已经突破道德与法律的底线。

(4)社会心态阶层分化的特点明显,呈现出阶层冲突和底层认同的主观性。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于热点问题的评价倾向、关注倾向还是对焦点问题的情绪表露存在明显差异。龙书芹对转型时期中国人的心态进行分析,认为不同群体在社会价值观、社会信任、社会认知等方面都表现出阶层差异性。

2017年社会心态调查中幸福感的测量结果,从整体趋势来看,可见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活满意度的得分也越高;个人的月收入越高,主观幸福感的平均得分也越高。在一些矛盾群体间,如在贫富群体之间、干群群体之间、城乡群体之间以及劳资群体之间的心态的差异和矛盾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

二、存在的问题

(1)不安全感和不公平感导致了焦虑和怨恨情绪的产生。近年来,人们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整体上有所提升,但是在一些个别领域不安全感和不公平感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消弥,由此而引发的焦虑和怨恨情绪还将对整个社会心态产生消极影响。目前,我国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社会阶层之间财富和收入差距依然很大,由此产生了相对剥夺感、仇富情绪,同时对社会利益分配不均和难以打破的阶层壁垒也充满不满和愤怒。对于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就业机会有关的稀缺资源,社会焦虑和心理压力也将在相当长时间里存在。教育、医疗、就业这些民生刚需,优质的都是稀缺的,就学难、就医难、就业难问题虽有好转,但依然是很多社会群体的压力来源。在安全感方面,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依然是调查中得分较低的选项,也依然是百姓最关心和最不放心的民生问题。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监管力度,但是食品安全问题依然频发,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严重影响到百姓的身心健康和对政府公信力的信任程度。

(2)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导致急功近利的社会浮躁心态。一方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利益格局被打破,社会地位特别是经济收入差距很大。在强大利益的诱惑下产生了急功近利的社会浮躁心态。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努力发家致富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是也激发了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如果把握不当,也会陷入物质主义价值观,严重冲击着诚信、友善等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有些人为了追求物质利益,不择手段,各种商业诈骗、网络诈骗、政绩工程、形式主义层出不穷,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为了表面利益和破坏根本利益,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

(3)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造成不良情绪的累积。近年来,政府加大社会治理的力度,疏导利益诉求渠道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利益诉求渠道还需要进一步畅通。给予一些利益受损的社会群体的关注度不够,当他们生活困难、产生怨恨时没有及时关注,对于他们反映的问题存在阻挠、拒绝、忽视等现象使得他们的心态急剧恶化,失望、愤怒、仇恨的情绪得到激化和累积,他们愤而采取更加不理智的行为,从而造成更加恶劣的社会后果。如果这些不满情绪能够得到及时的关注和疏导,不良情绪的破坏性就会减少甚至消失。

三、相关建议

(1)完善制度调整,关注民生公平。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心理反应,因此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首先必须从制度调整开始,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从而避免不良社会心态的产生。完善制度调整,实质上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关注和保障民生需求,协调各方利益,在社会发展中更加重视公平公正。切实加强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改革,努力解决好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物价高等社会热点问题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同时要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让他们也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加强舆论引导,巩固主流价值。要把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主旋律。新闻媒体既能反映社会心态,同时对于培育和塑造积极的社会心态作用很大。在宣传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积极、和谐的社会心态。正确引导舆论,还要坚持准确及时、公开透明地发布相关信息,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牢牢掌握舆论的主导权。另外还要坚持用主流声音引导非主流声音,把握好对新媒体的导向作用。加强新媒体宣传内容的监管力度,让新媒体在可控范围内进行宣传。

(3)完善舆情监测,畅通诉求渠道。舆情监测是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当前社会心态的有效手段,对社会心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产生的问题都能够得到及时地掌握。及时地了解社会心态的变化,是采取有效引导措施的前提和基础。在不断完善舆情监测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畅通利益诉求渠道,让不良情绪得到及时缓解,让百姓需求得到及时回应和满足。要断创新社会管理拓宽和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发挥网络的优势作用。强化社会组织在上传下达中的纽带作用,为不同群体提供表达意见和宣泄情绪的平台。

(4)加快教育改革,强调价值引领。教育领域是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主要手段。在中小学和大学生的教育中,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学校教育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世界、看待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典型教育、实践教育和社会现象及热点问题的讨论交流评价,引导他们正确地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注重内心发展,为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奠定基础,为他们拥有良好的社会心态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公平心态
公平对抗
人这一生,都在为心态买单
怎样才公平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笨柴兄弟
做谦逊的人
必须公平
偏科首先偏的是心态